//本Page Patreon經已開通,請訂閱支持本Page運作,謝謝! 連結: https://bit.ly/2TvzIaF //
前言:呢篇嘢其實響幾個禮拜前已寫好,不過要等《AM730》正式刊出先轉載呢度。所以先會用「行山銀行」做引子,但去到今時今日,好多「黃標KOL」先至猛然醒覺、或者始終執迷不悟,繼續批鬥果啲忍唔住外出行街、食飯、郊遊嘅市民。
或者好多「黃標KOL」本身家境唔錯、有自己嘅房、甚至唔響香港,唔明白香港人係好依賴外出黎彌補番惡劣焗促嘅居住環境所帶黎嘅不安,你叫佢地為咗疫情而犧牲外出嘅自由,唔單止違反人類群居天性、更加無視咗因密室禁閉所帶黎嘅心理隱患。
好多所謂疫情分析,都係寄望夏天來臨成個疫病就會煙燒雲散,但萬一唔散呢?應該點做?
即係外國因為防疫隔離搞到家暴問題暴增,香港年輕人何嘗唔係響屋企日對夜對老豆老母搞到家庭不停出現磨擦?而我唔明呢個政府、甚至所謂時事評論員,無一個會諗到,而家香港最需要嘅,就係幫佢地紓緩室內囚禁所帶黎嘅抑鬱,以及點樣同呢個疫病共存。
============
近月,各郊野公園和行山路線都出現大量人潮;更曾因有銀行員工借Work from Home的空檔聯袂上山,因而被譏為「行山銀行」。事實上,不少傳媒報道皆集中於這些突然暴增的行山人士的公德心問題,如何對大自然造成各種生態災難、以至人群在郊外大規模聚集引致的疫症傳播風險,然而卻沒多少人注意到,這班湧往郊外的香港市民,實際上在疫情之下,心理狀況亦已瀕臨極限。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羨慕那些在疫情下毋須強制性上班,而可以選擇在家Home Office的人;也有人說停課下學生不用上課必然最開心。的確在繁重的俗務中偷閒幾天的確是人生一樂,然而長期鬱悶在家卻是另一回事。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健康問題──已有不少長期在家工作,尤其是教學界同工已不約而同反映,他們的體重已暴增至「歷史高位」。之前任天堂標榜能於家中也能進行健身運動的遊戲軟體《Ring Fit》,在香港被炒至原售價兩倍以上,連帶相關的遊戲主機Switch價錢亦高踞不下,就是港人面對未能出外做運動而感到苦惱的佐證。
香港貴為全球居住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不止基層,甚至連收入尚可的中下階層其實都是居住在一個擠迫、環境惡劣的小單位或小房間之中。不少年輕人喜愛流連於咖啡廳,除了是要享受那「文青」氣息外,也是為了獲得一個比劏房寬敞的透氣空間。極端一點說,不少年輕人寧願在公司作自願加班(雖然大多所謂加班時間都是在處理私人事務),因為至少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能給予他家裡沒有的寧靜,減少了和家人爭執的機會。
將日常生活與睡覺機能分開,早已成為了大多數香港人的常識:就連中產才能負擔得起、呎價過萬的「偽豪宅」,為了彌補那實用面積小得可憐的單位所帶來的壓逼感,君不見地產商總會把大堂會所建造得美輪美奐,以鼓勵住客多加使用這些設施,以盡量縮短逗留在「蝸居」的時間?
