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筆記】181:有時候,你只是需要被溫柔的承接 (芳瑜)
⚠️ #慎入️ #影片音量過大
「哭什麼啦?不要再哭了!」
「這有什麼好難過、生氣的?」
「明明是你的錯!還敢哭?」
每一次,這些話到嘴邊就又用力吞回去了。我知道「否定情緒」與「一味責備」有多傷人,也會破壞孩子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 #歸屬感」與「 #自我價值感」。
但如果自己的情緒也同時竄起呢?我要如何避免因此傷害自己,也傷害孩子?
這時候,「 #積極暫停區」就很必要,讓彼此在升溫的狀態中停頓一會兒,待各自的情緒風暴過後,再試著尋找對話的「破口」。(詳見置底文章)
久經練習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容易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居家防疫至此,家裡絕大部分是安穩平靜的,我們沒有就地變身成吼爸吼媽。
然而,這不代表孩子們始終溫和可人。哭鬧、爭執、作亂,仍然是他們的日常,所謂的「安穩平靜」則是大人有意識維持的狀態。
─────
昨晚,我為兩人講故事。講到最後一頁,即將結束,Evonne卻突然把書拿走自己看,Aaron便說:「姊姊用搶的,她沒有先問(可不可以拿走)!」然後,Evonne就崩潰了⋯⋯
她大哭說:「這本來是我拿來的,不是嗎?」接著便在客廳橫衝直撞,到不同的角落放聲尖叫、哭泣。
我大概明白她的意思,她拿書來請我講,但講到最後又認為要趕快還給她。她認為自己沒錯,卻被Aaron指說「搶東西」,所以又悲憤又委屈。
書當然可以還她,但故事還沒講完就直接拿走,對正在講的我和正在聽的Aaron,確實也不夠尊重。然而,我有必要在她情緒正高昂的時候,採取「超理智」的應對姿態,向她論對錯、說道理嗎?
不用。我就坐在原處,看著她滿場跑,然後一邊覺察自己內心是安穩、平靜的。
正因為內心安定,所以我知道此時的自己有能力承接她的情緒,於是不久後,我張開雙臂,問她要不要過來抱一下。接著,就是影片中看到的那樣。
有時候,你只是需要被溫柔的承接。
─────
起先她大哭不止,我不做任何判斷,只是關注她的情緒與感受。等到被同理之後,她哭聲漸歇,我才找到適當的「 #破口」,展開對話。
她對那本書的喜歡與執著,是此事的關鍵,因為她期待聽完故事還可以拿回來,於是我就從這一點切入。
在她冷靜下來之後,我才能更完整的傾聽她突然崩潰的原因,也才能引導她怎麼做會更好,既讓她拿回書,又同時尊重在場的每個人。
—————
對於孩子的利己行為,我不施予一點責備或懲罰,難道不會怕他成為一個自私的人嗎?
完全不會。因為我知道,孩子在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感」( #我有能力安頓自己的情緒; #我有能力選擇自己的行為),才會讓他願意主動在日常中展現尊重與體貼。
對於孩子的哭鬧行為,我不施予一點責備或懲罰,難道不會怕他成為一個失控的人嗎?
完全不會。因為我知道,孩子在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歸屬感」( #我是被愛的; #我確定自己會被溫柔的承接),才會讓他學習如何愛自己,以及溫柔的承接自己。
─────
孩子,今天中午,我請妳放下玩具去吃飯,妳又哭了起來,大聲嚷著還想要玩。
我什麼話都沒再說,妳卻表示自己要去床上休息一下。不久後,妳跑回我身邊,自己擦擦眼淚告訴我:「我可以吃飯囉!」
我明白,那些溫柔的承接都有了意義。
#2y10m
─────
🔸延伸閱讀🔸
📌每個憤怒的靈魂都渴望被擁抱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183853529823596/?d=n
📌我用「四要」,面對孩子的「不要、不要」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00890968119851/
📌「積極暫停區」讓我們避免彼此傷害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86538602888421/
📌自我安頓,是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禮物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94616345413980/
📌「聽核心」──最實用的對話工具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72765334265748/
📌當對話入口被封閉時,我能做的只有陪伴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296459771896304/
📌一致性──最理想的應對姿態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05911554284459/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