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淡水︱過年,來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打卡走春】
看見台灣,不同角度有不同風景;熟悉的淡水,除了是齊柏林導演每次空拍後回航的轉進點、齊柏林空間所在地,多元的聚落風格,更紀錄了西荷佔領、漢人墾拓、開港通商與日本統治的歷史。
邀請您,安排一天的空檔,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眼光,跟著我們從淡水捷運站往老街方向散步,重新走讀淡水的故事
#淡水禮拜堂
淡水成為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展的根據地,馬偕博士是重要推手。仿哥德式建築的淡水禮拜堂,有著美麗的鑲嵌玻璃,由馬偕博士設立的教會改建而成。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位於前往淡水禮拜堂的藝術穿堂上,展示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澄波的12幅淡水風景畫,帶大家尋訪舊時淡水的歷史風情。
#英商得忌利士洋行 #齊柏林空間
清末淡水五大洋行之一,曾獨佔臺灣航路30年之久,馬偕博士來台所搭乘的就是其旗下輪船。現存兩棟建築物「第一檢查場」、「輸入品倉庫」融合中西建築特色,後棟的「輸入品倉庫」正是 #齊柏林空間 所在之處,《逐岸》特展歡迎參觀!
#多田榮吉故居
多田榮吉是日治時期淡水的街長,他的住所由紅檜木搭建,是埔頂地區一片洋樓中少見的傳統日式建築,也是淡水最早牽引自來水的民宅之一。
#小白宮
1862年清朝政府在淡水正式設立滬尾洋關,小白宮即為當時外籍稅務司官邸。典型英國殖民地式建築,潔白優雅的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綠地庭園和眺望淡水河的絕佳視野,是網美打卡、婚紗攝影的熱門首選。
#真理大學
校園內有中西合璧建築的國定古蹟 #理學堂大書院(又稱牛津學堂),二白二紅的迴廊式洋樓 #教士會館 #馬偕故居 #姑娘樓 #牧師樓,可以一窺馬偕博士及其後的牧師、宣教士在淡水辦學、宣教、生活的足跡。
#淡水海關碼頭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之旅的最後,讓淡水河口的夕照畫下美麗的句點。淡水海關碼頭是拍攝淡水夕照的絕佳位置,此處也見證淡水港從盛極一時的國際貿易港口,到因泥沙淤積而逐漸沒落的歷史。
走讀淡水路線推薦,除了餘韻悠長的人文路線,深耕淡水的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也精選了另一條春暖花開的陽光路線,周三公布,敬請期待!
👉同場加映【 黃之揚∣ #垃圾包圍的海岸】
2021/3/5(五)19:00-21:00
齊柏林空間(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須購票入場 https://reurl.cc/m90dK9
講座限額40名,須購票入場
每場票券包含:
👉特展門票
👉精彩講座
👉獨家導覽
👉逐岸明信片一套(4張)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YYTV 許洋洋媽媽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免費送書 「5 個推薦 知識變現: 在家創業的洋媽 被動收入實戰心得」 歡迎領取 ❤️ https://yytv.tw/ebookfree 💯 幫個人品牌加分,出個人商品賺錢 💰 知識變現最簡單的方法! 🔥 0 成本出書 線上課程🔥 限時優惠 ...
「牛津學堂」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齊柏林的飛閱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理學堂大書院-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牛津學堂 在 新北市淡水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 Mobile01 的評價
牛津學堂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馬偕牧師在宜蘭武暖(噶瑪蘭)平埔教會為信徒拔牙看病。
【噶瑪蘭來的夏芥辣】
夏芥辣是噶瑪蘭族奇立丹社(湯仔城,今屬於宜蘭縣礁溪鄉德湯村)人。1883年求信,翌年2月25日在奇立丹受洗,時22歲。同年入牛津學堂,成為第3屆生之一。同年入學的有李壬水(參見《教會史話》654)、彭鳳年、張日新等。求信以前他是個風流才子,善唱管絃曲、演木偶戲。
夏芥辣可以說是噶瑪蘭族最早的信徒之一。當1883年馬偕帶學生到噶瑪蘭(宜蘭地區)傳福音時,無人肯相信,至番社頭(今壯圍鄉紅葉村、後村),始有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人相信,並帶偕牧師到鄰接各社去傳福音了。其事蹟見於《台北的記錄》(其第16條:哈仔蘭)、《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而《北部教會大觀》(p.652)也有一小段的介紹。我想查閱馬偕日記原稿本,不巧就是缺少1883年的記錄。
