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熟,還是要保持安全距離
我們與知己之間的最佳距離為何?要知道這個答案,首先得明白人際交往中的距離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物理距離,第二種是心理距離。人與人相處時會同時面對這兩種距離,至於如何掌握與拿捏,會影響到你能否在與知己的互動中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
關於物理距離部分,建議和知己不用住得太近,因為整天在一起並非好事。至於心理距離,我們必須留給對方適度的私密空間,不要什麼事都要產生交集,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彼此關係。
■ 相處距離近了,卻從此變陌路人
艾倫和伯科特在二○一○年的一場商務論壇中結識成為好友,他們兩個人都是電信業的同行,也各自擁有十年左右的工作經驗,擔任相同的公司職務。這些共同點迅速拉近他們的關係,經過幾個月的往來,他們發現彼此價值觀和理念非常一致,志趣相投。在一次聚會後,艾倫說:「嘿,兄弟,我們真是人生知己。」
為了加深彼此友誼,艾倫甚至決定辭掉位於華盛頓的工作,到伯科特遠在曼哈頓的公司面試。兩個人順利成為同事,每天一起聊天、工作,友情迅速升溫,雙方更進一步決定做鄰居,搬到同一座小鎮,兩戶距離約一百公尺,只要步行幾分鐘,穿過一個路口就能到對方家裡做客。
這兩個好朋友的物理距離確實拉近了,以前相隔兩百公里,如今只有一百公尺。但是艾倫和伯科特的關係變得更好了嗎?
起初當然是這樣,他們白天一起工作,晚上一起開車回家,吃完飯一起看棒
球比賽,分享見解,親如兄弟,幾乎是一種讓人嫉妒的友情,除了妻子和孩子,他們是對方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且無可取代。只是這段完美友誼只維持了短短八個月時間,各種煩惱接踵而至。
艾倫感覺很鬱悶,他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說:「我有一位心靈知己,彼此無話不談。於是我們決定住到同一條街上,並且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我現在突然發現,一切並沒有如我想像中那般美好。他是我需要的朋友嗎?他是我心目中的知己嗎?我發現對方有很多缺點,都是我不能容忍的,例如:他愛喝酒且酒量很大,酒後容易失態,還亂摔東西;他看球賽的習慣也不好,總是大呼小叫,過分激動熱情,可是我喜歡安靜,不管做什麼都不喜歡發出太大的聲音。」
另外,對伯科特在聊天時喜歡打探自己的私生活,也另他感到不滿,認為這不應該是知己該做的事情:「我不想被人指手畫腳,但他偏偏喜歡這麼做!」
這樣看起來,伯科特確實有不少缺點,但誰沒有一些令人討厭的壞習慣呢?只不過,近距離讓這些問題放大了,以前美好的感覺蕩然無存。
在伯科特的眼中,艾倫的形象也在極速惡化。他覺得艾倫太安靜,完全不是以前每隔一個月在商務聚會上交流時,那樣健談和睿智的形象,「他的話太少了,雖然偶爾說出的話還是那麼犀利,但我不喜歡太悶的人。」當伯科特興致勃勃的討論球賽的細節時,艾倫總是點頭或只是「嗯」一聲作為回應。
久而久之,兩個人的關係就在互相「厭惡」中逐漸疏遠。由每日一聚變成三日一聚,慢慢的,兩個人每週才聚會吃飯一次。直到後來,他們也取消原本的聚餐,只打電話交流。又過了兩個月,艾倫決定搬走,遠離他的「知己」。
■ 適當距離,讓關係保鮮
我的合夥人史密斯曾向我講述,他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工作時的一次經歷。他在那裡認識一位經常出入眾議院的美國軍工企業掮客休斯.赫芬,休斯在財團和政府之間牽線搭橋,從事公關遊說工作,他人很好,總是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卻厭倦目前的生活。
他遇到史密斯後,兩個人相見恨晚,第一天就在咖啡廳裡聊天兩個多小時。史密斯還為此延後下午原訂的會議,他們從政治聊到經濟、世界歷史,無所不談。他們在很多重大議題上見解相同,並把對方視為知己。
史密斯說:「我很尊重休斯,很想幫他脫離『苦海』,打算介紹他到我的團隊工作。但就在開口前,我克制住了這種衝動,因為不想失去這位朋友。不,他不只是朋友,是比朋友還要珍貴的知己,我們可以在對方那裡找到一塊淨土,毫無顧忌的談論任何事,又不需要深入對方的生活,了解對方的一切。這是一種美妙的距離,讓我們都有足夠的空間。」
「假如這種距離被改變了,像是我們成為同事、鄰居,甚至每天無話不說的哥兒們,將會發生什麼?」史密斯對於彼此的關係與相處,非常小心謹慎。
於是史密斯持續和休斯保持一種郵件聯絡的方式,連私人電話都沒有留給對方;休斯當然也是這麼做。這種美好的友誼維持至今已經八年,兩人的關係仍然很融洽,每週都會互通郵件,交換對重大事件的觀點。
我問史密斯:「你現在如何評價休斯先生,還當他為知己嗎?」
史密斯肯定的說:「當然,這種感覺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隨著歲月的流逝越來越強烈。我們都不想結束這種關係,因此保持距離格外重要,以免當了解加深時變得互相憎惡。你知道,我們已經見過太多類似的悲劇。」
誠如史密斯的案例,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注意給雙方留有足夠的空間,才是長久之道。
.
