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香拜祖先的都要知道】
#記得收藏
我們的祖先來自何處?
我們的語言出自何處?
不要被意識形態民粹政客們洗腦騙了!
「堂號」!無論您是400年前、200年前、77年前、或何時來台,都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堂號」能讓您完全了解。
「台灣人」的祖先大都是來自中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祖先為了逃避北方匈奴的侵略,而南遷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所以「台灣人」大都是來自北方的中原漢人。
「五胡亂華」之後,華北經過長期戰亂,原先在河洛地區的(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與的圖象、數列)。
知識分子、士、農、工、商…等紛紛逃亡到江南地區避亂,也有族群避難遷徙,輾轉來到閩南泉州、漳州、潮州 、汀州或梅州、惠州…等地區定居。
河洛叫做「河圖與洛書」,河洛就地區來講,就是中國河南、洛陽一帶地區,廣義泛指「中原」。
為了讓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的來處,使用「堂號」讓不同時間到達的移民,可以辨認自己的宗親,得到暫時的照顧。
久而久之,「堂號」成了姓氏宗親聯誼的代號。
「堂號」也可以使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發源處,可以知道先人從哪來?
世界只有中國有「堂號」,我們不能讓「堂號」消失。
現今中華民族的族群當中,「堂號」最完整的只剩下客家族群。
堂號即祠堂的名稱或稱號,主要用於區別姓氏、宗族或家族、地名(姓氏宗族的發源地)。
堂號除在祠堂使用外,還會在 族譜、宅院、牌位、墓碑 等處使用。
以下我們從堂號來參考祖先從哪裡來?
濟陽堂:
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西河堂:
卜、苟、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內蒙古(綏遠)鄂爾多斯地方,以及陝北、山西離石一帶。
河南堂:
於、山、方、毛、元、平、向、利、苟、邱、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東魯堂:
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叫東魯。
雁門堂:
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隴西堂:
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天水堂:
尹、皮、艾、狄、桂、姜、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平陽堂:
仇、汪、巫、來、常、鳳、管、衛、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吳興堂:
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太原堂:
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
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高平堂:
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南陽堂:
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京兆堂:
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
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渤海堂:
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汝南堂:
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
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穎州府。
武陵堂:
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上黨堂:
包、尚、連、鮑、樊。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陳留堂:
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上谷堂:
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沛國堂:
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晉陽堂:
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新安堂:
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武威堂:
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樂安堂:
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東廣饒縣。
馮翊堂:
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陝西大荔縣地。
中山堂:
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西平堂:
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安定堂:
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東海堂:
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河東堂:
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下邳堂:
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延陵堂:
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江蘇武進縣地。
廬江堂:
何。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北海堂:
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平陵堂:
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彭城堂:
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清河堂:
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東平堂:
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博陵堂:
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山陽堂:
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滎陽堂:
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臨海堂:
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范陽堂:
鄒、簡、燕。范陽是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齊郡堂:
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高陽堂:
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敦煌堂:
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魏郡堂:
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扶風堂:
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陝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千乘堂:
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會稽堂:
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河內堂:
苟、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廣陵堂:
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薛郡堂:
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河間堂:
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南昌堂:
塗。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塗氏為豫章望族。
豫章堂:
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潁川堂:
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潁水流域。
護國堂:
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餘杭堂:
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汾陽堂:
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瑯琊堂:
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廣平堂:
游、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江夏堂:
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遼西堂:
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平原堂:
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頓丘堂:
葛、司空。春秋衛邑,在河南省濬縣。
弘農堂:
楊。漢時郡名,在河南省靈寶縣境。
百濟堂:
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內黃堂:
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江陵堂:
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鉅鹿堂:
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鉅鹿、寧晉一帶。
蘭陵堂:
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解梁堂:
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燕山堂:
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武功堂:
蘇。漢郡名,在陝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始平堂:
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梁國堂:
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濟南堂:
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平昌堂:
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濮陽堂:
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著存堂:
呂。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鎮。
殷禮堂:
宋。陝西西安市,陝西西河郡。
我們現在講的「台語」正確名稱~不是台灣話、更不是閩南話、也不是福建話,正確叫做~「河洛話」!
河洛話:源自河南洛陽,俗稱中原話,在唐朝時期就是講河洛話,唐朝武則天就是講河洛話;日本現在廟宇和尚念經朗誦的語言就是用河洛話!
