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 on U EP07|專訪譚耀宗】
在本期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先生與我們分享他對習近平主席「七一講話」精神的解讀以及對於香港未來的發展與改革方向的見解。
譚耀宗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對香港的發展有着重要指導意義,香港應團結各方力量,回歸「一國兩制」的初衷,踐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譚耀宗續指,「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產黨追求國家統一的偉大發明。「世界上沒有其他執政黨有這樣的胸懷和勇氣,沒有中國共產黨,就不會有『一國兩制』。」譚耀宗認為,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高達98%,這是真正的民主。
談及香港從政者的使命,譚耀宗指出將來所有的公務員都應為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務,以「清晰的願景」和「堅定的承諾」重新定位自己,致力於解決深層的社會問題,改善民生。特區政府必須改變傳統的官僚思想和工作作風,要有效地解決人民的問題。
此外,譚耀宗還提及了對年輕人的建議以及香港未來的改革方向。欲知更多詳情,請去片!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目前是減量供水的橙燈,不過仍有業者未達節水標準,市府啟動「鉛封水表」作業,目前已鉛封383家,若業者未改善,將公布名稱。另外,龍崎牛埔里則是未雨綢繆,4年前提早疏浚淤積嚴重的牛埔農塘,目前也跟水保局爭取,開放給在地農民灌溉與公共廁所的民生使用。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
改善民生英文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五倍券大轉彎?蘇揆決策問題在哪?
歷經多日朝野爭議甚至社會紛擾,最後連蔡總統都出來踩煞車,行政院發放振興五倍券的政策從掏一千領五千元、900萬人不用掏一千、到終於宣布全民免付費可領五千元五倍券。
等等,這樣還有「五倍」嗎?政府的決策為何如此輕易轉彎?行政院原本到底又在堅持什麼?
🔍 當初振興五倍券的規劃方案一出,各界陸續提出許多質疑,包括:
「紓困尚未結束就趕振興?」、「民眾快餓死哪來一千元」、「三倍券印製成本20多億過於浪費應可節省」、「經濟效益是否誇大」等等。
❗️對此,行政院與綠營一些委員則強力回擊說:
「比照三倍券計算效益可有千億」、
「民眾會把錢拿去存、拿去買股票」、
「紓困才發現金,現在是振興」。
#這些話都與基層的想法距離太遠
社會經濟尚未恢復正常運轉,受影響民眾反應沒錢繳房租吃飯了,會拿來存錢?五千塊又能買什麼股票?而蘇揆所引用的該份經濟效益報告不但被抓出沒有客觀統計資裡,更被審計部質疑「尚欠嚴謹」。
#執政黨委員也看不下去
眼見行政院硬推五倍券,直接受到民意衝擊的執政黨委員更有許多人坐不住,陸續提出「發現金」、「排富發現金」、「免出錢直接領券」的改善方案。在野黨政治人物更是加大監督力道,整理出所有執政黨委員對於五倍券議題的表態方向,發現有將近四成綠委不支持行政院方案、四成綠委沒有清楚表態,社會討論趨於熱烈,顯然執政黨內部意見也持續激烈交鋒。台南市長黃偉哲甚至直接宣布,「願讓台南市民免付1000元。」
#第一次微轉彎
擴大到900萬人領紓困者都可免出千元領券的消息一出,看似是折衷妥協,卻又引爆社會議論「不公平」、「為何我同樣繳稅還要多付一千元」的爭議。
#硬推五倍券原因何在❓
而蘇揆之前甚至說出「五倍券就等於現金」、「版都已經印好了」,顯然是要直接硬推,也顯然未與執政黨立委妥善溝通,非常不尊重立法委員們及其代表的背後民意,到底原因何在?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12日曾說,「拿1000元換5倍券,民眾會有參與感」、前委員郭正亮認為是為了「年底前民調造勢」,更有媒體獨家爆料,在12日一場與民進黨立委溝通的會議當中,蘇揆說:「振興券不用錢就像馬英九的消費券,之前民進黨把人家罵那麼慘,現在他拉不下臉,做不到。」
我們不知道郭前委員與媒體爆料的說法是否屬實,如果是真的,難道為了院長的面子與政黨攻防的政治利益,要以人民繼續忍受生計艱困的痛苦做代價嗎?除了政治上的理由,還有其他經濟或務實層面的理由可以說服大家,為什麼不能發現金就好嗎?
#第二次大轉彎
這幾天以來,蔡英文總統多次指示振興券方案要再溝通、協調,甚至指出總統在官邸會議中拍板指示往免費領券方向研議的訊息,緊接著昨天民進黨英系立委聯袂表態,要求行政院「全民免付1000元,直接發券下去」,看起來行政院已經受不了黨內群起圍攻的壓力,只好在昨天下午釋出訊息,說蘇揆在會議中「考量政府整體負擔後,經濟成長的成果應可讓全民共享,評估全部由中央政府來吸收負擔」。
但這不是 #本來就是人民繳納的稅金嗎?為何講得好像是蘇揆的德政?
