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轉載】【2020 諾貝爾物理學獎】廣義相對論與宇宙最黑暗秘密
打風落雨留在家,為何不試試學習黑洞的理論呢?😹😹😹
//諾貝爾獎有三個科學奬項,我們在學校也習慣以「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科目去區分不同科學領域。這種分界當然能夠方便我們以不同角度去理解各種自然現象,但大自然其實是不分科目的。科學最有趣的是各種自然現象環環相扣,我們不可能只改變大自然的某一個現象而不影響其他。就好像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廣義相對論間接推論暗物質存在的必要
廣義相對論是目前最先進的重力理論,它能夠解釋迄今為止所有實驗和觀測數據。然而,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的轉速和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分佈,都顯示需要比觀測到的物質更加多的質量。這是物理學的其中一個未解之謎,有時會被稱為「消失的質量」問題。那些「應該在而卻看不到」的物質,就叫做暗物質 (dark matter) 。
有些物理學家猜測,會否根本沒有暗物質,而是廣義相對論需要被修改呢?他們研究「修正重力 (modified gravity) 」理論,希望藉由修正廣義相對論去解釋這些觀察結果,無需引入暗物質這個額外假設。可是從來沒有修正重力理論能媲美廣義相對論,完美地描述宇宙一切大尺度現象。
天文學研究向來難以得到諾貝爾獎,因為天文發現往往缺乏短期實際應用。然而過去十年之間,有關天文發現的研究卻得到了五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換言之,過去幾十年間改變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的,有一半是來自於天文現象。其中有關廣義相對論的包括 2017 年的重力波觀測、 2019 年的宇宙學研究,以及 2020 年的黑洞研究。
不過很少人提及這三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發現其實同時令暗物質的存在更加可信。因為這些發現測量得越精確,就代表廣義相對論的錯誤空間更小。換句話說,物理學家越來越難以靠修正重力去解釋「消失的質量」問題,所以暗物質的存在就越來越有其必要了。
換句話說,如果證明黑洞存在,其對科學的影響並不單止是為愛因斯坦的功績錦上添花,而是能夠加深人類對構成宇宙的物質的理解。
描述四維時空的圖
談黑洞之前,我們首先要理解一下,物理學家是如何研究時空的。研究時空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所謂的時空圖 (spacetime diagram) 。一般描述幾何空間的圖,在直軸和橫軸分別表示長和闊,形成一個二維平面。有時更可按需要加多一條垂直於平面的軸,代表高度。長、闊、高,構成三維空間。但如果要再加上時間呢?那麼就再在垂直於長、闊、高的第四個方向畫一條軸吧。咦?
怎麼了,找不到第四個方向嗎?這是當然的,因為我們都是被囚禁在三維空間之中的生物。如果有生活在四維空間裡的生物,牠們會覺得我們很愚蠢,問我們:「為什麼不『抬頭』?第四個方向不就在這邊嗎?」就像我們看著平面國的居民一樣,在二維生物眼中,牠們的世界只有前後左右,沒有上下。到訪平面國的我們也會問:「為什麼不『抬頭』?第三個方向不就在這邊嗎?」但牠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
宇宙是三維空間,另外加上時間。如果要加上時間軸這個「第四維」的話,我們就必須犧牲空間維度。物理學家使用的時空圖就是個三維空間,直軸代表時間(時間軸)、兩條水平的橫軸代表空間(空間軸)。當然,把本來的三維空間放在二維的平面上,我們需要一些想像力。在時空圖上,每個點都代表在某時某地發生的一件事件 (event)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時空圖看出事件之間因果關係。一個人在時空中活動的軌跡,在時空圖上稱為世界線 (world line) 。
由於時間軸是垂直的,並且從時空圖的「下」向「上」流動。一個站在原地位置不變的人的世界線會是平行時間軸的直線。由於光線永遠以光速前進,光線的世界線會是一條斜線。而只要適當地選擇時間軸和空間軸的單位,光線的世界線就會是 45 度的斜線。因為沒有東西能跑得比光快,一個人未來可以發生的事件永遠被限制在「上」的那個由無數條 45 度的斜線構成的圓錐體之間,而從前發生可以影響現在的所有事件則永遠在「下」的圓錐體之間。這兩個「上」和「下」的圓錐體內的區域稱為那個人當刻的光錐 (light cone) ,而物理學家則習慣以「未來光錐 (future light cone) 」和「過去光錐 (past light cone) 」分別表示之。
所有東西的世界線都必定被位於未來和過去光錐之內。在沒有加速度的情況下,所有世界線都會是直線。如果涉及加速,世界線就會是曲線。而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概念,就是重力與加速度相等,兩者是同一種東西。因此我們就知道如果在時空圖上放一個質量很大的東西,例如黑洞,那麼附近的世界線就會被扭曲。不單是物質所經歷的事件,連時空也會被重力場扭曲,因此時空圖上的格網線和光錐都會被扭曲往黑洞的方向。換句話說,越接近黑洞,你的越大部分光錐就會指向黑洞內部。因為你的世界線必須在光錐之內,你會剩下越來越小的可能逃離黑洞的吸引。
2020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了彭羅斯 (Roger Penrose) ,以表揚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嚴謹預測」。在彭羅斯之前的研究,大都對黑洞的特性作出了一些假設,例如球狀對稱。這是因為以往未有電腦能讓物理學家模擬黑洞,只能用人手推導方程。但廣義相對論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就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也是極端難解開的,所以物理學家只能靠引入對稱和其他假設去簡化方程。因此許多廣義相對論的解都是帶有對稱假設的。這就使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許多物理學家就疑惑,會不會是因為額外加入的對稱假設才使黑洞出現?在現實中並沒有完美的對稱,會不會就防止了黑洞的出現?