「王得祿族譜」的推薦目錄:
王得祿族譜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平埔族媽祖信仰: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他人、團體,還有自己的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宗教活動(神與神之間的聯誼),也是信徒聯誼活動,藉此鞏固交流庄社的情誼,更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承載著無數信徒的苦難,藉由宗教的力量安撫心靈、淨化人心,激發人性的光輝,讓每一個焦慮不安以及無助的心靈得到撫慰。
近代台灣的殖民強權不斷對台灣人民實施同化政策,以馴服台灣人民,宗教可說是強勢殖民文化馴服弱勢文化的利器。400年來的台灣社會面臨殖民者的不斷交替,信仰習俗由古昔單純的祖靈信仰,歷經荷治的基督教文化、清治的多神文化(根據文化部調查,奉祀的神明多達247種)、日治的皇民神道化,再逐漸融合本土文化成為有台灣特色的宗教文化。按平埔族社民在經過了明鄭及大清帝國久年
的文化融合後,也開始接受起漢人的土地公、媽祖、王爺等神明信仰,信仰力量是相當深遠的,它使不同族群快速的融合。
例如彰化北斗鎮東螺媽舊稱「番社媽」、「番仔媽」、甚至還有「番婆媽」的稱呼,這在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上是非常獨特的。據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東螺舊社天后聖母廟祠祀功德牌記』中亦有這樣一段之記載:「昔時庒社民丁,…諸番漢民並集」。道光十九年(1839)的一紙地契《清代台灣大租調東書》(第三冊)頁517~518中提及:「同立開墾字人東螺西堡眉裡社番巴難胡,水生大怡得意,雪加成等眾番,有曠埔地一所,坐落土名在茄苳腳莊西勢車路漧…今己成田,同眾番約自道光十九年起,帶納番租二元,抽出一元以為天上聖母,又一元以為福德爺演戲費用」。又道光二十一年(1841)…東螺祖廟內一長生祿位牌文中謂:「東螺西保眉裡社業主巫留大夷,巴難秀,水生大夷,咖蚋巫士,眉順未說等眾合有本社界內水田埔地壹所,座落土名在茄苳腳三抱竹圍溪墘圳厝,今喜捨施落東螺祖廟天后聖母晉福德老番老太祖座前公香永為奉祀香燈緣田」,這是台灣媽祖文化史上的首尊「平埔仔媽」,至今東螺媽前供奉一尊罕見的「番太祖」(如下圖),供品桌上依然可看見信徒拿著檳榔、香煙、米酒、芋頭、油飯、雞冠花、圓仔花…等平埔族公廨敬奉供品,前來祭祀東螺媽的特殊景象。南投埔里鎮籃城里東螺社平埔後裔,依然年年回到他們口中的東螺太祖廟(東螺祖廟天后宫),謁祖進香,追本溯源。
又鎮瀾宮根據正史「淡水廳志」(1871)記載:「乾隆35年(1770)林對丹捐建」,祀於祿位者有,巧化龍、淡眉他灣、郡乃蓋厘、蒲本步等。這些從名字上就可看出他們是平埔族,屬於鎮瀾宮所在的大甲西社的道卡斯族,不願漢化而仍用本名。而「林對丹」這個漢人姓名應是漢化的平埔族。因為,根據乾隆29年(1764)的「台灣府志」,大甲社已集體漢化,接受乾隆賜漢姓、漢名、賜祖,把族譜接到中國血統上去,而且大甲社也改成大甲庄。可見,大甲鎮瀾宮是平埔族蓋的,不是河佬人,香客當然是平埔族。
平埔族蓋媽祖廟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北台首座媽祖廟關渡宮,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臺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臺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清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媽祖廟創建後,關渡由番社迅速轉變為漢庄。又新北市貢寮區新社慈仁宮一帶是昔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居地。慈仁宮是平埔族與漢人合建的一間媽祖廟。根據「諸羅縣志」,「康熙51年(1712)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又如「台中縣寺廟大觀」記載神岡萬興宮謂:「雍正9年12月(1731)大甲西社首魁聯合數社倡亂時,張達京統領社勇(屬巴宰平埔族)敉平有功,受清廷獎賞,於是引進香火歸台至此(巴宰族首領潘敦仔遣十二名社丁遠赴湄洲迎回媽祖神像)」。這段歷史點出大甲社人和巴宰族被清廷分化的悲慘過去,但也都被清廷用媽祖馴化了。
由大甲鎮瀾宮媽祖文化祭的路線來看,從大甲、清水、沙鹿、彰化、西螺、北港或新港(北港朝天宮與鎮瀾宮,雙方執事者爭議是割火或謁祖或遶境進香,因此1988年起鎮瀾宮取消往北港進香改往新港遶境進香)。細究這一條路線早昔就是集體漢化的平埔族原居地而不自知。
據「台灣府志」記載,彰化於康熙34年(1695)以前就集體漢化變成河佬人了;清水、沙鹿、西螺、北港、新港則是乾隆6年(1741)以前也漢化了。可見沿途香客都是漢化平埔族,當初這些繞境、刈火、謁祖進香活動路線乃是庶民間的交誼活動,也是漢化平埔族各社庄間的互訪聯誼。
下圖係東螺天后宮有一尊番太祖立於媽祖神像前。(自由時報記者顏宏駿攝)撰文/陳有川
王得祿族譜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滿蒙聯姻監視蒙古王公?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滿蒙聯姻是清史、滿族史、蒙古史的重要事件,長達300年,涉及近600人次,民國時期仍然延續。這在世界民族上層關係史上亦屬罕見,不僅遠遠超過中國古代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和親」人數的總和,而且具有諸多特點,如制度性、指婚制、主動派嫁、互相嫁娶、連續性、地域廣、聯姻方式及具體目的的多樣性,並且實施了諸多配合聯姻的制度,在皇帝指婚之外又有滿蒙王公的自行聯姻,等等。同時,滿蒙聯姻也產生了多方面的作用和影響。拙著《清朝滿蒙聯姻研究》對此已有所論述,現對其他問題予以介紹。
皇族以外的滿蒙聯姻
現在提到滿蒙聯姻,往往是指清朝皇室、宗室王公府第及一般宗室、覺羅之家亦即廣義上的清皇族與蒙古的通婚。那麼,皇族以外的八旗滿洲旗人是否也曾經與蒙古結親呢?
