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違法濫抓外籍看護工作者案】三重分局危機公關之後?
#背後的系統與文化問題不是分局長一個鞠躬就能解決的
就危機公關而言,小寶分局公開道歉的危機處理方式,
和去年 #中和踹頭案 大寶分局死不認錯踹頭還被表揚+粉專大內宣、密錄器影片消失的處理方式➡️ https://bit.ly/2RyyECV ,
相較之下進步太多了,這點值得肯定。
個案交由檢方偵辦中,偵查中案件細節、是否構成剝奪行動自由罪等法律問題,我們不多做評論,也請大家給司法獨立判斷的空間,而不要流於民粹。
而我們身為法治國的理性公民,可以做的努力是什麼?是一起思考的是警方制度性(盲目追求績效)以及全民人權觀念(歧視東南亞裔外籍工作者)的問題。
政客之所以可以當政客、機關惡性文化可以繼續循環,不就是民意的縱容嗎?
#這不是分局長一個鞠躬就能草草了事的
而是內政部警政署、執政當局、全民要共同檢討的
關於警方盲目績效與數字遊戲之惡,本粉專已經多次討論,系統性的討論參見:吳忻穎,《#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第二部,2021年3月聯經出版:https://bit.ly/3q3vNjP
至於對於外籍人士的歧視與人權問題,
正如作者在上一篇貼文的留言:
「我還是要強調,「逃逸外勞」這個名詞本身,就是國恥,就是建立在一個自以為經濟富強的傲慢心理,帶著種族歧視眼光靠著剝削與壓榨外國人士來獲取所謂的經濟富強。
防疫期間把外籍勞工關在宿舍不准假日出門,也是個例子。
如果這麼歧視外國人,不如乾脆鎖國,
我也想知道沒有外籍工作者,台灣會不會垮。」
將心比心,如果台灣人出國也遭受他國政府與人民如此待遇,會不會從此痛恨該國?
如此一來,台灣的國際地位,還有望改善嗎?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
新聞畫面來自民視臉書影片:https://bit.ly/3gtrCMf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 2020/4/18 開課!]【寫...
「系統性思考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26系統思考圖應用案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Omplexity 系統變革顧問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第二章系统思考· GitBook 的評價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A編工事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編推書
疫情下的2020東奥在今天圓滿落幕,台灣國手們精彩的表現,不但在自己的運動生涯寫下新頁,也締造了我們台灣奧運史上得獎表現的高峰。
本來以為奧運不干出版業的事,結果沒想到本編因為一時興起做的 #壓線球國旗演化樹,也讓本粉專迎來創立至今,繼 #編輯元素表 之後的第二度流量高峰XDDDDDD
其實我一直覺得樹狀圖這件事情真的沒什麼,只要花些時間蒐集資料整理一下,應該很多人可以做出比我還美的圖。結果後來爆流量嚇到,也讓本編回頭思考自己到底無形中做對了什麼事。
究竟最近出版的《思考整理學: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創意思考書。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涉獵不同領域的評論者,也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在書中用了許多經典作品當作例子,非常有趣。
本書號稱最多東大、京大學生都讀過且受用無窮,我也在當中找到了一些類似的想法跟操作:
#知識需要編輯力:將既有的知識經過編輯,重新成為全新的、有價值的事物。
#創作的催化劑:個性或主觀,是促成各項素材產生化合作用的催化劑。
#類比法:是解開未知之謎的最普遍的方法。
#資訊蒐集,要 #當機立斷,蒐集知識時,#系統性 的整理非常重要。
另外是 #遺忘,透過遺忘,讓大腦留下最有價值的東西,在網路資料爆量的現在,如何有效運用腦容量,在資料中翠取出真正重要的事物,才是有效率的方法。
外山滋比古也提到,很多人經常把自己長年發表的文章全部集結起來,以為這樣就可以編成一本書。殊不知未經編輯處理的內容,往往沒辦法呈現其最大的價值。所以編輯真的是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創意工作,重要性不輸創作呢。
本書舉例生動,譯筆流暢,觀念清晰,排版舒服。認真推薦給大家。搞不好下一個做出爆量哏圖、引動話題的就是你啦~
//////////////////
紙本書:https://reurl.cc/ogMvLl
電子書:http://moo.im/a/47qyCU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杜書伍:做事前,先找到你的GPS】
在產品複雜多元、重視服務細節的通路經營上,聯強被公認是最有扎實執行力的企業之一。建立起聯強執行力的關鍵人物,就是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杜書伍擅長透過觀察與思考分析事物的個性,小時候就展露無遺。國中時,即使一個掃地前先洒水的動作,他都會研究該用什麼姿勢讓水珠均勻飛濺,好讓打掃時更順利。這樣的個性一直延續到他成為管理者,在《打造將才基因》一書中,他將職場的態度、信念及能力培養,透過自己的思考邏輯,以各種生動的比喻來拆解。
杜書伍接受《Cheers》雜誌專訪,用他一貫的思考深度,將看似複雜「把事做好的眉角(訣竅)」,精簡成「掌精髓、建架構、長筋肉」這9字訣。
問:從CEO的角度來看,你覺得什麼是「會做事的員工」?他們通常有哪些特質或表現?
