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思想和行為。這樣算,在我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哈耶克思想的成分。
哈耶克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得到上有不少介紹哈耶克思想的內容。這封信我和你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哈耶克的《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這本書,也翻譯成《自由秩序原理》。這本書是古典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曾經被美國的《國家評論》雜誌評為20世紀最好的一百本非虛構圖書的第九名,哈耶克的另一本名作《通往奴役之路》在這個榜單里排第四名。英國已故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在英國保守黨的一次會議上拿著《自由憲章》對大家說,這本書才是我們應該信仰。
接下來我們就借著這本書,來介紹一下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
哈耶克如何定義自由?
說到自由主義,你可能會想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各種左派思想,通常人們也會說左派是自由派,右派是保守派。但古典自由主義的主張和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正好相反。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其實更偏向於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強調結果平等,反應在社會政策上就是高稅收、高福利,政府要提供很多服務。而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個人的意願、行動和經濟活動的自由,主張政府要少干預個人和商業的行為,同時強調法律和法治。也就是說,其實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放在今天,就屬於保守派。
今天的社會,每個人都非常看重個人的自由,但通常只是出於一種本能,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搞清楚自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的人在追求自由時給自己套上了枷鎖,還有一些人打著自由的幌子干涉其他人的自由。比如現在在美國,有的年輕人認為警察妨礙了人民的自由,應該減少警察的經費;但是,警察的活動減少了,犯罪分子就猖獗了,大家反而晚上不敢出門,社會缺少了秩序,其實是變得更不自由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下那些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概念,不只是本能地追求自由,還要真正理解自由的內涵,更好地維護我們自由。
哈耶克是怎麼定義自由的呢?他是用人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他講,所謂自由,就是他人不強制我們的行為。當然,這件事要對所有人成立的話,我們也不能強制他人的行為,因此自由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據這個定義,一個宮廷里的高級官員,並不比一個農民或者工匠更自由,因為宮廷官員每天都對國王唯命是從,而一個農民在大部分時間里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
因此,哈耶克講的自由並不意味著的一定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多的資源,而是意味著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想法選擇機會。就我自己而言,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有很多資源,為什麼不利用起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實道理很簡單,我不願意過不自由的生活。很多公司的朋友對我講,你來做我們的CTO或者首席科學家吧,我們給你多少多少股份。我對他們講,現在我們是以朋友身份相處,我也自由,你也自由。要是我真的接受了你們的職務,我顯然不自由,你也要天天考慮不能讓我有意見,又怕壞了朋友關係,你也不自由。
如果自由只是可以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資源,那自由對人到底又有什麼好處呢?哈耶克認為,人類文明的開啓以及後來社會進步,靠的就是人們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擁有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又會讓他人受益。
同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就會有競爭,而自由競爭就是維持一個開放系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了自由競爭,這個系統就會成為一個內部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同樣的道理,商業的自由也是如此,一個商業被壟斷的社會,也會是一個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商業的自由其實是人的自由的一種體現。
不過,自由的社會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發展的不均衡性。因為人的智力和體力不同、經歷不同、運氣不同,因此在一個人人自由發展的社會,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結果一樣了,那就是平均主義,不是通過人的自由發展得到的。
一個社會只要在進步,就不可能是社會全體同時進步的,新知識、新的機會(包括財富)一定是先在某個小範圍內誕生,再向多數人傳遞和分享。因此,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但這不是實質性的不平等。按照哈耶克的觀點,不平等的現象應該依靠發展來解決,而不是人為調整來實現。
