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瘦粉在討論到底要不要算TDEE的議題,覺得瘦粉中真的高手很多~👍🏽~
我來整理一下觀念~~首先我們要了解很多名詞所代表的意義~~
🔥何謂BMR=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
✍🏻定義: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消耗熱量,主要用於呼吸、心跳、氧氣運送、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泄作用,肌肉緊張度,細胞的功能等等。
✍🏻實際測量很麻煩,一般做研究才會這樣測,有一套測量的儀器,讓大家了解一下。
測量條件
1.在適當環境(室溫 20~25℃),靜臥不動,保持清醒。
2.在消化末期(禁食 12 小時後),沒有體力及腦力活動。
3.體溫正常而且沒有疾病耗能,用於維持基本生命現象。
測量方法:利用呼吸熱量計,測量 6 分鐘內氧氣之消耗量,乘以 10,算得 1 小 時內氧氣消耗量,再乘以 4.825 Kcal 熱量,即為基礎代謝量。
🔥🔥🔥測量『很麻煩』,所以一般都用『公式』算出來,或著量身體組成時(inbody)或一般測體脂率儀器參考肌肉量及其他參數,用『公式』算出
🔥但是影響的因素很多
例如:身高、體重及單位體重之體表面積(體表面積愈大,BMR 越高)、體溫、年齡(年齡增加,BMR 降低)、性別、剛吃完東西、營養狀況、生理狀況:生長、懷孕、泌乳、經期、肌肉量、睡覺、情緒壓力等。荷爾蒙:甲狀腺素(Thyroxine)、腎上腺素(Epinephrine)、瘦體素(Leptin)。 受感染或其他疾病、環境溫度、某些藥物、運動狀況、所居住的氣候、種族、個人的減重史等等等~~~這麼多喔~🤣
知道了BMR之後
可以進一步算出TDEE
🔥何謂TDEE=總熱量消耗 (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身體一整天所消耗的熱量
TDEE(總熱量消耗) = BMR(基礎代謝) + TEA (運動消耗)+ TEF(攝食產熱)
🔥因為影響BMR因素很多,相對影響TDEE的因素也是很多
🔥所以算出來的是『參考值』不是『實際需要的絕對值』,有些專家才會說不需要算。因為算出來也不代表『個人化的實際需要值』
🔥另外算出了TDEE,也要會算吃進身體食物的熱量
~~當吃得比消耗得少時,熱量產生赤字,體重就會下降
🔥我們到底吃進多少熱量的食物呢?這又產生了一個計算的困難度!
🔥而且我們吃進身體的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也不是單單只看熱量喔
🔥因為『一卡不等於一卡』🔥
例如:100卡的白飯不等於100卡的糙米飯
100卡的豬油不等於100卡的橄欖油
1500卡的下午茶(蛋糕甜飲)不等於1500卡的均衡飲食
✍🏻除了估算不容易(精準)外,食物的種類,品質還有食物的組合才是更重要的。
✍🏻~以上結論~
那營養師在幫學員(病人)(個案)做飲食計畫時,會不會算?要不要算?
要喔!會喔!因為這也是我們在制定飲食計劃時眾多考量因素中的一個參考數值!
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做適度的調整(不是一個飲食計劃一層不變)
~(哈~幫營養師打一下廣告~☺️)
#到底要不要算TDEE
#BMR
#攝食熱效應
比表面積定義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有在留意之前的貼文,大家可以發現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會提到「當量」的概念。
其實,”當量”存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地方,例如,用藥、中毒,甚至連調味都會有類似概念。
比方有一碗湯裡有一茶匙的鹽而讓你覺得太鹹,於是你選擇加水來稀釋鹹味(或是打顆蛋進去),但若你最後依然把整碗湯喝完,則不管加了多少水或是自覺鹹或淡,你最終都是喝下了那一茶匙的鹽量。
在做化學實驗時,當量很重要;在計算人體每日所需營養時,這也是很單純的加減法問題;但只要扯到用藥,這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它直接影響藥效與耐受度,然後決定你是劑量不足或是過量(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無效或是中毒)。
有留意過藥物外包裝盒上的“建議用量”嗎?