答:我認為 「會思考」才是會做事的員工。交待事情後,即使只有簡單的說明,他會去思考,把提示的精神與目的重新想過。最優秀的員工,是他會回過頭來,在原始想法上再附加額外效益。畢竟講的時候多只說重點,他能夠幫你想透後,連其他沒有講的部份也去弄清楚,然後再去做。
做的過程中,因為掌握住重點,判斷就很精準,成果連帶也會高於最初的期待。甚至有些人經過思考後,發現不對,還會推翻主管最先的想法。在動手做之前,這個思考的過程很重要。
問:在做事情之前,如何進行這個思考的過程?有哪些要訣需要掌握?
答:不論主管或是員工,我認為都有「做事的姿勢」,要抓住精髓、架構、筋肉這3個階段。
開創性(中高階)主管要能「掌精髓」、「建架構」、「長筋肉」。掌精髓是指在做任何事之前,掌握它的目的與精神。所謂的目的與精神,通常描述的字不多,一般人很自然就把比較少時間放在上面,直接跳到動手做,其實,這個階段最重要。
實際做之前,還要建架構:這件事分成幾個部份?各部份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件事和其他事情的關係是什麼?這些架構有了,就像人體骨骼,知道哪邊是手、哪邊是腳,把架構圖畫出來之後,腦筋非常清楚。最後才是長筋肉,從每個步驟發展出細節或運作的方法。
能這樣做,就不會不自覺地把手和腳混在一起、頭放錯地方。很多人一聽到事情,馬上跳到長筋肉的階段,結果抓不住精髓,許多需要判斷的地方就會出問題。
不同位置的3種做事姿態
問:可以舉你實際帶人時發生的例子?
答:比如,我們常說「提升效率、節約成本」。這兩部份哪一個重要?
當然是提升效率重要,一定要先釐清,否則末端執行時,就變成不斷在節約成本,把所有預算都砍掉,砍到最後沒有效率。
當然,我們說節約成本時,通常不會再多說「不要損失效率」,但懂得思考精髓的員工,會再想到後面這句話;沒有想的,就會為了節約成本而讓所有效率完蛋,這就是只把事做完。如果事情都要講這麼清楚,沒講就不會做,那當主管的就很慘了。
問:這套「做事的姿勢」,對於非主管的工作者,如何應用在自己日常的工作上?
答: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做事的姿勢」,這是個系統性的概念。擔任開創性(中高階)主管負責無中生有,掌精髓是部門功能的定位、建架構是部門運作的方式、長筋肉則是細部作業。執行性(基層)主管,因為東西都有了,但不是所有事情都他去做,所以他要「學習精髓」、「掌握架構」,帶著人家不斷去做,去「改善筋肉」。執行性的人員(基層員工),則是要「理解精髓」、「理解架構」、「學習筋肉」。
裡面運作的每個過程,都需要判斷,判斷的依據就是「精髓」。要去思考,我現在是在架構中的哪個角色?做這件事情的目的與精神是什麼?這樣才不會搞錯方向。 精髓很像GPS(衛星定位系統),有GPS才知道自己在哪裡,不然就迷路了,方向錯,決策或做法一定會錯。
問:為什麼你會發展出精髓、架構、筋肉這套做事的姿勢?你觀察到部屬在做事上的哪些現象?
答:我年輕時看到太多例子。跟部屬講了,他就蹦蹦蹦去做,做回來不是我講的,我再說:「我不是這樣講嗎?」他才說:「喔!對喔!」那時才想起來。當初跟他講的時候記得,但一轉身就忘掉,碰到這樣的部屬,很認真,可是沒做對事情,真的會氣死!
後來我就不斷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因為我跟他講的時間很短,一轉身就忘,第1,是在他腦海中停留的時間很短,印象不夠深;第2,是他只想著趕快去做,一面做一面想,加上之前記憶不夠深,所以很快就忘了。
發現這個現象後,我就變得花比較多時間在前面跟部屬談,先想清楚,還不要做,最好他能把精神與目的複述一遍,再下去做。幾次下來,學習能力強的,就會改變做事的習慣。
想清楚再做,就像雜貨店與便利商店的差別。雜貨店是進了貨,東西放哪裡,老闆很清楚,客人想買什麼,老闆找得到,客人找不到,樣樣事情要依賴老闆在,要買什麼東西老闆拿給你;便利商店進貨很麻煩,要貼標籤、分類、上架,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但後面就輕鬆,只要有貨,多少客人都沒關係,客人自己去拿,一個人在櫃臺結帳就好。
到底時間該省在哪裡?是省在前面,然後在後面花更多時間、人力去做,還是相反?這是改變我們做事習慣的方法,只要在前面多花一些時間,後面省下做錯或猶豫的時間會更多。
利用月報,觸動員工思考習慣
問:這樣的能力,該如何培養?是個人特質還是可以透過組織建立?
答:最基礎的,還是個人態度。如果只是想悠哉悠哉過日子,不想積極任事,那什麼方法也無效。但若想積極任事卻不得其法,是可以用方法去養成對的習慣。
聯強有幾個方法來培養員工思考。最基礎的是去觸動思考,比如每個人都要做月報。月報不是只有形式,而是要有要求與規範,主管與部屬之間也要就月報溝通與回饋,這樣,至少每個月會把這個月的工作執掌與內容重新想一次,這就是一個系統。
另外,工作可以切割成哪幾個部份?KPI(關鍵績效指標)是什麼?如何去統計與分析?這是結構。我們透過月報制度,訓練員工對工作做更多思考、系統、結構、整理、分析。
通常月報不會到了月底才開始準備,那樣會很痛苦。透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過程,慢慢的就會掌握住架構,每天做事時會去思考,讓思考的頻率增加。有了結構後,思考的效益也會比較好。
交完月報,主管會再問問題。比如這個數字代表什麼?為什麼是這樣?如果沒準備,就答不出來。這樣的過程,主管也同樣在引導員工思考。
問:晉升主管時,會針對思考能力做考核嗎?