黑洞只是數學上的副產品嗎?
彭羅斯發現普通的高等數學並不足以解開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因此他就轉向拓撲學 (topology) ,而且必須自己發明新的數學方法。拓撲學是數學其中一個比較抽象的分支,簡單來說就是研究各種形狀的特性的學問。 1963 年,他利用一種叫做共形變換或保角變換 (conformal transformation) 的技巧,把原本無限大的時空圖(因為空間和時間都是無限延伸的)化約成一幅有限大小的時空圖,稱為彭羅斯圖 (Penrose diagram) 。
彭羅斯圖的好處除了是把無限縮為有限,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故名思義,經過保角變換後的角度都不會改變。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把圖變換為另一種表達方式,例如世界地圖。由於地球表面是彎曲的,如果要把地圖畫在平面的紙上,就必須利用類似的數學變換。例如我們常見的長方形或橢圓形世界地圖,就是利用不同的變換從球面變換成平面。有些變換並不會保持角度不變,例如在飛機裡看到的那種世界地圖,在球面上的「直線」會變成了平面上的「曲線」。
扯遠了。回來談彭羅斯圖,為什麼他想要保持角度不變?因為這樣的話,光錐的方向就會永遠不變,我們可以直接看出被重力影響的事件的過去與未來。彭羅斯也用數學證明,即使缺乏對稱性,黑洞也的確會形成。他更發現在黑洞裡,一個有著無限密度的點——奇點 (singularity) ——必然會形成。這其實就是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 (Penrose-Hawking singularity theorem) ,如果霍金仍然在世,他亦應該會共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奇點處,所有已知物理學定律都會崩潰。因此,很多物理學家都認為奇點是不可能存在宇宙中的,但彭羅斯的計算卻表明奇點不但可以存在,而且還必定存在,只是在黑洞的內部罷了。如果黑洞會旋轉的話(絕大部分都會),裡面存在的更不會是奇點,而是一個圈——奇異圈 (singularity ring) 。
黑洞的表面拯救了懼怕奇點的物理學家。黑洞的表面稱為事件視界 (event horizon) ,在事件視界之內,你必須跑得比光線更快才能回到事件視界之外。因此沒有任何物質能夠回到黑洞外面,所以黑洞裡面發生什麼事,我們都無從得知。就是這個原因給予了科幻電影如《星際啟示錄 (Interstellar) 》創作的空間——在黑洞裡面,編劇、導演和演員都可以天馬行空。只要奇點永遠被事件視界包圍,大部分科學家就無需費心去擔心物理學可能會分崩離析了。甚至有些科學家主張,研究黑洞的內部並不是科學。
雖然如此,卻沒有阻礙彭羅斯、霍金等當代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利用與當年愛因斯坦所用一樣的工具——紙和筆——去研究黑裡面發生的事情。雖然或許我們永遠無法證實,但他們的研究結果絕非無中生有,而是根據當代已知物理定律的猜測,即英文中所謂 educated guess 。利用彭羅斯圖,我們發現不單奇點必定存在,而且在黑洞裡面,時間和空間會互相角色。
但這是什麼意思?數學上,時間和空間好像沒有分別,但在物理上兩者分別明顯:在空間中我們可以自由穿梭,但在時間裡我們卻只能順流前進。彭羅斯發現,帶領掉入黑洞的可憐蟲撞上奇點的並非空間,而是時間,因此我們也說奇點是時間的終點。亦因為在黑洞裡面掉落的方向是時間,向後回頭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旦落入黑洞,就只能走向時空的終結。
看見黑洞旁的恆星亂舞
另一半諾貝爾獎由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s Ghez 平分,以表揚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銀河系中心的確有一個超大質量的物體,而且每個星系中心都有一個。這些質量極大的物體,就是所謂的超大質量黑洞 (supermassive blackholes) 。
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會釋放出無線電輻射的天體,稱為類星體 (quasars) 。之後其中一個類星體 3C273 被觀測確認是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心。根據計算, 3C273 釋放出的無線電能量是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 100 倍。起初,天文學家認為這些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類星體,必然是些比太陽重百萬倍的恆星。但是理論計算結果卻表明,這麼重的恆星會是極不穩定的,而且壽命會非常短,因此類星體不可能是恆星。