本文摘自
《#關係力》
用10%關鍵人物,成就90%大事!
.
作者: 李維文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超級贊同這篇摘文的重點,這也部分延續了上一篇文章的精神。
再怎麼親密的伴侶,沒給對方空間,關係容易窒息。靠得近,就容易踩到腳,雙方都可能受傷。
我一直很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段話的寓意,有空間能做自己,關係才能真親密!
這本書今天(8/18)晚上9點半會進行直播,歡迎參與。
祝願您,能體會保持適當距離,才好維繫健康的界線!
「睿答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睿睿の奇幻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心得] 讓我從690到920的app: word up - 看板TOEIC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請益睿答TUTOR - 語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秒殺多益最快的方法,睿答TUTOR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睿達TUTOR PTT、新竹英文家教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慶祝破萬訂閱!阿睿答客問+ 隱藏人物特別演出! | 英雄說書ptt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睿昱國際 的評價
- 關於睿答評價 在 [心得] 12/27 850分心得- 絕對最最最適合上班族 - PTT評價 的評價
睿答評價 在 睿睿の奇幻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屬我們的LOGO誕生啦!!
人生從來沒有想過,睿媽有一天會踏入自由工作者的行業裡面,寫了將近2年的部落格,經營著粉絲專頁、IG,睿媽深深了解現代行銷最需要的是一個 #記憶點,所以睿媽一直以來都想製作一個專屬我們家的LOGO,大概經營一年時睿媽有認真找過製作LOGO的公司,但都因為覺得風格不符而草草了之🥲
皇天不負苦心人,睿媽終於在今年6月時找到LOGO風格符合睿媽喜好且評價優良的公司斯邁創意, #斯邁創意 有著 ✔️視覺設計、✔️數位行銷兩大項服務項目,專業的解說後讓睿媽立刻決定要委託斯邁創意製作屬於我們一家的LOGO!!
斯邁創意主打有溫度的設計理念,面對設計抱著無比的熱忱,專業設計團隊提供完整的服務項目從規劃、執行、調整到完稿~給客戶最完善的服務!
斯邁創意的優勢是品牌相關設計的經驗豐富,很多作品都有得到國際性的大奬,對台灣市場也非常有經驗😏
第一次製作LOGO的睿媽真的不知道從何下手,我與斯邁創意第一次溝通的過程還算順利,因為沒經驗所以問了斯邁創意好多問題,但斯邁創意都能一一回答我並且給我專業的回答與建議~
睿媽做LOGO時在網路找了許多喜歡的插圖,因為粉絲團主要是分享親子日常生活、國內&國外親子旅遊,所以告訴斯邁創意說希望LOGO風格以手繪+可愛風為主,主圖LOGO希望是1家3口手牽著手大步走的畫面,也希望加入行李箱有種旅行感!其他想添加的小元素則有草地、車車,但因為第一次製作睿媽不熟悉~就將元素全交給斯邁創意做設計😆
一開始斯邁創意幫我做了2版LOGO
#說說看你們愛哪一款呢?
👀看文趣🔜https://familytravel.tw/smilecreativeness/
最後我選定的這款還有創意理念哦😍
#不得不說我真的很愛斯邁創意幫我設計的理念啊啊🥰
LOGO理念:此款設計主軸為旅遊貼紙,出遊時遊客中心提供的當地特色貼紙,亦有民眾會自己印製貼紙於出遊時貼在當地做下到此一遊的紀錄!貼紙能夠記錄當下的美好,以手繪的風格繪製一家三口,輕鬆無拘的線條,讓此LOGO年輕許多,藉此吸引親子族群至部落格觀看睿睿的成長日記
睿媽最近套用LOGO在相片上,還被眼尖的朋友跟粉絲發現,讓睿媽超開心的!畢竟有人注意就代表這LOGO很吸睛呀!!睿媽現在幾乎都是白字體的居多,放在角落非常好看!!
