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糖哥哥一直唸書這樣對嗎
媽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
清日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與澎湖「永遠割讓給日本」。
在之前的牡丹社事件,清廷緊張日軍勢力,從原本的消極統治,轉為積極統治台灣。
解除無照渡臺禁令,內地人民可自由來臺;廢除「班兵制」,原本三年輪替一次,從福建內地八府抽調營兵的駐臺士兵,改成招募本地人。
班兵制是大清帝國的「非常態統治」,擔心用臺灣人士兵守護臺灣,等於是把臺灣交給臺灣人管。
廢除「漢番隔離」政策,沈葆楨建議「開山撫番」,由劉銘傳執行。
清法戰爭後,臺灣由福建省獨立出來,劉銘傳任第一任巡撫,接著沈葆楨與丁日昌在臺灣的近代化建設工程:第一條官辦鐵路、第一個郵局⋯⋯等。
1895乙未年,清廷和日本簽訂講和條約,條約生效後兩年,住民可決定去留,留下者成為「日本臣民」。
島上除了原先的原住民,還有後來渡臺的漢人,都已經在此地生根,能離開嗎?
割臺引發在地官員、本土士紳和商人群起反對,誓死抵抗日軍接收。(是合法接收臺灣,而非侵略。)
全臺各地發生許多激烈血腥衝突,尤其是拿著家中菜刀、棍棒對抗裝備精良軍隊的婦女,令日軍印象深刻。
只可惜,清廷只擔心和日本和局生變,下詔令「大小文武各員內渡」(皇帝要所有官員回到內地),當時東部設有臺東直隸州,由思想家胡適的父親胡傳負責,他得知內渡消息已是一個月後,他知道必死,寫下遺書。
牡丹社事件,日軍與南端和東部部落關係良好,得以順利接收。
馬關條約保障住民可自由選擇去留,但臺灣再度易主,對臺人就是抵抗外人入侵,欲血奮戰。
誰再說什麼皇民,是對這些流血犧牲的人不公也不敬,有失厚道!
日軍入城,辜顯榮與巴克禮協助,只是兩者的差異在,巴克禮只是「信差」,之後致力傳教與教育;而辜顯榮協助外力殺害臺灣人,以換取榮華富貴。
摘錄書籍: #少年台灣史 (周婉窈著)
渡台禁令誰廢除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日甲午戰爭後,清廷將台灣與澎湖「永遠割讓給日本」。
在之前的牡丹社事件,清廷緊張日軍勢力,從原本的消極統治,轉為積極統治台灣。
解除無照渡臺禁令,內地人民可自由來臺;廢除「班兵制」,原本三年輪替一次,從福建內地八府抽調營兵的駐臺士兵,改成招募本地人。
班兵制是大清帝國的「非常態統治」,擔心用臺灣人士兵守護臺灣,等於是把臺灣交給臺灣人管。
廢除「漢番隔離」政策,沈葆楨建議「開山撫番」,由劉銘傳執行。
清法戰爭後,臺灣由福建省獨立出來,劉銘傳任第一任巡撫,接著沈葆楨與丁日昌在臺灣的近代化建設工程:第一條官辦鐵路、第一個郵局⋯⋯等。
1895乙未年,清廷和日本簽訂講和條約,條約生效後兩年,住民可決定去留,留下者成為「日本臣民」。
島上除了原先的原住民,還有後來渡臺的漢人,都已經在此地生根,能離開嗎?
割臺引發在地官員、本土士紳和商人群起反對,誓死抵抗日軍接收。(是合法接收臺灣,而非侵略。)
全臺各地發生許多激烈血腥衝突,尤其是拿著家中菜刀、棍棒對抗裝備精良軍隊的婦女,令日軍印象深刻。
只可惜,清廷只擔心和日本和局生變,下詔令「大小文武各員內渡」(皇帝要所有官員回到內地),當時東部設有臺東直隸州,由思想家胡適的父親胡傳負責,他得知內渡消息已是一個月後,他知道必死,寫下遺書。
牡丹社事件,日軍與南端和東部部落關係良好,得以順利接收。
馬關條約保障住民可自由選擇去留,但臺灣再度易主,對臺人就是抵抗外人入侵,欲血奮戰。
誰再說什麼皇民,是對這些流血犧牲的人不公也不敬,有失厚道!
日軍入城,辜顯榮與巴克禮協助,只是兩者的差異在,巴克禮只是「信差」,之後致力傳教與教育;而辜顯榮協助外力殺害臺灣人,以換取榮華富貴。
摘錄書籍: #少年台灣史 (周婉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