當然,一定會有人不同意這樣。比如有人會想,那憑什麼張三就比我先富起來呢,為什麼不能多掙了錢就大家平均分,所有人一起同步富起來呢?哈耶克講,如果這樣,那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富起來。世界上之所以會出現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是因為那些創造出新東西的人可以先一步獲得創造出新事物的成果,如果沒有了這一點,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會停滯。因此,哈耶克講,經濟上的不平等並不是一種罪惡,我們可以通過發展消除貧困。
實際上,中國社會通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歷程,也是遵循了這個規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固然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但也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原因,是避免了走平均主義的道路。實際上,現在的一些歐洲國家就存在這個問題,過於追求結果平等,影響了經濟的增長。
通往自由之路
哈耶克講,通向自由的道路有兩種,或者說,人類獲得秩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自發誕生的秩序,古典自由主義信奉這樣產生的秩序才是最好的。第二種則是人為設計秩序,北歐的福利社會主義就更偏向於這一種。
哈耶克認為,自發誕生的秩序才反映了自由的本質,採用漸進的經驗主義方法,比較少涉及強制;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是理性主義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自發秩序講究有機生長,緩慢地試錯;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容易陷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試圖創造不可能的烏托邦。
從哲學上講,自發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亞里士多德式的哲學思想,人為設計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柏拉圖式的哲學思想,前者強調來自客觀世界的經驗,後者強調人的理性。如果我們承認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人常常是自私的,那麼就應該對理性設計秩序這種方式有所警惕。
當然,自由不是不講規矩,自由要服從的規矩就是法律。哈耶克講,服從於法律不等於服從於他人。如果我們是服從於一個具體的個人,那是奴役;但如果我們服從於社會共同的、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依然具有自由。
不過,對於什麼叫做公正的法律,哈耶克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說,人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這意味著法律不能歧視任何人;但法律意義的平等不是現實中的完全平等。而且,如果我們要在法律意義上承認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侵犯任何人的正當權利,那麼在現實的發展中,就必然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要扯平這種現實的不平等,就需要在法律上制定具有歧視性的條款,對一部分人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哈耶克認為,法律的平等和現實的平等是不可兼得的,要實現現實的完全平等,就要犧牲法律上的平等,反過來也是這樣。因此,哈耶克講,人們可以自己選擇,是要法律的平等,還是要現實的平等。
當然,有人會問,如果犧牲現實的平等,那弱勢群體怎麼辦呢?哈耶克認為,只能靠人善良的天性照顧他們,從博愛和正義的角度對他們進行一些補償。比如說,清華和北大在招生時,會拿出少數名額給一些教育資源差的偏遠貧困地區,這是從正義的角度出發給予的補償。其他人要考清華北大,還是要按同樣的標準。但是如果清華北大把招生制度整個改掉,不是按分數決定誰上清北,而是按人口比例分配每個省有多少人上清北,那就不是補償,而是改變了整個系統。
自由和私有財產
最後,講一講哈耶克對於自由和私有財產關係的看法。哈耶克講,保護私有財產是保護個人自由的一部分,而保護私有財產的基石就是契約制度。而契約,則是人們之間基於自願而非強制的互利合作決定。
比如你使用某家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和它簽一個自願的互利合作協議,這就是契約。合理合法的契約可以保障你的數據資產以及你個人的自由。但是,如果互聯網公司悄悄定了一個霸王條款,讓在你不之情的情況下就同意了,這樣的契約就會讓你失去一部分自由,你的數據資產也就得不到保障。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和你談了哈耶克的思想,主要是討論了一下自由這個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論一些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理論基礎往往就存在於那些經典的著作中。比如今天我們談網絡個人權利,談數據資產,理論根源其實還是在那些哲學、經濟學、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中。哈耶克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書通常不好讀,你如果打算自己去閱讀,不妨耐心一些,多讀幾遍,仔細體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正式的姓名是所羅門・本・猶大・伊本・蓋比魯勒。十一世紀的哲學家、詩人,並且是使用魔術的其中一個範疇卡巴拉的卡巴拉學者。 身高/體重:161cm・52kg 出典:傳說 地區:歐洲 屬性:秩序・中庸 性別:男性 傳說中,是他奠定了卡巴拉的基盤。 他開創了魔術基盤之一的卡巴拉,是專攻魔偶鑄造的Cas...
