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亮成為一種罪名]
30歲的許先生,是一名打扮入時的青年人,髮型修剪得起伏有致,左耳綴了幾只耳環,這天他穿了簇新的白恤衫,結上幼身黑色領呔。
晚上8時開始,他在銅鑼灣商業區向義工領了一支長條型的白蠟燭,連着黑色的阻風紙杯,點起了的蠟燭慢慢燃燒,他緩緩走近維多利亞公園方向,就在對面馬路給警察截停。此時,蠟燭燒了一半,紙杯內盛滿了燭淚。
圍在他身邊的警察,最高峰時有十來個,他背靠商店外牆,前面全是警察的身軀。警察跟他說,必須要吹熄蠟燭,他問為何?警察指,點起的蠟燭就可能觸犯非法集結罪。
他用手扇蠟燭,蠟燭沒有熄滅。警察說,現在批准你脫下口罩吹熄蠟燭,糾纏了一會,他無奈依從。許先生被搜身及查身份證,「我又沒有任何犯罪紀錄,第一次被截查就給了六四。我甘心情願,為了前人的付出。」
這位追上潮流的青年坦言,以往很少參加六四集會,但這一次讓他心情激動,因為一年多沒有機會參加任何集會或遊行了。剛被警察釋放的他,接受記者訪問時,拿着白蠟燭的左手腕不住顫抖,左手手腕皮膚上可見紋身,這名強壯的男子,額頭的冷汗不住流下來,滴到地上。
許先生坦言,被截查時感到難受,「你可以感覺到整個社會瀰漫着恐懼和焦慮,他們要打壓我們,這個社會肯定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所有事都往錯的方向走。」一個大男孩,一身結實肌肉,難掩被警察截查的驚恐:「我沒想過,點一支蠟燭也要那麼多的勇氣。」
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恫嚇行動。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了30年的六四燭光集會,去年被政府反對,仍有大量市民成功進場,警方後來拘捕了具知名度的社運領袖亦已把他們收監。今年六四,港府再以「疫情」為由限制市民集會,但由於公共衛生相關罰則主要為罰款,故此警方亦在橫額及廣播中提及,違反者還會被拘以公安條例相關的非法集結罪名,違者可以判處監禁。
32周年的六四集會,第一年迎來空蕩蕩的球場,康文署開了大光燈,把場內照得燈火通明,海量的軍裝警察,駐守園內每個角落,園外的銅鑼灣,甚至全香港,總共派出共7千警力。銅鑼灣可謂每十步就會遇到警察。有到來的市民,在關起了的鐵閘外,拍攝空洞洞的球場。
三十二年,維園球場第一次空空如也。以往燭海佔據了多少個球場的畫面不復再。球場內,除了警察,還是只有警察。
官方事先放消息,指今晚若有人黑色衣服到維園燃起蠟燭可能被拘捕。那個法網拉得有多大得多大。今天大家起牀,支聯會副主席,本身是大律師的鄒幸彤,因為曾公開表示今晚會以個人名義到維園點蠟燭悼念,已經被捕。幾天前,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亦被政府指控沒有申請展覽相關的娛樂牌照而宣佈閉館。
兩個穿黑裙拿着蠟燭的三十歲女孩,一直圍着維園外步行,其中一人說:「就是要看看他們(政府)的恐懼去到那裡。」
整個晚上,大家都用不同方法表達抗爭或悼念的情緒。高調的人穿了一身黑衣,拿了白花來;到了晚上,燃點了實體蠟燭的人,頂多可以在維園以外蹓躂。有人在地上以蠟燭砌成六四字樣,砌好後,趕緊離開,此地不宜久留。
維園內,大面積地被警方以鐵欄柵和膠帶封鎖着。維園裡的遊人仍在進行各種康樂活動,網球場、草地滾球場、游泳池內仍有人在做運動,兒童遊樂場也有孩子在攀爬嘻笑。只是當有跑步的人亮着手機燈,或拿着微型的電子蠟燭在跑,你會知道,誰是同路人。
在偏僻的角落,一個公廁旁邊,一位58歲的婦人「小雲」,穿了帶花紋的黑衣,拿着一本漫畫書在閱讀。晚上七時許,天漸黑,她把一支小型電子蠟燭放在椅子上,本來,她用雜物遮掩着蠟燭,夜一點,她見經過的警察人數減少,才敢把蠟燭放在較當眼處。
