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3/16)】 #煉油廠遷廠 延續上一期老問題,關心到煉油廠遷廠進度,由於按照之前彙覆表的答覆,覓地小組已經兩年沒開過會,而經發局長也回答指出,雖然覓地仍在進行中,但還尚未有實質上的突破。 智翔也接著詢問,根據桃園市府自提的「國土計畫草案」中,把台北港設為煉油廠遷廠...
機車轉型第二階段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台灣能源轉型第二梯次進化相當重要的起手式之一,2050年淨零轉型 經部設定中油轉型氫能供應商.... (09/20/2021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0日電)企業製造朝向碳中和目標,政府單位也力拚淨零轉型,經濟部旗下2大國營事業中油、台電為排碳大戶,同樣面臨綠色轉型。經濟部正設定中油未來經營朝向氫能供應商;至於台電則全力發展儲能系統。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國營事業多屬基礎工業,台電、中油是排碳大戶,「從他們開始,絕對是對的」。根據規劃,中油將轉型為氫能供應商,年初已成立先進觸媒中心,研發先進材料及減碳觸媒。
他指出,雖然氫能技術尚未成熟,應用上仍有很多想像空間,現階段已有各國研究與開發,都是很好的參考範本;技術研究就如同種下一顆種子,注入心血栽培,最終會等到開花結果的一天,如同幾十年前,也難以想像離岸風電在這幾年蓬勃發展。
按照期程,中油的氫能供給將採三步驟進行,第一階段仍以「灰氫」為主,第二階段為「藍氫」,最終為「綠氫」。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說,傳統化石燃料、天然氣在產氫的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碳,所以叫做灰氫。
藍氫則是在灰氫產出後,利用碳捕捉技術將碳拿走,可能存起來或加工;綠氫的製程完全不含二氧化碳,依現行的技術,再生能源產電後,再透過電解水方式得到氫,過程相當耗能,成本非常高,目前透過研發盼能降低生產成本。
至於台電,曾文生表示,路徑很清楚,要朝低碳電力技術發展,並在2025年要達到燃氣占比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的「532」架構,再循序漸進,隨著碳捕捉技術成熟、電動車使用愈來愈多,無碳能源就能逐步替代低碳能源。
攤開二氧化碳產出結構,高達90.4%屬於能源排放,僅有9.6%來自非能源,像是科技產業製程會使用特殊氣體等。在9成的能源排放當中,又有56.4%來自電力;34%則是其他能源,多為汽機車燃料所產生。
因此,再生能源必須極大化,但因再生能源有其侷限性,要穩定供電就必須整合電力系統與儲能,「儲能設備跟再生能源如何匹配,是下階段要做的工作」。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說明,2025年前將建置1000MW儲能系統,將在台電自有場地建置160MW,向儲能業者採購840MW,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在今年7月成立,以競價方式進行,有多家業者表達有意願投入。
距離2050年仍有將近30年的時間,曾文生說,風電、光電、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技術已漸成熟,在台灣可率先應用,並快速發展與在地化。新的技術則要積極推動產業化,創造商機,就目前狀況來看,最有潛力的是地熱及海洋能。
曾文生說,在2025年時,再生能源的占比要提高到20%,而這比例會不斷提升,進而達到「淨零轉型」。(編輯:潘羿菁、康世人)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9200044.aspx
♡
機車轉型第二階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市都委會第94次會議 啟動高雄TOD模式 加速推動公辦都更】
今日適逢中秋假期前夕召開市都委會。先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月圓人團圓。本次市都委會審議通過鳳山捷運O13(大東)站聯合開發、凹子底機20用地變更、台鐵站東宿舍區都更計畫、雄中東側道路寬度調整等6案,加速高雄再發展新契機。
#大東O13站TOD開發,活絡鳳山舊城區
高雄捷運除了有紅、橘線、輕軌外,後續尚有岡山路竹延伸線、黃線及小港林園線,市府將今年定位為捷運聯開元年,積極盤點捷運沿線18處具潛力開發基地,希望透過公私部門攜手建設,翻轉高雄城市發展。