「歐洲 的哲學思想」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心得] 日/全人/人文/李匡郎/近代歐洲哲學思想概論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課程李匡郎近代歐洲哲學思想 - 輔仁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歐洲哲學與跨文化研究European philosophy and transcultural ... 的評價
- 關於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卢梭哲学: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 YouTube 的評價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索羅斯談索羅斯》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在投資界的聲望比肩巴菲特、人稱「金融巨鱷」的索羅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但許多人抨擊他是投機者,還嘲諷他推動慈善事業的舉動只是在購買贖罪券。甚至他在世界各地推動「開放社會」的基金會網絡,也被認為包藏私欲和禍心。然而,跟旁人的觀點比起來,我更有興趣聽他本人怎麼說。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
《索羅斯談索羅斯》是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個人訪談和回憶錄的彙整,這本書收錄了他與前摩根士丹利總經理拜倫.維恩、德國記者克莉絲緹娜.可南的訪談稿。他本人生動描述了自己的金融事業起源,並分享了對於投資、全球金融、國際政治、新興世界秩序,以及權力責任的看法。
這本書總共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他談的是投資與全球金融,主要在說明他的投資理念,以及舉世知名的「量子基金」的崛起過程。第二個部分他談的是政治和慈善理念,闡述了開放社會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慈善精神。第三部分則是他的哲學思想,讓我們看見他的哲思如何影響他的投資行為。透過訪談一問一答的方式,我們可以透過採訪者的角度和提問,一步步認識這位金融傳奇的想法。
然而,凡事都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光鮮亮麗。在亮眼投資績效的背後,索羅斯也坦承自己的無國界開放社會理念還沒有受到大眾認同,他的哲學思想也不容易被理解。從這本書中,我終於窺見不同於媒體報導的索羅斯,以及在他不凡績效的背後,有著哪些另類思考的方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1.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充滿缺陷?】
.
索羅斯在書中多次提到他的核心觀念:「我們對自己所處世界的了解本身就存在缺陷。參與者的觀點和預期事物的實際狀況之間永遠存在落差。有時候落差小到可以忽略,但其他時候這個落差都大到足以成為決定事件走向的關鍵因子。歷史是由參與者的錯誤、偏見與錯覺所建構的。」
這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就是所謂自我認知的易謬性(fallibility) :「我們的迷思與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又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所以對索羅斯而言,他不會堅持固定的投資方法、也不會固守舊有的想法,反而是從人們對世界和市場的錯誤認知裡面,看出時勢並且尋找潛在的機會,在趨勢發生反轉的時候從中得利。
除了把這個觀念用在投資上面,這個想法也可套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犯錯」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但是一旦你瞭解「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本身就充滿缺陷」這個觀念,你就會對「認清自己的錯誤」而感到驕傲。一旦我們意識到人類對事物的理解必然存在缺陷,就不會因為犯錯而覺得丟臉,只有錯誤而不去修正才令人感到羞恥。
他認為「科學」就是最好的例子,科學就是相信自身易謬性的學問。如果科學理論就代表最終的真相,那就不必再進行任何測試了,但如此一來科學也將停止進步。人們在放棄達成不可能達成的完美之後,進步的道路就會出現。
因此,承認自身的認知有所缺陷、而且並不完美,乍聽之下是個缺點,但其實也是個優點,因為只有不完美的事物才可以獲得改善。接納我們自身的易謬性,才能看見永不止息的改善機會。
.
【2.為什麼市場是錯誤的?】
.