小雲向我解釋,她整天的「詳盡計劃」:住在九龍的她,下午2時許便坐巴士過海。「幸好我出門夠早,後來警察把多條過海隧道也設立檢查站,大塞車呀。」她先到中央圖書館借了一本和中醫有關的漫畫書,再到維園繞了幾圈。「我要看廁所,出入口在那裡,有甚麼事也可以逃走。」
她還特別挑了一個公園座椅,上面有篷頂,以免下大雨她仍可以堅持留守。「我好想個天下大雨,下大雨警察人數應該會減少。」只是來維園點支蠟燭都要做那麼多思前想後的計劃?「借本書是要裝作在這裡坐是看書,我打開手機燈,也是因為看書照明作用。唉,現在連穿黑色衣服都心驚膽顫。」
小雲說,對於她這種年紀的人,六四正值她的年青歲月,印像深刻,八號風球集會她至今仍記得,當年六四的新聞報導都保留了,成為家中珍藏的錄影帶。「佢今年話唔比,更加要出來,支聯會那麼多領袖也被捕,好傷,好傷我們這批中年人的心。」
小雲頸上掛着一枚純銀十字架,她是虔誠基督教徒,曾回中國內地探訪,知道內地教友只能低調運作,說句話都要小心,否則有後果。小雲不禁慨嘆:「現在香港感覺好似身在內地咁。樣樣嘢要靜雞雞做,低調啲一個人咁做。」她說,預先告訴親友她來維園,並定時報平安。「嘩,維園啲出口,『成隊兵』擺哂係度。」
支聯會以往被諷刺為奉行「大中華情意結」,亦即是視中國與香港為「同胞」,香港人會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小雲坦言,欣賞已故領袖司徒華的愛國情操,亦自然地形容自己始終心繫「祖國」:「我係中國人,都想國家富強,唔只係經濟富強,都想人民有分辯是非之心,有良心。」
小雲知道,每一次出來可能都是最後一次:「我以為等到今日才去參觀六四紀念館,怎知道太遲,已經被政府以奇怪的原因關掉了。唉,原來行動遲一兩日就太遲。所以今日一定要出來,怎知道明年是否連坐在這張椅都不可能?」
另一個伯伯,76歲的黃先生,在維園外合十,向着球場方向鞠躬致以悼念,他也懷有這種「大中華情意結」。
黃伯視中港人民「同為中國人」,他說,以為這麼多年,香港人支持平反六四,到香港人有需要時,期望中國內地的人民會發聲。但2019年他接觸一些內地人,對方對香港的反修例運動不支持,令他十分難受。
黃伯嘆道:「我來了維園近30次,除了3年有事沒有來,通通都有來。最記得2013年下傾盤大雨,有個八十幾歲的阿婆說要打傘遮着我,我說不用了。」但黃伯仍時堅持六四要悼念,他說,每年參加集會時,心情都沈重,「好似想喊但又喊唔出。 」
對於今天警察於清晨拘捕鄒幸彤,黃伯義憤填膺:「佢好高學歷,好可惜」。鄒幸彤現為大律師,曾在劍橋大學修讀理科。對於港府以疫情原因不准集會,黃伯說:「我好少講粗口,但都忍不住要說,這個政府是無恥的,甚麼防疫通通是借口。我不樂觀,支聯會早晚會被取締,香港玩完了,以後只能在心裡悼念。」我問他怕不怕,他說不怕:「我個仔叫我唔好去銅鑼灣,但我堅持要出來。」
究竟這天晚上的紅線是甚麼?點蠟燭、開着手機燈、還是拿着電子蠟燭?依我觀察,在維園以外的街道,規管沒那麼緊。有人穿黑衣點爉蠟遊街,不喊口號不停留聚眾還可以遊走;但若你在晚上八時或以後進入維園,在維園的主幹道上,受到的規範又更嚴苛。
小雲一個中年女士在維園暗角點着電子蠟燭,巡經的警員都沒特別干擾。但一名穿運動裝的男士,手持電子蠟燭跑步,就被警察要求要關掉電子蠟燭。警員亦沒禮貌,語帶輕佻,嘲諷市民借故跑步實際參加悼念集會:「你跑了很多次了,繼續跑吖?」
有一隊中年夫婦,也開啟着手機燈圍着維園外競步走。太太忍不住邊走邊呢喃:「哎,冇自由、失自由⋯⋯參加咗三十幾年的集會,點解搞成咁?香港點解搞成咁?連開個燈都唔得?」他曾經禮貌地跟警員理論,她引述有警員勸喻,悼念在別處可以,但維園開了個小燈,就引其他人來,又成為集會,「我地就要做嘢」。
晚上9時半,在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附近的入口,有一名白恤衫警員清楚指出界線在那裡,他拿着擴音器大聲跟路過市民說:「現在是警方的警告,如果你的手機燈開啟了,或者手持電子蠟燭,請你立即關掉,因為以上動作已經干犯了『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警方會將你地拘捕。」