然而武漢肺炎的爆發卻打破了這種詭異的均衡。因懼怕疾病傳播而被迫逗留家中,使得原先透過「各自各精彩」、以不同外出活動時間錯開狹小單位使用權的家庭成員又再擠在一起,「相見好、同住難」的問題逐步浮現。我認識的年輕人表示,他們這個多兩個月來和家人的衝突明顯增加,最後只得等待黃昏晚上比較少人的時候,往樓下公園等空曠地方「乘涼」以減低磨擦機會。可不要以為獨居者就沒有問題。除了長期屈就於狹小的劏房同樣令人鬱悶,人類本來就屬於群居動物,即使再先進的通訊系統和社交平台也取代不了親身接觸。若朋友、親人全都只能於電話或電腦螢幕中出現,對很多人來說,最終只會令他們更感孤獨。
長期作戰或致社會隱患爆發
歸根究底,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醫學界,都只將焦點放在如何禁止疫病傳播,而忽略了在疫情籠罩下,為全港市民帶來的心理隱患。當然有人會說,在如此緊急狀況下,一切自然是以防疫為先,其他的都應擺在後面;然而心理健康的相關資源很多都不會與前者重疊,這純粹是政策上的忽略多於資源分配的問題。再者,若疫情可以在極短期內解決,那之前受到的壓抑,自然因很快可以宣洩出來而毋須理會;但一旦疫病演變成長期戰,心理隱患就可能一轉而成社會隱患爆發。當然最重要的是,防疫除了依賴政府的強制措施外,更需要市民的自律;假若為了阻絕傳播而令隔離的方式脫離人性的話,那最終必然會令愈來愈多人冒險打破禁令。
當然,如何能讓市民甘心服從各種隔離守則之餘,又能長期抑壓下保持心理健康,最需要的是施政者的能力和彈性,而偏偏這兩項都是目前特區政府最缺乏的。其實林鄭班子目前立刻應該要做的,是集合心理學家、治療師與輔導員成立諮詢團隊,設立輔導熱線、編寫網上心理健康,以至在狹窄空間下作舒展運動的教材,好讓那些「變相被軟禁者」有一個求援渠道、並學習如何處理自己在長期幽閉下產生的負面效應。至於就人群密集的地區發布警告資訊、以智能交通系統有效疏導繁忙時間人群,則本應是荒廢多時的創科局該負上的責任。
我當然明白梁卓偉要求夜市全部停業以避免爆發、以及何栢良建議政府考慮戒嚴的苦心;但這只能算是單純出於醫學角度出發,而未能同時考慮實際執行上一般民眾的承受能力。我們並不需要仿效Boris Johnson提倡的群體免疫策略(Herd immunity),任由所有市民感染病毒,然而當了解到武漢肺炎有可能長期依附於香港甚至全世界,就不得不考慮在瘟疫蔓延下如何與其共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7/4 開課!】...
「懼學症輔導策略」的推薦目錄: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Page Patreon經已開通,請訂閱支持本Page運作,謝謝! 連結: https://bit.ly/2TvzIaF //
前言:呢篇嘢其實響幾個禮拜前已寫好,不過要等《AM730》正式刊出先轉載呢度。所以先會用「行山銀行」做引子,但去到今時今日,好多「黃標KOL」先至猛然醒覺、或者始終執迷不悟,繼續批鬥果啲忍唔住外出行街、食飯、郊遊嘅市民。
或者好多「黃標KOL」本身家境唔錯、有自己嘅房、甚至唔響香港,唔明白香港人係好依賴外出黎彌補番惡劣焗促嘅居住環境所帶黎嘅不安,你叫佢地為咗疫情而犧牲外出嘅自由,唔單止違反人類群居天性、更加無視咗因密室禁閉所帶黎嘅心理隱患。
好多所謂疫情分析,都係寄望夏天來臨成個疫病就會煙燒雲散,但萬一唔散呢?應該點做?
即係外國因為防疫隔離搞到家暴問題暴增,香港年輕人何嘗唔係響屋企日對夜對老豆老母搞到家庭不停出現磨擦?而我唔明呢個政府、甚至所謂時事評論員,無一個會諗到,而家香港最需要嘅,就係幫佢地紓緩室內囚禁所帶黎嘅抑鬱,以及點樣同呢個疫病共存。
============
近月,各郊野公園和行山路線都出現大量人潮;更曾因有銀行員工借Work from Home的空檔聯袂上山,因而被譏為「行山銀行」。事實上,不少傳媒報道皆集中於這些突然暴增的行山人士的公德心問題,如何對大自然造成各種生態災難、以至人群在郊外大規模聚集引致的疫症傳播風險,然而卻沒多少人注意到,這班湧往郊外的香港市民,實際上在疫情之下,心理狀況亦已瀕臨極限。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羨慕那些在疫情下毋須強制性上班,而可以選擇在家Home Office的人;也有人說停課下學生不用上課必然最開心。的確在繁重的俗務中偷閒幾天的確是人生一樂,然而長期鬱悶在家卻是另一回事。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健康問題──已有不少長期在家工作,尤其是教學界同工已不約而同反映,他們的體重已暴增至「歷史高位」。之前任天堂標榜能於家中也能進行健身運動的遊戲軟體《Ring Fit》,在香港被炒至原售價兩倍以上,連帶相關的遊戲主機Switch價錢亦高踞不下,就是港人面對未能出外做運動而感到苦惱的佐證。
香港貴為全球居住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不止基層,甚至連收入尚可的中下階層其實都是居住在一個擠迫、環境惡劣的小單位或小房間之中。不少年輕人喜愛流連於咖啡廳,除了是要享受那「文青」氣息外,也是為了獲得一個比劏房寬敞的透氣空間。極端一點說,不少年輕人寧願在公司作自願加班(雖然大多所謂加班時間都是在處理私人事務),因為至少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能給予他家裡沒有的寧靜,減少了和家人爭執的機會。
將日常生活與睡覺機能分開,早已成為了大多數香港人的常識:就連中產才能負擔得起、呎價過萬的「偽豪宅」,為了彌補那實用面積小得可憐的單位所帶來的壓逼感,君不見地產商總會把大堂會所建造得美輪美奐,以鼓勵住客多加使用這些設施,以盡量縮短逗留在「蝸居」的時間?
