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十七歲―父女對照記8之4
我十七歲時,台灣正處於戒嚴時代,也就是現今所謂的白色恐怖時代。高二上學期末,雲門舞集「薪傳」首演,許多建中同學被老師找去當執火把的臨時演員,很巧的,就在當晚,中美斷交消息傳來,之後有些人擔心台灣變成被國際遺棄的孤兒,甚至害怕被大陸「解放」匆匆變賣資產移民到國外,原本如火如荼的立法委員選舉也停辦,不久後的元旦,許多民眾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這算是台灣首次大規模民眾自動自發的愛國運動吧!
所以我的「苦悶青春」,也是原本理當寂寞的十七歲,不知不覺也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結在一起了。
那是一個理想正在燃燒的世代,物質雖困窘、社會雖滯澀,人民視野極其有限,但是有點像是山雨欲來風雨滿樓的情景,民間那滿漲的力量蓄積待發,每一個人想到未來,都充滿了熱情,眼睛眼充滿了光芒。
十七歲時我的高中校園社團生活,最興盛的不是山地服務隊就是慈幼社或登山社,當然,我投入的童軍團也非常蓬勃,單單建中行義童軍就有四個團,數百人之多。當時報導文學這種結合文學與新聞寫作的方式剛興起,也令我相當著迷,差一點就讀了社會組,後來因為自覺才華不夠,另外一方面也是勇氣不夠吧,所以還是選擇了讀醫這條傳統老路,不過當時才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醫生是我們的偶像,也想學他到偏鄉去幫助受苦的人。
撫今追昔,不免感慨當年的封閉與限制反而讓我們不會自怨自哀,反而會想突破。而今什麼都可以的時代,少了要去打倒的對象,沒有了更大的關懷,反而困在自己的小世界。
寂寞的十七歲….A寶寫
我從來就不是個愛發思古之幽情(只有考作文時會裝一下),也跟文青扯不上一點關係的人。雖然共處一屋簷,我和妹妹的十七歲截然不同。翻開妹妹十七歲的行程表,哇,壯觀無比,裡面充滿文藝氣息。不是要聽什麼演講就是預計要看什麼書、電影,並以平均一個禮拜的時間頻率宣布她的新計劃,像是「早起讀英文計劃」、「中午跑步計劃」等,我也會熱情配合演出,只不過她通常是有很多理想,但最後成為了幻想。反觀我十七歲的行程表,也是很豐富,讀書考試作報告享受生活也是排得很滿,不過,就是多了一層「灰色」。怎麼說呢,可能是所
謂的「寂寞的十七歲」。
為什麼十七歲這麼重要?十七歲在寂寞什麼?我觀察了周遭的同學朋友,也觀察了自己,發現十七歲可能的憂愁:憂心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卻又無力抵抗體制;想要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卻對要成為的樣子毫無頭緒。十七歲這個半大不大的年紀,可能還沒有從考試裡得到成就感,在這個很苦悶的教育體制海裡游到快要滅頂,卻不知道要怎麼換氣;很羨慕在一旁旋轉跳躍的海豚,也同時知道從人變為海豚的機率微乎其微。當夜深人靜或是屢屢在課業上得不到滿足感時,我的寂寞十七歲模式會啓動。不過,往往這時會漂來幾個名為「朋友」「閱讀」的漂流木,幫助我吸幾口氣。
我很高興能有寂寞的十七歲這些快要滅頂的經驗,讓我的十七歲在充實之中有比較深刻的體會。
寂寞的十七歲 ….B寶寫
還記得即將從國中升上高一的暑假,早早擬了展新的生活法則:如何一改國三夜讀的不正常作息,達成那最平凡不過卻永遠難以辦到的六點鐘準時起床,騎腳踏車繞後山一圈,每天閱讀兩小時,運動兩小時,晚上十點床上躺平的「新生活運動」。任憑早摸透我們的媽媽嗤之以鼻的笑看兩個士氣昂揚的夢想家,等待我們夢醒時分。揮別「危險心靈」的桎梏時光,我們可是要邁向「擊壤歌」的夢幻和「迷路的詩」的絢爛歲月,得要有番新氣象呢,我和姊有志一同地不理媽媽的預言。除了對規律生活帶來充足活力的興奮痴想,和新生活運動的兩大元素,閱讀與運動,空的很不真實的暑假也要想盡辦法用營隊、志工活動、旅行填滿。
距離十七歲也有段日子,記不得到底那些一點一滴改變我生命價值觀的活動,以及相遇那些可愛可敬的人們,發生的確切時間日期。只記得,十七歲的我大概不是忙著計劃生活,就是忙著實現計劃的生活,進進出出一場又場流動的饗宴。流動是因為人與人的交流互動,饗宴則是心靈受到衝撞激蕩而帶來滿足。十七歲的我,忙著學習忙著探頭進入一個個未曾涉獵的領域。高中的新鮮持續一陣子,學姊學妹制凝聚整個學校的團結一致、零食爆多的合作社及熱食部的肥胖誘惑快贏過你對7-11的忠實光顧,和好友耍文青跑藝文展覽、藝術館、博物館、演講,揪團當志工順便把分散在各校的好友抓來聚一聚,爸媽的放任加上我無可救藥的樂天,因而新鮮大膽的來個不及格初體驗,甚至讓讀書在充滿樂趣的小高一氛圍中也是一種有趣的活動。