雖無這方面的專門記載,但從一些文獻零星、間接的記述仍可窺其一斑。例如,鈕祜祿氏是滿洲八大家之一,《鑲黃旗鈕祜祿氏家譜》即記載了該家族有四樁與蒙古結親之事,均為康熙初年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後裔:遏必隆長女嫁漠南蒙古巴林部郡王劄什;遏必隆子彥珠之女嫁巴林蒙古郡王劄什之子郡王桑迪達;阿裏袞第六女嫁東土默特蒙古紮薩克貝子朋楚克琳沁;薩爾善長女嫁巴林蒙古四等台吉托和雅爾圖。
根據李慈銘為漠北蒙古女詩人那遜蘭保《芸香館遺詩》所作的序記載,那遜蘭保「幼受詩于外祖母英太夫人」。英太夫人是滿洲費莫氏英志之妻,滿洲完顏氏(《八旗藝文編目》所收《綠芸軒詩抄》),所生之女嫁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駐京蒙古台吉多爾濟旺楚克,那遜蘭保即為此女與多爾濟旺楚克所生。這是滿洲旗人英志之女嫁蒙古的實例,時在嘉道年間。震鈞《天咫偶聞》卷四記:「佛怡仙布政使之室人熙春,蒙古烏梁海氏」,說的是雍正時曾任四川布政使的佛喜(字怡仙,鑲藍旗滿洲人),其妻熙春是蒙古烏梁海氏。這是滿洲旗人娶蒙古女的例子。
清代,很多蒙古王公在蒙古本地和北京都有府第,其中不少人長住北京,清後期約有二三十家。這些駐京蒙古王公與滿族貴族、官宦之家結親者不乏其人,前述那遜蘭保之父多爾濟旺楚克便是漠北蒙古駐京者,布政使佛喜之妻蒙古烏梁海氏熙春也可能是駐京蒙古王公之女。
皇帝指婚之外的滿蒙自行通婚
自行通婚在滿蒙聯姻史上始終存在,清初較少,乾隆以後逐漸增多,嘉道以後成為主流。其中,既有滿族宗室王公與蒙古王公的自行結親,也有皇族之外的滿洲旗人與蒙古的結親。前述滿洲旗人與蒙古的結親均屬自行通婚,因為清廷並沒有制定將滿洲旗人與蒙古指婚的制度。
下面介紹一下宗室王公與蒙古貴族自行結親的情況,根據《玉牒》(即皇家族譜)所記,乾隆朝為30人次,佔該朝滿蒙聯姻總人次的17%;嘉慶至宣統朝為156人次,佔這一時期滿蒙聯姻總人次(172次)的91%。這些聯姻人的皇族一方大部分是當朝皇帝祖父之外的宗室。乾隆初年以後,當朝皇帝祖父之外的宗室是不由皇帝指婚的,他們與蒙古的通婚都是自行結親。
這種自行結姻是在以前皇帝指婚所形成的姻親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些自行結姻的滿蒙貴族不少都是指婚時形成的姻親,滿蒙民族聯姻又有看重門第以及樂於親上作親、世代結姻的習俗,以至出現兩個府第家族之間多次互相結親的現象,如裕親王府與蒙古翁牛特部、肅親王府與蒙古喀喇沁部的聯姻,均屬此類。
滿蒙王公自行結親這種情況,在駐京蒙古王公與滿族宗室王公之間較多。前述漠北台吉多爾濟旺楚克將其女那遜蘭保嫁給滿族宗室肅親王府,即屬於兩家的自行結親,因肅親王一支當時已不在皇帝指婚之列。那遜蘭保所生之子便是晚清著名滿族文人盛昱。另外,應由皇帝指婚的近支宗室,若未經皇帝指婚而與蒙古自行結親,也是被許可的。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上諭說,宗室王公與蒙古「若系伊等之親戚、行走相熟之蒙古,私行給予者尚可,准其私下結親後奏聞」(《欽定八旗通志》卷首十二《敕諭六》)。
滿蒙王公自行結親的事例很多,例如,順承郡王倫柱第十一女嫁阿拉善蒙古親王囊棟布蘇隆;倫柱之子鎮國將軍春定娶漠北蒙古駐京台吉多爾濟旺楚克之妹,即那遜蘭保的姑姑;莊親王綿課第十女嫁翁牛特蒙古郡王敖那克勒迪;貝勒文和(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的後裔)之女嫁科爾沁蒙古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的姐姐嫁禮親王全齡;僧格林沁之女嫁貝勒奕綸之子載華;僧格林沁之子伯彥訥謨祜娶怡親王載垣長女郡主;伯彥訥謨祜之子那爾蘇娶瑞郡王奕誌之女;那爾蘇之女嫁毓岐(乾隆帝後裔);那爾蘇之子阿莫爾靈圭娶睿親王魁斌之女郡主;慶親王奕劻的長女嫁漠北蒙古駐京親王那彥圖;那彥圖的一子祺克坦娶鎮國公溥芸之女,另一子祺誠武娶鎮國將軍毓長之女;那彥圖之女嫁睿親王中銓;肅親王隆懃第二女嫁漠北蒙古的車王府,第五女嫁喀喇沁蒙古親王貢桑諾爾布;肅親王善耆之女嫁科爾沁蒙古親王業喜海順。
皇帝指婚並無監視蒙古王公的意圖
清朝皇帝把皇家女指嫁蒙古,是否有監視蒙古王公的意圖?應該說,清帝即使有這種意圖,也不可能以文字形式留諸檔案或文獻資料之中。究竟有無這種意圖,不能作簡單的推測與臆想,而應根據客觀史實進行事理上的分析與判斷。
清朝皇帝對於出嫁蒙古的格格等,絕大多數是從不見面的。他所能見到的只是他的女兒即公主(包括個別養于宮中的侄女而封公主者),而在出嫁蒙古的皇家女中,公主只佔很小比例,為6%(在432人次之中,公主僅有27人次)。其他眾多的宗室王公之女,不僅平時,即使出嫁蒙古指婚時,皇帝也是不見面的,只憑宗人府提供的綠頭牌所記的簡介予以指配。直至嘉慶十年(1805),嘉慶帝才諭令:婚姻大事,如此做法太簡單,命以後將男性一方引見給皇帝,以見其品貌,為宗女擇婿。而本皇族出嫁的宗女,皇帝仍不見面,這在《宗人府則例 · 請旨指婚》中有明確記載。皇帝連宗女之面都從未見過,不可能囑咐她們監視蒙古王公。
