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關注粉專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半年來,我出沒的場所似乎從操場轉到健身房,目標也從全馬🏇變成健力三項(深蹲、硬舉、臥推)。
身邊也因此開始出現有點有趣又有點傻眼的對話。
友:「練健力?你這麼黑剛好誒,不用上色。」
烏:「恩,不是喔!那是健美。」
友:「那是奧運我們很多女生有得獎的那個?」
烏:「那是奧林匹克舉重🏋️♂️啦!」
友:「好啦! 我知道,不過女生練那個要幹嘛?啊你為什麼不跑了?跑步不好嗎?」
我才赫然發現,大家對這項運動真的非常陌生,因此借著地方來分享一下這半年的訓練心得,以及練健力到底在做什麼!
從我練馬拉松以來,肌力💪訓練一直就是我預防運動傷害的良伴。跑了三、四年,雖始終無法達成四小時完賽的目標,但幾乎每次都能平安下莊、無傷、無痛完賽。
這兩種運動帶給我的感受大相徑庭,但對我來說都很迷人:
長時間耐力運動是在「有點痛苦、又有點嗨」的狀態下強迫與自我對話;力量型的運動則是把肌肉張力撐到最大,再瞬間釋放。
**疫情與一段影片,開啟我的健力之路
緣分就是這麼奇妙,開始練健力始於一次我粉專蓋的一則「孕婦重訓」的大樓。我的目光被一個六塊肌極明顯的女生吸引,她整個孕期都持續練習健力三項,,且由於國內關於孕婦重訓的資料很少,除了看我一系列支持孕婦運動的文章😘🥰,還查找了國外女選手的經驗分享。產後四個月,她更去參加了成吉思汗舉辦的六角槓硬舉的比賽,即使面對餵奶、睡不飽、核心無力、雌激素低落等女性們常見的困擾,也阻擋不了她再次突破自己的決心。
「女生😎硬舉真的太酷了!」不得不承認,看再多女性練肌力可防骨鬆、抗老的研究,也比不上她一張張帥氣逼人的照片、影片讓我熱血奔騰。
這項運動到底為何如此迷人?為何比我瘦小的她能舉起超越我一倍的重量?這其中到底有何奧秘與訣竅?不服輸的鬥志被燃起,我開始想親身體會箇中道理。碰巧疫情開始,許多馬拉松賽事紛紛取消,我也就「無痛地」把訓練重心轉移到以健力三項的訓練。
我請丸子推薦她的教練,逛了一下他的Ig,除了健美、健力得獎無數外,也在學習舉重。我覺得教練的首要條件就是自己也要不斷練習精進而非空講道理,才能身體力行帶學生一起進步。且
如果我練習時重量起不來,以他的肌力救我起來一定很安全,日後想學舉重也不用再找新教練。 恩。就是他了。
**「教練,為什麼要我從頭來過啊?!」
認真開始請教練指導,我才發現自己彷彿踏入了全新的旅程。
第一堂課,教練叫我用空槓練習:「來,蹲蹲看」,當下我心裡有一絲不耐:「明明我都可以蹲到五十公斤了,為何現在要從頭來過?」但愛面子的我怕被認為醫師怎麼那麼難搞、自以為是,只好不動聲色。🙃
「ㄟ,不要看鏡子,用身體去感覺左右對不對稱、蹲得夠不夠深,」這下我原形畢露,別說蹲的不夠深了,不看鏡子後,我起槓身體就歪了,雙腳站姿也沒對稱,只好一樣樣慢慢調整。
我這才發現原來過去我太過依賴視覺,忽略運用自己本體感覺。這次練習,重新扎實基本功,更體會到重訓絕非靠莽夫蠻力硬幹,而是純粹回歸意念去控制身體的每一組肌肉、關節,從腳掌、手指、核心......都得細膩、適切地調控呼吸與力量。
每一個動作細微的差異,骨盆前、後傾或歪斜,教練也會不厭其煩地提醒。
其實有時候我心裡也會不耐的覺得『真的有差那麼多嗎?』🤨不過幾次上課過去,我終於領悟,原來力量的訓練和做任何情一樣,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畢竟輕重量時動作的小瑕疵在換成大重量時都可能被放大百倍、千倍讓你產生運動傷害,而好的動作模式才能讓你的肌力更有效率的發揮,無傷痛的無限提升重量。
所以說,好的教練跟好的醫師一樣,都會認真地對學生「望、聞、問、切」,針對你的呼吸、表情反應去調整重量,矯正姿勢,這跟先前我看線上教學影片、或自己去健身訓練的感覺截然不同。
