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為配合行政院政策,教育部自106年起推動新南向人才培育計畫,僑務委員會亦透過「僑生建教合作專班」、「產學攜手專班」等擴大招收新南向國家僑生來臺就學,勞動部及外交部亦配合簡化相關申請程序,然迄今仍然發生不當招生、廉價學工、打黑工等事件,甚至有人口販運、學校與企業勾結等問題,受到各界的關注及質疑。
國內生源因少子化逐年下降,學校為求生存廣收境外生,103至108學年度,大專校院境外生人數成長將近4成,其中來自新南向國家比率由27%上升至45.8%;現行高職建教生中,每4人就有1人是僑生建教生。可見新南向教育政策在招生數量上已有顯著成績。
但葉大華委員指出,教育部門推出日益多元或變形的建教合作或產學合作或實習制度,卻缺乏完整的法令保障學生受教權及勞動權,同樣出現在新南向學生中。108年上半年接連發生六起新南向國家學生遭剝削醜聞,且出包的不只有教育部響應新南向政策推出的「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連一般外籍生也蒙受其害。監察院於108年7月下旬通過糾正案,糾正教育部未確實督導參與計畫的大學招生情形,也未針對新南向學生來台後的實習與工讀劃清界線,導致嚴重傷害台灣高教與國際形象的情況發生。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時專欄:林建甫》加快擴大新南向學生交換機制
2018年11月12日 20:44 林建甫
本月初行政院召開「新南向政策亮點計畫檢討會議」,各單位說明成效與難處,開誠布公的精神值得讚許。我因為長久以來關心國內高教發展,這兩年又因APEC及新南向計畫經常到東南亞出差,自認有第一手觀察,因此野人獻曝地提出我的看法。
根據教育部的資料,在2017學年度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留學、研習人數為40999人,較2016學年度成長26.86%;而台灣學生赴新南向國家留學、研習人數有19269人,較上學年度成長19.7%。另外,在國際產學合作方面,2017學年度總計培育2931人,包括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2494人,以及外國青年短期技術訓練班182人。
雖然雙邊交流呈現快速成長,但教育部統計,「產學合作專班」2017年度總共核定174班,預計招生5680個名額,但實際只開92班,招到2931位學生,顯示台灣吸引新南向國家人才的力道未如預期強勁。
什麼原因?我認為為香港、新加坡、甚至中國大陸也都在做相同的事情,我們就難以搶到足夠的來台學生。另外,我覺得既然還有預算,大幅增加雙邊交換學生的名額,可能更值得去做。這對未來台灣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首先,對交換生而言,1學期或1學年的交換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能對當地的文化、民情、生活環境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對語言能力、國際競爭力與開拓視野等都有很大的加分效果。交換機制,對於學生而言,短時間的停留與取得文憑的抉擇成本截然不同。多走、多看、多學習,甚至面對挑戰、嘗試錯誤、失敗再站起,都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很有幫助。這也是為什麼交換學生制度,近年來在全球愈來愈夯的根本原因。
在全球化、數位化的時代,國家間流動的限制將越來越小。人才主要的競爭對手不是在國內,將會是來自各國的菁英,如果學生時期有機會到其他國家交換,認識環境,對於自身未來的發展也能提前規畫,將會是十分寶貴的經驗。
其次,交換生選擇去歐美一流學府,固然很好,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經濟能力將小孩送到歐美的學校。現階段來看,東南亞的一流學府交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近來新南向國家高等教育的實力逐漸提升,依據各項指標,馬來西亞大學、拉曼大學、菲律賓大學、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印度理工、德里大學、尼赫魯大學等,在國際上也廣受好評。學生過去交流也可以學到很多專業知識。
東南亞國家的學雜費相較於歐美大學而言,便宜許多,大多數家庭應都能負擔得起,若政策上再給予適當的補助,可以大幅提高申請交換生的意願;加上因同為非英語系國家,在透過英語的交流上,不會產生巨大的挫折感,英文學習反而容易進步;又因文化、地區、環境等因素相近,也較不會有種族上的歧視或隔閡,或是嚴重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甚者,東南亞近年對華語的學習非常狂熱,華語師資極度缺乏,教華語也是打工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新南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有目共睹,這個全世界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台灣未來的重要出路。
到東南亞甚至印度交換學生,就是讓台灣對這些國家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機會,而來台的新南向國家交換學生,也是培養該國的知台派、親台派。這樣的關係建立了,都將能成為未來台灣與新興市場連結的重要火種。
擴大交換學生的思維與數位經濟重視流量的商業模式相同,可以透過「量數」的大幅增加,帶動台灣形象及能見度的全面提升。以國家補助新南向學生來台學習的成本,一個專班或是文憑生可以換得大量的交換生,因此以投資的成本效益分析來看,更值得推廣。
日前金車文教基金會公布我國青少年國際觀問卷調查結果,有72.4%青少年覺得需要出國才能擁有國際觀,50%會選擇度假打工作為國際交流模式,44.8%選擇當交換學生,67.6%青少年願意或會考慮到東南亞就學或工作,大學生更高達79.9%願意或會考慮到東南亞,不僅顯示台灣學生走出去、走進新南向國家的意願很高,也指出交換生是最熱門的考量。
以上討論完全符合新南向教育政策的立場,如何借力使力,我們應加快腳步。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 在 :::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 的相關結果
計畫名稱,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 ... 強化學校與產(企)業界之鍊結,學校依其發展特色,配合新南向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及佈局所需,辦理專班。 ... 申請期間, 每年12月. ... <看更多>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 在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規範 的相關結果
二、非學位班: 因專班訓練期程較短,招生對象為具外國國籍且於申請時不具僑. 生資格者,並具備一定語言基礎能力者。屬短期訓練課程,應符. 合各該領域之實際需要,以理論 ... ... <看更多>
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 在 法規內容-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辦理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申請及 ... 的相關結果
1、招生學院、科系最近一次評鑑結果應為二等以上或通過。 · 2、所提報專班領域須配合新南向產(企)業發展趨勢。 · 3、所提報專班領域須為招生學校特色領域。 · 4、招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