乾隆以後,出嫁蒙古的公主都已長期住在北京的公主府,不再居住蒙古地區,如果清帝有意令出嫁公主監視蒙古王公,是不會讓她們長期居京的。另外,公主的丈夫(即額駙)駐京也出於自願,並可隨時前往自己的蒙古部旗處理事務。因此,也談不到讓這些公主監視他們。
乾隆以前出嫁而入居蒙古的公主大多數是嫁到與清廷關係比較密近的蒙古部旗。乾隆以前溯至順治朝,出嫁併入居蒙古部落的公主共12位元,全部嫁與原來主動歸附清廷的蒙古部落,其中5位嫁科爾沁左翼蒙古,2位嫁巴林右旗,1位嫁喀喇沁蒙古,1位嫁翁牛特蒙古,3位嫁漠北喀爾喀蒙古。
科爾沁部是與清皇室關係最近的蒙古部落,公主出嫁之旗又主要是該部左翼中旗,即孝莊文皇后娘家之旗。以公主出嫁該旗,主要緣于世代結親、親上作親的習俗,所以嫁入該部的公主也較多。
巴林蒙古與清皇室的關係也較密近,清太宗皇太極之女淑慧公主為孝莊文皇后所生,順治五年(1648)嫁與巴林部右旗。康熙三十年(1691),清聖祖又將女兒榮憲公主嫁入淑慧公主所嫁的家族,姑祖母與侄孫女同旗同家族生活,與嫁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情況類似。
喀喇沁、翁牛特部是康熙帝另外兩位公主出嫁之部,此舉似有「獎酬」之意。在察哈爾蒙古領主布林尼發動叛亂時,喀喇沁蒙古領主紮什不僅拒絕布林尼的策反,而且向康熙帝告密,並出兵平叛。翁牛特部的劄薩克郡王博和多娶皇家郡主,所生之子畢裏袞達賚襲劄薩克郡王,也積極出兵平叛。其後,康熙建木蘭圍場,大片土地主要是喀喇沁部與翁牛特部劃給清廷的。
康熙帝將其女端靜公主嫁與喀喇沁部領主紮什之子噶爾藏,將溫恪公主嫁與翁牛特部畢裏袞達賚之子蒼津,與這兩部的領主結為兒女親家,當是對他們的忠貞與支持的回報與獎勵。如果說康熙帝將女兒出嫁這兩部旨在監視他們,則不近情理,也不合常情。
另外,這兩部鄰接圍場與避暑山莊行宮,康熙帝每年於圍場舉行木蘭秋獮、駐避暑山莊期間,與女兒見面也較方便,《康熙起居注》、《清聖祖實錄》有不少相關記載,這當系康熙將女兒嫁與這兩部的又一層考慮。
再看嫁與漠北喀爾喀蒙古的三位公主。康熙帝之女恪靖公主,嫁喀爾喀土謝圖汗部領主之子敦多布多爾濟。恪靖公主出嫁後,一直沒有居住漠北土謝圖汗部,而是居於遠離漠北的漠南歸化城(起初居住在歸化城以南之清水河),直至去世,始終在漠南的公主府生活,而不在漠北本部。
康熙另一女純愨公主嫁與賽音諾顏部的策淩,策淩從小被康熙帝教養宮中,長大指為額駙,與公主生活在北京。策淩回歸漠北時,這位公主已死于京城,也從未到過漠北本部。
另一位和惠公主則是宮中養女,雍正帝把她指與土謝圖汗部的多爾濟色布騰,在京下嫁結婚,婚後一年多即死在京城,葬於北京東郊東直門外,她這一年多當主要在京居住。
可見,嫁與漠北的這幾位公主,皇帝或讓她們在北京生活,或在漠南居住,與乾隆以後皆居京的公主一樣,皇帝也沒有讓她們入居本部以監視蒙古王公之意。
有一樁婚事也許有這種可能,那就是入關前皇太極之女出嫁察哈爾部。察哈爾蒙古是蒙古大汗所在之部,清入關前的天聰年間,被後金政權聯合其他蒙古部落消滅,林丹汗死,其子額哲歸降後金。皇太極讓額哲仍領其殘部,安置在盛京附近的義州就近控制,又把二公主嫁與額哲,以示籠絡。
皇太極此舉是否有監視之意,不得而知;也許有這種可能,但只是推測,未必是事實。不過,清帝即使沒有這種用意,其客觀作用又並非不存在。察哈爾這一被清廷消滅的部落,倘若其蒙古王公不甘屈從而萌生反叛之念,也許會因皇家公主在側而不得不收斂或打消這種念頭。
總之,清廷出嫁蒙古的宗女,絕大多數與皇帝並不見面,還有一部分是滿蒙王公間自行結親,乾隆以後嫁與蒙古的公主也不入居蒙古,都不存在皇帝讓出嫁女監視蒙古之事。清入關後入居蒙古的公主,都是嫁入與清廷關係密近的部落。從史事及情理上分析,都看不出清帝有將公主、宗女等出嫁以監視蒙古王公的意圖。入關前嫁公主于察哈爾部是否有監視該部之意,尚不清楚,清帝即使有此意,也是極個別的特殊事例。(《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杜家驥)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王得祿族譜 在 王得祿族譜 :: 台灣觀光指南 的推薦與評價
王得祿族譜 羅山遊客中心羅山遊憩區免費露營場 澀水森林步道廁所 魚池鄉大雁村城堡 日月潭自行車租借 宜蘭秘境 芝蘭公園一日遊 四草綠色隧道門票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 ... ... <看更多>
王得祿族譜 在 網友PTT聊霧峰林家釣出「真正後代」回應被推爆! - 自由時報 的推薦與評價
日前有網友在PTT八卦板發問「霧峰林家跟板橋林家哪個有錢啊?」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甚至連霧峰林家後代林帛亨都在臉書特別針對網友說法進行回應, ... ... <看更多>
王得祿族譜 在 [轉錄][閒聊] 一樣承上部分。 - 精華區NDHU-His99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NDHU-His96 看板]
