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訓練的時候脖子都是第一個痠的 #到底是練肚子還是練脖子?
是不是有一種錯覺…
做腹部訓練的時候,肚子不是第一個受不了的地方,
第一個覺得有夠痠的部位是「脖子」!
難道我用錯力氣了?練到脖子了嗎?😱
肌肉有三種收縮模式,
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速收縮。
平常黑媽的運動菜單設計,
大多以「等張收縮」的訓練為主,
肌肉的長度會因為關節的屈伸而改變;
黑媽的菜單中「等速收縮」的訓練幾乎沒有,
這邊就先跳過。
那最讓我們頭痛的「脖子痠」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是「等長收縮」造成的,
當我們做出抬起上半身的動作時,
雖然這是「有意識」的動作,
但為了維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
全身的肌肉都在做工,
從脖子到肩部的區塊,
也有 #胸鎖乳突肌 #斜方肌 #提肩胛肌 在出力工作,
所以它們也被訓練到了,當然會覺得痠痠的,
但這種痠真的會讓人想停下來休息!
●要如何改善這個情況?
☛運動前針對肩頸稍微熱身,提高肌肉溫度,也能降低不適感。
☛運動後針對此處做伸展舒壓:如最後一張圖片的動作。
☛積極訓練,每週規劃一次腹部訓練,讓肩頸熟悉以降低不適感。
☛運動時下巴微收,有意識的告訴自己「腹部」出力,而非「脖子」發力。
我們的肌肉是有記憶的,
訓練它,就會提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奇德講健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年尾將至,有朋友的聚餐、公司的尾牙、家人的團圓,但是我還是想持續保持好身材阿,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維持好的飲食狀況呢 - 更多相關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817506 - 更多相關文章: ▶http://bit.ly/HusKid #...
「等張收縮」的推薦目錄:
等張收縮 在 Maximiz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伸展(Stretching)
關於伸展這方面的研究實在太多,坑太大,而其中研究方法出錯,沒有參考價值的研究也佔許多,更有著一堆不同的名詞定義,故本篇稍微整理一些結果與推論提供給嘗試使用伸展輔助運動表現的人做參考,這裡給出的只是參考方向,不提供伸展細節,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動專項不同、應該伸展的部位與程度最後還是由教練評估,另外,其他筋膜疏理術、按摩、姿勢矯正...等,因為與Stretching研究主題無關,故不提及。
伸展被認為用來改變軟組織的長度、排列、沾黏性進而達到更佳活動度,例如:為了達到更高的踢腿動作,普遍傾向使用大量伸展大腿膕繩肌群,而一個可以輕鬆將腿踢過頭頂的人,在進行較低位置的踢腿動作時,會相對於踢不到頭頂的人更加輕鬆,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代償也較小,當然大腿膕繩肌群並非唯一影響踢腿高度的因素,因此在認為需要進行伸展加強柔軟/韌度與活動度的同時,一定能夠找出真正限制的因素,再對症下藥。