答:沒錯。我們一層一層的升職,都要看思考、系統、結構、整理、分析這5大能力的層次與火候,升職是以這個為基礎,因為這5種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根源。
問:絕大多數工作都必須透過合作來完成,有時候事情做不好,原因是跟其他部門溝通不良,或爭取不到支持,你怎麼看這種「軟實力」的重要性?
答:要與別人合作,先要彼此談清楚,確認彼此掌握的精神與目的是否一樣。如果沒有這個習慣,假設對方什麼都知道,趕快開始做,這就慘了。兩人一起做,你要往東、我要往西,這就有得吵,結果變成兩人前進不了,一直argue(爭論)。
在合作之前,還是要回到精髓、架構、筋肉這個過程,彼此討論清楚,後面邊做還要邊identify(確認)有沒有跑掉。萬一感覺對方跑掉了,跟精神與目的好像有衝突,經過提醒,彼此往往不用argue得面紅耳赤,就能回到正軌。(本文摘錄自Cheers 雜誌,作者李欣岳)
#連結閱讀
1.專注、聚焦的近視眼後遺症
https://bit.ly/3wdsWHL
2.努力,但不要用蠻力!
http://bit.ly/2Bji3ef
3.主管只說不教,就不配做主管
https://bit.ly/3usg3cX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僅剩五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跟你分享一個小段子。
有一個女人呢,早上醒來對自己的先生說:「昨天晚上喔,我夢見你送我一條美麗的銀項鍊,作為生日禮物,你覺得這個夢意味著什麼?」然後附上一個賊賊的笑。
先生回答:「今晚你就知道了!」
你想喔如果你是這個女生,是不是很期待晚上老公帶了一條銀項鍊來送給自己呢?結果呢,當晚先生回家之後,帶了一個小禮物給她。
哇~真的哦,這麼好暗示啊!這個女生非常的高興,打開包裝之後,發現裡面是一本書,是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好!我想哦,各位男生,如果你聽到這一段,試試看這樣的一個方法,那後果自行負責…OK!
其實喔今天要跟大家科普一下,就是談一談關於「夢」這件事情。
最早對於「夢」有系統性的研究是弗洛伊德,他對夢境很有興趣;他曾經說過:「夢喔,是通往潛意識的金光大道。」
他的理論是喔,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恐懼和憂慮,所以呢,我們的意識會把這些恐懼跟憂慮,壓抑到潛意識裡面。
只有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我們的意識處於休息的狀態,而那些被壓抑的真實的渴望和情感,才會被鬆綁。
所以弗洛伊德認為,叫人描述夢境的顯性內容,就是你真正夢到的東西;並且透過那些內容,去判斷、去推估隱性內容,就是這個夢境所代表的那些沒有滿足的情感、那些象徵的東西,就可以洞悉這一個人,他的潛在渴望。
那當然這個說法受到現代科學一個很大的挑戰哦,因為呢它無法檢驗、它無法被證明,甚至於它無法被挑戰。就有點像是解夢的諮商師他說了什麼,就算什麼,這種感覺!
所以到後來1980年代的中期,有一位學者叫做法蘭西斯克里克。他就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來探索夢境。
他認為「做夢」是我們的大腦在整理白天所接收到的資訊,而我們的大腦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拋棄那些不重要的資訊,為事件和想法建立新的連結。
所以從克里克的觀點來看,做夢就像我們幫大腦進行硬碟重組一樣;也因為這個過程,我們會啓發出一些靈感。
這個想法的確有它可以呼應的地方,有很多偉人都提過,他做夢是獲得靈感的重要來源。
比如說吧,在1840年代愛麗絲.哈維,他想要發明世界上第一台縫紉機,但是他卻不知道該怎麼著手?
在某一天晚上哦,他夢到自己要被群土著包圍,他注意到這一群土著的長矛的尖端有個小孔,他因為這樣子喔,就突破了在縫紉機的發明。
因為如果你看縫紉機喔,那些針頭上面是不是有一個洞,而線就會跟著針穿到布的另外一邊,而整個縫紉機就可以順利的運作。
另外呢,像化學家奧古斯特.馮.克庫勒,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想要瞭解「苯」這個化學物質的結構。
後來他就做了一個夢,而夢裡面,他夢見一條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才想到,這個難以捉摸的化合物,可能是由一圈碳原子組成的。
然而類似像這樣的例子,可能在你的生活裡,也有產生出一些呼應跟證明。可是喔,無論是前面弗洛伊德的解釋,還是後面克里克,關於創造靈感這樣的一個說法,都有很多人不是很滿意!
因為呢,如果從大腦活動的隨機性來看的話,那在人類的滾滾長河裡面,要有些巧合發生,然後這些巧合剛好為你帶來靈感,這也是說得過去的,而不是真的夢會為你帶來靈感這件事嘛!