作者: GuitarTsai (投手是很講天分的) 看板: NDHU-His96
標題: [閒聊] 一樣承上部分。
時間: Mon Oct 2 00:06:03 2006
明末、鄭氏篇
1 臺灣割據志(川口長孺)
5 臺灣鄭氏紀事(川口長孺)
11 閩海紀要(夏琳)
15 臺灣鄭氏始末(沈雲)
22 海紀輯要(夏琳)
23 閩海紀略(不著撰人)
24 海上見聞錄(阮旻錫)
25 賜姓始末(黃宗羲)
鄭成功傳 (附)隆武紀年(行朝錄之一)
魯紀年(行朝錄之四)
永曆紀年(行朝錄之八)
32 從征實錄(楊英)
35 靖海志(彭孫貽) (附)鄭芝龍受撫等三篇
67 鄭成功傳(鄭亦鄒)
鄭芝龍傳(清史列傳)
鄭成功傳(清史稿)
鄭成功傳(匪石) (附)延平二王遺集(玄覽堂叢書續集)
鄭延平王受明官爵考(朱希祖)
69 鄭氏關係文書
石井本宗族譜
海外異傳(齋藤正謙)
76 南天痕(西亭凌雪)
77 天妃顯聖錄
天上聖母源流因果
85 南明野史(三餘氏)
86 所知錄(錢澄之)
96 東南紀事(邵廷采)
98 平閩紀(楊捷)
99 海東逸史(翁洲老民)
106 明季三朝野史(顧炎武) (附)航海遺聞(汪光復)
111 思文大紀
112 明季遺聞(鄒漪)
114 續補明紀編年(王汝南) (附)永曆皇帝(不著撰人)
118 魯春秋(查繼佐) (附)北征紀略(張煌言)
使臣碧血(不著撰人)
皇明監國魯王壙誌
123 徐闇公先生年譜(陳乃乾、陳洙) (附)交行摘稿(徐孚遠)
127 鹿樵紀聞(梅村野史)
132 南疆繹史(李瑤)
勘本(三十卷)
摭遺(十八卷)
卹諡考(八卷)
(附)南疆逸史跋(楊鳳苞)
133 續明紀事本末(倪在田)
134 小腆紀年(徐鼒)
135 海外慟哭記(黃宗羲) (附)恩舊錄
贛州失事紀(行朝錄之二)
紹武爭立紀(行朝錄之三)
舟山興廢(行朝錄之五)
日本乞師紀(行朝錄之六)
四明山寨紀(行朝錄之七)
沙定洲之亂(行朝錄之九)
張元箸先生事略等十一篇
(附)黃梨洲先生年譜(七世孫垕炳)
136 罪惟錄選輯(查繼佐)
137 黃漳浦文選(黃道周)
(附)漳浦黃先生年譜(莊起儔)
138 小腆紀傳(徐鼒)
(附)小腆紀傳補遺(徐承禮)
148 明季南略(計六奇)
(附)鄭芝龍擊劉香老等二篇
149 三藩紀事本末(楊陸榮)
153 荷箦叢談(林時對)
154 荷蘭人侵據彭湖殘檔 (附)和蘭傳(明史)
紅毛夷(沈德符──野獲編)
稅璫考摘錄(張燮──東西洋夷)
157 鄭氏史料初編
163 東山國語(查繼佐) (附)查東山先生年譜(沈起、張濤)
書湖州莊氏史獄(翁廣平)
177 爝火錄(李天根)
183 聖安本紀(顧炎武)
聖安本紀(二卷本)
聖安本紀(六卷本) (附)隆武遺事
209 野史無文(鄭達)
219 廣陽雜記選(劉獻廷) (附)池北偶談十則(王士禛)
香祖筆記六則(王士禛)
觚賸十六則(鈕琇)
談往一則(花村看行侍者)
234 行在陽秋
235 幸存錄(夏允彝)
續幸存錄(夏完淳)
237 崇相集選錄(董應舉) (附)日本、琉球、和蘭(茅瑞徵──皇明象胥錄)
東湧偵倭(朱國楨──湧幢小品)
巡按福建監察御史李凌雲奏(明神宗實錄)
逸史考一則(張燮──東西洋考)
漳泉海寇(吳偉業──綏寇紀略補遺)
澎湖嶼、琉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閩海、澎湖圖說、攻夷考、備紅夷議(陳仁錫──皇明世法錄)
238 東明聞見錄(不著撰人)
求野錄(客溪樵隱)
也是錄(自非逸史)
兩廣紀略(華復蠡)
安龍紀事(江之春)
239 閩事紀略(華廷獻)
閩游月記(華廷獻)
粵游見聞(瞿共美)
倣指南錄(范康生)
241 吳耿尚孔四王全傳(不著撰人) (附)金壇獄案(計六奇)
戴重事錄(章學誠)
董心葵事記(不著撰人)
242 江南聞見錄(不著撰人)
揚州十日記(王秀楚)
嘉定屠城紀略(不著撰人)
東塘日劄(朱子素)
江上遺聞(沈濤)
240 青燐屑(應廷吉) (附)燕都日記
244 明亡述略(鎖綠山人)
平定耿逆記(李之芳)
246 江陰城守紀(韓菼)
江陰守城記(許重熙)
平吳事略(南園嘯客)
揚州城守紀略(戴田有)
248 庭聞錄(劉鍵)
249 遇變紀略(聾道人)
甲申紀變錄(錢邦芑)
甲申忠佞紀事(錢邦芑)
滄州紀事(程正揆)
北使紀略(陳洪範)
袁督師斬毛文龍始末(李清)
250 崇禎朝野紀(李遜之)
251 風倒梧桐記(何是非)
庚寅十一月初五始安事略(瞿元錫)
弘光朝偽東宮偽后及黨禍紀略(戴田有)
東林本末(不著撰人)
254 研堂見聞雜記(不著撰人) (附)莊氏史案(不著撰人)
257 玉堂薈記(楊士聰)
258 江上孤忠錄(趙曦明)
孤忠後錄(祝純嘏)
嘉定縣乙酉紀事(朱子素)
過江七事(陳貞慧)
259 東林與復社
東林始末(蔣平階)
復社紀事(吳偉業)
復社紀略(陸世儀)
汰存錄紀辨(黃宗羲)
260 閩中紀略(許旭)
閩難記(洪若皋)
海寇記(洪若皋)
國變難臣鈔(不著撰人)
261 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