為什麼這些類星體不可能是恆星?因為恆星的發光度是有極限的,而且正比於恆星的質量。這個極限稱為愛丁頓極限 (Eddington limit) 。如果恆星的發光度超出愛丁頓極限,光壓(radiation pressure ,即光子對物質所施的壓力)就會超過恆星自身的重力,恆星就會變得不穩定。因此,天文學家逐漸改而相信類星體是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這也令類星體多了一個名字: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每個黑洞旁邊都有一個最內穩定圓形軌道 (innermost stable circular orbit) ,依據黑洞會否旋轉而定,大概是黑洞半徑的 3–4.5 倍。比最內穩定圓形軌道更接近黑洞的範圍,環繞黑洞運行的物質都會因不穩定的軌道而墜落黑洞之中,並在墜落的過程中釋放出 6–42% 的能量,因此可以解釋活躍星系核的強大發光度。
另一方面,彭羅斯在 1969 年亦發現一個旋轉的黑洞能夠把能量轉給物質,並且把物質拋出去,這個過程稱為彭羅斯過程 (Penrose process) 。換言之,從黑洞「偷取」能量是有可能的。科學家估計,科技非常先進的外星文明有可能居住於黑洞附近,並利用彭羅斯過程從黑洞提取免費的能源。這個過程亦進一步支持超大質量黑洞能夠釋放巨大能量的理論。
由於 E=mc2 ,能量即是質量,因此被偷取能量的黑洞的質量就會減少。霍金在 1972 年發現一個不會旋轉的黑洞的表面積不可能減少。黑洞質量越大,其表面積就越大,因此不會旋轉的黑洞不會有彭羅斯過程。他亦發現,如果是個會旋轉的黑洞,其表面積是有可能減少的。因此霍金的結論支持了彭羅斯的理論。
Genzel 和 Ghez 兩人的研究團隊已經分別利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台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的望遠鏡和位於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 (Keck Telescope) 監察了距離地球約 25,000 光年的銀河系中心區域將近 30 年之久。他們發現有很多移動速度非常快的恆星,正在環繞一個不發光的物體轉動。這個不發光的物體被稱為人馬座 A* (Sagittarius A*, 縮寫為 Sgr A*) 。 Sgr A* 會放出強大的無線電波,這點與活躍星系核的情況相似。
他們不單確認了這些恆星的公轉速率與 Sgr A* 的距離的開方成反比, Genzel 的團隊更成功追蹤了一顆記號為 S2 的恆星的完整軌跡。這兩個結果都表明, Sgr A* 必然是一個非常細小但質量達 400 萬倍太陽質量的緻密天體。這樣極端的天體只有一種可能性:超大質量黑洞。
霍金輻射 黑洞的未解之謎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在解釋科學背景的文件中亦特別提及霍金的黑洞蒸發理論以及霍金輻射 (Hawking radiation) 。現時仍然未能探測到霍金輻射的存在,未來若成功的話除了將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以外,更會對建立量子重力理論 (quantum gravity theory) 大有幫助。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重力波研究、宇宙學研究、黑洞研究,都是直接檢驗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方法。加上 2019 年 4 月 10 日公布的黑洞照片,大自然每一次都偏心愛因斯坦。相信愛因斯坦在天上又會伸出舌頭,調皮地說:「我早就知道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萬的網紅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
「比表面積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美力升級 Beauty Upgrad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比表面積計算 在 立體形體- (23)表面積計算進階題 - YouTube 的評價
比表面積計算 在 鰻魚家家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空氣清淨機二三事系列02】弄懂四大工作原理,買對你家適合的清淨機種! #文長 #但關乎健康
接續 #01【👧🏻80公分以下嬰幼兒,生活在家中最髒空氣裡?!】一文後 ,今天根據空氣清淨機的「設計目的」來談「工作原理」,枯燥卻對家人健康至關重要,我們也花了許多時間瞭解彙整,因為若需求與工作原理不能匹配,那錢肯定是白花的了!
.
舉例來說,有些家長,希望用空氣清淨機來改善家中小孩上呼吸道過敏的現象。然而,日常室內生活環境會造成噴涕打不停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塵蟎。平常時候,塵蟎是夾在各種織品纖維中。當我們在整理舊衣物時,或資組拍打棉被時,翻動與拍打的動作會造成塵蟎與灰塵一起揚起在空氣中,然後被吸入到鼻腔裡,進而造成噴涕打不停的現象。
.
但因為塵蹣本身太重,因此很快就會落回地面或衣服中;也就是說,塵蹣因為很難持續漂浮在空氣中,所以空氣清淨機對於清除塵蹣幾乎是無效的,必須用專業真空塵蟎機,才能把塵蹣從家具與衣物中移除。
.