在索羅斯開始投資的時候,當時的金融和學術氛圍大多認為「市場永遠是對的」,也就是所謂的效率市場理論。經濟學家假設投資者們擁有充足的資訊和理性的判斷,這會讓任何的投資標的維持在合理的價格。這個時候不會存在任何的超額報酬。
索羅斯對這個看法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市場充滿了錯誤」。從他的核心觀念可以發現,他認為所有的投資人對市場的瞭解是有缺陷的,投資人自己身處於市場之中,他們的觀點會被市場的狀態影響,接著做出的決策又回過頭來影響市場,而他擅長的就是找出這些錯誤,並且用來套利。
他創辦的「量子基金」(早年稱為索羅斯基金)在長達26年的投資時間當中,扣除管利費用後獲得了年化報酬35%的超額表現。當然,他最舉世知名的就是靠著狙擊英鎊一夜之間斬獲10億美元的操作,他發現了看似穩定的歐洲匯率機制表面下的漏洞,抓準了局勢反轉的時間大舉放空英鎊獲得了巨額報酬。
他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最好什麼都不要做。沒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很容易因為一些零星的波動被騙出場。市場總是會摧毁弱者,也就是那些觀點站不住腳的人。要有自己的觀點才能避免被局勢呼嚨出場,但如果你的觀點是錯的,堅持的勇氣也可能讓你血本無歸。」索羅斯偏好在掌握有憑有據的觀點時,才選定一個立場。他在書中暢談狙擊英鎊的事件,就是這個建議最生動的實例。
.
【3.為什麼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成功?】
.
索羅斯談到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成功,如何讓自己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他說:「危險最能讓人專注,我需要冒險帶來的興奮感才能透徹的思考。」冒險對他來說是讓思路清晰不可或缺的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危險會帶來刺激感,但他並不喜歡危險,他想盡可能避免危險。那才是讓他血脈噴張的事情。
在管理所羅斯基金的時候,他跟另一位合夥人吉姆 .羅傑斯讓基金保持高績效的表現。但是冒險的刺激感和操作基金的壓力,讓兩人的合作開始出現嫌隙。他們協定改變管理模式:第一個步驟就是試著一起建立一個團隊;如果失敗了,第二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羅傑斯的團隊。如果再不成功,第三個步驟就是建立一個沒有索羅斯的團隊。
前兩個步驟都失敗之後,他和羅傑斯分道揚鑣。他把基金的名稱從索羅斯基金改成了「量子基金」,改名的官方說法是為了慶祝基金規模量子式地增加,不過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要把索羅斯的名字拿掉。尤其在第二個階段,基金雖然高速成長,但只靠他自己操作基金,這個時候的壓力變得讓他難以承受。雖然基金做得有聲有色,但是他卻刻意否認自己的成功,每天仍像條狗一樣拼命工作。
在財富到達頂端的時候,他面臨了崩潰的邊緣。最後,他決定和自己的成功和解,也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了」,即使這個心態有可能危害之後的成就(指的是投資)。他決定退居幕後,在這期間和最要好的合夥人拆搭、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將注意力轉向了政治理念和哲學思想。
.
【4.什麼是開放社會的理念?】
.
索羅斯不斷在書中提到「開放社會」這個政治理念,其實跟他的生平還有核心觀念,有著很大的關係。他是一個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人,曾經被納粹追捕過,也嚐過匈牙利共產統治下的滋味,直到他17歲的時候移民到英國,才開始明白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之間的差別。
他認為開放社會的基礎是:「我們認知到我們的行動是出於對事物的瞭解充滿缺陷。沒有人擁有最終的真相。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批判性思維模式,我們需要設計能讓意見、利益不同的人和平共生的機制規則;我們需要保障權力有序轉移的民主形式政府;我們需要能提供回饋和允許錯誤修正的市場經濟;我們必須保護很尊重弱勢意見。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法治。」
相反的,法西斯主義或共產主義會將社會導向個人被群體凌駕、社會被國家主導、國家為了自以為的「最終真相」服務的狀況。在這樣的「封閉社會」裡,人們沒有自由。開放社會是建築在我們對自己易謬性的認知上;封閉社會則建築在否定之上。
這個觀念讓我對開放和封閉的體制該如何抉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我們相信索羅斯的核心觀念:「我們的確都會犯錯」,那麼,相對於一個沒有自由思考和選擇空間的封閉社會而言,開放社會顯然更為理想。但是,即使如索羅斯有著龐大的人脈和基金網路,仍然難以撼動封閉社會正在逐漸回歸的現象,問題出在哪裡?