十七歲,小高一,正向外拓展,沒有作家深刻的內心世界獨白,少了翻譯為成熟的寂寞,但我衷心感謝,這一點也不寂寞的十七歲。
時空跳回十七歲開頭那一長串的閱讀清單裡,那時,我們煞有其事地配合著即將到來的現實:我們十七歲了,翻出了一本書皮已將書蜷曲包覆的「寂寞的十七歲」。但,正如老爸所料,(每次只要我們有大型翻書搬書的怪異行徑,老爸會用狐疑的眼神摻著點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基本尊敬,想暗示我們克制一點)生活太熱鬧,熱鬧到沒有「寂寞」的容身之地,直到開學,超棒的國文老師旁徵博引帶我們超越課本,深入文學堂奧,於是白先勇又出現了,竊笑著自己早已準備好一本「寂寞的十七歲」正巧拿來惡補一下,回家翻箱倒櫃它卻鬧失蹤鬧寂寞去,不見了。一直到高三,快畢業,大掃除,為了迎接下一個嶄新的大學生活,書櫃裡的書本全部解構在建構新秩序,才又重新在書櫃最底層一角,挖到更蜷曲更滄桑的「寂寞的十七歲」。
寂寞被冷落了三年,也該是好好重視的時候。雖然到現在仍不知道白先勇的十七歲在寂寞什麼,但是猜測那應該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歷程。正在寫稿的三天後就是大學的第一天。遲來的寂寞襲捲而上,覺得該是自己好好想清楚要過什麼生活的時候了。寂寞,是沒有人來與我承擔自己做的選擇,但也正因寂寞才能孕育出許多不同吧。
【愛你一輩子守護志工培訓】25日(日)上午
第五堂 輩:背書少一點.. 終身喜愛學習靈活有創意
第六堂 子:指揮少一點..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https://sites.google.com/a/20187.org.tw/20187/shou-hu-zhi-gong-pei-xun/jin-qi-zhi-gong-pei-xun-zi-xun/13?fbclid=IwAR2EooQ5lF-6ro291tDqMlkUQrrjbPJCyt9Sx83a82QuZao4cAZqakP8WiU
文蓓蓓執行長的貼文...《2020影視扎根-校園巡迴映演列車》9月初已經開跑囉! 今年也特別規劃了影視教育影片 邀請到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老師與魚可文創執行長文蓓蓓老師一同對談,期望藉由兩位的引導,不僅讓同學們在觀賞電影時有一個方向,也能在與家長共同欣賞時 有更多的交流及火花 。
第一支影片的主題是有關「人與自己」
莊子:「人生的根本就是與自己相處。」
人最大的敵人與最值得學習的對象其實就是自己。我們總學習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訣竅,卻忘記了如何與自己好好獨處、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雖然不是電影中的英雄主角,依然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認同自我。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介紹了四部電影,其中《大餓》、《奇蹟男孩》是我們這次影視扎根活動的推廣影片,另外也推薦了兩部經典電影《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及《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四部影片雖然都是在講述自己認同與自己對話,但其中還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面向~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位老師的精彩對談吧!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GNfPBaBkQ......