263 烈皇小識(文秉)
264 甲申傳信錄(錢甹塀只)
266 弘光實錄鈔(不著撰人)
福王登極實錄(文震亨)
267 西南紀事(邵廷采)
268 浙東紀略(徐芳烈)
寧海將軍固山貝子功績錄(不著撰人)
揚州變略(不著撰人)
京口變略(不著撰人)
淮城紀事(不著撰人)
269 蜀碧(彭遵泗)
270 崇禎長編(不著撰人)
271 客滇述(顧山貞)
蜀記(著撰人)
272 崇禎記聞錄(不著撰人)
278 明季北略(計六奇)
279 甲乙日曆(祁彪佳) (附)祁忠敏公年譜(王思任等)
281 通鑑輯覽明季編年
282 石匱書後集(張岱)
284 平定三逆方略
285 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李之芳) (附)文襄公年譜(程光¾塀豆)
286 雪交亭正氣錄(高宇泰)
289 明經世文編選錄 (附)盟鷗堂集選文六篇(黃承玄)
291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301 偏安排日事蹟(不著撰人)
302 嶺海焚餘(金堡)
305 蘄黃四十八砦紀事(王葆心)
307 明史選輯
清領時的台灣
一、鄭、清角力與征台篇
12 東征集(藍鼎元)
13 靖海紀事(施琅)
14 平臺紀略(藍鼎元) (附)鹿洲初集及鹿洲奏疏選文十篇
16 平臺紀事本末
102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 (附)乾隆平定臺灣得勝圖十二幅
213 海濱大事記
海濱大事記(林繩武)
國初東南靖海記(魏源)
東瀛紀事(楊廷理)
平定臺灣述略(趙翼)
嘉慶東南靖海記(魏源)
援臺紀略(續修廬州府志)
230 清耆獻類徵選編
二、訪台踏查篇
6 臺游日記(蔣師轍)
44 裨海記遊(郁永河)
鄭氏逸事
番境補遺
海上紀略
宇內形勢
89 臺灣遊記
全臺遊記(池志徵)
觀光日記(吳德功)
鯤瀛日記(施景琛)
臺灣遊記(張遵旭)
211 臺灣旅行記
臺灣旅行記(邱文鸞)
臺灣旅行記(劉範徵)
臺灣旅行記(謝鳴珂)
三、清領治台篇
7 東槎紀略(姚瑩)
17 治臺必告錄(丁曰健)
鹿洲文集三十二篇(藍鼎元)
聖武紀略三篇(魏源)
蛤仔難紀略(謝金鑾)
蠡測彙鈔四篇(鄧傳安)
內自訟齋文集十二篇(姚瑩)
東溟文集十二篇(姚瑩)
東槎紀略三篇(姚瑩)
防夷奏疏(達洪阿、姚瑩)
奏開番地疏等二篇(劉韻珂)
條覆籌辦番社議等二篇(熊一本)
上劉玉坡制軍論臺灣時事書(仝卜年)
籌辦番地議等二篇(史密)
斯未信齋存稿三十四篇(徐宗幹)
斯未信齋文集三十五篇(徐宗幹)
平臺藥言等十八篇(丁曰健)
賞加二品頂戴恭謝天恩摺等十二篇(丁曰健)
請卹清單等二十一篇(丁曰健)
52 安平縣雜記
199 福建省例
221 清史講義選錄(汪榮寶)
262 東華錄選輯
273 東華續錄選輯
276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
277 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
四、民變、舉事篇
8 東瀛紀事(林豪)
47 戴施兩案紀略(吳德功)
戴案紀略
施案紀略
214 清稗類鈔選錄(徐珂)
五、官員、私人記事篇
2 東瀛識略(丁紹儀)
4 臺海使槎錄(黃叔璥)
9 蠡測彙鈔(鄧傳安) (附)沈太僕(光文)傳等五篇
19 海東札記(朱景英)
20 臺陽筆記(翟灝)
21 巡臺退思錄(劉璈)
26 海國聞見錄(陳倫炯)
27 劉壯肅公奏議(劉銘傳)
30 臺陽見聞錄(唐贊袞)
33 靖海紀略(曹履泰) (附)福建巡撫熊殘揭帖等四篇
36 臺灣紀事(吳子光)
39 甲戌公牘鈔存(王元峺)
40 臺海恩慟錄(思痛子) (附)中日兵事本末(羅惇额)
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姚錫光)
42 海南雜著(蔡廷蘭)
60 臺灣外記(江日昇)
62 楊勇愨公奏議(楊岳斌)
71 臺灣日記與稟啟(胡傳)
87 斯未信齋文編(徐宗幹)
88 左文襄公奏牘(左宗棠)
93 斯未信齋雜錄(徐宗幹)
97 張文襄公選集(張之洞)
104 澎湖臺灣紀略(杜臻)
澎湖志略(周于仁、胡格)
臺灣紀略附澎湖(林謙光)
107 臺灣雜記(佐倉孫三)
109 澎湖紀略(胡建偉)
115 澎湖續編(蔣鏞)
120 臺灣通紀(陳衍)
126 清朝柔遠記選錄(王之春) (附)沿海形勢略
128 臺灣通史(連橫) (附)連雅堂先生年表(連震東)
129 臺海見聞錄(董天工)
131 李文忠公選集(李鴻章)
194 清先正事略選(李元度)
207 陳清端公年譜(丁宗洛)
212 魂南記(易順鼎)
魂南記
魂南集 (附)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
劉永福援臺始末(羅香林──劉永福歷史草)
216 臺灣輿地彙鈔
臺灣雜記(季麒光)
臺灣隨筆(徐懷祖)
臺灣始末偶記(魯之裕)
閩遊偶記(吳桭臣)
閩中摭聞(陳雲程)
臺灣番社考(鄺其照)
臺灣府圖志(洪亮吉)