又例如說,這陣子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初期,各種訴求具備紫外線殺菌的產品都熱賣,表示多數人其實不知道紫外線只能殺死細菌,卻無法殺死本身只是RNA的病毒!
---------------------------------
拉回今天主題,目前市售空氣清淨機主要分四種工作原理:
✅(1)#濾網
空氣清淨機其中一個主用途,就是去除空氣中細小的「粉塵微粒」。
它們的直徑從 0.01~10 微米都有。大於100微米的,其實就是肉眼可見的灰塵,也不會持續漂浮在空氣中。對人體健康有威脅的,主要是所謂的PM 2.5,指的就是直徑在 2.5 微米以下的粉塵粒微,因為太小,因此可通過鼻毛、鼻腔中黏液,直達氣管甚是肺部深處,進而累積在肺裡;長期下來,就會造肺部組織變異。
濾網,則是過濾上述粉塵微粒的最好方式。
問題在於濾網的厚度與孔徑的密度,以及氣體通過濾網的速度,是不容易兩全其美的。
濾網的厚度越高,孔徑越小,當然可以過濾越細小的粉塵。但如此一來,空氣通過濾網的速度就變慢,空氣清淨機在每個單位時間可以過濾的氣體數量也就越少。若濾網要密,過濾速度又要快,也不是不行。只要將空氣清淨機用來帶動空氣流動的葉片做大一點,多片一點,轉快一點,讓進入濾網的風壓變大。(就是所謂的CARD值,後面會說明)
但問題來了!這樣的設計作為營業用的空氣清淨機,不是問題,對於家用者則又有聲音太大、太吵的困擾。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該如何評估家用機種過濾粉塵的能耐?】
🔥#主要看三個數值:
① #HEPA等級
以往消費者選空氣清淨機時,會注意到濾網的等級。但近年來,HEPA12 以上的機種幾乎成常態,參考價值也就變低了。
② #濾網總面積
通常是總體積,越大越好。例如,厚10mm×500cm×50cm 的濾網,與5mm×18cm×28cm 或者 3.5mm×24cm×48 cm 的濾網,當然是第一個好。總體積越大,攔下粉塵能耐就越高,也表示可以工作的時間越長。因為濾網是個耗材,要花錢買的,所以計算「濾網式」空氣清淨機的成本,絕對不能只看機器本身,也不能只看一份濾網的價錢,而是應該把機器,以及兩年濾網的總成本一起計算。
③ #CADR值
「CARD值」意即每小時多少立方公尺的空氣通過。CADR越高,表示每個小時通過這台空氣清淨機的空氣越多。(⚠️ 但不等同過濾效果就好唷!)
📍 最後,當上述三個數值一起衡量時,#如何才代表這是一台每年能幫你帶來更多清潔空氣的清淨機呢?
→ HEPA 高+濾網總體積大+CADR 值也大
.
.
.
✅(2)#電子集塵
「電子集塵」的工作原理,就是讓空氣經過很多片帶電的金屬網,利用金屬網上的靜電荷抓住經過的粉塵,讓乾淨的空氣通過。
⭕️ 這種方式最大好處就是免耗材。此外,電子集塵網的密度低,可以通過的空氣多;或者說,它可以在高CADR 值的情況下(複習一下:就是每小時通過空氣愈多),維持很低的工作音量。
❌ 但它最大缺點則是需要專業的保養清洗。
省了耗材錢,卻多了人工用專業溶劑做清洗的錢。此外,金屬網也無法抓住細菌或病毒,更別奢望去除異味了。因此,它是工業用集塵最常見的方式,卻不見得是家用空氣清淨機的好方式!
當然,對家用機而言,「安靜」是電子集塵式最大的優點。如果你非常需要安靜的環境,同時目的只是除塵,也有能力及時間經常清洗集塵板,電子集塵式的空氣清淨機還是可以考慮的。
.
.
✅(3)#離子式:最有效應用在車用清淨機
相對於「電子集塵」將微粒吸付在集塵板上,「離子式」的作法則是利用高靜電壓的離子燈管,把燈管附近幾公分內的空氣分子離子化,然後再用風扇把離子擴散到空氣中。這些帶電離子可以讓空氣中的小微粒「相互吸付」成比較大的微粒,最後因為太重而掉落,自然達成空氣清淨的目的。
.
這也就是Part1 文章【80公分以下嬰幼兒,可能生活在家中最髒空氣裡?!】提到的 「落塵」。這種方式不僅不用耗材,連清洗都沒必要,而且機構簡單,只要離子燈管搭配風扇,就可以做出空氣清淨機。
.