伸展應該針對可被延長的軟組織—肌肉、肌筋膜、肌腱,有研究顯示柔/韌度變好時,被延長的部位是肌內膜、肌束膜、肌外膜,也就是由內而外各層包裹肌纖維的外膜,可以想像成一捆青蔥被一個塑膠袋包著、十捆青蔥再由另一個大一點的塑膠袋包著,當你伸展時,被拉長的是塑膠袋而不是青蔥,青蔥頂多因為外部伸展而改變排列模式,而不應該被伸展的部分則是關節組織—關節囊、軟骨、韌帶…及其他關節周圍構造。
伸展的形式普遍被分成三大類,依使用價值排序:
1.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NF:一種需要夥伴或是器材輔助的伸展方式,常見的是肢體在接近活動度極限位置,夥伴與被伸展者使出反方向的力氣相抵抗,使肌肉呈現等張收縮,放鬆後再往要伸展的方向前進,沒有夥伴時多數會使用磅數較高的彈力帶取代。根據許多的研究評論結果,多數認定PNF的伸展效果最佳、傷害風險最低,因為該伸展方式較能夠瞄準需要被伸展的地方—肌肉、肌筋膜、肌腱起作用,也能有效避免過度伸展其他不該被伸展的部位,研究顯示在進行PNF時,使用50%~80%的等張收縮便能產出既安全又顯著的效果,無須使用到100%的力量相互抵抗,另有研究顯示在進行PNF伸展熱身活動之後,測試1RM臥推與垂直跳的結果都比其他方式來得好,缺乏訓練經驗的對象更能透過PNF得到一些肌力提升的效果(進行等張收縮當然好過0訓練)。
2.動態伸展:類似來回甩腿一樣的動態模式,透過反覆進行同一動作,使該動作的作用肌與拮抗肌在活動中不斷交替刺激、放鬆,逐漸增加動作幅度。動態伸展在各項爆發力、肌力表現的研究中給出的負面影響不大,但因研究過程對動態伸展的形式規範不嚴謹,比如說:每個研究當中的甩腿、甩手、擺動之類的動作,在速度、力量、節奏上沒有一定形式規範,所以參考價值還是很低,而且動態伸展也被分成慢速、中速、高速,這使得客觀規範變得更難。
3.靜態伸展:類似體前彎一樣的靜止模式,讓肢體維持在伸展位置,主要配合呼吸以及一段時間後本體感受器分別放鬆、降低拮抗收縮,使得伸展幅度加大。使用價值最低的靜態伸展也是拉傷風險最高的一種,而且經常為了快速得到顯著的活動範圍提升,會採用一些比較殘忍的方式進行,有許多實際案例因為過度伸展導致多處軟組織、關節組織出現發炎、受損,也有許多研究都顯示進行靜態伸展之後,爆發力、最大肌力、甚至衝刺速度會下降,造成表現衰退的效果從10分鐘到1小時以上的結果都出現在不同研究當中,雖然也有少數研究顯示在進行完靜態伸展之後,配合動態伸展或是專項活動,可以抵銷伸展造成的表現衰退影響,但還是要斟酌使用。
以上只是簡短介紹,詳細的伸展處方、動作選擇、持續時間…等,真的是五花八門、因人而異,PNF演化到現在,最常見的也有三種,甚至有人把按摩融入伸展當中,但很多東西都只是直覺上認為合理、做起來舒服,真正可供參考的研究實在不多。
如果已經長年從事同一項運動,在能夠正確呈現各種技術並沒有附加代償動作,以及活動範圍也符合技術所需水準時,並不需要特別進行太多伸展去額外加強柔軟/韌度與活動度範圍的必要性,伸展對這類對象帶來的效果是讓組織能夠在反覆收縮使用後得到放鬆、降低沾黏性、恢復正常長度與排列方式、恢復活動度…等,不建議額外提升柔軟/韌度、活動度,主要是因為伸展去突破原有極限時,除了有可能出現細微拉傷,也會使各項技術因肌肉必須在平時不習慣的長度下進行收縮,反而出現不協調、不順暢,進而加大受傷的機會,或降低動作經濟性。配合上次說的神經肌肉模式的特殊性,可以得知變得更加柔軟的大腿後側膕繩肌群會影衝刺時的技術流暢程度,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其他專項技術當中,所以替練習、比賽的熱身加入伸展環節時,重點應該是熱身而不是過度伸展,那麽,是否所有練習、比賽之前都需要有伸展當作熱身?值得思考。
@@@@字數又超過了,後面篇幅請上Medium閱讀,聯結在自介@@@@
如果你對田徑訓練、運動表現訓練、肌力與體能、或是健身有興趣的話,希望Max在這裡的分享對你有點幫助,一起進化成更好的人/更強的人!
喜歡/有幫助,就按個Like/轉發!