臺灣府方輿考證(許鴻磐)
閩雜記十八則(施鴻保)
全臺圖說(周懋琦)
閩輶嶠軒錄(臺灣府)(卞寶第)
臺灣小志(龔柴)
臺灣筆記(不著撰人)
臺灣地略(馬冠群)
臺灣省輿地考(劉錦藻) (附)臺灣職官考
茅港尾紀略(黃清淵)
231 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吳贊誠) (附)卞制軍奏議選錄(卞寶第)
252 兩粵夢遊記(馬光)
江變紀略(徐世溥)
297 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吳大廷) (附)福建票鹽志略序等十四篇
303 陳第年譜(金雲銘)
台灣文化
一、風俗、文化篇
54 臺灣教育碑記 (附)明志書院案底
161 臺灣語典(連橫)
162 臺灣三字經(王石鵬) (附)臺灣說略
166 雅言(連橫)
170 櫟社沿革志略(傅錫祺) (附)櫟社第一集
218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 (附)臺灣東部碑誌
283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蔣元樞) (附)萬壽宮圖碑等拓本六幅
二、詩文集篇
3 小琉球漫志(朱仕玠)
10 赤崁集(孫元衡)
28 臺灣雜詠合刻
臺灣雜詠、續詠(王凱泰)
臺陽雜興(馬清樞)
臺陽雜詠(何徵)
海音詩(劉家謀)
34 臺陽詩話(王松)
41 北郭園詩鈔(鄭用錫)
50 滄海遺民賸稿(王松)
53 臺戰演義
56 閩海贈言(沈有容)
57 割臺三記
割臺記(羅惇额)
臺灣八日記(俞明震) (附)臺灣唐維卿中丞電奏稿
讓臺記(吳德功)
59 瀛海偕亡記(洪棄生) (附)寄鶴齋詩選二百三十三首
64 臺灣詩乘(連橫)
70 嶺雲海日樓詩鈔(丘逢甲) (附)倉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譜
72 無悶草堂詩存(林朝崧)
82 內自訟齋文選(周凱)
83 中復堂選集(姚瑩)
94 劍花室詩集(連橫)
100 哀臺灣箋釋 (附)普天忠憤集詩選七十一首
116 陳清端公文選(陳璸)
122 使署閒情(六十七)
142 張蒼水詩文集(張煌言) (附)年譜一(全祖望)
年譜二(趙之謙)
143 六亭文選(鄭兼才)
144 陶村詩稿(陳肇興)
147 窺園留草(許南英) (附)窺園先生自定年譜
182 朱舜水文選(朱之瑜) (附)舜水先生行實等六篇
201 半崧集簡編(章甫)
202 潛園琴餘草簡編(林占梅)
208 雅堂文集(連橫)
215 後蘇龕合集(施士洁)
217 鮚埼亭集選輯(全祖望) (附)吳同初行狀等三篇(顧炎武)
陸周明墓誌銘等四篇(黃宗羲)
224 臺灣詩薈雜文鈔
225 藏山閣集選輯(錢秉鐙)
229 清經世文編選錄 (附)正誼堂集選文九篇(張伯行)
綠野齋集鈔選文二篇(劉鴻翱)
籀經堂類稿選文六篇(陳慶鏞)
小酉腴山館文集選文一篇(吳大廷)
245 島噫詩(盧若騰) (附)留菴文選
280 臺灣詩鈔 (附)諸種詩集序跋二十篇
304 寄鶴齋選集(洪棄生)
實錄、官方檔案篇
29 福建臺灣奏摺(沈葆楨) (附)兩江總督任內奏摺七篇
31 臺案彙錄甲集
38 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
43 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 (附)東方兵事紀略議款篇(姚錫光)
49 東溟奏稿(姚瑩)
78 清代臺灣職官印錄
79 臺灣私法債權編
91 臺灣私法商事編
110 臺灣海防檔
117 臺灣私法人事編
125 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
139 臺灣府賦役冊
150 臺灣私法物權編
151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
152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168 鄭氏史料續編
169 南明史料
171 淡水廳築城案卷
173 臺案彙錄乙集
174 清代官書記鄭氏亡事
175 鄭氏史料三編
176 臺案彙錄丙集
178 臺案彙錄丁集
179 臺案彙錄戊集 (附)正藍旗漢軍出演尓位數目清單
180 清職貢圖選
184 臺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
191 臺案彙錄己集
192 法軍侵臺檔
197 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
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
新竹縣簡明總括圖冊
鳳山縣簡明總括圖冊 (附)設改章程總冊
198 清季外交史料選輯(王彥威) (附)清季外交年鑑節錄
200 臺案彙錄庚集
203 籌辦夷務始末選輯 (附)嘉慶及道光前期有關臺灣外交史料