斯邁創意在製作LOGO溝通過程中都讓睿媽感受到他們的專業,不管是風格、色系也都會給予專業的建議,讓睿媽在製作過程不會混亂、慌張,如果你也有設計需求,非常推薦斯邁創意給你們喔!!
#LOGO設計 #斯邁創意 #專屬LOGO #包裝設計 #品牌策略 #平面設計 #包裝設計 #通路設計 #多媒體設計 #印刷製作 #浮水印
.
睿答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超~長,慎入)
進入38週
隨時準備去卸貨
待產行李已經準備好了
第一胎就在禾馨生
這一胎也不例外
在禾馨看診、產檢、生孩子⋯
心臟要夠強大、荷包也要夠深
有好幾次批價繳費的時候
聽到金額我都會假裝鎮定
現在都戴口罩、帽子
結帳時比較能掩飾驚訝的表情
即使這樣
我還是選擇禾馨
Why?
服務品質
第一胎懷恩典的時候
什麼都不懂
我去我自己出生的大醫院掛婦產科門診
心想這是一種傳承
而且比較有親切感
殊不知是一種驚嚇、羞愧的經驗
在廣大的開放候診區域
興奮期待、夾雜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等候我的號碼
先說
我對這間醫院完全不陌生
我媽媽生前在這裡工作了十幾年
我不只在這間醫院出生
更是在這間醫院長大的
每一層樓,
除了病房樓層、手術室跟太平間外
其他地方我都很熟悉
進診間前驗尿確定有懷孕
醫生問我最後一次月經日期
老實說
我還真不知道
無知的我
不知道懷孕要紀錄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
推算受孕日跟預產期
我的生理期很規律
但我當時沒有記錄每個月確切的起迄日
所以我只能說個大概幾號到幾號
然後醫生就很嚴厲地說
「怎麼會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理期?都沒在記錄嗎?」
「沒有,真的沒有」
「躺床照超音波」
醫生皺眉,看起來不耐煩
我對自己的無知感到一陣羞愧
想用更積極的態度、勤快的動作
扳回一成、討好醫生
(回頭想想為什麼我要有討好醫生的心態?我有事嗎我?)
在護理師的引導下
我很迅速地躺上診療床
我說過我的月經很規律
所以月經遲個一兩天
我就覺得應該是懷孕了
檢查的當下
懷孕應該不滿五週
超音波有的時候看不出來什麼
當時我不知道這些
我聽到醫生說
看不清楚
要做陰超
那是什麼?
再一次
在護理師指導下
脫褲子腳打開
做陰道超音波
我看到了
一個小小的點
像寂靜黑夜裡
發光的一顆星
時間彷彿靜止
頌讚生命的奧妙
下一秒
我被拉回現實
醫生說了一聲恭喜
然後我很匆忙地把自己整理好
離開診間
我的心情好複雜
而且情緒來得很慢
對於沒有記錄自己生理期的羞愧
對於身體方才有異物入侵的驚嚇
對於回答不出也問不出問題的無助惶恐
⋯⋯⋯⋯
這一切負面情緒
和剛剛在螢幕上發著光的小點點
所帶來的驚奇、喜悅、期待、興奮、感動⋯相比
都顯得微不足道
這是我的第一次產檢經驗
我覺得很粗魯
我相信只是單一一次的經驗
不是每個醫生都這樣
我只是剛好遇到那一位
這也讓我思考
是否接下來每次
都要帶著惶恐的心情
緊繃的身心狀態
在開放的候診區
被每一次幾乎要破音
此起彼落的叫號鈴聲中受驚嚇、
在分不清楚是潮濕還是尿
充滿尿騷味的廁所驗尿、
在可能只是公事公辦
但面無表情狀似冷漠的醫生面前
極力表現我的友善⋯
要不要在接下來的九個月
這樣迎接我的第一胎
我不要
2015年7月
剛好那時候
嫂嫂跟我說
禾馨民權新開幕
她說禾馨新生的評價很高
民權分院應該也會很棒
我只是去看看
我記得第一次去禾馨
候診區有各式沙發
巧妙地把看診的人分散
像設計過的圖書館閱讀區域
報到後
可以自己拉一個舒服的社交距離
等待叫號
有輕音樂
有大幅充滿童趣的插畫
有
一種溫度、人味
我沒有指定醫生
我只是網路掛號一位女醫生
她有空我也有空
就掛號了
那次產檢的經驗很美好
醫生很溫柔
每一個她要做的檢查、
要進行的步驟、
接下來要做的預備⋯
她跟護理師都會詳細地跟我說
後來這位醫生也是我第一胎的產檢主治醫師
陳思宇醫師
本來這一胎也想找她
但她現在好像只看婦科不看產科了
這一胎
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