在整個反修例運動,都從來沒有出現過,開啟了的手機燈,會成為一項罪名。
大量市民從遠處行過,警員大聲吼叫:「你呀你呀!白衫果位男士!你開着手機燈,即刻熄咗佢!你呀你呀!十個人一齊開手機燈,睇到你啦!」連外籍人士開手機燈都不能被倖免。不少市民嘗試理論,就被拉到一邊進行截查,查袋查身份証。
那粒比手指甲更細小的手機燈光,在黑夜的銅鑼灣像星星一閃一閃,不需多言,就有相知的共鳴。2021年6月4日,那一點手機燈泡發出的星光,承載着香港人對32年前遠在北京的亡魂的一點悼念。今時今日,香港人最大的勇氣,就是穿黑衣,走上街,點亮手機的小燈,燃亮一顆堅持良知的心。
留守兒童犯罪 在 雨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天為你摘一頁書
「青苔不會消失,只要世上還有,最後一個窮人。」—袁凌《青苔不會消失》
正因為出身塵土,所以深知繁華後頭背負代價與不被看見的卑微—中國記者袁凌在他的紀實報導作品《青苔不會消失》中,冒著賠上職涯與生命風險也要執意書寫的,是當初如大地一般生養他、卻也同樣沈默的母親與祖母,以及與那兩個女子同樣失卻聲息,消融在繁榮之後的社會邊緣、貧苦農村裡的人們。
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其實存在著巨大的城鄉、地域落差:沿海第一線城市的繁華,將勞動人口從內陸破敗老化的農村吸走。在龐大的人口紅利創造經濟成長的同時,最初生養這些人口的原鄉卻在急速凋零。以農立國的中國,總能讓人感受到格外強烈的故土情懷,然而離鄉背井、各自流離在陌生的城市,出售廉價勞力以求糊口,卻成了如今中國最常見的風景。
最常見的風景,卻未必總為人所見—經濟起飛背後的種種代價與衰敗,勢必不見容於強國論述之中。於是我們鮮少聽聞那些在產業發展背後,承接傷害的人與水土:山西煤礦坑因礦難而半身不遂、因矽肺病而中止呼吸的礦工;湘西砷礦村在多年劇毒浸染下,成了萬物潰爛的癌症村。
還有更多無形而緩慢的代價—大量農民工離家去都市打工的現象背後,是慢慢發酵的「留守兒童」隔代教養與犯罪問題。這些光鮮大國論述之中少見的荒涼,正是《青苔不會消失》獨特之處。
這些台灣往往難以想像的境況,初讀難免帶有獵奇意味,然而整本書讀完,更多的卻是淡淡的敬佩:如同袁凌自言,這些悲慘境況中的人們,拚盡全力求的,不過是想「繼續沈默地生活」。而袁凌拾起筆桿,做一個同樣無聲卻堅實的見證,不帶勵志與渲染意味地,記錄這塊土地上卑微中的尊嚴與生氣。
延伸閱讀: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劉紹華,群學出版,2013
✏《散沙:中國農民工的故事》,白曉紅,行人出版,2014
留守兒童犯罪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驟變的中國 中國社會研究深度報導
中國人口13.4億,60歲以上1.78億佔13.26%,其中一半無子女空巢,最大問題是心靈孤獨。
3億人失業;2億人口流動;1.8億單身;5800萬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危機;97%公民不具基本科學素養。
2011年開始中國進入全民焦慮時期:
房價物價飛漲、醫療費用高、養老和保險成百姓憂慮之源,國人的年收入全球排名第159位,71%的人生活比較艱難,65%以上家庭老養小,74%的80後人群照顧父母力不從心,94.5%的人認為國產食品不安全。99.6%的人認為純粹的友誼越來越少,75.5%認為君子之交幾乎不存在了。
中國68.5%居民認為房價高得難接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租瘋漲,白領階層一半工資應付房租。北京380多萬套空置房,城區郊區共出租房屋240萬套,租賃房屋的人口700萬。