傳述說:那一年偕牧師和學生去好幾個宜蘭縣平埔社,想要建立教會,先到了武暖社(礁溪鄉光武村),大人小孩都避開,到別的社大人小孩都出聲咒罵,有的唆狗咬人,一連好幾社皆受到如此的對待。後來他們來到番社頭,靠近海邊,遇見了名叫夏芥辣、烏面及八寶良三個人,這三個人出面,說平埔族怕漢人及官府,所以不敢接納他們。帶頭的就說:「你們到那麼多地方,沒有人理會你們,不如到我們那裡去,我們會來聽」。果然,到他們那裡,就有數人來聽,也邀請吃晚餐。那天晚上用船桅和帆搭建一間寮仔,又用帆布蓋在石頭上當作講台,之後有人吹海螺殼,全社的人就出來,就在那裡向他們講道理至天亮。這樣一連數禮拜之久,後來聽道的人,自己喜歡蓋禮拜堂,這事發生於1883年(按:《馬偕施洗簿》記載,番社頭教會設立於1883年2月5日)。
別社的人聽見之後,很羨慕也很想聽道理,就派人請偕牧師要到他們的庄社,於是偕牧師、嚴清華、幾位傳道師及剛信主的人二百多人一起前往。途中二人二人並排而行,抵達時大家出聲吟詩,平埔族人聲音響亮,唱起詩來很好聽。講道畢,那社的人說,他們也要一間禮拜堂,而蓋了一間,偕牧師就留下兩位在那裡當傳道(按:據《馬偕施洗簿》繼番社頭之後,設教的是婆羅辛仔宛(1883年2月8日)、淇武蘭(1883年2月12日)、武暖(1883年2月13日)、打馬煙(1883年2月17日))。
不久,蛤仔蘭的讀書人都出面,向官府誣告說:平埔族人有三人帶頭要造反,官憲就逮捕夏芥辣、烏面、八寶良,投入監獄。後來查明並非事實而獲釋。這三人中有二人後來擔任傳道。夏芥辣非常忠心於教會,八寶良也擔任傳道師工作許久(以上三段,錄自《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1923年白話字本,pp.45~47,陳宏文譯本pp.40~41)。
1884年2月18日馬偕在番社頭首次施洗,受洗者42名,八寶(時21歲)、八寶良(時41歲)、八寶良嫂(38歲)、張日新(20歲)在內。奇立丹設教於1883年8月22日,首次施洗於1884年2月25日舉行。夏芥辣就在此日和其他55名受洗。夏芥辣的傳道生涯的情形、他何時死去、他的後裔都待查。翻閱《馬偕日記》,1898年8月4日曾被日憲拘捕,顯然地他在日人治台初期仍活躍於教界。
【更多圖片資料參考來源】
http://www.laijohn.com/book7/656.htm
https://vocus.cc/TWcostumerevive/5da71131fd89780001d3b629
牛津學堂 在 民視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6月2日──台灣教育與醫療的奠基者,馬偕逝世
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長老教會牧師,於19世紀末期至台灣傳教與行醫。
馬偕剛開始於自宅展開免費醫療的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俗稱臭腳粘),而後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2500美元的幫助,於1880年在滬尾(今日新北市淡水區)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偕醫館(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除了可以醫治民眾,也有助於傳教。
1882年7月26日,馬偕創建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漢名為「理學堂大書院」,今真理大學)。兩年後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台灣第一所淡水女學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不但學費全免,還補助交通費、提供吃住與衣著。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世家門閥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窮苦人家則是重視男孩的教育,不以女孩受教育為要務。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原住民族噶瑪蘭族。
馬偕不是醫師,而且只學過解剖學與生理學課程,卻為當時的台灣奠定了非常重要的醫學基礎,甚至在當時提倡幾乎不被認可的男女平權及受教育的機會,可以說是受盡各種艱困的挑戰,而時間證明了一切,或許馬偕沒有想到,當年的努力可以延續至今。
#民視新聞 #ftvnews #FTV歷史上的今天 #馬偕 #長老教會 #牧師 #傳教 #醫療 #教育 #男女平權 #馬偕醫院 #牛津學堂
牛津學堂 在 YYTV 許洋洋媽媽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免費送書
「5 個推薦 知識變現:
在家創業的洋媽 被動收入實戰心得」
歡迎領取 ❤️ https://yytv.tw/ebookfree
💯 幫個人品牌加分,出個人商品賺錢
💰 知識變現最簡單的方法!
🔥 0 成本出書 線上課程🔥 限時優惠
https://yytv.tw/ebookclass
■---------------------------------------------------------------
影片目錄
0:00 Q 哪些職業十年後可能消失?