比讀書更重要的事作文引導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造一艘船,先產生對浩瀚大海的想望】(也算炫耀文慎入喔)
從小到大功課從未頂尖,最多成績只在中上,除了狂熱喜愛研究動物,智力水準也只能說相當地普通,
尤其國中最弱的一科是數學,曾經不論怎麼努力,都仍在及格與不及格間起伏,沒有任何進展,有一天小子說乾脆放棄數學算了。
從來、絕對、永遠不可能奢望走進這間紅樓高中,我也從未在心底幫他設定這樣的奢望,
所以考前導師邀請他們去自己屬意的高中先行參觀與激勵自我時,小子也只選擇了一兩所擁有生物社與相關選修課程的高中而已,小子也一直以這樣的目標為滿足。
為了鼓勵他不可輕易放棄數學,我曾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記載他學數學的經過。
也許天公疼憨人,這次的作文題目「我想開的一家店」讓每週都要進「兩棲寵物店」幫各類寵物購買食物的小子,把他從小到大在兩棲爬蟲店感受到的點點滴滴與自己的理想結合,最後拿下了六級分。
而因為最終沒有放棄數學,因此比較簡單的「選擇題」全拿到了分數,
至於根本是智力測驗的非選題,當然依然是相看兩無緣,但因為不放棄,小子盡力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酌量還是拿到了一點分數。
一個曾經數學爛到不及格的孩子,會考竟然拿到了A++。
除了自然差一題,其他也都拿到A++。
一個成績普通至多中上的小子,從未想過自己自己能在這個階段拿到這張漂亮的成績單。
他的同伴與同學們能走進此棟紅樓的,幾乎都是學校的學霸、學神、數理資優生或是極度用功聰明的績優生。
小子說雖然興奮,但感覺實在相當忐忑,我也當然知道,未來的路,相當辛苦、壓力極為龐大。
但是,我依然會鼓勵他永遠要記得自己心中的那片「浩瀚大海」激勵他繼續前行。
分享這篇在「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所記錄的文章。
………………………………………………
孩子升上國中之後,爸媽不約而同的眼界都變小了,大家似乎「窮的只剩下分數」了,孩子回到家,第一個問的是「今天考幾分?」;
孩子睡覺前,只剩一個擔心:「書唸完沒?」;上學前,最重要的叮嚀是:「上課要認真一點!」
似乎爸媽的全意識、潛意識裡都灌滿了深深的恐懼:我的孩子不念書怎麼辦、念不好書怎麼辦?
問題是,走過來走過去都要押著孩子去念書真的有用嗎?
我要鄭重地說:叮嚀孩子讀書是--有用的!
.
經過親身實驗證明,玩心重、花招多的孩子,的確非常需要爸媽適時的提點,甚至是當頭棒喝(不是要爸媽真的拿棒子去打孩子喔),否則他們真的很容易就迷途難返。
只不過,如果要讓孩子快速放棄念書,那就天天照三餐外加點心宵來提醒他讀書吧,因為這樣必定會變成疲勞轟炸,孩子絕對麻木反感!
連環奪命的提醒不絕於耳,孩子腦海裡便自動生出了一個迴路:
(((讀書 = 痛苦)))
.
又因為一直喊「去讀書」的人就是爸媽,所以腦海更自動把迴路延伸成:
(((讀書 = 爸媽 = 痛苦)))
這也難怪不少青少年看到爸媽就逃走,因為腦袋裡已生成堅固的意象:
(((爸媽就是痛苦的來源!)))
.
自從我悟出這個道理之後,每當看到孩子玩物喪志、忍不住就要連續開罵時,我的靈魂就自動飄移到孩子身上去感應感應!
果然,每多聽到一句「快去念書」就會「更痛恨念書」,這股威猛意識流立即貫穿我的靈魂,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待我的靈魂飄回己身後,便自動封嘴不再嘮叨了。
因為我已充分理解:嘮叨孩子念書超過了一定的頻率,只會有反效果!
難到,看到孩子不好好念書,只能豎白旗投降嗎?
.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說過一段話,給了我閃亮亮的靈感,他說: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
你要做的,不是請大家一起找木頭、分配工作,
也不是下令誰該做什麼
取而代之的,你應該做的是---
勾起大家對浩瀚無垠的大海產生渴望」
原來,面對讀起書意興闌珊的孩子,我最該做的一件事情並沒有做!