中國40%女性有出軌的婚外性行為,36至40歲是女性婚外情高峰期;民政統計數據顯示每天五千家庭解體。
中國人均耕地在全球人口上2千萬的52個國家中,排名35位。英國、日本、韓國等國的人均耕地低於中國,農業強國荷蘭的人均耕地只有0.057公頃,臺灣的人均耕地面積只及中國大陸的三分之一左右。——數據說明人均農用地和人均耕地並不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
一、關於房價與家庭收入的比例
合理的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銀行的標準是5:1,聯合國制定的標準是3:1,現實中,美國是3:1,日本是4:1,發達國家最高的是悉尼8.5:1,紐約7.9:1,倫敦6.9:1,首爾7.7:1,東京7.9:1,新加坡5:1。而中國平均25:1,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甚至高達40:1。
這個統計的數字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原因可能是按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統計。
實際上,許多普通人民用二三百年甚至三四百年的工資,也買不上一套離工作地點近些的像樣的房子。
二、關於收入差距
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國有壟斷行業的職工不到全國職工總數的8%,但他們的工資和工資外收入佔全國工資總額的55%。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嚴重的收入差距巨大的現象?因為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國有行業是國有壟斷行業,政府為他們自己和親友的工資標準制定得遠高於其他行業的工資標準。
三、關於貧困人口
中國政府一向將消滅了多少貧困人口列為政績,稱中國貧困人口只有4300萬人。
可是要分攤聯合國經費時,中國卻說:如按照世界銀行人均每天消費低於1.25美元的標準計算,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超過2.5億,高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的統計數字一直不統一,各部門統計的標準有不一樣,應用的範圍有可能不一樣,微有差距說得過去,但有時一差十萬八千里。
以統計貧困人口為例,對國內人民群眾說中國貧困人口只有4300萬人,對聯合國就得說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超過2.5億。不理解是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上的外國人需要援助,還是這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2.5億中國人更需要救助!
四、關於人均收入
195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是韓國的3.2倍、日本的1.1倍。但經過50多年「翻天覆地」的增長,2008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是日本的3%,韓國的7%。中國人均生活水平停留在美國1910年水準。
從1955-2008年經過五六十年「翻天覆地」的增長,日本超出了中國的人均收入34.5倍,韓國超出了中國的人均收入17.5倍,中國人均生活水平比美國落後了100多年了耶。
中國人民辛苦勞動經濟增長的碩果沒用到人民身上,都用到什麼地方去了?
