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遇見這樣的大人
看這本書時,竟有點想哭。
我自己沒遇到這樣的大人,身邊大多的長輩也不是這樣的,而我接觸過的學生家長、個案也大多不是這樣的大人。
我記得在中小學演講時,我常常問家長,你當時多年,得知懷孕、經過孕期,看見自己的小寶貝哇哇落地的那時候,你對他的期待是什麼?健康平安的長大,這是最常見的答案。只要他健康、平安的長大。下一秒,也有家長會補充,要有禮貌、有懂規矩、要有愛心....等等。那我再問問,你們現在日常對兒女的要求和期待,是什麼?
寫功課、唸書、練琴、快去睡覺、來幫忙....
好像都變了。
變了沒關係,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孩子大了,上學了,本來就會有應盡的本分。只是這些本分充斥在我們和孩子的互動和對話當中時,就佔據了時間,壓縮了我們本來和他的其他互動。整天下來,提醒叮嚀和提醒叮嚀一直重複,最後忍不住了爆炸。
互動有很多種,但面對進入青少年的孩子,家長往往會發現,直接指導和要求,是最沒有用的那種。可是過往有用啊?為什麼現在不管用?為什麼我要換方法?為什麼他這麼大了,我反而要引導?他更懂事了,我反而要換位思考?他應該更自動自發了,為什麼我反而要更加撈叨?為什麼明明知道我會生氣,但他卻越來越不怕了?
這本書寫進了太多父母的困境,但重點是,他會讓我下巴掉了下來。對,怎麼都沒想到,如果我們都是 #這樣的大人,該有多好?
「你上一次和你孩子一起大笑,是什麼時候?」
這其實非常非常重要。
#好書推薦
#我們都是做了父母才學習做父母
#我們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才學習做青春期的父母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