**找教練帶,我的課表卻愈來愈單調?!
以往,我的訓練方式跟大多數人一樣,將上半身與下半身訓練安排不同天,也一度認為找教練後,會有更特殊的訓練菜單,甚至可學一些新奇的訓練動作。
想不到每次上課,教練都是規律地把「深蹲、硬舉、臥推」這三大比賽項目帶過一次,接著再針對較差的部分,輔以幾個補強動作,也沒有所謂「今天練背、明天練腿」的安排。
後來我才發現這是因為「深蹲、硬舉、臥推」中,沒有一項動作能只靠單一肌群就完成🤓。
好比揹槓深蹲,雖然好像只有下半身在發力,但其實上半身也需要穩定收縮來hold住槓鈴,下蹲時,也得同時穩定整個軀幹。又像是臥推,雖然推起來時像是在用胸肌和三頭肌,但其實力量是從腳一路傳導到臀部延伸到上半身,背後肌群也需要穩定的力量固定。
我常覺得練習時得「瞻前顧後」、「手忙腳亂」,因大腦神經需同時調控、整合很多地方的肌群一起發力。講起來不誇張,前幾堂課,我真覺得自己像在上幼兒肢體潛能開發課。😞
練一陣子後,也不免會倦怠。尤其每次練完都皮膚發燙、肌肉不斷抽動,軀幹像被卡車碾過一樣痠痛、疲勞。我常躺在床上反問自己:「這麼累有必要嗎?」😰
也許是葡萄糖耗盡,開始產生幻覺,腦中浮現自己可在健力比賽上凸台得名次。又看到社群上許多即使懷孕、產後仍在深蹲、硬舉的女生、或在門診許多孕力媽和我熱切分享深蹲讓她這胎都不會下背痛、不需用托腹帶。都會讓我再度燃起一股鬥志,隔天起床又認命的繼續練。何況練著練著,我發現徹夜接生的隔天也不再肩膀酸痛到舉不起來、腰痠背痛......
大約三個月後,我逐漸打好基本功,雖仍不能每次都把動作做到一百分
,但一次也比一次能推起更重的重量。看到鏡中的自己圓肩、駝背一天天改善,也會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硬舉突破百斤,超有成就感
或許是槓片能打破的不僅是體能的極限還有心房,組間休息時,我也開始會跟健友們互相吐槽、聊工作壓力或網路上乖怪陸離的資訊,覺得自己個性上也變得比較平易近人。
就像最近一次,3組90公斤的箱上蹲也是很爽快😏。即使已經練到翻白眼,扣上腰帶,繃緊神經,炸出吃奶的力氣還是要華麗完成最後一組。結果旁邊的大哥俏皮地說了一句:「醫師,你很厲害喔!」
我也突然一反過去不太理人的個性,很自信的開玩笑說:「對啊!我也覺得我很厲害」😁😁
要得意地說,我的最高紀錄已經是100公斤。面對三位數重量,挑戰前的屏氣凝神,小劇場其實不斷自我懷疑,「這個重量我等下拉得起來嗎?核心會不會鬆掉?雙手會不會太早出力?拉不起來會不會閃到腰啊!」有點害怕又不甘自我設限的心情相互拔河.......