我看過好幾位不同的醫師
張建玫醫師、黃貴帥醫師、許峻睿醫師、沈可欣醫師、薛雅蓮醫師
我說過我沒有在選醫生看的
保仁、思宏、怡寧⋯⋯我都沒有看過
只要醫師的時間許可
我也可以
我就掛號了
禾馨的醫師都很好
所以給誰檢查
我都很放心
我很喜歡沈可欣醫師
她聲音很溫柔好聽
像志玲姐姐一樣輕柔
她的專業跟清楚說明
陪伴我度過上一次流產的無助
對
我流產過
那是另一個故事
我有時間再跟你們分享
我很認同禾馨的一個核心理念
就是產檢醫師跟接生的醫師
不一定會是同一位
他們有一個值班制的24小時接生團隊
醫師不會吃飯吃到一半、或睡得正香甜的時候
被緊急呼叫去為你接生
禾馨的醫師自己
也是在一個預備好、專注的情況下
迎接你的寶貝
你的產檢資訊
禾馨的系統都有記錄
沒有什麼交接的問題
我生恩典的產檢主治醫師是陳思宇醫師
接生的醫師是陳志堯醫師
第一次見面
就用下面迎接他
堯哥專業、俐落、幽默風趣
我出力不到三次
恩典已經出生
給他一百個讚👍
生完隔天
陳思宇醫師就有來關心
禾馨就是一整個團隊
沒有什麼「我只能給誰看診」「我只能給誰接生」的隔閡
我完全認同
在禾馨生產的經驗實在太美好
以至於只要身邊有人懷孕
我都先跟他們推薦禾馨
我也有誠實地說
禾馨真的很貴
但只要能力許可
它真的是首選
因為舒服
環境乾淨舒適
服務親切溫柔
動線寬敞流暢
團隊專業精準
還有
產後三天兩夜的食物
實在美味
禾馨業務範圍越來越龐大
將來會越來越多人在禾馨就診
希望人很多的禾馨不要走歪
一直維持高水準
加油加油
我寫這篇
不是禾馨業配文
也沒有業務交換
純粹個人經驗分享
我無法回答費用、資訊⋯問題
只有
禾馨公關發現我這一胎也在禾馨產檢
主動跟我聯絡
給了我一個親友優惠
但真的沒有感覺到優惠
可能因為我沒有什麼自費檢查
所以即使用了親友優惠
每次結帳的時候
我的表情都還是😱這樣
我更不是在比較大醫院跟診所的優劣
那次遇到的不好的經驗
是單一事件
關鍵是個人加上當天的環境
請你們不要自己腦補來戰
也不要問我是哪一家
我就是一個曾經在禾馨生產
經驗美好的母親
我身邊也有人推薦李木生、許世賓、林正宗、台安、馬偕、台大⋯都有
而且都是很好的經驗
我只是剛好在這個時間遇到了禾馨、選擇了它、愛上了它
然後現在跟你們分享
就這樣
睿答評價 在 #請益睿答TUTOR - 語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益睿答TUTOR. 語言. 2021年7月4日17:22. 如題,最近看到這個App是可以測驗多益的聽力的請問有人用過嗎~覺得裡面的題目和正式多益測驗難度有什麼區別? ... <看更多>
睿答評價 在 秒殺多益最快的方法,睿答TUTO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不管你是在公車、捷運還是床上,一天只要20分鐘!使用 睿答 TUTOR一個月就能提升165分 睿答 TUTOR全新上市!現正優惠中! " ... <看更多>
睿答評價 在 [心得] 讓我從690到920的app: word up - 看板TOEIC 的推薦與評價
先講一下我的背景~
2016年成績:690(280+410)
2021年成績:920(460+460)
先說,這篇心得可能只適用於語感不錯、文法不錯、單字量卻少得可憐的人> <
然後不是業配,真的就是感謝+推薦文。
2016年,我為了大學畢業,隨便去裸考了人生第一次多益,690分。
分數乍聽起來不高不低,但比較可怕的是,我當時的閱讀才280分,而致命傷就是單字量。
前陣子要準備轉職,發現多益分數不太夠,於是決定來準備一陣子然後再考一次。
我是一個生活離不開How I met Your Mother, Friends等美國情境喜劇的人,
小學有去科見美語跟台籍和外籍老師上了約莫5年課程(但不太是考試取向的課程內容),
所以基本上有還算可以的聽力(從閱讀280/聽力410大概可以知道...)和口說能力,
最重要的是,語感有被建立起來,以及高中雖然沒在認真背單字,但文法加減有在聽,
以上是我個人的英文背景。
-
我知道我的首要,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任務就是拉高單字量,
雖然出社會後仍然一直有在看美劇,並透過劇學會了一些單字,