所以呢,在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詹姆斯.霍布森,他在1970年代就提出,其實夢境是一種活化整合的一個「假說」,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不會接收到很多的感官資訊。
不過呢,霍布森認為喔,在我們古代演化的大腦區域,特別是負責呼吸和心跳這些基礎功能,它會規律的出現活動暴增的現象,導致我們的大腦隨機的活動,會同步發生。
那在近代演化的大腦區域裡面,會對此喔感覺到有點困擾,努力的為這些感覺掰出有意義的故事,所以是「掰」的喔,而且是自己跟自己掰的喔!
因此,能促成結合日常元素和隨機元素的奇怪夢境,這樣的過程其實是一種睡眠機制的保護,因為睡眠對健康非常的重要。
所以呢,你也不太可能大腦有這些跟呼吸心跳有關的活動,開始爆衝的時候,你就醒過來。這樣子你就沒有辦法得到完整的休息,所以透過夢境讓你繼續的睡下去!
因為你的大腦會幫你把這些衝動,把它變成是夢,於是你就繼續睡,然後繼續做夢。
其實喔一直到今天,關於「夢」跟「夢的理解」,還仍舊處在一種莫衷一是的狀態;所以甚至有些學者,像是羅夫堡大學的睡眠研究學者~吉姆和倪。
他就認為夢境其實是一種大腦的戲院,它讓你在睡眠的這段沈悶的時間裡,可以有一點點娛樂。
那麼今天的科普跟你分享到這裡,你覺得夢是什麼?你覺得夢是那些你壓抑的慾望、還是夢是你靈感的來源?
甚至於夢,其實只是一個生理機制、一種你的自然衝動的狀況底下,然後你的大腦因為要保護你能夠繼續睡覺,所以產生的一種大腦活動嗎?還是其實夢說穿了,就是你在睡覺的時候怕你太無聊,娛樂你一下呢?
所以囉,今天的分享,我不知道能不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但是偶而分享些科普的、有趣的,我想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點樂趣;就像是「夢是大腦的戲院」一樣,生活當中,可能都需要有一些平衡跟調劑吧!
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好朋友。
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給予我們支持;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理財心裡學】。
你只要在2月29號之前,加入這一門課程,你就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來學習,關於你人生當中很重要的財務,到底要怎麼樣去思考,到底要怎麼樣幫自己規劃?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一門課,也得到很多的幫助,這些朋友都告訴我們,原來呀!他過去思考財務都覺得跟賺錢、花錢有關。
然而不只是賺錢、花錢而已,其實跟我們的原生家庭、跟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才大大的有關,
那如果你想要過上一個更富足的人生,你想要讓錢,成為服務你幸福人生的工具的話,那麼這一門課就千萬不要錯過了!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囉,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04/07 外交國防委員會/
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 口頭質詢─
▶針對海外留學生、僑團至駐外代表處示威抗議,甚至直接陳情是否有統計行動案件量?相關資料蒐集包含僑民訴求、活動方式,會提供給辦公室。委員表示國人基於愛國所展現的情操應依法應予以尊重。
▶關於委員長在美發言:「呼籲學生不要被政治人物利用。」實在不妥當。太陽花學運應讓學生運動自己去成長,學生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委員長不該作不實指控。一個負責任的政務官應要了解學生訴求,傾聽並回應民意。
▶南非台灣同鄉會至代表處反映黑箱服貿聯署陳情一事卻未獲宏觀電視台報導,該電視台應秉持多元客觀的角度。
▶僑委會網站上關於中國投資移民的訊息過度偏頗影響政府公信力。
▶海外僑民第二代優秀人才,例如加入FAPA Young Professionals的台人,具跨文化經驗且與台灣有強烈連結,僑委會與之互動卻不多,如何有效整合海外勢力,仰賴於僑委會的積極度。舉胡志強擔任駐美代表改變互動模式例子。委員長表示願意與之做深層溝通而不限於單向補助的互動模式。
▶台商在海外經營的政商人脈樂於為國家所用,除美國外加入TPP也需汶萊、越南、馬來西亞等的支持。海外台人的向心力需朝野各方包含僑委會凝聚。首先必須做好系統性盤點,釐清缺口在哪,才能有效地做藍圖規畫。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26系統思考圖應用案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26 系統思考 圖應用案例. 5.9K views · 11 years ago ...more. Gwo-Guang Lee. 274. Subscribe. 274 subscribers. Like. Share. Save. Report. ... <看更多>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Omplexity 系統變革顧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可能忽略時間延遲和動態變化的重要性, 導致問題不斷出現。 讓MIT系統思考幫助你,擁有全局視野, 在複雜多變 ... ... <看更多>
系統性思考例子 在 [心得] 《思考的藝術》揪出你的系統性思考錯誤-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出版日期:2012.09.01
圖文好讀版: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8/52-denkfehler/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接續上一本介紹的書《邏輯謬誤鑑識班》,我想再多談一點非形式謬誤,畢竟這是我們日
常生活最容易遇到和忽視的謬誤。《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這本書就是
在談52個人人易犯的思考錯誤,作者用一些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愛情關係、投資
理財、實驗研究等內容,具體說明錯誤在哪、我們為什麼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此外,針對