然而武漢肺炎的爆發卻打破了這種詭異的均衡。因懼怕疾病傳播而被迫逗留家中,使得原先透過「各自各精彩」、以不同外出活動時間錯開狹小單位使用權的家庭成員又再擠在一起,「相見好、同住難」的問題逐步浮現。我認識的年輕人表示,他們這個多兩個月來和家人的衝突明顯增加,最後只得等待黃昏晚上比較少人的時候,往樓下公園等空曠地方「乘涼」以減低磨擦機會。可不要以為獨居者就沒有問題。除了長期屈就於狹小的劏房同樣令人鬱悶,人類本來就屬於群居動物,即使再先進的通訊系統和社交平台也取代不了親身接觸。若朋友、親人全都只能於電話或電腦螢幕中出現,對很多人來說,最終只會令他們更感孤獨。
長期作戰或致社會隱患爆發
歸根究底,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醫學界,都只將焦點放在如何禁止疫病傳播,而忽略了在疫情籠罩下,為全港市民帶來的心理隱患。當然有人會說,在如此緊急狀況下,一切自然是以防疫為先,其他的都應擺在後面;然而心理健康的相關資源很多都不會與前者重疊,這純粹是政策上的忽略多於資源分配的問題。再者,若疫情可以在極短期內解決,那之前受到的壓抑,自然因很快可以宣洩出來而毋須理會;但一旦疫病演變成長期戰,心理隱患就可能一轉而成社會隱患爆發。當然最重要的是,防疫除了依賴政府的強制措施外,更需要市民的自律;假若為了阻絕傳播而令隔離的方式脫離人性的話,那最終必然會令愈來愈多人冒險打破禁令。
當然,如何能讓市民甘心服從各種隔離守則之餘,又能長期抑壓下保持心理健康,最需要的是施政者的能力和彈性,而偏偏這兩項都是目前特區政府最缺乏的。其實林鄭班子目前立刻應該要做的,是集合心理學家、治療師與輔導員成立諮詢團隊,設立輔導熱線、編寫網上心理健康,以至在狹窄空間下作舒展運動的教材,好讓那些「變相被軟禁者」有一個求援渠道、並學習如何處理自己在長期幽閉下產生的負面效應。至於就人群密集的地區發布警告資訊、以智能交通系統有效疏導繁忙時間人群,則本應是荒廢多時的創科局該負上的責任。
我當然明白梁卓偉要求夜市全部停業以避免爆發、以及何栢良建議政府考慮戒嚴的苦心;但這只能算是單純出於醫學角度出發,而未能同時考慮實際執行上一般民眾的承受能力。我們並不需要仿效Boris Johnson提倡的群體免疫策略(Herd immunity),任由所有市民感染病毒,然而當了解到武漢肺炎有可能長期依附於香港甚至全世界,就不得不考慮在瘟疫蔓延下如何與其共存。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天聽一點 #805】認真一件事,幫你甩開「拖延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拖延」是現代人經常會有的困擾,像是工作上該交的預算、該做的簡報,一定要拖到deadline前才會想要動。
再不然就是明明知道該運動、該學英文,也知道這件事情拖久了,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上,老是會拖拖拉拉的不想動,那到底該怎麼辦?