但它的問題是『打出去的離子存活時間短,一般的技術僅能存活5秒內!』除少數先進的燈管技術可讓離子存活時間延長到10幾秒,甚至更久,並搭配有效風扇設計,讓離子儘可能遍佈在整個房間,否則離子式有效工作範圍通常很小。最有效的應用就是「車用空氣清淨機」,尤其是用在去除車內空間中的香煙微粒,這是CP值最高的作法。
✅(4)#一般光觸媒&固態光觸媒
前述濾網、電子集塵、離子式三種方式,主要目的都是去除空氣中的粉塵微粒,對於要去除揮發氣體、細菌、病毒,其實幾乎是沒有能力的,要達成後者,就需要用到所謂的「光觸媒」。
目前市場上以光觸媒為主訴求的機種,主要利用二氧化鈦當催化劑,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光觸媒會把接觸到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CO2)與水(H2O),進而達成去污、減菌、甚至除臭等功效。
從化學原理來看,光觸媒是種讓光能透過半導體材料變成化學能,然後對觸媒表面的有機物產生氧化或還原作用,造成有機物分子的鏈結斷裂,而達成降解有機物的作用。雖然說,這種方式有效,成本低,而且副作用小,但是光觸媒降解有機物的作用是需要「時間」與「空間」的。
❶ #時間,指的是有機物接觸光觸媒表面的時間,這個時間如果太短,上述的氧化或還原反應就來不及發生。
❷ #空間,指的是光觸媒表面積有多大,表面積越大,可以接觸的有機物越多,降解的效率自然就越好。
.
例如說,如果把一片表面上塗有光觸媒塗料的版子,放入裝水的玻璃容器中,然後用紫外線照射,其實就可以有效減少細菌的滋生速度。但是類似的方法,在空氣清淨機的出風口塗上光觸媒,卻無法用在空氣清淨,這就是因為水中的細菌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和光觸媒塗料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但空氣中的有機物經過空氣清淨機的時間太短,表面積也太小,來不及完進行完反應。
這就是市售不少號稱光觸媒的空氣清淨機或冷氣機,光觸媒的作用,充其量只是「讓機器本身的濾網,不要成為另一種聚集細菌的地方。」對於清除空氣中的有機物或細菌,由於穿透時間過短,幾乎起不了太大作用。
而我們家目前使用的也是第四類,具有光觸媒的清淨機種,甚至連日本新幹線上也是採用同品牌,可同時有效去除車廂意味,更在新冠疫情期間,肩負起分解環境中細箘、病毒的重責大任。
---------------------------------
目前市售空氣清淨機,使用各大原理占比:
✅ 7成:濾網遮攔式+附加功能(擋下空氣中的粒子)
典型產品 ➝ honeywell 、LG、Andes 等品牌
常見附加功能 ↘︎ 活性碳 銀離子 兒茶素
✅ 2成:離子型+濾網
典型產品 ➝ 國際奈米水離子Nanoe、夏普除菌離子Plasma cluster
✅ 1成:電子集塵
典型產品 ➝ 大金 LightAir
---------------------------------
#Part3待續(後面還會有我家空清機去除異味實測)
#留言加1或設定搶先看,FB才會通知你
比表面積計算 在 美力升級 Beauty Upgrad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力保養|不可不知的防曬品推薦🏆‼️
小編幫妳選出了2020年最受矚目的防曬品🌞
看完之後一定能夠找到妳心目中的NO.1🥇
-
《#防曬小知識👩🏫》
Q:SPF跟PA是什麼呢?🤔
👩🏫:紫外線中依照波長又可以分為UVA、UVB、UVC 三種,UVA會造成皮膚曬黑、曬老,UVB則會曬紅、曬傷。所以使用防曬品,就是要保護皮膚不受UVA、UVB的傷害。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中文稱為防曬係數,是針對UVB的防曬指標。而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指的是UVA防護等級。
-
Q:身體用防曬需要注意的成分有哪些?🤔
👩🏫:目前衛生署核可的40多種防曬成分中,又可以分為「物理性」跟「化學性」兩種。
物理性防曬成分可以利用反射、散射、折射等方式來避免皮膚受到紫外線傷害;化學性防曬成分則是直接吸收紫外線的能量再轉化成熱能釋放。
建議幼兒或容易過敏的人避免使用化學性防曬。但現在市面上的防曬品大多都是兼具物理性跟化學性成分,所以也不用到太糾結。
物理性防曬通常較油膩、易泛白。如果不想要擦了油膩或顯白,而自己的皮膚狀況又還算穩定的話,就可以考慮使用化學性防曬品。
-
Q:擦防曬一次要用多少用量?🤔
👩🏫:防曬不要太省用量,說是不要省用量,也不是要大家像不用錢一樣亂塗亂擦,而是防曬要達到效果,是需要有一定用量的。
有些人會覺得擦薄薄一層也是有擦,這樣應該就可以防曬了吧?
但實際上,因為防曬乳上面寫的防護係數是以一定的用量來測量的結果,想要達到一樣的防護效果的話,就不能擦得比較少!