基本上,它提醒著服用頻率與最大用量。
從「服用頻率」來說,一般是從代謝時間、體內濃度與藥物動力學作為基礎來制定的。除了療黴舒這種塗一次可以頂七天的(外用)藥之外,一般常見的內服藥大多分為一天吃6次、4次、3次、2次與1次。
這裡要注意的是,這種使用建議一般都是用除法來制定吃藥頻率的。
也就是說,如果醫生說這種藥一天要吃6次,那就是每4小時吃一次;一天要吃4次的,就是間隔6小時吃一次。以此類推,3次的就是間隔8小時、2次的就是間隔12小時,一天1次就是24小時吃一次。
如果不按照這麼頻率吃會如何?
可能就是藥效不夠,又或是超量讓副作用更嚴重(例如倦怠、腹瀉或反胃感之類的),但嚴重的話,可能就會出意外了;只是也不用太擔心,基本上市面發行的藥物要吃死人其實沒那麼容易。
以市面上最普遍的普拿疼來說(連去診所看感冒,醫生都會開給你),就連劑量比較重的加強錠包裝說明裡,都會說明12歲以上是“每4~6小時一次,而24小時不能超過4錠”。
這裡有兩點要注意,一個是它叫你間隔時間不能低於4小時,也就是說你不能吃藥之後一小時,覺得沒見效就再吞一顆;二是它寫明是24小時,不是“一天”,所以你不能15號晚上11點吃一顆,然後16號早上1點半又吃一顆。
另一方面是它是以12歲作為分界。這其中考量幾個面向,有些是吸收、有些是體重考量,也有肝腎功能考量(發育完成與否與代謝功能)。
一般很常用到的是體重考量。例如,獸醫給貓狗用藥、用麻醉時就是考慮貓狗的體重,這也就是你買犬心絲蟲藥時,不同體重會有不同價錢的原因。(聽過獸醫師說偏鄉的獸醫會拿給牛的痠痛藥膏才來擦痠痛的膝蓋,只要塗一點點就會有神效;我相信這是真的,但我擔心他的腎臟、肝臟會受不了………)
人也是。如果從體重的角度來看普拿疼加強錠的12歲定義,我們大約可以知道它的體重是設定在33公斤以上。
但為什麼不乾脆寫明是33公斤以上呢?
因為如果是阿嬤養的,那可能8歲就能摜破50公斤了………但體重夠不表示體成熟(肝腎發育),所以加上12歲(足齡)會比較明確。
那憑什麼12歲就一定有33公斤呢?
根據中國2018年統計,12歲的男孩跟女孩即使是“偏瘦”,也應該要有34公斤以上;這是甚麼概念?
瘦弱如我的國一時期,我的上臂還真的僅堪一握,當時的我也真的就是34公斤;要是真的12歲還沒有這個體重,其實就應該呈報給社會局關心一下了………
-----------------------
再說回普拿疼吃太多的問題。
剛剛說到它建議一天不能吃超過4錠,那吃6錠會怎麼樣?
敏感一點的人可能會開始出現說明書中的副作用,但嚴格來說還是不會死;因為在普拿疼裡面最主要的成分是「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這是一種解熱鎮痛劑,它藥效快、安全性高(小孩跟孕婦都能使用),且幾乎沒有成癮問題,代謝也快(有充分喝水,都是一天上下,所以不要聽什麼吃一顆體內留幾年之類沒有實質根據的話)。
而「Acetaminophen」一天只要超過4000毫克(就是加強錠一天吃8顆),就很容易出現強烈不適的副作用(腸胃症狀、厭食、反胃、冒冷汗等)
(這已經很糟了,但要距離吃死人,還是有一段距離。)
所以這告訴我們,只要遵照醫囑或是好好看過說明書後再使用,基本上市面上能買到的藥物大多都是安全的。
-----------------------
而一個很重要的用藥觀念要分享一下 :
很多人說吃西藥不好,這不是全然正確的。
因為只要是吃藥,都會有藥效與風險,所以有症狀再吃,還要對症下藥。
另一說是,盡量不要吃藥,免得身體有抗藥性或依賴性。
這也不盡然是,主要還是要看醫囑如何囑咐。而且,如果今天感冒了,不適的症狀讓你連睡也睡不好,那其實不只影響睡眠、影響生活,也會影響感冒恢復的進程。
如果今天吃藥能夠讓你緩解症狀,能好好睡一覺,那對精神的培養、不適症狀的解除跟縮短感冒的時間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藥不是不能吃,是藥適時適量的吃,不需要迷信更不需要見鬼一樣的躲避。
(但如果醫生給你開抗生素,你最好乖乖按時間把整份藥吃到完,不然麻煩會很大;而且沒吃完也不能亂丟,要拿回醫院,不然對環境的問題更大。)
-----------------------
然後為什麼我要再提當量?