他認為會認同這個觀點的,只有那些親自體會過或強烈反對封閉社會壓制的人。那些一出生就可以享受到開放社會各種好處的人,就不會自然體會到這一點。這是開放社會的嚴重缺陷,自由就像空氣,人們認為理所當然應該存在。但就像清淨的空氣一樣,如果不珍惜它、不保護它,很可能就會失去它。
.
【5.為什麼他自稱失敗的哲學家?】
.
索羅斯在年輕的時候,很熱衷於思考哲學方面的議題。但是他在這本書裡,坦白地說道他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哲學家」。雖然在他的投資和政治理念的背後,支撐著的是他的哲學思想,但是他為人熟知的事蹟仍然是「金融巨鱷」、「市場驅動者」和「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
他感嘆道,金錢並不是他人生的重點,對他而言,金錢是達成目的的工具。他的職業生涯一直以金錢為重,是因為他意識到這個社會傾向於誇大金錢的重要性、和用金錢定義價值。我們以作品能賣到多少錢來評價藝術家,你能募集到多少資金來評價政治人物,政治人物則往往以自己能夠在檯面下賺到多少錢來評價自己。
就像我們熟知的媒體報導一樣,索羅斯之所以被世人認可,並不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或是公益慈善,而是因為他賺錢賺得很成功。主流價值對金錢和財富的偏愛正是他所說的「易謬性」:我們對金錢的迷思和誤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我們的決策則形塑了我們參與的事件。因此,同時具有投機者、社會運動人士、慈善家、哲學家身份於一身的索羅斯,在外界毀譽參半的評論之下,或許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瘋狂。
如同我最近讀到的另一本精采財經書籍《致富心態》所言:「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我們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理解,是由我們人生經驗看到的0.001%的世界所構成,再加上這些理解本身也可能充滿缺陷,所以從我們的眼裡望出去,很多跟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看起來是瘋子,但事實上,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
【後記:帶有自傳性質的訪談】
.
我在閱讀《索羅斯談索羅斯》這本書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聽爐邊故事一樣,聽索羅斯親切且真摯地回答採訪者一個又一個提問。有些財經方面的術語我雖然聽不太懂,但是仍然可以領略他的思考如何導致接下來的手腕和決斷。雖然有些歐洲、拉美國際政治的議題我不熟悉,但是可以體會他的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他的政治理念。
從包羅萬象的訪談內容中,索羅斯原本神秘的面貌,逐漸還原了出來,他的思想、他的驕傲、他的成就、他的困頓,在文字之間表露無遺。其中,在許多嚴肅的提問裡面,採訪者問了一個比較緩和的問題:「索羅斯先生,什麼能帶給你快樂呢?」他回答道,會吸引他的是「觀念的歷險」。
他接著說:「『思考』是我存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在年輕時很喜歡做哲學推論,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反覆咀嚼某些想法,但後來才發現人們從『行動』中能學到的比思考更多,所以我成了一個行動派思想家,讓思想成為我採取行動時的重要依據,而我的行動反過來對我的思想演進扮演重要角色。這種思想和行動之間的雙向關係成了我的哲學和人生招牌。」
總結我從索羅斯身上學到的事情,那就是我們自己對世界的理解存在著缺陷,要幫自己打造出一個能夠接納錯誤和持續修正的系統,透過行動去探索潛在的機會,得到回饋之後,再透過思想去調整步調。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事實,就能擁有永不止息的改善動力。
.
