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彝族各村寨在火把節佳節之前,各家都要準備食品;在節日裏縱情歡聚,放歌暢飲。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幹松木和松明子紮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間,將火把、松明子插於田間地角。遠處望去,火龍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動人。最後...
琴山徹夜之歌 在 張吉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在地過年,其一最觸動的事,竟是新世代還記得【回家過年】。
過年前,接到一個留台大馬學生的信息,因疫情無法返國過年,同學們欲用手機拍一支影片,想藉這首【回家過年】送給家鄉的親友,表達思念。
回想12年前,這是迄今唯一,我為電台提筆寫過一首不唱“興旺發”的賀歲歌。
2008年9月12日,檳城女記者因報導某巫統黨員的“寄居論”,在一句 “為了保護她安全” 荒謬藉口下被扣留。那一夜我跟許多媒體人一樣,憤怒,徹夜不眠。
事隔一個月,接到這任務,寫了這首詞,試試能否過關,後來,將采集到的一首洗琉瑯客家山歌,找Alex San作為創作素材,所以部分人聽得出,曲意有濃濃的本土客家韻。歌曲編寫好了,又遇上零budget,想辦法找自家電視攝制隊拍了電台有史以來第一支MV,而且當年還得午夜當完班後,趕去電視台陪一個馬來剪接師剪輯,那時電視台連基本的中文字幕系統都沒有,臨時找了友人連夜用書法抄歌詞。4天內,在一個極度有限的環境,完成不太理想的成品,其實若有機會,或想重拍。
2009新歲之際,歌曲終於誕生,該承受的該經歷的,非三言兩語能盡訴,也因此在MV開場,選了一段古琴曲【瀟湘水雲】作序幕。
總之,能讓如此叛逆的賀歲歌出現在國營廣播電台,算是奇跡。後來竟意外地引起迴響,台方接下來每一年要求再寫一首,每一回我都拒絕,原因只有一個,你我皆知。
那年,不為鏘鏘年節而寫,12年過去了,誰還在反抗?
今日重聽,感謝新世代讓這首歌,心火不熄。
【回家過年】
作曲:Alex San
作詞:張吉安
一年又一年,這座城市的喧嘩
誰還在歡唱,誰不再反抗
一站又一站,站在自己的車站
一面都是墻,一退就是讓
一年又一年,這座城市換紅衫
誰還在歡唱,誰不再反抗
一代又一代,先賢鑼鼓走過來
家在土裏長,國在心裏放
你來自北方,我來自南方
你不是寄居,我不是流浪
你身在異鄉,我心在家鄉
只求你我都心寬
但願年年內心安
琴山徹夜之歌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張專輯,給每個正在轉大人的你】
#C班人生 #Colbie王思涵
.
一切要從 〈#守望島嶼〉開始說起。
Colbie出生自檳城,中學畢業後到吉隆坡升學,唸的是設計,課餘和朋友組樂團,在民歌餐廳駐唱,後來參加八度空間電視台舉辦的詞曲唱作比賽,獲獎出道。她離鄉背井,到近三百公里外的城市打拼,在這座既新又陌生的城市裡展開自己一個人的漫遊與尋索,然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會守望 一座島嶼
在變化裡 用盡全力 保有自己」