捷運橘線O13大東站,位於鳳山早期開發地區,周邊生活機能完整,緊鄰大東公園、鳳山轉運站、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等設施。為活化公有土地,透過大眾運輸導向發展,與鳳山轉運站整體規劃利用,因此將1.19公頃商業區及交通用地整合變更為捷運開發區,以強化土地最適開發規模,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考量本基地應作為鏈接鳳山區公所、大東文化中心,以及地區轉運之樞紐,都委會大會決議未來開發須透過立體連通設施予以串聯周邊重要設施,包含鳳山區公所丶大東文化中心等,並提供地區所需的長照、日照設施、青創空間等設施空間,促進鳳山城區再現活力;另基地西側臨經武路退縮留設8M空間,以服務周邊住宅區。
針對招商開發方式,大會決議除捷運聯合開發外;建議本案後續得提案市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動委員會,評估討論最適之開發方式。
#機20用地公辦都更,帶動左營地區再發展
機20用地(1.81公頃)位於大中二路及民族路口,原供作水肥處理廠、瀝青廠等嫌惡設施使用,當地民意期望能遷移再利用,市府於今年初拆除前述設施後簡易綠美化,先行提供居民作為休憩開放空間。
本次審議通過變更為住宅區、公園、廣場等使用,並劃定都市更新地區,後續將以公辦都更方式招商開發,提供日照中心、100餘戶社會住宅等公益設施及機關設施使用,落實宜居城市的政策目標。
#高雄車站發展新契機,加速推動台鐵站東宿舍區都市更新
配合鐵路地下化綠園道完工及高雄驛返回原址之重大城市轉型契機,市府針對台鐵站東宿舍區都市更新計畫,參酌地方社區民意並審視區域發展現況,提出TOD大眾運輸導向青年通勤宅、打造站前長明街表參道、滿足更新範圍停車需求,以及引導建築空間格局設計展現後疫情新生活空間典範等指導原則,促進鐵路地下化綠園道與周邊地區縫合與再發展,並作為陳其邁市長表參道計畫第一階段更新計畫的體現。
另外本案東側長明街38巷和民族路間街廓,未來將朝和台鐵共同合作,以與捷運黃線Y10聯合開發模式,作為後續綠園道及表參道計畫的第二階段更新計畫。
#巷道寬度調整,兼顧雄中校園完整性及維護居民進出安全
三民區建國三路46巷現況約6公尺,位於高雄市歷史最悠久的高雄中學校區東側,99年配合高雄車站站區發展及整體交通路網調整,規劃作為中博高架橋拆除後西側之輔助性聯外道路,同時亦作為市區公車及機車停車場進場路線,因此將46巷變更為12公尺。惟110年3月站西路通車後,站東路亦將陸續完成開闢,經交通局重新檢視評估46巷已無作為公車行駛路線之規劃必要;並經委員討論在兼顧雄中校園既有設施、空間使用完整性及周邊居民進出安全,同意道路寬度調整為8.5公尺。另有關地方民眾反應道路斷面設計、規劃單行道等事項,工務局新工處及交通局也會納入後續規劃參考,以人本交通為優先,並加強與地方民眾溝通協調。
#TOD導向開發
#公辦都更、低度使用公有地再生
#回應地方民意、落實表參道計畫
#人本交通
機車轉型第二階段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3/16)】
#煉油廠遷廠
延續上一期老問題,關心到煉油廠遷廠進度,由於按照之前彙覆表的答覆,覓地小組已經兩年沒開過會,而經發局長也回答指出,雖然覓地仍在進行中,但還尚未有實質上的突破。
智翔也接著詢問,根據桃園市府自提的「國土計畫草案」中,把台北港設為煉油廠遷廠的覓地選擇之一,這樣的覓地有機會嗎?如依照今天局長的回答,台北港甚至非台灣境內都可能當作覓地選項的話,後續可再做更多可行方向的討論,希望遷廠一事,能早日有實質上有的突破。
#煉油廠回饋金額法制化
作為鄰避設施之一,相較於發電廠已有專屬的回饋金法源,煉油廠則尚未有法源依據,若以類似發電廠的「電力開發協助金」制度來參考,智翔希望可以推動桃園煉油廠回饋金的法制化,明列可以支用的項目與辦法,清楚明訂並有所依據,往後可以減少許多問題。
經發局則表示,法制化是未來市府推動的目標之一,但因為煉油廠所生產的並非如台電一樣單純,因此中油煉油廠也有請顧問公司評估,如何訂定項目辦法來推動,短時間還沒辦法立即有答案。
而後續追蹤智翔也會持續關心,因為智翔認為,煉油廠這類的鄰避設施之所以場址難尋,牽涉地方回饋的金額與項目不明 ,若能比照「電力開發協助金」制度去推動,也許能成為覓地的突破口。
#積極招商吸引人才入駐桃園
經發局過去有前往印度班加羅爾招商的經驗,去年據雜誌報導,日本也有大舉招募台灣軟體工程師的舉動,能否利用這一波疫情,外商紛紛撤出中國的趨勢,反向吸引更多廠商人才入駐桃園,以台灣及桃園優勢作為人才號召。
經發局也提出未來人才和企業接觸,研發中心、創新、思科或是日本軟銀等,都有在談,先接觸後好好規劃引導進入桃園發展。以外商進入桃園來增加工作機會,包括接手棒球隊的樂天集團,智翔認為對於桃園的發展也是有益且可期待的。
#桃園觀光夜市升級與再創
夜市升級一題,於市政報告以及都發局質詢中智翔都有提出過,桃園觀光夜市目前受限於住宅區及交通流動問題,希望透過搬遷,或新增第二夜市來促進更大的發展空間。
智翔想到之前質詢過的永和中繼市場,以資源來說,中繼市場內已建置好油脂攔截器、以及近200格汽車停車位與300多格機車位,在交通上也甚是方便,因此建議經發局,是否可以利用中繼市場資源共用,來設立第二桃園夜市?