像SPF就是每平方公分面積擦了2mg防曬品所測得的數字。,若塗抹防曬品的劑量不足,則無法達到防曬產品標示的防護效果。通常一瓶80g的防曬必須擦16次就擦完,每天擦的話不到一個月就會用完。(網路上有可以自動計算體表面積的網站,不妨搜尋看看)
-
Q:防曬補擦頻率?
👩🏫:儘管你在出門前擦了足量的防曬,但出門後因為流汗或日常活動,會使防曬效果打折扣。
為了不讓防曬有漏洞,就必須要依照「活動時間長短」跟「流汗量大小」來決定補擦防曬的頻率。
《參考數值》
一般室外活動:1-2小時;
一般上學、通勤:半天左右;
一直待在室內:半天以上。
-
想知道更多防曬知識&推薦防曬品一定要CHECK🔎
▸▸https://bit.ly/37Wh1nz
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来月のセミナー内容や日程は、トライさん公式LINEから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
↓↓友だち登録はこちらから↓↓
https://liny.link/r/1655096723-1GOJPwzq?lp=gcZxVv
■■■■■■■■■■■■■■■
この映像授業では「【中1 数学】 空間図形14 球」が約6分で学べます。問題を解くポイントは「球の体積→4/3πr³ 球の表面積→4πr²」です。映像授業は【ポイント】⇒【例題】⇒【練習】⇒【まとめ】の順に見てください。
この授業以外でもわからない単元があれば、下記のURL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各単元の映像授業をまとまって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中1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1数学 正の数・負の数
https://goo.gl/ZYh7oF
・中1数学 加法・減法
https://goo.gl/fPdVf2
・中1数学 乗法・除法
https://goo.gl/W5TfW1
・中1数学 四則演算
https://goo.gl/IKTZTB
・中1数学 文字と式
https://goo.gl/44YCfW
・中1数学 文章題と図形問題
https://goo.gl/UylVQs
・中1数学 文字を含んだ式
https://goo.gl/iij9FU
・中1数学 等式と不等式
https://goo.gl/bqV2sz
・中1数学 方程式
https://goo.gl/s8FoQA
・中1数学 方程式の移項など
https://goo.gl/pUdpM9
・中1数学 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lIUKW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
https://goo.gl/JkX9ha
・中1数学 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5zu5Jo
・中1数学 反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ZYo2qY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の文章題
https://goo.gl/hHBNx0
・中1数学 平面図形
https://goo.gl/Pb7d0R
・中1数学 空間図形
https://goo.gl/WQEAM9
・中1数学 資料の散らばりと代表値
https://goo.gl/36I3JV
・中1数学 近似値と有効数字
https://goo.gl/Kxj7uE
■「中2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2数学 式の計算
https://goo.gl/0kYGrD
・中2数学 単項式の計算
https://goo.gl/Zj7REc
・中2数学 文字式の乗法・除法など
https://goo.gl/2h0Mj3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
https://goo.gl/kQyDvt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MBg0ha
・中2数学 1次関数
https://goo.gl/2QCSNd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グラフ
https://goo.gl/z8xJPb
・中2数学 直線の式
https://goo.gl/GV6bi7
・中2数学 2元1次方程式
https://goo.gl/PxH6HO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eILPkI
・中2数学 図形の性質
https://goo.gl/8V4rbJ
・中2数学 図形の合同
https://goo.gl/RZCuIr
・中2数学 図形の証明のコツ
https://goo.gl/C4FXWD
・中2数学 三角形の証明
https://goo.gl/bIKD6R
・中2数学 平行四辺形の証明
https://goo.gl/G8PYjO
・中2数学 三角形と四角形の関係
https://goo.gl/hdSWgb
・中2数学 確率
https://goo.gl/qLyj7y
・中2数学 確率・組合せ
https://goo.gl/84wAvC
・中2数学 確率・余事象
https://goo.gl/vSVtLb
■「中3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3数学 単項式・多項式の計算と乗法公式
https://goo.gl/PqOeNg
・中3数学 素因数分解
https://goo.gl/WAo2pO
・中3数学 因数分解
https://goo.gl/UTDgS7
・中3数学 因数分解を用いる問題
https://goo.gl/y94OIM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計算
https://goo.gl/NnuL52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乗法・除法
https://goo.gl/LCNzmT
・中3数学 平方根の有理化
https://goo.gl/30nSRA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解の公式
https://goo.gl/pZMVBr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因数分解
https://goo.gl/8GHWRP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IffWs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基本
https://goo.gl/AfM7dY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fUIFGH
・中3数学 図形と相似
https://goo.gl/loMY18
・中3数学 平行線と比
https://goo.gl/2Z07pZ
・中3数学 相似の証明
https://goo.gl/9QMDGl
・中3数学 中点連結定理
https://goo.gl/WENFvl
・中3数学 面積比と体積比
https://goo.gl/scz78c
・中3数学 三平方の定理
https://goo.gl/6BXryP
・中3数学 円周角と接線
https://goo.gl/4PyQtE
・中3数学 円の性質と証明