不是把參考書堆在孩子桌上,也不是下令他幾點到幾點要用功、要寫完幾題,更不是先規定他一定要考到幾分,而是----
先帶著孩子看看十年、二十年之後的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
小子上國一時,原本還對數學充滿熱忱,畢竟暑假也花了心血先行預習,第一次段考還表現不俗,但隨著課程愈來愈緊湊,小子的數學分數如降落傘一般直直落,直到有一天考了個不及格,小子終於攤牌:
「媽,我對數學沒什麼興趣,更何況學這些數學將來也沒什麼用,算了吧,我承認我和數學沒什麼緣分!」
看來,小子已經準備好走上「放棄數學」一途!頓時我心頭一陣亂。
.
我回想起,這個孩子從小就喜歡研究動物:自告奮勇當保育志工、每個月參加青蛙調查的工作;
放假時,死纏爛打非得要爸媽帶他到深山裡尋找各種青蛙,橙腹樹蛙、豎琴蛙、諸羅樹蛙,他用超乎我想要的堅定毅力,像是破關一樣,一種接著一種的稀有蛙都被他給找著了!
不只如此,他更往天空發展,開始探索各種鳥類,他到福山植物園搜尋帝雉、到大雪山苦苦守候熊鷹…….,這股熱情絲毫未曾稍減。
「沒錯!我就是要當一名動物研究員。」小子小學時就堅定的說出志向!這不就是聖修伯里所說的「浩瀚大海」嗎?
.
於是,我問小子:「你將來還想當動物學家嗎?」
小子很堅定:「當然!」
我再問:「沒有改變嗎?」
小子依然堅定:「沒有!」
.
原來,小子一直堅定不移地望著自己的「浩瀚大海」啊!我怎麼能不把握這片「大海」,繼續「鋪梗」呢?
於是,我跟小子說:
「你知道嗎,當一名動物學家,需要常常做調查統計、做數據分析,才可能進行各種研究,所以,即使數學不需要達到頂尖,但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喔!」
小子抬頭看著我,若有所思,半晌無語。
非常神奇的是,在那之後,不論數學分數如何的起伏,大多數的時間他都認份的把習作一題題完成,也會主動跟我討論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當然,他難免還是會怠惰,此時,我就再帶著他看看他那片美麗湛藍的「浩瀚大海」,很快,鬥志又回來了!
.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所以很難生出動機,所以,我們得常常引導他們去想「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
只有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才會真正出於自己的意願去讀書;
而唯有出於自己的意願,打從自己心裡想要,才可能有持久又強大的動力甚至戰鬥力,這時候,爸媽任何的叮嚀都顯多餘!
.
然而,也有很多孩子無論怎麼眺望,也望不到自己的「大海」啊,那又該如何是好?
我在「誰說分數不重要」這本書寫過,對於怎麼樣都提不起勁來讀書的孩子,給一些外在的獎勵來誘導他至少願意接近書本,好過袖手旁觀放牛吃草!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仍然不要放棄時時帶著他找找自己的「浩瀚大海」!
而我會不會用外在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孩子呢?
當然會,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總會寫上一張小卡,或是在紅包上,寫上一段激勵小語,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我謝謝他們願意持續努力,
我相信他們一步一步不放棄,總會累積出一定的實力!
最後怎麼著?禮物抽出、獎金用完,這一段段鼓勵的小箋會留在他們的案頭,繼續陪著他們朝大海的方向邁進!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9220?loc=P_br_r0vq68ygz_D_2aabd0_B_2
比讀書更重要的事作文引導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柯南到底哪裡惹到你?》
每當我有機會公開分享閱讀小說的樂趣,一定會現場做個小小民調,關於閱讀現場家長最煩惱的問題是甚麼;有趣的是,累積觀察的結果不外乎分為兩大部分,一大半家長擔憂「孩子尚未養成閱讀習慣」,另一邊則是抱怨已變成書蟲的孩子們「閱讀偏食」。
針對閱讀偏食現象開放家長吐吐苦水、順便再做個市調的話,低年級小學生家長的頭號公敵由「柯南」奪冠,次要敵人就是所有偵探類的故事書;中年級孩子喜歡神遊和各國妖魔鬼怪變身施法打交道,高年級則進入科幻的虛擬想像世界;這些界線不那麼分明,一本受歡迎的小說可能揉和以上各種元素,這種「綜合口味」的書全年級打通關也沒問題。
「怎麼看都是這種書,看過一次就不看第二次,所以我不買書了叫他去借。」
「都幾歲了,還在看那些有的沒的,到底有甚麼用?」
「推薦給孩子其他書他都拒絕,該怎麼辦?」
「看這些書作文不會進步耶,他的文章用字遣詞還是一樣啊!」
「那個柯南真的很花錢耶,不只有漫畫、輕小說、電影還有展覽跟公仔,他都四年級了還在迷…」
嗯,其實我不敢說還有主題密室逃脫、日本人還把作者故鄉改造為柯南村呢!師長們常把「閱讀樂趣、拓展視野」掛在嘴邊,但對孩子來說非常抽象。一本接一本飆完劇情當然過癮,除了孩子閱讀時感受專注的心流之外,要說因為書而帶來什麼生活改變實在很難體會。因此換個觀點看看這位跨界演出的柯南,不只書裡辦案精彩,戲外他也能扮演「從閱讀連結生活」的重要角色,不是「大咖」還辦不到啊!