各項錯誤,作者也一一提出解決之道,讓讀者不易掉入思考陷阱之中。
這本書的作者,魯爾夫.杜伯里 (Rolf Dobelli) 是德國人,全球最大商業書摘網站
getAbstract 和全球傑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 創辦人之一。他目前有7部作品問世
,涵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這本書在2011年於德國剛出版時就榮登《明鏡週刊》暢
銷書冠軍寶座,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足稱作者至今最成功著作。這本書是由作者長期在報
紙專欄上撰寫的文章集結而成,專門在討論人們的認知偏誤,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商
、理財等方面清楚思考並做對決定。作者認為當我們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
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我們經常會「直覺地、無意識地」做出決定,事後再補上一些看似合理的選擇理由,就像
先射了箭再畫靶。我們也很容易掉入思考的陷阱裡,產生偏差、謬誤、幻覺、錯誤。作者
在書裡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括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最常見的思
考錯誤!我在這篇文章裡,就不談那些已經廣為熟知的思考偏誤,而是挑10個我認為也很
重要但更容易被忽視的偏誤,還有指出作者在論述中出現的問題。
1. 確認偏誤 The Confirmation Bias
作者說確認偏誤是所有思考錯誤之母。這是一種將新資訊解釋成合乎既有理論、世界觀或
信念的傾向。換句話說,凡是牴觸既有觀點的新資訊(以下稱之為「否證證明」﹝
disconfirming evidence﹞),我們便會自動地將它們過濾掉。例如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人們最會做的事,無非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
得以完整無缺地保持下去!」這或許就是巴菲特會這麼成功的原因吧,他很清楚確認偏誤
的危險,從而強迫自己要反向思考。
另一個例子是達爾文。每逢他的觀察與理論發生牴觸時,他總是會特別認真地對待這些發
生牴觸的觀察。一直以來,他隨身都帶著一本筆記本,強迫自己必須在三十分鐘之內,將
那些與他的理論相矛盾的新觀察記錄下來。因此每當出現「特殊情況」這樣的字眼時,更
加仔細地停、看、聽,絕對是值得的。
生活在這世界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對世界、生活、經濟、投資、事業等問題採取某些理
論。基本上,一個人若完全沒有任何想法,所有事情都會變得寸步難行,然而,當理論愈
是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確認偏誤的效應也會愈發增強。例如占星師與經濟專家,他們總
是盡量含糊不清,宛如用一塊大磁鐵,將各種可能的說法全吸到身上。
在確認偏誤這方面,沒有哪種行業比財經記者中毒更深!因為他們經常隨便提個空洞理論
,再附上兩三個所謂的佐證,一篇報導就這樣大功告成。這些記者卻不會花任何力氣找出
一些否證證明;也就是說,去找一些同樣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並不成功的公司,或者
不具創造力文化、卻經營得很成功的公司。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不幸,原因就在於我們始
終無意識地保持著確認偏誤。
作者說要對抗確認偏誤的方法是將你的一些信念寫下,不管是關於信仰、投資、婚姻、養
生、瘦身或事業規劃都好,然後試著找出這些信念的否證證明。
我認為確認偏誤非常氾濫,就是因為我們在當今的網路時代,我們很容易生活在同溫層裡
。我們不知不覺地被社群媒體利用演算法餵養大量的相似訊息,所接觸到的都是支持自己
立場的觀點,你就很容易產生一個幻覺,認為自己的主張是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更加深
對自己立場的確認度。所以要破除確認偏誤,第一步就是要走出自己的同溫層,多方地去
搜尋與自己立場的不同意見,尤其是不要排斥去聽聽反方的論點。
2. 現成偏誤 The Availability Bias
現成偏誤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會借助一些易取得的現成例證,為自己描繪出一幅世界圖
像 。在現成偏誤的作用下,我們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墜機、車禍或謀殺等事故的致命風
險;相反地,我們卻總是低估一些較不引人注意的致命風險,比如糖尿病或胃癌等等。因
為在我們的腦袋裡,轟動的、響亮的、惹人注目的事物,比起與它們相反的那些事物更具
有可支配性。我們的大腦是根據「戲劇性原則」在思考,不是根據「量化原則」。經常反
覆出現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從大腦記憶庫中提取出來,至於這些事情是否屬實
,那可一點也不重要。所以,人們總是先利用手邊容易取得的資料或處方,但建立在這種
基礎上的決策,通常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例如,十年前人們就已曉得運用「布萊克─休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 為衍生
性金融商品定價並不可行。無奈人們並沒有其他可取代的方法,於是他們寧願繼續使用這
套錯誤的模型,畢竟聊勝於無!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波動性」(volatility)這個概念
上:把它當作金融商品的風險指標顯然是錯的,但由於它計算起來十分簡單,我們幾乎將
它應用到所有的金融模型裡。
現成偏誤也是很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偏誤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你明知道目前的狀況
或方法是有問題的,但你仍然繼續用它。有句俗語「死馬當活馬醫」,「聊勝於無」就是
類似的想法。但我們現在知道了這樣敷衍的態度是不行的,終究會出問題。因此想要對付
這樣的偏誤,作者建議一個辦法就是去和那些與你的經驗及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共
事吧!因為,如果單打獨鬥,你完全沒有任何機會戰勝現成偏誤!