#訓練名言 #訓練知識 #美國大學運動 #ㄧ級訓練 #進化成更好的人 #進化成更強的人 #coachmax #運動表現 #肌力與體能訓練 #田徑 #教練 #健身 #速度訓練 #伸展
等張收縮 在 Maximiz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淺談伸展(Stretching)
關於伸展這方面的研究實在太多,坑太大,而其中研究方法出錯,沒有參考價值的研究也佔許多,更有著一堆不同的名詞定義,故本篇稍微整理一些結果與推論提供給嘗試使用伸展輔助運動表現的人做參考,這裡給出的只是參考方向,不提供伸展細節,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運動專項不同、應該伸展的部位與程度最後還是由教練評估,另外,其他筋膜疏理術、按摩、姿勢矯正…等,因為與Stretching研究主題無關,故不提及。
伸展被認為用來改變軟組織的長度、排列、沾黏性進而達到更佳活動度,例如:為了達到更高的踢腿動作,普遍傾向使用大量伸展大腿膕繩肌群,而一個可以輕鬆將腿踢過頭頂的人,在進行較低位置的踢腿動作時,會相對於踢不到頭頂的人更加輕鬆,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代償也較小,當然大腿膕繩肌群並非唯一影響踢腿高度的因素,因此在認為需要進行伸展加強柔軟/韌度與活動度的同時,一定能夠找出真正限制的因素,再對症下藥。
伸展應該針對可被延長的軟組織—肌肉、肌筋膜、肌腱,有研究顯示柔/韌度變好時,被延長的部位是肌內膜、肌束膜、肌外膜,也就是由內而外各層包裹肌纖維的外膜,可以想像成一捆青蔥被一個塑膠袋包著、十捆青蔥再由另一個大一點的塑膠袋包著,當你伸展時,被拉長的是塑膠袋而不是青蔥,青蔥頂多因為外部伸展而改變排列模式,而不應該被伸展的部分則是關節組織—關節囊、軟骨、韌帶…及其他關節周圍構造。
伸展的形式普遍被分成三大類,依使用價值排序:
1.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NF:一種需要夥伴或是器材輔助的伸展方式,常見的是肢體在接近活動度極限位置,夥伴與被伸展者使出反方向的力氣相抵抗,使肌肉呈現等張收縮,放鬆後再往要伸展的方向前進,沒有夥伴時多數會使用磅數較高的彈力帶取代。根據許多的研究評論結果,多數認定PNF的伸展效果最佳、傷害風險最低,因為該伸展方式較能夠瞄準需要被伸展的地方—肌肉、肌筋膜、肌腱起作用,也能有效避免過度伸展其他不該被伸展的部位,研究顯示在進行PNF時,使用50%~80%的等張收縮便能產出既安全又顯著的效果,無須使用到100%的力量相互抵抗,另有研究顯示在進行PNF伸展熱身活動之後,測試1RM臥推與垂直跳的結果都比其他方式來得好,缺乏訓練經驗的對象更能透過PNF得到一些肌力提升的效果(進行等張收縮當然好過0訓練)。
2. 動態伸展:類似來回甩腿一樣的動態模式,透過反覆進行同一動作,使該動作的作用肌與拮抗肌在活動中不斷交替刺激、放鬆,逐漸增加動作幅度。動態伸展在各項爆發力、肌力表現的研究中給出的負面影響不大,但因研究過程對動態伸展的形式規範不嚴謹,比如說:每個研究當中的甩腿、甩手、擺動之類的動作,在速度、力量、節奏上沒有一定形式規範,所以參考價值還是很低,而且動態伸展也被分成慢速、中速、高速,這使得客觀規範變得更難。
3. 靜態伸展:類似體前彎一樣的靜止模式,讓肢體維持在伸展位置,主要配合呼吸以及一段時間後本體感受器分別放鬆、降低拮抗收縮,使得伸展幅度加大。使用價值最低的靜態伸展也是拉傷風險最高的一種,而且經常為了快速得到顯著的活動範圍提升,會採用一些比較殘忍的方式進行,有許多實際案例因為過度伸展導致多處軟組織、關節組織出現發炎、受損,也有許多研究都顯示進行靜態伸展之後,爆發力、最大肌力、甚至衝刺速度會下降,造成表現衰退的效果從10分鐘到1小時以上的結果都出現在不同研究當中,雖然也有少數研究顯示在進行完靜態伸展之後,配合動態伸展或是專項活動,可以抵銷伸展造成的表現衰退影響,但還是要斟酌使用。
以上只是簡短介紹,詳細的伸展處方、動作選擇、持續時間…等,真的是五花八門、因人而異,PNF演化到現在,最常見的也有三種,甚至有人把按摩融入伸展當中,但很多東西都只是直覺上認為合理、做起來舒服,真正可供參考的研究實在不多。