「拉起來會很重嗎?」教練很謹慎地問。
「嗯!能拉起來的都不算重!」就算剛剛自我懷疑,還是要故作輕鬆。😇
成功拉起來的吶喊不僅是舒壓,更是相信自己的過程。
現在文青一點🤓說,我會說健力三項的練習就像是「全身肌肉與大腦混合交織成的交響曲」。我希望有一天我三項總和可突破三百公斤,引體向上至少拉得起一下,哪天要是摔下懸崖,還可以像007電影特務🙌那樣把自己拉起來。
然後阿!我想和所有女生說,雖然受限於男女賀爾蒙差異,我們練健力要變壯真的很難,但是藉由規律的練習,你會發現身體和心態真的一點一滴的改變!要變強真的就只差在勇敢開始而已🤜🤜!
#烏的健力日記
燙傷痛到睡不著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擁抱脆弱
一開始來時,他只說工作累,睡不著,偶爾談到了女兒,才會露出一種壓抑的驕傲神情。「不回來,還留在台北啦!」
許久之後,斷斷續續地,他才哀傷地談起種種挫折,尤其是身為父親的挫折與愧疚。
「說實在欸,我這世人做老爸應該是失敗欸,我自己知道,我說話真正難聽,我傷她很深,只是她不願在我面前哭。我在,她就不會回來的。」他低頭看著腳上接近灰色的白布鞋說。
***
我想起了各個父親:擔憂的,憤怒的,沮喪的,徬徨的,像個孩子般無助的,封閉在沉重的盔甲裡卻無法動彈的……那些消失與缺席的父親。
父親的缺席有時是具體的,但更多時候是情感上的,當孩子受傷而脆弱的時候,許多父親看著、痛著,卻怎麼樣也無法去靠近,將自己的情感表露出來,填補上去。於是孩子心裡的洞繼續空著,彷彿只有柔軟的母親能在孩子跌落時出現,承接所有傷痛,而父親則如一張永遠不動的椅子。
其實,看似缺席的父親是以一種壓抑的方式存在著,也或許是以一種被想像、渴望著的方式存在著,如一張空椅。
父親總不在椅子上,他屈身彎腰成為那張沉默的椅子本身,等待著承接任何生命的重量。他彷彿消失了,卻是在最堅硬、最靠近泥土的地方撐起地面,保護上頭的人。
孩子,請安心地坐好,直挺挺地、驕傲地,這比我還高的位置就交給你了。與其擁抱你,我願意流下更多的汗水,為你打造一張椅子。
那些嚴厲、冷酷、疏遠,卻疼惜著孩子的寂寞父親們如此相信著。
***
電影《父親的椅子》中,面對破碎婚姻的父親一路追尋著不告而別,獨自騎馬遠行的兒子,最後發現兒子竟是要去尋找爺爺。而一路經過成長與追憶似的長長旅程,身為父親的他反而先到了爺爺的家──那是他自己最熟悉也最陌生,怨恨且決裂已久的父親。
他或許明白,自己那缺席的父親一直都在,即便自己心中有個缺口,也是那父親消失後的輪廓,而正因如此,才令他難以面對。如今,在他同樣成為失敗的父親之後,彷彿靠近了自己的父親一些,就像踩著父親的腳印一樣,坐上了父親的椅子。
小說《我想離開你》(US)談的是婚姻觸礁的父親在歐洲家庭旅行的故事。關心而傷心的,孤立且孤獨的,破碎而刺人的,憤怒且壓抑的……所有父親的面貌全在這本書裡一同流浪,他想要尋回妻子,尋回他倆之間的回憶與愛,那些曾共同經歷的驚喜、哀傷和迷惘,更想要尋回他摯愛卻疏遠的兒子,希望找到一種可以與妻兒彼此「聽懂」的語言,將愛完整地傳達過去。
但他不時迷路、出糗,與妻兒彼此傷害。他掉入背叛的陷阱或幼稚、自我的白日夢中,找不到認同的目光與溫暖的語言。這趟旅程彷彿讓他失去更多。他開始害怕自己不被需要,而他再也無法回「家」,或者那將不再是原本的「家」。
這個自認失敗的父親在荷蘭的大麻菸館外被妻兒放逐後,悲傷又憤怒地說:「他們為什麼看不出我的卻步真正的用意?不是心胸狹隘,不是故步自封或太小心翼翼,而是關心,大量的關心,像海洋一樣浩瀚的關心。我不贊成,是因為我關心。這一點難道那麼不明顯嗎?」
***
為何這些父親總是如此失敗,如此笨拙呢?