3. 故事偏誤 The Story Bias
「故事偏誤」是說:故事扭曲且簡化了事實。換句話說,故事會將所有不能與它本身配合
的東西統統排除掉。我們總是容易被故事吸引,卻拒卻抽象的事實於千里之外。這是一種
詛咒,為了那些討我們喜好但不重要的觀點,反而把重要的觀點統統被貶抑了。
在人類開始以科學方法去思考這個世界之前,其實是先用故事來解釋它。神話遠比哲學的
歲數還要大。因為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配備一條可遵循的路線,於是我們就用那
些雜亂無章的細節編織出一個故事。許多人會稱這樣的指引為「意義」;若我們的故事就
這麼經年累月直線地走下去,我們就將它稱為「個性」。這些我們宣稱理解的事物,在發
生的當時其實根本沒有人理解;更準確地說,是根本沒有人「可以理解」!我們是在事後
加工製造了一套意義,然後把它擺進歷史裡。
人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喜歡故事。作者舉例假設現在有兩個故事。(A)「國王死了,王后
接著也死了」;(B)「國王死了,王后因為哀傷過度也跟著死了。」如果你與大多數的
人思路相同,你應該會覺得第二則故事比較容易記住。因為故事 (A) 只是單純的事實陳
述;但故事 (B) 就創造出了某種意義。不過,如果就「信息論」(Information Theory
)的觀點來看,故事 (A) 其實比較容易讓人記住,因為它比較短。可是我們的大腦顯然
不是這麼運作。在廣告方面也是一樣,比起理性地條列出產品的各項優點,以講故事的方
式宣傳,反而更為有效。
為了擺脫這樣的情況,作者建議請你將故事拆解,並且進一步去質疑:故事所要隱藏的究
竟是什麼?建議你訓練自己,試著以沒有脈絡的方式去讀一遍你個人的自傳。
4. 後見之明偏誤 The Hindsight Bias
後見之明偏誤是最頑固的思考錯誤之一。我們可以貼切地用「『我早就知道了』現象」來
描述這種偏誤。從後見之明的角度來看,所有已經發生的事,似乎都緊密地遵循著某種看
似合理的必然性。所以當人們以後見之明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勝利時,便會高估其獲得成功
的機率。後見之明偏誤的危險是會讓我們錯誤地相信,我們「真正的」預言能力,比起「
實際的」預言能力還要來得好。如此一來,我們便容易變得自大,也容易被誤導而做出錯
誤的決定。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 後見之明偏誤有三種成因:認知上的 (Cognitive) 、後設認知上
的 (Metacognitive)、和動機上的(Motivational)因素。認知上,人們會選擇性地扭曲或
錯誤地記憶他們先前關於這事件的預測。有可能是因為要回憶與現在的知識一致的訊息比
較容易所致。後設認知上,當人們可以理解一件事情是如何和為何會發生時,他們就會傾
向認為這件事是可預見的。最後,在動機上,人們喜歡認為世界是可預測的,對某些人來
說,他們需要相信世界是有秩序的,相信會有一個後果無可避免地出現,會比較安心。
作者建議你可以寫下一些自己對政治、事業、體重、股市等方面的預測,日後再三不五時
地將你的預測拿出來跟實際的發展做個比較。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你是一個爛透了的預
言者!請你同樣也用這一套方法去閱讀歷史,少去看那些事後包裝出來的理論,多去閱讀
事件發生當時的一些日記、剪報或紀錄。如此一來,在面對世界的「不可預見性」時,你
至少能獲得些許寬慰。
5. 結果偏誤 The Outcome Bias
讓我們來做一個思想實驗:設想有一百萬隻猴子在投資股市,牠們買賣股票的方式完全出
於隨意。假設過了一年後,有一半的猴子投資成功; 再過一年,又只剩一半的猴子持續勝
出。假設十年後,只剩一千隻左右的猴子投資成功。二十年後只剩一隻猴子仍屹立不搖。
你會說這隻猴子是股神嗎?這個猴子闖蕩股市的故事說明了「結果偏誤」這種現象。
結果偏誤是說我們總是傾向用「結果」來評斷「決定」,而不是根據「當時的決定過程」
來評斷「決定」。這項思考錯誤有時也被稱為「史學家謬誤」(historian's fallacy)
,經典的適例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當時美國政府是否該疏散人民呢?以今日的眼光
來看(後見之明),有很多跡象顯示日軍勢必會攻擊,所以應該要疏散人民。但如果將時
空倒回至一九四一年,我們會發現,當時其實並存著無數相互矛盾的跡象;一些跡象指向
日本會發動攻擊,另一些卻完全相反。如果想要正確地評價當時的決策品質(究竟該不該
進行疏散),我們必須設身處地回到當時真正的資訊處境裡,並將事後得知的種種事實一
一過濾掉(尤其是日本確實偷襲了珍珠港這項事實)。
結果偏誤警告我們千萬不要僅以成敗論英雄。一個壞的結果並不必然等於是做了一個壞的
決定;反之亦然。不要對那些事後看起來是錯誤的決定落井下石,也不必對那些可能純粹
是出於意外而獲得成功的決定錦上添花。我們應該根據行為的理由去思考和判斷,才不會
流於輕率。
6. 公地悲劇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C161GvMPc
「公地悲劇」 這個詞最早是由英國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在1833年討論人口的著作中
所使用的比喻。196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 (Garrett Hardin) 在期刊《科學
》將這個概念加以發表、延伸,稱為「公地悲劇」。而這個理論本身就如亞里斯多德所言
:「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
當個人根據個人利益行事,而不是為共同利益而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共享資源(公地
)因自由進用和不受限地被過度使用,就會導致它們被過度剝削而崩潰。這樣的情況之所