其實就是這個新聞裡面所說的,更是一般人的通病。
很多人都忽略了我們生活中常用的藥品,其實也有當量問題。
痠痛藥膏能解除痠痛,但它也是藥,也有耐受度的問題;之前就看過痠痛藥膏貼到進急診的新聞,那個人身上貼了12~16片的痠痛藥膏,貼到爆肝。
而最被濫用的可能就是曼秀雷敦(以前叫面速力達姆),很多媽媽或老人家喜歡分享一個訊息就是:小嬰兒脹氣時,可以拉開衣服,在肚子上塗曼秀雷敦,這樣涼涼的會比較舒服跟好睡…………結果我也看過一歲以下的嬰兒,全身塗了過量曼秀雷敦結果進急診的新聞。(用藥量其中一種考量也就是"體表面積")
一方面叫媳婦不要吃太多藥,會傷身體;然後叫媳婦給小孩塗滿整個肚子的曼秀雷敦?
到底甚麼毛病?
你達爾文?
所以拜託大家切記,只要這個東西有藥的成分,就得好好閱讀說明書並遵守用量或聽從醫囑。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能吃的東西是無毒的,因為一小時喝下4000cc的水,也會喝死人的;反之亦然,如果你有遵照使用規則,就連砒霜跟紅花這種藥物都能起到療效。
最後要說的是。
如果今天有一個強調自己可以健康養生的“食品”,它可能會很有良心的提醒你“多服無益”,而你也不用對它寄予厚望(因為食品不能強調療效)。
但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種“藥品”,那你最好注意使用頻率跟量,因為(一般來說)那“超量有害”。
無它,當量而已。
.
.
.
.
====
#其實就試想聊兩句而已
#哪裡知道又打這麼多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是藥三分毒_不可不慎
#其實專頁裡這領域的高手很多
#但我就是一直班門弄斧……..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500…
比表面積定義 在 島輝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常棒的牙齒保健資訊!
[伊亞小分享---犬貓口腔疾病新知&重點微分享!!!]
#進入本文前要先強調一下
#牙科不是伊亞的專長
#進修牙科是要了解自身的渺小
#知道何種病況需要立刻轉院
#若文中如有錯誤也請直接糾正
#文末有附上伊亞推薦的動物醫院
🌀 這次牙科演講的老師相當驚人,
是執業超過40年的Dr. Anthony J.M.G.,
為美國/歐洲獸醫牙科學院雙專科醫師,
並且是獸醫內科學教科書作者之一~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課堂上老師一直強調...
牙科不是只有檢查牙齒這麼簡單,
要做全面性且有順序的檢查~
獸醫若不常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往往就會忽略掉許多小細節,
甚至做出錯誤的建議或決定,
而傷害到無辜的狗狗貓咪...
🌀 因為老師經歷了40年的醫學變遷,
也一直告訴我們要保持求知的態度,
他笑著告訴我們,或許再一個40年後,
現在所講的一切又將被推翻~
其中很重要也想要跟飼主分享的...
是關於牙周病的新知~
在過去的醫學認為牙周病...
"是因為口腔的細菌本身所致",
而現今卻認為真正的原因是...