如果已經長年從事同一項運動,在能夠正確呈現各種技術並沒有附加代償動作,以及活動範圍也符合技術所需水準時,並不需要特別進行太多伸展去額外加強柔軟/韌度與活動度範圍的必要性,伸展對這類對象帶來的效果是讓組織能夠在反覆收縮使用後得到放鬆、降低沾黏性、恢復正常長度與排列方式、恢復活動度…等,不建議額外提升柔軟/韌度、活動度,主要是因為伸展去突破原有極限時,除了有可能出現細微拉傷,也會使各項技術因肌肉必須在平時不習慣的長度下進行收縮,反而出現不協調、不順暢,進而加大受傷的機會,或降低動作經濟性。配合上次說的神經肌肉模式的特殊性,可以得知變得更加柔軟的大腿後側膕繩肌群會影衝刺時的技術流暢程度,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其他專項技術當中,所以替練習、比賽的熱身加入伸展環節時,重點應該是熱身而不是過度伸展,那麽,是否所有練習、比賽之前都需要有伸展當作熱身?值得思考。
另外有人說練習之後進行伸展可以加速乳酸代謝、消除疲勞、加速恢復?這方面的相關研究結果的顯示是“不顯著或不相關”(最多的只有 2%的差異)。對於練習之後的伸展活動也建議著重在使組織能夠在反覆收縮使用後得到放鬆、降低沾黏性、恢復正常長度與排列方式、恢復活動度…等即可,若在練習完之後過度伸展,反而會因為不同程度的拉傷加劇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程度(如果有的話),所以不建議大家在辛苦練習完以後,圍著大圈圈坐在地上並維持一個伸展動作太久(只因為顧著聊天忘記時間),是否那樣會不小心讓技術、爆發力訓練成果悄悄流失?也值得思考。
若非跳水、韻律體操、冰上芭蕾…等表現與柔軟/韌度、活動度有直接相關的運動項目,建議加強柔軟/韌度、活動度的訓練要儘早開始,如此一來等到訓練量與強度開始提升時,伸展便能退居扮演一種保養性活動,而非帶有傷害風險的角色。
如果你對田徑訓練、運動表現訓練、肌力與體能、或是健身有興趣的話,希望Max在這裡的分享對你有點幫助,一起進化成更好的人/更強的人!
喜歡/有幫助,就按個Like/轉發!
#訓練名言 #訓練知識 #美國大學運動 #進化成更好的人 #進化成更強的人 #coachmax #運動表現 #肌力與體能訓練 #田徑 #教練 #健身 #速度訓練 #伸展
等張收縮 在 奇德講健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年尾將至,有朋友的聚餐、公司的尾牙、家人的團圓,但是我還是想持續保持好身材阿,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維持好的飲食狀況呢
-
更多相關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817506
-
更多相關文章:
▶http://bit.ly/HusKid
#跟著奇德看研究
#跟著奇德543
#跟著奇德看翻譯
#一分鐘奇德講健身
#奇德講健身
#等長收縮
#等張收縮
--
更多奇德的社群: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USKidFitness/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r.kkid/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MrKKKIIIDDD/
--
我是奇德,我致力於運科知識的普及😃😃😃
等張收縮 在 奇德講健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開啟cc字幕喔)
肌肉收縮可以分成等長收縮、等張收縮、等速收縮,那在訓練上他又會怎麼樣影響肌肉型態或是訓練方式呢?
-
更多相關文章:
▶http://bit.ly/HusKid
#跟著奇德看研究
#跟著奇德543
#跟著奇德看翻譯
#一分鐘奇德講健身
#奇德講健身
#等長收縮
#等張收縮
--
更多奇德的社群: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USKidFitness/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r.kkid/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MrKKKIIIDDD/
--
我是奇德,我致力於運科知識的普及😃😃😃
等張收縮 在 Kofgy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漢堡Talk乜Show 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知多DD!!
人體肌肉收縮動態有三種,平常最主要留意到的是等張收縮與等長收縮,而今日要講的是等張收縮內的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即俾力與伸展的肌肉動態。
而解釋之餘,亦會同你分享下離心收縮的重要性,去片啦!!!!