局長則回答,其實一開始也曾提出,希望桃園觀光夜市可以直接搬來中繼市場,但因商家傾向於將夜市作為長遠經營的發展地點,因此有意入駐中繼市場的比例並不高。以目前規劃來說,未來中繼市場開幕後可以舉辦短期性活動,先將人潮帶入活絡,有人潮即可以增加商家入駐意願,提高中繼市場的亮點,爾後再引進民間資金,透過民間和經發局相輔相成。
但智翔也認為桃園、龜山、蘆竹人口密集,既然中繼市場有空閒空間可以利用,設立與市場使用同進退的第二夜市也是建議經發局可再規劃看看,對於桃園夜市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和變通之法。
#工輔法修正後高污染工廠關得掉嗎?
工廠管理輔導法在去年修正通過後,根據法條,未申請納管、高污染與2016/5/20後新增的違章工廠必須輔導轉型或關廠,而根據資料,上述的三類工廠在桃園就超過千家,對於為數龐大的違章工廠,經發局的手段與辦法為何?
局長表示目前可採取斷水斷電的手段,讓違章工廠無法經營,至於拆除時程,得等待建管處的安排,依照時程表,3/20之後將開始接受工廠申請,屆時的狀況智翔會持續追蹤。
#舊市區的振興
舊市區的振興能否跨局處整合資源,將火力集中,智翔在這個會期會不斷提醒相關的局處,包括建議將都更業務拉高至都更中心或都更處,最後都會在市長總質詢中一併討論,這邊也請經發局先行參酌這些建議。
#2020綠能補助
今天質詢的最後一題,2020年的綠能補助,經發局自行刪除了1/3, 因此擔心補助的名額將減少,造成僧多粥少,或是讓新申請補助的廠商因而受阻。
但局長回答,綠能補助的刪除,考量到目前的商業模式,業者在設立設備之後,可售電給台電,即使不補助都能獲利維持營運,目前第一階段的申請仍然非常踴躍,綠能設備的建置與補助未必呈正相關,補助僅是拋磚引玉,畢竟在設立綠能設備後,對業者仍然划算,因此也樂觀其成。
機車轉型第二階段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口頭質詢─
▶今年經濟部主管有關科技支出預算項目,在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產業推動僅編列1千~2千多萬元。明顯投資不足,相較日本推出氫能發電電動車-MIRAI,由安倍首相親自代言,傾國家力量支撐,甚至不惜以高額補助宣示氫能時代來臨。發展綠色能源做為未來趨勢的產業,其能源生產技術的創新將為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潛在第二春,惟我國政府關注恐不足矣。
▶台灣與日本同為能源進口國,應思考發展新能源戰略,即便台灣汽車產業不及日本發達,在機車卻是強項,台灣絕對具發展條件。以花蓮中華紙漿所排放之廢氣為例,其工業廢棄物餘氫可供應數萬輛機車一年的能源需求。對東部地區發展減碳觀光有極大助益。然而,目前僅屏東被規劃作為新能源示範區,東部地區並沒有被納入。恐有重西輕東之嫌,雖然東部規模小,難以發揮其經濟價值,現階段無法大規模投資,因此必須仰賴政府帶頭,並提供配套才有可能。倘若產業發展速度比政府快。
部長:有關再生能源預算編列,基金內已編列38億。另氫能機車儲氫罐安全規範尚未確定,工業局仍在輔導業者確立標準。未來也歡迎東部加入示範運行計畫中。
▶經濟部網站並無有關沼氣發電資訊。然而,借鏡丹麥豬農情況,他們不只賣豬肉,還能賣電、賣有機肥,擁有多元收入來源。經濟部應邀集農委會、衛福部等,進行發電機組的研發,使該產業普及達到產業規模,發展農場周邊供電技術,減少環境汙染,並減輕徵收水汙費的包袱,協助產業轉型。
部長:已訂定沼氣發電收購費用,會持續去做。
機車轉型第二階段 在 報名請掃QRcode,或至留言 - Timeline photos 的推薦與評價
傳統機車行▸ 作伙來轉型! #第一階段#受訓合格取得證書政府 ... 可以申請機車行低碳補助哦! #第二階段#申請補助最高11萬① 購買合格電動機車試乘車補助上限6萬元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