《索羅斯談索羅斯》x2本抽書贈獎,感謝 堡壘文化
https://readingoutpost.com/soros-on-soros/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忌:楊潤雄等港共官員,最愛借此搬弄,再隨意創作的地方──英治時期的香港,尊重分權、自由、人權、法治,甚至在沒有民主的情況下,也盡量滿足民主與民意;反之在港共之下,就只會不斷搬龍門──當市民司法覆核政府的政策,法院根據英國案例,就會聲稱香港奉行「三權分立」,因此司法機關不會干預立法會內的運作,原則上也不會干預行政部門的政策;但政府卻帶頭說自己從來沒有「三權分立」;簡單而言,就是一時說有,一時說無;對自己有利時說有,對自己無利時說無;於是「三權分立」就好似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一般,既同時存在又同時不存在,方便政府隨時輸打贏要。
所謂三權分立,其起源就是歐洲的法學家與哲學家,在歐洲的啟蒙時代,提出要政府各個部門之間,權力互相制衡、監督,以防權力集中一端,而導致腐敗的哲學思想;這種思想先由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提出,再由法國的法學、哲學家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集大成寫成《論法之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英譯:The Spirit of the Laws)。然而由於各國政制不同,特別是英國的權力制衡比較複雜,屬於「不完全」的分立,所以英文長期是使用「分權」(Separation of powers),而不著重「三權」;反之中文則譯自拉丁文(Trias politica)與法文(Séparation des trois pouvoirs),就把焦點放在三權之處。
然而無論用甚麼名稱,其重點並不在於三權之間有沒有「合作」,或者是不是純粹的「分立」,而是在於大家明白要「分權」,要互相監督,而不能容許獨裁專政的簡單道理。這道理聽起來好像常識,好像很簡單,可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在獨裁專政的地方,仍然無法實行,甚至被全盤否定。至於君主立憲的英國政制,本身在「分權」的歷史上,來得比較複雜──在這十年改制之前,最高法官來自上議院,因此理論上立法與司法重疊;首相只是代女皇行使行政權力,而且仍有很多理論上存在的皇室特權;然而真相是英國政制執行時,上議院早已架空,而不是真正作出立法決定的下議院;女皇在君主立憲下,表面上有權,實際上絕大部份都不會行使;在英治時期香港的政制下,港督代英皇行使權力,理論上擁有無限權力,實際上卻尊重分權;因此名義上英國沒有嚴格「三權分立」,卻在行使有意義的分權;正如原文的書名,其重點在於「分權的精神」,在於實際上達到「分權」,而非名義上三權甚麼的。因此教科書上應該寫清楚,香港當然沒有三權分立,只有中共一黨專政。「黨最大」三個字,就可以教識所有學生,其他甚麼都是假的。只有一國,沒有兩制,無論是指鹿為馬,或者殺人放火,甚麼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都是假的。黨即法律,黨即一切,爹親娘親不及習總親,這就是「中國香港」的「真理」啊!(節錄,全文按連結)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正式的姓名是所羅門・本・猶大・伊本・蓋比魯勒。十一世紀的哲學家、詩人,並且是使用魔術的其中一個範疇卡巴拉的卡巴拉學者。
身高/體重:161cm・52kg
出典:傳說
地區:歐洲
屬性:秩序・中庸 性別:男性
傳說中,是他奠定了卡巴拉的基盤。
他開創了魔術基盤之一的卡巴拉,是專攻魔偶鑄造的Caster。
僅僅是建造一座魔偶製造工廠的預算,就可以讓普通的魔術師破產十次,而且還需要訂立長期的工程,但作為回報鑄造出來的魔偶擁有匹敵等級E的從者,並且只要預算能夠維持下去的話就可以無限生產。
然而在通常戰鬥裏出現的魔偶只是為了短時間的戰鬥而投入的,完全無耐久可言,
○平穩的無花果:EX
傳說他被嫉妒他詩才的男人殺害,遺體埋在無花果樹的樹根底下。