0:08 Answer
▬▬▬▬▬▬ 本集內容 ▬▬▬▬▬▬▬
https://yytv.tw/occupation-disappear/
Q:哪些職業十年後可能消失?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團隊分析了
702個職業被自動化取代的狀況
歸納出各職業被取代的機率:
客服人員及電話銷售人員 (被取代率 99%)
快遞及外送員 (被取代率 97.8%)
會計師 (被取代率 93.5%)
店員 (被取代率 92.3%)
導遊 (被取代率 90.6%)
計程車司機 ( 被取代率 89.4%)
房仲人員 ( 被取代率 86.4%)
演員 (被取代率 37.4%)
理財專員 (被取代率 23.3%)
記者 (被取代率 11.4%)
如果你的工作以下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小心會被AI取代:
是否需自主擬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是否需要幫助他人
工作空間是否不受限制
是否需要頻繁與他人協商
▬▬▬▬▬▬ 頻道介紹 ▬▬▬▬▬▬▬
大家好!我是「YYTV 許洋洋媽媽說」的洋媽。
現在是YouTuber和部落客,同時也是作家和老師 。
我想要讓我的「YYTV 許洋洋媽媽說」個人品牌
和「知識變現」相連,
就以「知識變現小學堂」為主題出發。
藉由問答的方式來製作成
IG 圖卡、 YouTube 影片,Podcast 音頻
從生活問題來學習108課綱核心「素養」
(因應社會之複雜生活情境需求,
所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也能順便幫我的小學生兒子複習功課。
還能結合我所要推廣的「0成本出書」課程,
讓我的學員們當特別來賓出題,
宣傳他們自出版的電子書!
「YYTV 許洋洋媽媽說」自媒體
知識變現小學堂 生活問題學素養
歡迎大家訂閱喔!
▶︎影音版◀︎
‣‣ YouTube https://yytv.tw/yytv1
‣‣ 抖音 TikTok https://yytv.tw/tiktok
‣‣ BiliBili https://yytv.tw/B
▶︎圖文版◀︎
‣‣ 網站Site https://yytv.tw
‣‣ Facebook https://yytv.tw/FB
‣‣ Instagram https://yytv.tw/IG
‣‣洋媽的電子書 https://yytv.tw/ebook
▶︎聲音版◀︎
‣‣Podcast https://yytv.tw/podcast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免費送書歡迎領取 #1分鐘問答 #手機直拿大螢幕
牛津學堂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點石贏家小學堂 FB粉專直播企劃
年後大盤很不好玩,疫情爆發真的好煩,惱人的情緒何解?
成功的交易員,有80%是來自於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我們請來 張振興老師來到點石,與Ego一起來一場正念直播!!
本篇內容重點:
1.體驗正念技巧的威力
觀看直播的學員分享回饋:
「原本近期常失眠,竟然在聽直播的時候睡著了」
「當我很投入在老師的引導,結束時像睡了一場好覺」
「結束後,連看東西都變清晰了」
是什麼樣的引導,讓人想要不停回放、一聽再聽
小編聽完馬上存入最愛,每天聽十次XD
-----
點石贏家小學堂 Ego老師
feat.台灣正念發展協會張振興老師
與您分享:
正念生活、正念交易
---
認識 #張振興 老師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合格師資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五階培訓教師
GOOGLE SIY正念導領力培訓師資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合格師資
迄今超過三百場次的演講授課經驗,受邀國內各企業及大學、機構、醫院帶領正念相關課程與演講,也受邀中國、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帶領正念課程及演講。
#點石贏家小學堂
#正念 #正念交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jEZRk69aI0/hqdefault.jpg)
牛津學堂 在 點石Point Sto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點石贏家小學堂 FB粉專直播企劃
年後大盤很不好玩,疫情爆發真的好煩,惱人的情緒何解?
成功的交易員,有80%是來自於強大的心理素質....
因此我們請來 張振興老師來到點石,與Ego一起來一場正念直播!!
本篇內容重點:
1.兩位老師接觸正念的契機
2.曾遇過印象最深的個案分享
3.正念帶給生活什麼樣的改變
下篇,張老師將會實地帶領大家
體驗正念技巧的威力,敬請期待!!
-----
點石贏家小學堂 Ego老師
feat.台灣正念發展協會張振興老師
與您分享:
正念生活、正念交易
---
認識 #張振興 老師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正念減壓合格師資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五階培訓教師
GOOGLE SIY正念導領力培訓師資
美國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合格師資
迄今超過三百場次的演講授課經驗,受邀國內各企業及大學、機構、醫院帶領正念相關課程與演講,也受邀中國、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帶領正念課程及演講。
#點石贏家小學堂
#正念 #正念交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bDu-eLIDQ/hqdefault.jpg)
牛津學堂 在 新北市淡水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牛津學堂 ,漢名「理學堂大書院」,係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於1882年創立的西式現代化學校。馬偕博士於1880年返加拿大募款辦學, ... ... <看更多>
牛津學堂 在 理學堂大書院- 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881年馬偕博士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1882年7月26日如期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為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