#蘇揆翻車人民就有救了嗎
至此,整個五倍券決策的轉彎大戲終於暫時落幕。但細細觀看整個決策過程與行政院護航五倍券決策的理由,大多荒腔走板經不起考驗,更沒有考量到經濟效益與民眾實際需求。唯一看似合理的理由似乎只有政治因素,甚至連造成行政院原本霸氣硬推、最後無奈轉彎的理由,也並不是因為實際政策上的評估考量,而是黨內赤裸裸的群起反對。
國家如此重大經濟政策,不應該是以專業、理性、分析來決定嗎?現在看來,竟是要靠執政黨內部派系衝突拍版調整,看在納稅老百姓眼裡,不知有多無奈。
這次也看到我們的行政院施政太多政治考量,而非專業與民生考量。請執政黨和行政院要記得這次決策大轉彎、大翻車的教訓,如此治國長久以往,絕非台灣人民之福。
#轉吧轉啊振興五倍券
#讓我看透_________
改善民生英文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五倍券直接發 = #馬政府消費券
#印券浪費全民超過20億元
#排富發現金才是正解
在朝野各黨聲聲呼籲下,以及各方民意湧現下,行政院政策大轉彎,不再堅持人民掏出1000元的參與感,將五倍券改為直接發放,#形同當年馬政府所推動的消費券政策。
然而自家立委喊話就從善如流,在野黨的意見和 #高達八成民意希望發放現金 還是放水流,尤其光是印製五倍券仍然要花費超過20億元,當年反對消費券、批評的酸言酸語言猶在耳,民進黨昨是今非的髮夾彎又新增一樁。
-
➤ 在野點出發券弊病,執政全忘記
行政院選擇直接發放五倍券,其實就等於馬政府時期的消費券政策,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對這項政策砲聲隆隆,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酸 #消費券是煙火政策,看不出與促進就業及產業的直接關聯;時任立委的賴清德副總統表示「#民眾拿到現金才有辦法做其他應用,政府應該要從善如流」。包括鄭文燦、陳其邁等人,當時都指出消費券有 #行政成本高、 #易發生以券變現亂象、 #變相打壓小吃攤與傳統市場 的問題。
反對得有多激烈,打臉就有多大力。綠營人士過去點出發券的種種弊病,要求政府發現金,如今輪到自己執政,卻堅持花20多億元印券、配送、#讓民眾出門群聚領取、#增加基層公務員負擔。在疫情威脅下堅持勞民傷財,民進黨到底圖什麼?
-
➤ 沒紓困何來振興?排富發現金才能真正幫助民眾
今年疫情對民生經濟造成的衝擊不同以往,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讓許多店家同「倒」一命,民眾面臨減班、減薪、無薪假甚至失業,繁複的紓困方案卻造就無數紓困孤兒。當民眾仍在為生計煩惱時,#政府不該再將振興經濟這樣的重責大任加諸於民。
民眾面臨的經濟困境並未隨著疫情趨緩而有所改善,政府紓困還沒做到位,卻忙著發券振興,只想 #創造冷冰冰的經濟成長數字為自己大內宣,漠視只有排富發現金,才能真正幫助民眾「過日子」。
-
➤ 疫情加速數位轉型,行政院卻忙著印券
去年數位三倍券領取率僅7.61%,即使五倍券規劃實體與數位並行,仍可以預見領取率仍是實體大於數位,更別提隨之而來的包裝垃圾對環境的傷害。
比起「一鍵到位」的排富發現金的方式,行政院堅持勞民傷財印振興券,當世界都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前進時,#台灣卻彷彿活在10幾年前,依舊活在發券的世界。
-
五倍券改為直接發放,預計將增加200億元成本,民眾黨要呼籲蔡政府,既然預算和最初規劃不同,就更應該接受立院監督預算的運用方式,#而不是一昧的對在野黨的質疑相應不理。
我們也要呼籲綠營,面對與全民有關的政策時,不要一言不合就大喊「#不爽不要領」,只會顯得無比理盲與濫情。五倍券的財源是全民納稅錢,我們有責任讓政府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真正幫助到民眾,而非為了大內宣,弄出一大堆擾民的政策。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民眾黨2歲了,#歡迎一起加入民眾黨,「起造新台灣」💪
https://joinus.tpp.org.tw/
改善民生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南目前是減量供水的橙燈,不過仍有業者未達節水標準,市府啟動「鉛封水表」作業,目前已鉛封383家,若業者未改善,將公布名稱。另外,龍崎牛埔里則是未雨綢繆,4年前提早疏浚淤積嚴重的牛埔農塘,目前也跟水保局爭取,開放給在地農民灌溉與公共廁所的民生使用。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160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kdm4BtFMcE/hqdefault.jpg)
改善民生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因應旱象,高雄市將鳳山水庫供應民生用水量從2萬噸提升到5萬噸,但環團指出,鳳山水庫引用的水源東港溪水質很差,過去都是提供工業用水,雖然處理後才給民眾使用,但還是說不過去,政府應該改善東港溪汙染才是根本之道。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95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zYjaLXWf4/hqdefault.jpg)
改善民生英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因應旱象,高雄市將鳳山水庫供應民生用水量從2萬噸提升到5萬噸,但環團指出,鳳山水庫引用的水源東港溪水質很差,過去都是提供工業用水,雖然處理後才給民眾使用,但還是說不過去,政府應該改善東港溪汙染才是根本之道。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95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6vGO8A-tP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