在提供解方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實務的經驗喔!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執業的心理學家,叫做「尼爾.費歐」博士。他就曾經在加州大學的柏克萊分校,輔導過一群因為「拖延」而沒辦法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他發現喔,平均會花三到十三年才完成論文的人,表面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但是其實他們承受了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來源,是因為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內在信念。
什麼樣的內在信念呢?這些造成拖延的內在信念總共有四個。第一,覺得自己永遠在工作,為了產出具體的工作進度,讓自己一直保持著忙碌。
第二個,他們為了可以完成論文,取消所有的行程,好讓自己可以不斷的寫作,甚至於連派對、朋友、運動…這些事情都變成「寫完論文之後的事」;這也造成了他們覺得人生「停滯不前」的潛意識。
再來第三個信念,就是覺得自己為了工作犧牲、受到剝奪是應該的。因為工作本來就不會讓人舒服,人都需要受苦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工作成果。
而最後第四個,因為他們實際上沒有產出多少成果,就認為啊要是他把時間花在和朋友相處,或者是參與休閒娛樂,這是不對的事。
結果在參與休閒、娛樂活動的時候,內疚感很大啊、心神不寧、很有罪惡感,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放鬆嘛!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喔,相較這些拖延的研究生,費歐博士反觀那些能夠在兩年之內,就做完研究、寫完論文的人,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跑步啊、游泳啊,或者是跳舞。
每周都會跟朋友共進晚餐,藉此代謝自己的疲勞,保持對論文的動力和興趣,才能每周投入二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高品質的寫作,順利完成論文。
也就是說,這些工作效率高、進度良好的研究生,他們把身心的健康,和休閒娛樂視為優先的選擇事項;並且把玩樂這種看似沒有產出的活動,納入論文寫作計畫的一部份,反而創造了他們的高效能!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很好奇,「刻意玩樂,反而玩出高效率」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跟道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趨樂避苦」啊!
想要玩樂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是你一昧的去打壓它,要自己不玩樂,它的反作用力就會更大。
這也像是喔,我們都經過的那種青少年的叛逆時期。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要你不要抽煙、不要談戀愛,有用嗎?
是不是大人越叫你「不要做」的那件事情啊,反而會讓你越想要去做、越想要去試試看呢?
這也是心理學裡,常常說的~「不要想白熊」這樣的效應,你越要一個人「不要想白熊」,他只會滿頭滿腦的都是白熊在亂跑啊!
既然知道了「凡抗拒的,必強大」,越是讓自己不要想玩樂,只會卡在原地,讓自己越來越拖延。
那倒不如好好的正視它、好好的去正視「想要玩樂」這樣的心理狀態,把它納進工作裡面,成為工作的一部份!
除此之外呢,尼爾.費歐博士在研究「成功者的行為模式」的時候,更發現要達成良好的工作品質,盡可能減少拖延行為,那麼「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更是必要中的必要啊!
但是事實上,「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是個很矛盾的道理!怎麼說呢?假如你即將面對一項重要的工作,以一般人的直覺來講,可能會排除外務,刻意閉關一陣子來進行準備。
而「不帶罪惡感的玩樂」卻違反直覺的強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生產力。
那就不能阻止自己享受生活,反而要有意識的、刻意的安排娛樂和放鬆,容許自己玩耍,才能更有生產力。
其實有很多優化個人表現、管理個人壓力這些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件事啊!
因為有意識的安排放鬆、玩樂、跟人交流,會安撫人們更深層的一種生存焦慮。
這是什麼樣的「生存焦慮」呢?那就是害怕失去「跟人的連結」。也就是說喔,只要你了解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過程裡面,持續的安排時間和朋友相處、運動、休閒。
你就能夠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減少這種恐懼感,有意識的投入休閒娛樂,反而能夠幫自己重新充電,再次激發動力、活力還有你的創造力!