其實她這樣的人生設定,不正也是每個隻身前往城市打拼的,我們的故事?她離開那座養育她的北方島嶼,正因為離開了它,所以她必須守望它。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守望的原鄉。那個原鄉可以是我們來自的地方,是家;也可以不特指地域,而純粹作為一種意象的指涉——而我從她歌聲裡了解到的,是一路走來的那個「她」自己。然而,此刻的她正處於過去與往前的,或狼或狗的曖昧魔術時刻中間,其實也就是每個即將邁入三十的我們正歷經著的,轉大人的過程。
我(用我那劣質的耳機)不時聽見〈守望島嶼〉編曲裡的電影膠捲聲,或許在詞曲都沒有明說的地方,她正用這首歌回憶著自己的點滴。背身少女般的嫩綠(實在無法用粉嫩來形容她),往另一個星球的自己前進。
〈#嗨喲嗨喲〉打頭陣,一進場就用非常隨性的擬聲詞表達了歌手對生活的態度。總是安靜內向的Colbie觀察到「他的夢想你的生活,羨慕開不出來的花朵」,於是豁達地表示「人生的茶杯裡的風波,一口喝下去再說」,立意清楚——過好各自的人生,遇到什麼跨不過去的事,「靠自己成佛」啦,還要說什麼呢,嗨喲嗨喲。
與嗨喲嗨喲這種人生態度不謀而合的,還有一首6/8民謠曲風的〈#僵尸別來打擾我的夢〉。一首玩的是字聲,一首玩的是樂聲。就樂理而言,6/8拍本身小節裡就有六個八分音符,與專輯裡的其他歌曲擺在一起,節奏明顯突出,加上前大半段的吉他彈奏採用斷奏式(staccato),仿佛僵尸跳著登場,好玩至極。看著林正英僵尸電影長大的人,誰會不知但凡呼吸就會被僵尸逮住呢?於是誰也躲不過。於是誰也都成為了僵尸。什麼樣的僵尸?熬夜加班者,徹夜失眠者,不過都是代名詞,不過都是,生活的通病。人生實難,僵尸們就不要再冤冤相咬了。
沒活成僵尸的人,不都活成了孔雀?
〈#孔雀〉是專輯裡最先面世的一首,細讀歌詞不難發現,這就是Colbie她自己。
「不夠禮貌也不夠賤
不懂人們所謂的體面
別急著給我標籤
你看到的我不過一面」
當然,也是在數碼亂世裡,努力不活成花枝招展、嘩眾取寵的人。
「不想直播我的晝夜
愛或不愛都很直接
我不住在動物園裡
當不了僅供觀賞的孔雀」
這是一首充滿很多時代符號的歌,把裡面的關鍵字圈出來:直播、網紅、流量、表情符號,就知道這首歌想要反諷的現象。在百鳥爭鳴啾啾啾個不停的世界裡,所謂的孔雀在別人眼裡,其實不過一隻麻雀。
所以〈#某某某〉找來了手癢計劃 Soya合唱。誰不喜歡Soya這個獨自從沙巴到台北發展的youtuber呢。她既不是孔雀也不是麻雀。用一種普遍的形容,她就是「鄰家女孩」,但我覺得她更像是那種,會陪你坐在課室最後一排玩五十十五數字拳,贏了還會大笑最後害倆人雙雙被老師罰站的中學死黨。同是遠走他方的青年,同是為夢想緊握拳頭奮不顧身的倆人,〈某某某〉像是兩個90後的互相喊話,當然少不了對成長的探問,只是這次她們選擇將拳頭鬆開,牽起手來告訴你「生命與快樂都是短暫的,要是喜歡就快一點擁抱。」
終於也有一首是在談論愛情的〈#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詞作,每次細嚼都是不一樣的味道。但這首詞太老練了,像是「別用溫柔試探我的敏感,又故意說笑話突然轉彎」必然是經歷許多人世流轉,滄海桑田的人才得以寫下的字句。Colbie在這首歌裡動用了她的老靈魂,詮釋了若即若離,忽明忽暗的一段關係。我想,手指月亮撒的謊,想必換來了耳朵的受傷。只是那個受傷的耳朵裡,究竟塞滿了更多過往的情話,還是無數次演練的再見?