但多益會遇到的單字(商用)在一般sitcom中幾乎不會出現,
所以我的多益英文能力幾乎等於=2016時候的我,這是要先勇敢向自己承認的。
再來,不管是學生時期或是出社會,我都極度厭惡拿著單字書背,不管大本小本都一樣,
而且現在哪有閒情逸致捧著單字書從a開始背到z?所以就把目標轉向手機app。
看到版上最近開始有人在推"word up",而且聽說是台灣人做的app,滿懷期待的下載了,
也發現真的超好用,完全就是我需要的。
-
這個app是免費下載的,但你要用它背單字,就要在app的平台內買他們架上單字書,
買了之後,app會幫你把這本書裡的單字全都轉成「字卡」存起來,
之後背誦和用app的AI抽考時,也都是用這個「字卡」。
個人滿推薦架上的「New Toeic 900分突破必考單字語片語」這本書,
裡面有1424個單字+309個片語,本來擔心不夠,但發現很多衍生字他是算在同一個字,
例如如果有"advice"這個字卡,字卡就會顯示衍生詞advise, adviser等等,
所以其實超夠的,根本背不完XD
這也是我這次考試除了題本外唯一買的書,
是我透過app的意見回饋諮詢app開發人Ian時,他推薦我的書。
使用這個app時,建議一定要開啟單字發音,因為在背新單字時,
即使記得它的意思了,但當它出現在聽力考題時,
也很可能因為不熟悉而「忘記自己背過這個字」(真的超常出現這個情形)
另外,在用這個app抽考單字時有三種型式,
第一種是「翻考記憶」,就是會顯示英文,翻開字卡就可以看到中文解釋。
第二、三種是「拼字練習」、「聽力拼字」,這兩種都需要你真的會拼這個單字。
所以如果是針對準備多益L+W,因為是全選擇題,所以其實用翻考記憶就夠了,
不過如果你真的要增進英文能力,我覺得能拼得出單字才算是真的會了。
值得一題的是,感覺這app的AI感覺做得蠻好的,號稱根據人類的遺忘曲線設計,
依我的使用經驗,抽考時真的很常出現以前會但現在已經忘了的單字,
所以我覺得這個抽考模式非常好用也可靠。
還有一個很棒的功能,就是可以設定你想要幾月幾日背完這本書,
設定之後app就會自動幫你安排一天要背多少單字,你只要跟著進度就好。
我要承認我其實才背完這本書的一半,因為我就是這種很沒有續航力的人XD
但效果這麼顯著,所以如果有人能背完整本,效果應該很棒。
-
單字部分就這樣,題本部分,我只有買國學2021年新出的綠色閱讀本,
總共寫了一半(又一半XD),平均得分大概350左右,我覺得難度比正式考試難不少。
寫題本的時候每次都壓線才寫完,正式考試居然還有10分鐘可以檢查。
但其實我寫題本都沒甚麼在檢討,
主要只是要熟悉多益新制的出題模式還有方向,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答題方式。
例如大家都說閱讀測驗要先看題目再去找答案,
但我個人覺得短篇的整篇看完再接著寫答案會順很多,
只有最後有三篇文章的那些大題比較難這樣答。
-
最後一定要靠北一下多益的代理公司,
我考試的教室(師大)聽力音量夠大,但回音超嚴重。寫信給客服,回覆只會一直跳針:
「我們檢查過了環境沒問題」「你和其他考生在考試中都沒有跟監考人員反應」
但試聽音量時測試音檔太短了,根本不知道播放一整段對話時會糊成那樣,
而正式考試開始時,音檔都一直在播,怎麼可能舉手反應?是想被其他考生罵翻嗎?
況且回音根本不是調整喇叭音量可以解決的事,而是教室環境的問題,
所以那場聽力基本上再怎麼調整都一樣是毀了。
明明有一堆人在網路上反應這種經驗,但在我看來,公司好像沒心要處理,
每個人要繳一千多塊的報名費,卻提供這樣的硬體,公司不會心虛嗎?
所以我決定不會再花600元申請金色證書,這公司休想再賺我的錢欸^_^
-
以上~我邊看Friends邊打的文章,希望不要太跳XD
祝各位考個好成績,也希望多益的代理公司可以正視你們的硬體問題,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74.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IC/M.1622729835.A.C9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