總結來看,人們會拖延的原因很多,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會擔心開始工作就沒有時間玩樂。
或者是認定工作會奪走休閒娛樂和生命的美好,所以乾脆喔死撐著、會做很多事情,但是就是不好好的投入工作。
而「有意識的安排玩樂」這個策略,就是要你把運動、社交這些活動,納入每週的計畫;如此呢「沒有時間休息」的這樣的想法,它不僅不會存在,還能夠給你內在更大的動力。
總而言之呢,把「玩樂」跟「工作」視為同樣重要的事情,是個很有效能夠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所以呢,如果你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計畫,除了「代辦事項」跟「進度管控」之外,請你務必把「休閒跟玩耍」也安排進去,因為只有能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盡力的工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也要按下去。
而Podcast的朋友呢,請記得喔除了訂閱我們之外,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這個主題「拖延」;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程,會幫助你回到我們心智運作的核心,來幫助自己調整自己的內在跟外在的狀態,幫助你達成效率的最佳化。
那當然了,除了內在狀態與外在狀態的調整之外,【時間駕訓班】也會帶給你很具體、很實用的安排、管控自己時間,讓自己效率最佳化的具體作法。
這一門課呢,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喔,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拖延」是現代人經常會有的困擾,像是工作上該交的預算、該做的簡報,一定要拖到deadline前才會想要動。
再不然就是明明知道該運動、該學英文,也知道這件事情拖久了,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上,老是會拖拖拉拉的不想動,那到底該怎麼辦?
在提供解方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實務的經驗喔!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執業的心理學家,叫做「尼爾.費歐」博士。他就曾經在加州大學的柏克萊分校,輔導過一群因為「拖延」而沒辦法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他發現喔,平均會花三到十三年才完成論文的人,表面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但是其實他們承受了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來源,是因為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內在信念。
什麼樣的內在信念呢?這些造成拖延的內在信念總共有四個。第一,覺得自己永遠在工作,為了產出具體的工作進度,讓自己一直保持著忙碌。
第二個,他們為了可以完成論文,取消所有的行程,好讓自己可以不斷的寫作,甚至於連派對、朋友、運動…這些事情都變成「寫完論文之後的事」;這也造成了他們覺得人生「停滯不前」的潛意識。
再來第三個信念,就是覺得自己為了工作犧牲、受到剝奪是應該的。因為工作本來就不會讓人舒服,人都需要受苦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工作成果。
而最後第四個,因為他們實際上沒有產出多少成果,就認為啊要是他把時間花在和朋友相處,或者是參與休閒娛樂,這是不對的事。
結果在參與休閒、娛樂活動的時候,內疚感很大啊、心神不寧、很有罪惡感,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放鬆嘛!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喔,相較這些拖延的研究生,費歐博士反觀那些能夠在兩年之內,就做完研究、寫完論文的人,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跑步啊、游泳啊,或者是跳舞。
每周都會跟朋友共進晚餐,藉此代謝自己的疲勞,保持對論文的動力和興趣,才能每周投入二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高品質的寫作,順利完成論文。
也就是說,這些工作效率高、進度良好的研究生,他們把身心的健康,和休閒娛樂視為優先的選擇事項;並且把玩樂這種看似沒有產出的活動,納入論文寫作計畫的一部份,反而創造了他們的高效能!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很好奇,「刻意玩樂,反而玩出高效率」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跟道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趨樂避苦」啊!
想要玩樂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是你一昧的去打壓它,要自己不玩樂,它的反作用力就會更大。
這也像是喔,我們都經過的那種青少年的叛逆時期。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要你不要抽煙、不要談戀愛,有用嗎?
是不是大人越叫你「不要做」的那件事情啊,反而會讓你越想要去做、越想要去試試看呢?
這也是心理學裡,常常說的~「不要想白熊」這樣的效應,你越要一個人「不要想白熊」,他只會滿頭滿腦的都是白熊在亂跑啊!
既然知道了「凡抗拒的,必強大」,越是讓自己不要想玩樂,只會卡在原地,讓自己越來越拖延。
那倒不如好好的正視它、好好的去正視「想要玩樂」這樣的心理狀態,把它納進工作裡面,成為工作的一部份!
除此之外呢,尼爾.費歐博士在研究「成功者的行為模式」的時候,更發現要達成良好的工作品質,盡可能減少拖延行為,那麼「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更是必要中的必要啊!