https://goo.gl/rJ8NZw
・中3数学 標本調査
https://goo.gl/kr1bUK

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来月のセミナー内容や日程は、トライさん公式LINEから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
↓↓友だち登録はこちらから↓↓
https://liny.link/r/1655096723-1GOJPwzq?lp=gcZxVv
■■■■■■■■■■■■■■■
この映像授業では「【中1 数学】 空間図形12 立体の表面積」が約18分で学べます。問題を解くポイントは「円すいと円柱は展開図を書く」です。映像授業は【ポイント】⇒【例題】⇒【練習】⇒【まとめ】の順に見てください。
この授業以外でもわからない単元があれば、下記のURL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各単元の映像授業をまとまって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中1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1数学 正の数・負の数
https://goo.gl/ZYh7oF
・中1数学 加法・減法
https://goo.gl/fPdVf2
・中1数学 乗法・除法
https://goo.gl/W5TfW1
・中1数学 四則演算
https://goo.gl/IKTZTB
・中1数学 文字と式
https://goo.gl/44YCfW
・中1数学 文章題と図形問題
https://goo.gl/UylVQs
・中1数学 文字を含んだ式
https://goo.gl/iij9FU
・中1数学 等式と不等式
https://goo.gl/bqV2sz
・中1数学 方程式
https://goo.gl/s8FoQA
・中1数学 方程式の移項など
https://goo.gl/pUdpM9
・中1数学 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lIUKW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
https://goo.gl/JkX9ha
・中1数学 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5zu5Jo
・中1数学 反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ZYo2qY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の文章題
https://goo.gl/hHBNx0
・中1数学 平面図形
https://goo.gl/Pb7d0R
・中1数学 空間図形
https://goo.gl/WQEAM9
・中1数学 資料の散らばりと代表値
https://goo.gl/36I3JV
・中1数学 近似値と有効数字
https://goo.gl/Kxj7uE
■「中2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2数学 式の計算
https://goo.gl/0kYGrD
・中2数学 単項式の計算
https://goo.gl/Zj7REc
・中2数学 文字式の乗法・除法など
https://goo.gl/2h0Mj3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
https://goo.gl/kQyDvt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MBg0ha
・中2数学 1次関数
https://goo.gl/2QCSNd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グラフ
https://goo.gl/z8xJPb
・中2数学 直線の式
https://goo.gl/GV6bi7
・中2数学 2元1次方程式
https://goo.gl/PxH6HO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eILPkI
・中2数学 図形の性質
https://goo.gl/8V4rbJ
・中2数学 図形の合同
https://goo.gl/RZCuIr
・中2数学 図形の証明のコツ
https://goo.gl/C4FXWD
・中2数学 三角形の証明
https://goo.gl/bIKD6R
・中2数学 平行四辺形の証明
https://goo.gl/G8PYjO
・中2数学 三角形と四角形の関係
https://goo.gl/hdSWgb
・中2数学 確率
https://goo.gl/qLyj7y
・中2数学 確率・組合せ
https://goo.gl/84wAvC
・中2数学 確率・余事象
https://goo.gl/vSVtLb
■「中3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3数学 単項式・多項式の計算と乗法公式
https://goo.gl/PqOeNg
・中3数学 素因数分解
https://goo.gl/WAo2pO
・中3数学 因数分解
https://goo.gl/UTDgS7
・中3数学 因数分解を用いる問題
https://goo.gl/y94OIM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計算
https://goo.gl/NnuL52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乗法・除法
https://goo.gl/LCNzmT
・中3数学 平方根の有理化
https://goo.gl/30nSRA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解の公式
https://goo.gl/pZMVBr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因数分解
https://goo.gl/8GHWRP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IffWs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基本
https://goo.gl/AfM7dY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fUIFGH
・中3数学 図形と相似
https://goo.gl/loMY18
・中3数学 平行線と比
https://goo.gl/2Z07pZ
・中3数学 相似の証明
https://goo.gl/9QMDGl
・中3数学 中点連結定理
https://goo.gl/WENFvl
・中3数学 面積比と体積比
https://goo.gl/scz78c
・中3数学 三平方の定理
https://goo.gl/6BXryP
・中3数学 円周角と接線
https://goo.gl/4PyQtE
・中3数学 円の性質と証明
https://goo.gl/rJ8NZw
・中3数学 標本調査
https://goo.gl/kr1bUK

比表面積計算 在 映像授業 Try IT(トライイッ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Try IT 視聴者必見】
★参加者満足度98.6%!無料の「中学生・高校生対象オンラインセミナー」受付中!
「いま取り組むべき受験勉強法」や「効率的に点数を上げるテスト勉強の仕方」、「モチベーションの上げ方」まで、超・実践的な学習法をあなたに徹底解説します!