同治年間臺灣壯勇拆搶教堂殺死教民案
204 法軍侵臺檔補編
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選錄
光緒十年中法交涉電報檔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錄
醇親王奕粧致軍機處尺牘
軍機處雜檔中之尺牘
205 臺案彙錄辛集 (附)李長庚、王得祿、邱良功、許松年、黃標合傳
王得祿行述
210 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
222 臺灣兵備手抄
226 清會典臺灣事例 (附)臺灣省暨臺灣、臺北、臺南三府及臺東州圖
227 臺案彙錄壬集
228 臺案彙錄癸集
236 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補編
道光咸豐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選錄
英國檔選錄
美國檔選錄
247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
253 述報法兵侵臺紀事殘輯 (附)澎湖考略(中法戰爭資料)
中法兵事本末(羅惇额)
甲申戰事記(池仲祜)
請纓日記節錄(唐景崧)
255 滿洲秘檔選輯
256 清奏疏選彙
265 中日戰輯選錄(王炳耀) (附)答客問劉大將軍事(中日戰爭資料)
簡大獅慘死憤言(中日戰爭資料)
聞塵偶記(文廷式)
278 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288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
290 臺灣對外關係史料
295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
296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 (附)崇禎長編選錄
鄭氏史料初編補輯
300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
以下為實錄部分
158 清世祖實錄選輯
165 清聖祖實錄選輯
167 清世宗實錄選輯
186 清高宗實錄選輯
187 清仁宗實錄選輯
188 清宣宗實錄選輯
189 清文宗實錄選輯
190 清穆宗實錄選輯
193 清德宗實錄選輯
294 崇禎實錄
明□宗□皇帝實錄
崇禎實錄
較為人所忽略的一環:原住民、婦女
原住民篇
46 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 (附)同治六年美國船員被生番戕害一案奏稿六篇
51 臺灣生熟番紀事(黃逢昶) (附)化番俚言(吳光亮)
訓番俚言(王凱泰)
90 番社采風圖考(六十七)
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
臺番圖說
臺灣內山番地風俗圖 (附)臺灣番社圖(黃叔璥)
308 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羅大春)
(附)上制府請經理臺灣後山番地(佚名)
淮軍平定臺灣番社紀略(方濬頤)
臺灣地勢番情紀略(方濬頤)
征番紀勳(依田學海)
婦女篇
108 彰化節孝冊(吳德功) (附)臺灣孝節錄(鷹取田一郎)
其他類綜合篇(這部分我還沒有詳細對過,先給大家參考)
18 臺灣志略(李元春)
220 碑傳選集
223 續碑傳選集
243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274 清史烈傳選
298 臺灣霧峰林氏族譜
309 臺灣關係文獻集零
閩省海賊(孫承澤──春明夢餘錄)
浮海記(張麟白)
皇明□□樂齋公暨妣郭氏誌銘(鄭經)
皇明石井鄭氏祖墳誌銘(鄭經)
鄭氏祔葬祖父誌銘(鄭克塽)
閩中即事(葉舒潁)
清三藩史料選錄
永憲錄選錄(蕭奭)
雍正八年上諭檔選錄
培遠堂偶存稿選錄(陳宏謀)
柚村文選錄(湯彝)
綠野齋集選錄(劉鴻翱)
臺灣之獄(夏燮──中西紀事)
鴉片戰爭閩省軍需請銷案(明清史料壬編)
送黎召民觀察臺灣序(陳璞──尺岡草堂遺集)
岑勤襄公奏稿選錄(岑毓英)
石遺室集選錄(陳衍)
臺陽集(唐贊袞)
書臺嶠紳民電稟後(不著撰人)
澎湖文獻鈔存
數典不忘
以上,我可沒有洩史料題喔,大家多多注意吧……畢竟這是溫所長所交代新生們的功課~
--
重案組的咖啡最好,你也來一杯。
https://www.wretch.cc/album/GuitarTsai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82.2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6.16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