但是事實上,「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是個很矛盾的道理!怎麼說呢?假如你即將面對一項重要的工作,以一般人的直覺來講,可能會排除外務,刻意閉關一陣子來進行準備。
而「不帶罪惡感的玩樂」卻違反直覺的強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生產力。
那就不能阻止自己享受生活,反而要有意識的、刻意的安排娛樂和放鬆,容許自己玩耍,才能更有生產力。
其實有很多優化個人表現、管理個人壓力這些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件事啊!
因為有意識的安排放鬆、玩樂、跟人交流,會安撫人們更深層的一種生存焦慮。
這是什麼樣的「生存焦慮」呢?那就是害怕失去「跟人的連結」。也就是說喔,只要你了解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過程裡面,持續的安排時間和朋友相處、運動、休閒。
你就能夠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減少這種恐懼感,有意識的投入休閒娛樂,反而能夠幫自己重新充電,再次激發動力、活力還有你的創造力!
總結來看,人們會拖延的原因很多,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會擔心開始工作就沒有時間玩樂。
或者是認定工作會奪走休閒娛樂和生命的美好,所以乾脆喔死撐著、會做很多事情,但是就是不好好的投入工作。
而「有意識的安排玩樂」這個策略,就是要你把運動、社交這些活動,納入每週的計畫;如此呢「沒有時間休息」的這樣的想法,它不僅不會存在,還能夠給你內在更大的動力。
總而言之呢,把「玩樂」跟「工作」視為同樣重要的事情,是個很有效能夠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所以呢,如果你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計畫,除了「代辦事項」跟「進度管控」之外,請你務必把「休閒跟玩耍」也安排進去,因為只有能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盡力的工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也要按下去。
而Podcast的朋友呢,請記得喔除了訂閱我們之外,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這個主題「拖延」;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程,會幫助你回到我們心智運作的核心,來幫助自己調整自己的內在跟外在的狀態,幫助你達成效率的最佳化。
那當然了,除了內在狀態與外在狀態的調整之外,【時間駕訓班】也會帶給你很具體、很實用的安排、管控自己時間,讓自己效率最佳化的具體作法。
這一門課呢,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喔,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孩子不是脾氣太壞、太暴躁,
是這些病症,讓他情緒及行為失控: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選擇性緘默症、分離焦慮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上台恐懼症、懼學症、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對立反抗、妥瑞症……
當過動兒被老師、同學嫌:上課坐不住,動不動大暴走……
當選緘兒不開口遭刁難:「你瞧不起我?!」「你是啞巴嗎?」……
當憂鬱症的孩子惹人厭:沒事就愛哭,有他在好悶……
當對立反抗小孩激怒老師:「你孩子態度惡劣!建議回家管教。」……
●情障小孩委屈:我也不想這樣!誰能懂我的痛苦?
●身邊大人煩惱:我也不想抓狂啊!情障到底是什麼?
「情緒行為障礙」是因特定疾病及障礙,導致孩子內心和外在發生不受控的極端表現,不但情障孩子被誤會不受教,更造成家長和老師極大壓力,彼此溝通不良,甚至衝突不斷。然而,社會卻極缺有效的協助資源。
第一本針對「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孩子寫的相處與輔導策略專書,專精兒少特殊教育的臨床心理師王意中深入觀察、指導。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在這本專書中,根據情障的病症源頭分門別類,針對情緒、行為、人際、生活與學習的常見困境,貼近孩子真正需求,切入大人最需解答的問題核心。
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同心,這些方法才能發揮關鍵成效。
-------------------------------
博客來:http://bit.ly/2UAEpOR
金石堂:http://bit.ly/2UD2gxx
誠品:http://bit.ly/2UHFG76
讀冊:http://bit.ly/2UCOD1d
momo:http://bit.ly/2UzEDGc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Q:孩子拒學了我該怎麼辦? A:請先處理自己的焦慮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剛開始拒學或懼學的孩子會有的處遇及介入(上); 拒學或懼學的孩子會有的處遇及介入以及其開學前的準備(下); 情緒障礙學生身心特質輔導策略/拒學篇-呈現狀況/師大特教 ... ... <看更多>
懼學症輔導策略 在 寶瓶文化- #新書上市《#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 王意中臨床 ... 的推薦與評價
... 上台恐懼症、#懼學症、#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對立反抗、#妥瑞症… ... 第一本針對「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孩子寫的相處與輔導策略專書,專精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