今月・来月のセミナー内容や日程は、トライさん公式LINEからご確認いただけます。
↓↓友だち登録はこちらから↓↓
https://liny.link/r/1655096723-1GOJPwzq?lp=gcZxVv
■■■■■■■■■■■■■■■
この映像授業では「【中3 数学】 相似15 表面積比・体積比」が約9分で学べます。問題を解くポイントは「相似比a:bなら、体積比a^3:b^3」です。映像授業は【ポイント】⇒【例題】⇒【練習】⇒【まとめ】の順に見てください。
この授業以外でもわからない単元があれば、下記のURL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各単元の映像授業をまとまって視聴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中1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1数学 正の数・負の数
https://goo.gl/ZYh7oF
・中1数学 加法・減法
https://goo.gl/fPdVf2
・中1数学 乗法・除法
https://goo.gl/W5TfW1
・中1数学 四則演算
https://goo.gl/IKTZTB
・中1数学 文字と式
https://goo.gl/44YCfW
・中1数学 文章題と図形問題
https://goo.gl/UylVQs
・中1数学 文字を含んだ式
https://goo.gl/iij9FU
・中1数学 等式と不等式
https://goo.gl/bqV2sz
・中1数学 方程式
https://goo.gl/s8FoQA
・中1数学 方程式の移項など
https://goo.gl/pUdpM9
・中1数学 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lIUKW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
https://goo.gl/JkX9ha
・中1数学 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5zu5Jo
・中1数学 反比例のグラフ
https://goo.gl/ZYo2qY
・中1数学 比例と反比例の文章題
https://goo.gl/hHBNx0
・中1数学 平面図形
https://goo.gl/Pb7d0R
・中1数学 空間図形
https://goo.gl/WQEAM9
・中1数学 資料の散らばりと代表値
https://goo.gl/36I3JV
・中1数学 近似値と有効数字
https://goo.gl/Kxj7uE
■「中2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2数学 式の計算
https://goo.gl/0kYGrD
・中2数学 単項式の計算
https://goo.gl/Zj7REc
・中2数学 文字式の乗法・除法など
https://goo.gl/2h0Mj3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
https://goo.gl/kQyDvt
・中2数学 連立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MBg0ha
・中2数学 1次関数
https://goo.gl/2QCSNd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グラフ
https://goo.gl/z8xJPb
・中2数学 直線の式
https://goo.gl/GV6bi7
・中2数学 2元1次方程式
https://goo.gl/PxH6HO
・中2数学 1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eILPkI
・中2数学 図形の性質
https://goo.gl/8V4rbJ
・中2数学 図形の合同
https://goo.gl/RZCuIr
・中2数学 図形の証明のコツ
https://goo.gl/C4FXWD
・中2数学 三角形の証明
https://goo.gl/bIKD6R
・中2数学 平行四辺形の証明
https://goo.gl/G8PYjO
・中2数学 三角形と四角形の関係
https://goo.gl/hdSWgb
・中2数学 確率
https://goo.gl/qLyj7y
・中2数学 確率・組合せ
https://goo.gl/84wAvC
・中2数学 確率・余事象
https://goo.gl/vSVtLb
■「中3数学」でわからないことがある人はこちら!
・中3数学 単項式・多項式の計算と乗法公式
https://goo.gl/PqOeNg
・中3数学 素因数分解
https://goo.gl/WAo2pO
・中3数学 因数分解
https://goo.gl/UTDgS7
・中3数学 因数分解を用いる問題
https://goo.gl/y94OIM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計算
https://goo.gl/NnuL52
・中3数学 平方根・ルートの乗法・除法
https://goo.gl/LCNzmT
・中3数学 平方根の有理化
https://goo.gl/30nSRA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解の公式
https://goo.gl/pZMVBr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因数分解
https://goo.gl/8GHWRP
・中3数学 2次方程式の文章題
https://goo.gl/XIffWs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基本
https://goo.gl/AfM7dY
・中3数学 2次関数の文章題
https://goo.gl/fUIFGH
・中3数学 図形と相似
https://goo.gl/loMY18
・中3数学 平行線と比
https://goo.gl/2Z07pZ
・中3数学 相似の証明
https://goo.gl/9QMDGl
・中3数学 中点連結定理
https://goo.gl/WENFvl
・中3数学 面積比と体積比
https://goo.gl/scz78c
・中3数学 三平方の定理
https://goo.gl/6BXryP
・中3数学 円周角と接線
https://goo.gl/4PyQtE
・中3数学 円の性質と証明
https://goo.gl/rJ8NZw
・中3数学 標本調査
https://goo.gl/kr1bUK

比表面積計算 在 立體形體- (23)表面積計算進階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吳裕仁數學教室-六上比和比值. 吳裕仁•38K views · 2:51 · Go to channel · 品果數學【平方差】乘法公式|應用題. 品果數學 New 32 views · 7:31 · Go 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