五、關於官員人數和人民人數的比例
中國歷代民官的比例:西漢7945:1;東漢7464:1;唐朝2927:1;元朝2613:1;明朝2299:1;清朝911:1;現代67:1。(注意:清代以前,國家控制的官員,只到縣一級,鄉鎮政權,基本上屬於地方自治性質。)
1998年中國財政部部長助理劉長琨說:漢朝八千人養一個官員,唐朝三千人養一個官員,清朝一千人養一個官員,現在四十個人養一個公務員
公務員越來越多,最新網上的統計消息,現在十八個人養一個公務員。人民當主人的譜是越來越大了,公僕們越來越多了。
六、關於行政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
用於行政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中國:25.6%,印度:6.3%,美國:3.4%,日本:2.8%
中國用於行政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是印度的4.1倍,是美國的7.5倍,是日本的9.1倍。
七、關於醫療、教育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
用於教育醫療的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中國3.8%,印度19.7%,美國21.5%,日本23.3%
用於教育醫療的費用所佔生產總值的比例印度卻是中國的5.2倍,美國是中國的5.7倍,日本是中國的6.1倍。為什麼印度、美國、日本重視和提高國民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質、身體健康?而中國就是這3.8%,其中的80%還都用在2-3%的高官們身上享用。
八、關於政府增長和百姓收入的比例
中國政府收入增長了985倍,而百姓收入只增長了19倍。
政府收入增長是百姓收入增長的52倍!為什麼?因為政府的人員越來越多。
九、關於裸官人數
現在中國有多少「裸官」?118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也就是平均每個省(直轄市)有3萬多名「裸官」,如按全國2000多個市縣算,每個市縣也有50多人。(裸官,即把老婆孩子和資產等都轉移到海外,自己隻身一人在中國的官員,可隨時逃跑去國外。)
118萬裸官,多麼可怕的官場!這叫什麼樣的政權?據悉近30年來,中國外逃官員約為4000人,捲走資金近4000億元,人均席捲約1億元贓款,他們在這裡當裸官能是為人民服務嗎?還不是為了更多的享受,為了更多的貪財,並隨時跑掉逃避制裁,這潛藏的威脅和危險中央領導們不知道看見了嗎?
十、關於犯罪率
根據重慶大學法學教授陳忠林的研究,從1999—2003年最高檢察院與最高法院報告等相關數據推算出:中國普通民眾犯罪率為1/400;國家機關人員犯罪率為1/200;司法機關人員犯罪率為1.5/100。
1999--2003年的數據統計所曝光的官員犯罪遠低於最近十年,可合理推論現在國家機關人員犯罪率要高於1/200;司法機關人員犯罪率要高於1.5/100。
中國普通民眾犯罪率為1/400,如果去除老人和兒童,成年人的犯罪率遠高於1/400。
國家機關人員犯罪率是普通民眾的2-3倍,司法機關人員犯罪率是普通民眾的6-7倍,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條件誘發他們容易犯罪。
#台灣共識 #臺灣成真 #FormosaTaiwanUnion #FreeHugs
#周玉蔻粉絲團 #彭文正李晶玉 #轉型正義聯盟 #黃國昌粉絲團
#只要還有一口氣 #都要對得起自己 #WorldCountryTaiwan
📺#Click點撃這分享101支綠色能源公益慈善免費擁抱影片Taiwan聯盟Free_Hugs_HD_Videos_Campaign
🎬Watch more click 看更多精彩影片點撃
📲#免費擁抱影片Free_Hugs_Videos_Campaign_Taiwan聯盟
留守兒童犯罪 在 中國有700萬留守兒童,10%認為父母已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媒體人出身的劉新宇,關注 留守兒童 群體6年,連續4年發布《中國 留守兒童 心靈狀況白皮書》,報告中,有一連串的驚人的數據:10%的 留守兒童 ,認為父母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