許多父親都是牽掛、疼惜著孩子的,但或許是自己父親的影子,或許是自小抹上的層層壓抑,也或許是水泥般僵硬的角色框架,使得那些疼惜總是如此冰冷、笨拙,硬邦邦而嚴肅,急躁又霸道,明明那麼易碎,卻又倔強得要命。
他們表現得不是拐彎抹角,就是炙熱燙人,有時遠遠看著,有時卻一口氣揪著你的脖子,要你將他所有的話都吞下。沒有溫柔的靠近,也沒有平靜而甜蜜的陪伴。
父親的存在宛如灰色的水泥房,為我們遮風蔽雨,卻少了表情與聲音,除了安全之外,我們難以向他們奢求安慰。
就如《我想離開你》裡的父親,他對自己父親的精準形容:「除了憤怒,所有的情緒都壓抑了。」
***
「你不是失敗,只是沒辦法肯定自己。你要相信女兒,也要相信自己。你關心她,只是方法傷害了她,建議變成批評,擔憂變成憤怒,而真正捨不得她、因她而感到驕傲的部分,卻藏在心裡都沒說出來。或許女兒也覺得自己很失敗,一直找不到能夠靠近你,卻又不會讓你生氣或失望的方式。
「感情存在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很遠,有些很深。你不會說,不習慣說,而女兒大概也不習慣如何對你表達吧。」
沉默了一會兒,我才繼續說:
「只要她能飛,你當然希望她飛得愈高愈好,要相信她的翅膀會變強壯的。只不過做老爸的,自然有說不出口的思念吧!」
他說不出口,但紅了眼眶。
許多時候,兒女將自己的心思層層包入繭中時,也將對父母糾結的情感一同裹了進去,有些的確是怨恨或傷心,但有許多是他們自己也不明白的愛。
只是父母難以窺探,也難以明白,於是大多的猜想都出於自己的挫折,期望自己不是失敗的,卻又認定自己失敗,因而永遠看不透孩子在繭裡的成熟與轉化,不敢相信也不敢奢望會有蝴蝶破繭而出。
***
「我很抱歉對你說了那些話。那不是我真正的想法。不管我說過什麼,我都非常以你為榮,雖然我可能沒有表現出來,而且,我知道你以後會表現得很好。你是我兒子,我絕對不願意你開始獨立去闖蕩時,不知道我們會想你、會希望你平安幸福,還有我們愛你。」
這是《我想離開你》裡的父親終於找到逃離的兒子後,癱坐在長椅上所說的。大多數的父親都說不出這些,但心裡都放了同樣的話,陳舊、乏味,卻真實。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
#回家記得給父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燙傷痛到睡不著 在 露營水壺炸女童40%燙傷復健痛到哀號努力重獲新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觀看【三立即時新聞】最新訊息搶先看:http://bit.ly/36jnhEA◎按讚【三立新聞FB】重大快訊一手掌握:http://bit.ly/2JDZ7c7◎下載【三立新聞網APP】 ... ... <看更多>
燙傷痛到睡不著 在 燙傷經驗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下腿與路面摩擦燙傷當時還忍著痛去逛夜市只是覺得輕微擦傷沒什麼回到 ... 難睡怕壓到傷口睡覺姿勢難喬復原初期傷口不時做痛晚上睡覺根本睡不著又 ... ... <看更多>
燙傷痛到睡不著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 #VR想減輕你的疼痛燒燙傷患者在清創 的推薦與評價
每次換藥都痛到睡不著! 為何VR可以緩解「燒燙傷患者」疼痛焦慮?|智慧醫療懶人包#2 - 未來城市@天下. 未來城市FutureCity在2020下半年,全新推出【智慧醫療懶人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