資料來源: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98104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486337
https://www.prozis.com/blog/concentric-movement-eccentric-movement-what-are-they-and-which-is-better/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64353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0342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445770
https://www.naseinc.com/blog/lasting-effects-of-eccentric-vs-concentric-training-protcols/
Burger
等張收縮 在 漢克的醫學瑜伽學習- 一、等張收縮(isotonic contraction) 的推薦與評價
一、等張收縮(isotonic contraction):肌肉收縮時張力(tension)不變但肌肉的長度會改變。可分為二: 1.向心收縮(concentric contraction):收縮時肌肉縮短, ... ... <看更多>
等張收縮 在 [討論] 等張、等速、等長訓練- 精華區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肌肉收縮類型
Isokinetic:
等力收縮、等速收縮。各關節角度皆在同一速度下活動,在整個運動範圍內所產生的力量
都是該角度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
例如騎腳踏車,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可以保持恆定,旋力距不變,不管腳呈現何
種角度,kinetic皆不變。
Isometric:
等長收縮。肌肉收縮產生張力,但肌肉長度不發生變化,為一種靜收縮。
例如推牆,或者是支撐某一重量不動,雖然人體呈現靜止不動的狀態,但是肌肉仍然受到
訓練。
許多居家不須器材的運動都會利用這個原理,例如女生最常用來改善胸型的雙手互推擠壓
胸肌動作,或是蹲馬步等等都是。
Isotonic:
等張收縮。肌肉收縮負荷單一重量時產生不同的張力,為一種動收縮。
中文翻譯有點名不符實,但其實就是最常見的重量訓練,訓練效果受動作的影響非常大,
不確實、不完全的動作無法達到該重量所應帶來的效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3
> -------------------------------------------------------------------------- <
作者: tromp (Tromp) 看板: MuscleBeach
標題: Re: [討論] 等張、等速、等長訓練
時間: Mon Feb 16 23:19:59 2004
※ 引述《Lick (Lick Chen)》之銘言:
: 肌肉收縮類型
: Isokinetic:
: 等力收縮、等速收縮。各關節角度皆在同一速度下活動,在整個運動範圍內所產生的力量
: 都是該角度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
: 例如騎腳踏車,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可以保持恆定,旋力距不變,不管腳呈現何
: 種角度,kinetic皆不變。
isokinetic是希臘文"相等"+"移動"的複合字,重點在等速.運動時由機器提供
肌肉收縮與反收縮段同等的阻力.因此可以有不同的load與速度.快則有助訓練
最大肌力,慢則有助於肌肉發達.這需要特殊機器輔助(如果是騎腳踏車,也不是
一般的腳踏車).而且可以調整load,如果說是"發揮的最大力量"可能會造成誤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154
> -------------------------------------------------------------------------- <
作者: Lick (Lick Chen) 看板: MuscleBeach
標題: Re: [討論] 等張、等速、等長訓練
時間: Tue Feb 17 21:15:20 2004
※ 引述《tromp (Tromp)》之銘言:
: ※ 引述《Lick (Lick Chen)》之銘言:
: : 肌肉收縮類型
: : Isokinetic:
: : 等力收縮、等速收縮。各關節角度皆在同一速度下活動,在整個運動範圍內所產生的力量
: : 都是該角度所能發揮的最大力量。
: : 例如騎腳踏車,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的阻力可以保持恆定,旋力距不變,不管腳呈現何
: : 種角度,kinetic皆不變。
: isokinetic是希臘文"相等"+"移動"的複合字,重點在等速.運動時由機器提供
: 肌肉收縮與反收縮段同等的阻力.因此可以有不同的load與速度.快則有助訓練
: 最大肌力,慢則有助於肌肉發達.這需要特殊機器輔助(如果是騎腳踏車,也不是
: 一般的腳踏車).而且可以調整load,如果說是"發揮的最大力量"可能會造成誤會.
第一段的解釋是從林正常博士的運動生理學網站抄下來的。
我想他這樣解釋是為了和其他兩種作區別,例如當我們做二頭肌槓鈴捲曲的時候,
從一開始的提槓直到完全捲曲之間,二頭肌所輸出的力量並不相同,
最吃力的部分我想應該發生在手肘成九十度角的時候。
而以腳踏車做等速運動時,不管大腿與小腿呈現何種角度,所輸出的力量不變。
而我以腳踏車舉例,的確指的不是一般路上跑的腳踏車。
我在看肌酸增進肌力的研究報告時,有一份報告是用CYBEX的特製腳踏車來測量等速肌力,
所以我拿它來舉例,實在是所見所聞有限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