傳聞人們納悶為何那棵無花果樹能結出那麼甘美的果實而挖開樹底,因而揭露了男人的罪狀。
“王冠・睿智之光”
等級:A+ 種類:對軍寶具
範圍:1~10 最大捕捉:100人
Golem KeterMalkuth
Caster生前未能完成的寶具。
模仿“原初的人類(亞當)”而製成的自律式固有結界,只要仍然存在就會一直塗改世界。
然而,它跟魔偶一樣都需要現實中的材料。
即使製造者Caster不復在世,它也不會受任何影響而繼續活動。只要雙腳不離開大地,就會受大地祝福而永不消滅。
武器是黑曜石製的劍。
此外,製作作為爐心的心臟部分必須要犧牲一名魔術師。
那個爐心的強度與相性會影響這個巨人的強度。
另外,由初期材料構成的巨人最多只有15米,然而它會隨著來自大地的魔力供給而漸漸巨大化,成長到30米,然後60米。
最後這個巨人會成為樂園其本身,將全世界變成一個和平安穩的世界吧。
(譯注:Keter是卡巴拉樹最上面第一個質點,其意為王冠。Malkuth是最底下第十個質點,意為王國。另外Malkuth的屬性不直接源於神,而是源於上帝創世——這種創造反映並表明了來自上帝自身的神之榮耀。)
從者Caster是一個有點難相處的那類人吧。
那大概是因為他明白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必須毫無慈悲地踐踏他人吧。
他體弱多病,當中最嚴重的是皮膚病,據說他因此變得悲觀厭世。在本作裡,他絕對不會取下面具露臉,從那份堅持可依一窺他那心態。
歷史上阿維斯布隆把他的哲學思想由阿拉伯傳到歐洲。說起來他也能算是幫助推動了文藝復興的文化。
又,“卡巴拉”一詞是來自希伯來文的“接受”。
傳說裡他為了打理日常生活裡的家務,鑄造了一個女性型的魔偶。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課程李匡郎近代歐洲哲學思想 - 輔仁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名稱】近代歐洲哲學思想,【修課學年】105下,【開課系所】哲學系,【授課老師】李匡郎,【推薦指數】5/5 分,▻ 評分方式,印象中老師沒特別說 ... ... <看更多>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歐洲哲學與跨文化研究European philosophy and transcultural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是一群有志研究歐洲哲學的人,並從哲學角度探討跨文化現象... ... 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漢娜鄂蘭思想、跨文化哲學,譯有《過去與未來之間》(合譯)、 ... <看更多>
歐洲 的哲學思想 在 [心得] 日/全人/人文/李匡郎/近代歐洲哲學思想概論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修課學期:991
課程類別:通識 人文藝術
課程名稱;近代歐洲哲學思想概論
授課老師:李匡郎
計分方式:點名+期中報告+期末考 (沒有特別說明配分
心得感想:
老師一直是很有名的好老師 之前也有修過他的宗教與社會
真的很好過很好過 (上學期75 這學期92!!!!
老師點名大約都是在期中前一兩個禮拜會有
還有期末考前幾個禮拜 期末考當週也會有一次
我有去看老師的點名表 (加期末考週那次共有5次點名 我有兩次沒到
至於期中報告呢 都是期中給題目 但是在期末考當週一起和考試卷交
期末考都會有一題是和報告有關的題目
期末考 版上很多人都有提到了 是申論題
大約七題選四題寫 但多寫不會多給分噢
題目我之前好像有在版上看到大家可以找一下
1.哲學的字義 定義 還包括哪些學科
2.15位"近代"歐洲哲學家的著作
3.理性在歐洲不同時代的意義(期中報告題目
4.哲學分幾個重要時期吧(這我有點不確定
其他的找一下應該就有了 可以上網先查資料
考試當天是可以open book的
所以這麼高分過應該要謝謝提供題目的人:)
李匡郎真的太好過了!!! 大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8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