"對抗細菌所產生的炎症反應才是兇手"~
"細菌只是火苗,而發炎才是真正的大火"
🌀 以下解釋牙菌斑與牙周病的關係,
伊亞認為每位飼主都該抽空看一下~
在清潔完牙齒的20分鐘後,
牙齒表面隨即會開始有...
唾液黏蛋白形成一道薄膜,
這道薄膜會在24小時內
與細菌/食物殘渣結合成牙菌斑~
最初牙菌斑上結合的細菌,
會是威脅性較低的好氧菌 (good guys),
在此時,若能做好牙齒的居家清潔,
就能夠有效地中斷牙菌斑的進程~
(人類天天早晚刷牙的原因在此!)
當沒有進行任何每日牙齒清潔後,
牙菌斑會深入牙齦內側的溝槽,
細菌們會繼續增殖,
並開始引起牙齦發炎~
在繼續放任不管之後,
牙齦溝槽內的空間,
將會被牙菌斑所佔滿,
當初威脅性較低的細菌菌叢,
進而轉變成恐怖的厭氧菌 (bad guys),
並開始了牙周組織的發炎~
這個階段,雖然細菌本身...
就會造成組織/齒槽骨的破壞,
然而,身體為了抵抗細菌所產生的炎症反應,
其實才是真正傷害組織/齒槽骨的兇手...
因此,有效的制止牙菌斑生成,
就是"預防"牙周病的唯一解,
而非等到"出現"牙周病後,
才建議飼主進行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在已經出現牙周病後才治療,
不僅醫療所需的花費高,
獸醫也會對不起來看診的狗貓,
所以,老師不時的提醒我們:
"Shame on you"
🌀 另外,老師也很強調...
獸醫應該要花時間告訴/衛教飼主:
"何謂有效/正確的口腔居家保健"~
伊亞相信"衛教"這一塊,
而且是"正確的醫學衛教",
台灣好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目前網路上充斥著太多...
"非正確/無實證/無根據"的"經驗談",
若想要做到正確的衛教,
需要有更多的獸醫重視衛教才行~
在人類的研究中,
已經發現牙周病不僅與心臟瓣膜炎有關,
也跟呼吸道感染、甚至其他全身性疾病有關~
而我們年輕獸醫...
再不重視牙周病的"預防"
老師又送我們一次"shame on you"
若能讓飼主知道牙齒清潔的重要性,
進而改善狗狗貓咪的生活品質,
才是獸醫醫學的一大福音~
---------重點微分享-------------
1️⃣ 獸醫要建議飼主,
給狗狗玩/咬的玩具/零食,
應該選擇可以彎折/弄斷的硬度,
只要無法彎/斷的,拿去垃圾桶丟掉~
(不要再讓狗吃骨頭了!!!)
2️⃣ 淚痕可以是因為口腔疾病所致,
記得要開嘴檢查一下~
3️⃣一側的mandibular LN腫,
並不一定是該側的臉/鼻/口腔有問題~
4️⃣ 口腔檢查記得要全面性,
包括觸摸臉龐去感覺開嘴時骨頭的作動,
就像是幫臉部做骨科學檢查一樣~
5️⃣ 牙齒也能反應出全身性疾病,
所以看到所有牙齒皆有病變時,
請不要忽略身體的檢查~
6️⃣ 下顎如果過短,牙齒會旋轉排列;
反之如果過長,牙齒的間距會拉長~
7️⃣ probing sulcus/pocket的深度,
是從cementoenamel junction算起,
否則如果遇到齒槽骨退縮時會誤判~
8️⃣ 牙周韌帶允許正常牙齒可以移動<0.2mm,
(怎麼去感覺呢? 要very careful!)
9️⃣ 狗貓口腔中有至少250種細菌,
老師認為不用例行做口腔細菌培養~
(覺得浪費錢!!!)
1️⃣0️⃣ 老師認為...
台灣獸醫雖然知識/技術很專業,
收費上卻在貶低自己的專業,
老師做口腔治療收2700USD,
他覺得可以收到這價位,
是因為他能跟飼主保證...