以會發生就是因為每一個個體都企求擴大自身可使用的資源,然而資源耗損的代價卻轉嫁
所有可使用資源的人們。我們世界裡的許多情況,都隱含著公地悲劇,諸如二氧化碳的排
放、濫墾濫伐、汙染水源、灌溉、無線電射頻的過度使用、公共廁所、太空垃圾、大到不
能倒的銀行等等。這齣「悲劇」只是一種效應;當某個團體的規模越過了一百人左右,而
我們也因此超出了系統再生能力的極限時,便會引發這樣的效應。事實上,公地悲劇是亞
當‧斯密(Adam Smith)所主張「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的反面。在某些特定
的情況裡,看不見的手未必會將市場調整到最佳狀態;相反地,它可能會讓市場走向崩潰
。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可自拔地,一再沉溺於公地的想法當中呢?那是因為演化並沒有在這個
社會兩難上,為我們預做準備。第一,在幾乎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有無限
的資源可供我們使用;第二,直到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生活型態都還維持在規模五十人
左右的小團體。在這樣的小團體裡,每個成員彼此認識,若有人膽敢利用公家的資源謀取
一己之私利,他馬上會被揪出來,並且受到報復,甚至得面臨千夫所指的嚴重後果。
「公地悲劇」其實是一種很尋常的現象,它最大的錯誤不是出在問題本身,而是出在人類
解決這項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人們祈求透過教育、啟蒙、資訊傳播、社會正義的感召
、教宗的詔令,甚至明星的說教等,將公地悲劇給趕出人間,無奈的是,它並不會因此而
遠離凡塵。想要克服這項難題,唯一可行的路徑只有兩條:「私有化」或「管理 」。具
體來說,要不就讓這片肥美的土地落人私人手裡,要不就是對放牧進行管制。私有化是一
個簡單的解答;它甚至可以充作管理的論證理由。所有無法被私有化的東西,諸如大氣層
、海洋、衛星軌道等等,就必須透過管理。管理可以指由國家頒布某些規則,例如收取使
用費、限制使用時間,甚至根據眼睛的顏色(農夫的或牛隻的)決定誰有優先使用權。
7. 輕忽機率偏誤 The Neglect of Probability 和零風險偏誤 The Zero-Risk Bias
這兩個跟機率有關的偏誤,我覺得要放在一起講。首先,是來自1972年的一個實驗。該實
驗室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被告知待會他們一定會受到電擊,第二組被告知有50%的
機率被電擊。研究人員在旁測量這些受試者在預告的時間快來臨之前的身體反應,像是心
跳、緊張、手心冒汗等。結果發現兩組都表現出同樣的不安。隨後研究人員又做了幾次一
樣的實驗,只是第二組的成員被告知電擊的機率一直往下降,20%、10%、到5%。結果仍然
是一樣地不安。這些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人們會對期待發生的事件之規模有所反應(例如,
彩金的總額或電壓的強弱等),但對於它們的發生機率,我們則近乎無感。換句話說,我
們欠缺某種對於發生機率的直觀理解能力,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輕忽機率」,它會導致
我們做出錯誤決定。對於風險,我們同樣沒有天生的直觀感受能力。
再回到電擊實驗,第二組的受試者遭電擊的機率一直要等降到機率變成零時,受試者的不
安反應才明顯改善了許多。這時我們可以來談什麼是「零風險偏誤」。假設有條河的兩條
支流 A和B 都有污水引發的致命風險。如果採取措施A,可以將A支流的致命風險從5%降
至 2%。如果採取措施B,可以將B支流的致命風險從1%降至0。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人會選擇
措施B,但比起措施A可以降低3%的致命風險,措施B只降了1%。所以理性計算上我們應該
選措施A而不是措施B。這就是零風險偏誤。
這當中似乎有什麼神奇的機制在作用,使我們一面倒地看重「零風險」。我們總像飛蛾撲
火那般,為了將微小的殘存風險徹底斬除,多付出了心力與金錢。幾乎所有追求零風險的
個案裡,人們原本可以更妥善運用各種寶貴資源,讓別的問題也一併降低風險;但人們卻
選擇沒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寧願將其投至追求零風險的目標上頭。這顯然是種不太理性的
反應,但它卻是「正常的」。在行為經濟學中,康納曼和特沃斯基就提出了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來解釋零風險的誘惑。該理論主張「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
敏感(損失效應)」,透過完全地迴避風險,正消除了損失的可能性,這可能會令大多數
人感覺比較放心,以至於不做出冒險選擇。再者,在思考上人們會選擇較少努力程度和不
確定較低的選項,以減少認知壓力,而非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計算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關於機率和風險,有兩個結論。第一,是除了風險為零的情況外,我們其實相當拙於
明辨不同風險的危險程度。當情勢愈嚴峻或問題愈趨情緒化(例如,輻射災害),降低風
險的安撫效果也會跟著打折。由於我們無法直觀地掌握風險,因此必須花點心思去計算風
險。第二,請跟零風險概念說再見。學著在沒有什麼事是百分百確定的情況下過活;不管
你的積蓄、健康、婚姻、朋友、敵人,甚至國家,沒有什麼是百分百確定的。
8. 框架 Framing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用不同方式陳述,便會讓聽者的感受大不相同。心理學家使用了「框架