套〈不如我繼續累積滄桑〉MV裡的一句話:「山的那頭可能什麼都沒有,但是你還是必須自己去看一看」。
〈#希望你快樂〉寫的就是去山那一頭看看的故事,另一個轉大人的例證。只是翻山越嶺後的結果不是那麼如意——「走失的旅人,望不到星辰」。它是整張專輯裡最憂鬱的一首,卻是我最喜歡的旋律,大器而優美,大量使用提琴的編曲,像在雨裡舞蹈。Colbie藉由「希望」和「快樂」的正面陽光態度,鼓勵她那位陷在憂鬱中的朋友,有天一定會成為幸福的人。
專輯以〈#也不怎麼樣〉作結,在經歷了與人與世界交換故事的行旅,Colbie回到她自己的《C班人生》裡。歌曲前奏收進了人群的聲音,Colbie開口唱「重複的日常讓人心安,熱衷交際的人們與我無關」,人聲消失與歌者吟唱的承接,一下便將聽者收進了她的星球。她透過歌聲最後提醒你,沒有存在感,沒有光環,其實也不怎麼樣;擁有幾個朋友,心裡有個戀人,能仰望藍天的微小生活,才是屬於你我真正的人生。
《C班人生》的C-Character,又chill又有compassion,不必然要成為英雄,只要過好自己的人生。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我自己無聊的一個發現:專輯裡的每一首歌結束時,都是連著她的最後一聲歌唱一起結束,沒有再多的音樂,乾脆利落,一點情緒的緩衝地帶都不留。如此,這一首首歌就又更像Colbie這個人了,不多話,不贅言,該講的不都唱給你聽了,該反芻的,畢竟還是你自己的人生。
——————————-
Colbie 王思涵
《C班人生》專輯數位聆聽:
https://rock-mobile.lnk.to/cforcat
《C班人生》實體專輯購買:
https://shop.needle.my/lifestyle/80-colbiec.html
琴山徹夜之歌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彝族各村寨在火把節佳節之前,各家都要準備食品;在節日裏縱情歡聚,放歌暢飲。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幹松木和松明子紮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間,將火把、松明子插於田間地角。遠處望去,火龍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動人。最後青年男女會聚廣場,將許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徹夜不息。彝族火把節的重要節目之一是選俊男靚女。彝族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評委由民間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評選結果絕對公正。俊美的條件不僅要看外形還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條件是:頭髮濃黑、眉毛濃、眼睛大、鼻樑高、脖子長、皮膚細膩紅潤,身材勻稱(不能太瘦)、言談舉止得體、人品好、勤勞等多種條件。俊男的條件又不同:勇猛善戰,儀錶堂堂,體魄雄健。言行要有風度,頭梳英雄結,佩帶英雄帶和寶劍,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牽駿馬。這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節都要進行的比賽。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第一天為"都載",意為迎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打牛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婦女還要趕制蕎饃、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著火塘喝自釀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由畢摩(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由家庭老人從火塘裏接點用蒿杆紮成的火把,讓兒孫們從老人手裏接過火把,先照遍屋裏的每個角落,再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來,用火光來驅除病魔災難。最後集聚在山坡上,遊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種遊戲。火把節第二天為"都格",意為頌火、贊火,是火把節的高潮。天剛亮,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帶上煮熟的坨坨肉、蕎饃,聚集在祭台聖火下,參加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組織賽馬、摔跤、唱歌、選美、爬杆、射擊、鬥牛、鬥羊、鬥雞等活動。姑娘們身著美麗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黑體拉巴勤勞勇敢、英俊瀟灑的形象選出美男子。選出像妮璋阿芝那樣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美女。當傍晚來臨的時候,上千上萬的火把,形成一條條的火龍,從四面八方湧向同一的地方,最後形成無數的篝火,燒紅天空。人們圍著篝火盡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鬧到深夜,場面盛大,喜氣濃烈,因此享有"東方狂歡節"的美譽。當篝火要熄滅的時候,一對對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進山坡,走進樹叢,在黃色的油傘下,撥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彝族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火把節的第三天,彝語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這是整個彝族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時,祭過火神吃畢晚飯,各家各戶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設祭火台,舉行送火儀式,念經祈禱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薩,賜給子孫安康和幸福,賜給人間豐收和歡樂。人們舞著火把念唱祝詞,"燒死瘟疫,燒死饑餓,燒死病魔,燒出安樂豐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興旺。這時還要帶著第一天宰殺的雞翅雞羽等一起焚燒,象徵邪惡的精靈和病魔瘟神也隨之焚毀了。然後找一塊較大的石頭,把點燃的火把、雞毛等一起壓在石頭下面,喻示壓住魔鬼,保全家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牛羊肥壯。最後,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龍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眾人團結一心,共同防禦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