要求孩子換類型閱讀,對孩子而言就像是在海上看不到下塊浮板在哪,就要跳下水冒險的感受,更何況小學生們時間寶貴,手邊的書都看不完了,實在沒有任何動機和誘因再次跳下茫茫書海尋找真愛。
既然只聽柯南的話,當然就有勞他跨出書本引導孩子,好好優遊在偵探推理的國度;先跟孩子一起畫張以柯南為主題的心智圖,可上網搜尋或憑想像發展類別完成這張生活地圖;比如說:柯南曾和金田一交手相爭最佳偵探、怪盜亞森羅蘋也曾公開挑戰名偵探福爾摩斯,這幾本交手的精彩小說,就是孩子先突破文字書或字數的動機;接著或許我們也會好奇,到底有沒有女偵探啊?此時阿嘉莎克莉絲蒂登場,她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絕對是燒腦的世紀奇案;還有來自非洲波札那的《堅強淑女偵探社》,蘭馬翠姊的辦案魅力絕對自成一格。
這樣看來,柯南難道是推理界的唯一兒童代表嗎?當然不!以密碼學貫穿主軸的《獵書遊戲》、來自德國的《三個問號偵探團》、美國代表13歲男孩《西澳律師事務所》…不知不覺孩子已經漸漸「放手」,開始準備移情別戀了!這只是第一步而已。當孩子不再排斥文字量多的書籍,再過渡到帶有點推理味的一般小說,這些作品仍保有推理的概念或開場,但已非全本書僅以破案為目標,例如:《小偷》、《手推車大作戰》、《通心粉男孩》或是《畫仙》系列。
不只閱讀書籍的延伸,安排假日活動也能緊扣推理元素,一些定向遊戲、密室逃脫、簡單的鑑識科學實驗、全家一起玩城市實境解謎等等,都能讓孩子結合書裡的閱讀經驗過足生活的癮。此外,也有以推理寫作方式結合史地、地方特色的作品,例如:《福爾摩沙冒險小說》系列的《淡水女巫的魔幻地圖》、《有人在鹿港搞鬼》…等等,絕對是把孩子拉出戶外實地踩點的最佳動力。
運用類似的概念,爸媽可把這張心智圖的主題更換;主題可能是孩子生活中碰到的問題,比如說:霸凌、數學;或是孩子當下有興趣的運動或活動,比如說:籃球、電玩、機器人、格鬥…;也可以是孩子關心的社會議題,比如說:同性戀、街友、戰爭、網路社群…等等。這麼一來,閱讀與生活不再是兩回事,孩子們也能從書裡找到更多線索在生活裡實踐,或從活動中發現新的興趣拓展閱讀類別。
所以這一切都不是柯南的錯,說到底我們還得感謝柯南有那麼多「周邊商品」,緊緊拉著孩子愛推理的興味,才能讓我們好好發揮,對嗎?本文摘自《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
#先培養胃口再拓展類別
#快做做留言底下的閱讀風格心理測驗
#破冰書目推薦
◆《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用好故事陪孩子走過徬徨時刻》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78
誠 品 http://bit.ly/S0500078
讀冊生活: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7129.html
金石堂 http://bit.ly/S0500078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S0500078
◆限量回饋場:限學校單位、非營利組織,購書50本以上可申請免費講座一次喔,請私訊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