"short-term lose, long-term gain"
而且homecare很重要,
你不教飼主,"shame on you"
(台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1️⃣1️⃣ 老師相當推坑牙科X光機,
有X光機才能看到更多的病變,
因為有30-40%的疾病如果沒有X光,
你只會完全miss掉他~
1️⃣2️⃣ 口腔治療會造成環境都是細菌,
如果進行口腔治療之前,
牙齒有先有沖過chlorhexidine,
原則上院內的無菌手術區域,
可以在距離在2.5m處沒關係,
若你沒有沖過chlorhexidine,
則要拉長到9m外才不會汙染~
(所以不要洗牙同時開刀!!!)
1️⃣3️⃣ Hand scaling是用手臂出力,
不要用手指/手腕,否則會傷到組織,
且會有腕隧道症候群的職業傷~
1️⃣4️⃣ supragingiva的scaler,
不要拿去subgingiva用,
洗牙機頭也不該深入其中,
否則會造成傷害~
1️⃣5️⃣ 就算是老狗有牙周病,
仍強烈建議治療/拔牙,
要替他們改善生活品質,
不是一句他老了來逃避...
1️⃣6️⃣ 狗狗貓咪就算沒有牙齒,
也能藉由上下顎的對合,
來崩解/壓碎/咬碎飼料,
所以不用怕沒有牙齒~
1️⃣7️⃣ periodontitis
是指任何牙周組織發炎,
periodontal disease
是指牙周組織的喪失+/-發炎~
(定義上不一樣,別亂用~)
1️⃣8️⃣ 只會洗牙不做homecare不行!!!
說自己忙碌而不做好衛教,
根本不能當作是藉口!!!
1️⃣9️⃣ 口腔發炎如果去量化表面積,
大約是兩個手掌這麼大,
如果是發生在皮膚上,
我們根本不會忽略他,
所以,記得要檢查口腔~
2️⃣0️⃣ 潔牙產品請選擇/建議VOHC認證的,
因為市面上的產品玲瑯滿目,
有80%是垃圾,剩下20%才能推薦~
(老師真的講garbage)
2️⃣1️⃣ 建議飼主幫狗貓刷牙,
僅會有3%是fully compliance,
但有70%是partial compliance~
(老師的研究一周就算只刷3次牙,
還是比完全不刷牙好上許多許多,
所以還是要建議飼主做好homecare!)
2️⃣2️⃣ 記得教飼主刷牙前,
狗貓口腔要是pain free的狀況,
不然你只是在整飼主...
2️⃣3️⃣ 使用一些抗發炎的產品,
搭配口腔的抗菌漱口水/凝膠,
能有效維持口腔的健康~
(避免飼主底下留言詢價/比價,
就不列名子出來了!!!)
2️⃣4️⃣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syndrome (FCGS)
俗稱的貓口炎,
目前仍是發病原因未知,
治療方式也未知數的一個病,
但老師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事,
若能降低貓咪的緊迫因素,
永遠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而非一直用很多樣式的治療,
甚至是未證實的招式治療~
(記得要誠實告訴飼主,
貓口炎只能control且多數能success,
但無法cure,這是reality!)
2️⃣5️⃣ 貓口炎老師不建議用類固醇,
他認為使用後會出現頑固性口炎,
寧可使用其他治療方法~
2️⃣6️⃣ 抗生素老師僅有術前/中才會用,
尤其是會有骨頭曝露的時候 (例如拔牙),
否則老師很少使用抗生素 (包括口炎)~
2️⃣7️⃣ 治療要幫狗貓量身訂做~
不要用一成不變的治療方案,
套在每一隻來就診的狗貓身上~
(customized to your patient!)
2️⃣8️⃣ 自己的心得感想...
醫學進步真的日新月異,
保健食品也是突飛猛進,
過去的黃金準則未來可能是錯誤的,
除了一直宣導大家要"Do no harm"外,
現在又多了一句"Plz keep humble"
🌀 感謝 蔡依津 獸醫師 課堂上辛苦的翻譯!!!
🌀 伊亞之前分享的
具有牙科專長的動物醫院
https://www.facebook.com/OiaVet/posts/21012128233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