」這個專業術語,來稱呼這樣的現象,有時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這個現
象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卡夫曼和特沃斯基在1981年的實驗中發現 (Tversky & Kahneman,
1981)。他們設計了一個問卷:假設有一地區的600位民眾生命受到某傳染病的威脅,對策
A可以拯救 200人的性命; 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讓600人全部得救,但也有三分之二的
機率無人得救。你會選擇哪一個方案?結果大部分受訪者都選A。
接著他們再把相同的問題的兩個選項以倒過來的方式再問一遍:對策A會犧牲400人的性
命; 對策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沒人犧牲,但也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全部犧牲。結果,大多數
人選B,反而選A的人變成了少數。這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在做決定時,不僅受到選項的資
訊影響,還有陳述方式的框架。例如根據不同的陳述方式,「拯救」VS.「犧牲」,這些
受訪者們竟然對同樣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判斷。
而「美化修辭」是框架特別常見的變種。比方說,股市重挫,我們會說那是在「修正」;
企業支出成本過高,我們會說那叫做「商譽」;在管理學課堂中,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都不
叫「問題」,相反地,那是「機會」;被開除的經理其實是要「重新出發」,去開拓更美
好的人生。
此外,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整件事情的單一或少數面向時,我們也會被框架原則牽著鼻
子走。比如,在購買二手車時,我們往往只專注於車子的里程數,卻忽略掉引擎、煞車及
各種零組件的真實狀態;也就是說,里程數往往主導了我們是否購買二手車的決定。
作者提醒我們千萬要注意,沒有框架,你根本什麼也無法陳述。但是每件事情,無論是從
好友那裡親耳聽聞,還是從一份嚴謹的報刊上讀到,都是處在某種框架裡。
9. 雙曲貼現 The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對我們來說,立即是很有價值的;可是,到底值多少呢?它有著超乎理性所能論證的價值
。我們所做的決定,往往會因為時間基準的不同,而跟著反覆無常。經濟學學者們稱這樣
的現象為「雙曲貼現」,意思是說:做決定的時點與獲利的時點愈接近,我們的「情緒利
率」(emotional interest)就愈容易跟著調升。雙曲的意思是指時間軸上的最近和遙遠
的未來。貼現是指將未來的金額折算到現在的價值。我們會將不同時間出現的金額折算到
同一時間點(多數是現在),以方便比較實際價值差異。不過,受到「雙曲貼現」影響,
遠期的金額通常會被過度折算,與理論上應有的價值出現分歧,感覺上變得較不值錢。雙
曲貼現代表著一種人類會被「立即」牽著鼻子走的事實,而這項事實在人類還是野生動物
時即已留下烙印。
一九六○年代,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進行過一項與延遲享樂有關的著名實驗
。在YouTube上如果用關鍵字「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test)搜尋,可以找到許多
有趣的相關影片。在某個影片中,一些四歲左右的小男孩面前擺了一塊棉花糖,這些小朋
友被告知有兩種選擇:他們可以馬上把棉花糖吃掉,或者忍耐幾分鐘不吃,那麼他們還可
以額外多得到一塊棉花糖。有趣的是,只有極少數小孩能夠等待;更耐人尋味的是,米歇
爾的研究結果指出,延遲享樂的能力竟然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
讀到這裡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作者說的雙取貼現是一種思考錯誤,因為為了立即的享
樂而放棄未來更大的利益是不明智的。但是在此,我想提供更進一步的思考,當你對未來
充滿不確定時,你還能有信心地等待未來嗎?是不是現在先入袋為安,觀看局勢後再做決
定會比較好呢?
讓我們來思考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喜歡吃草莓蛋糕嗎?你是會先吃到草莓的人還是留到最
後才吃,要慢慢享受的人呢?對於想留到最後慢慢吃的人,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草莓
在你還沒吃完蛋糕前就被他人給吃掉了?你生氣地指責對方為什麼吃掉你最愛的草莓時,
對方還無辜地回答你說 「我以為你不喜歡吃才留著呀」。或者,原本打算要最後才吃的
草莓蛋糕,卻因為先前已經吃太多,現在吃不下了,所以只好放棄。又或者,在你一個人
準備慢慢享受時,突然一通緊急電話來,讓你中斷了進食的機會。這時候是不是會有一種
後悔的心情:「早知道就先吃掉了呀」?這些例子只是要說明,為什麼延遲享樂不一定永
遠是對的,有時選擇兌現反而才是更好的選擇。身邊也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年輕的時候
努力工作存了好多錢,想說要等以後好好享受人生,但一場意外過世了,就什麼也沒有享
受到了。年輕的時候說等退休了才要去環遊世界,但等到退休後有時間、有錢了,但已經
沒有健康和體力可以去了,這時候才後悔早知道年輕時就該去闖一闖。
至於棉花糖實驗從1990年華特‧米歇爾公布他們的追蹤研究,說當初有拿到第二塊棉花糖
的小朋友,在高中生申請大學的SAT成績上有比較好的表現,因而被認為延遲享樂的能力
是日後事業成功的一項可靠指標。但其實棉花糖實驗在其他學者的重複實驗下,有了不一
樣的解讀。例如在 2012年羅切斯特大學稍微改變了實驗:一組在進行棉花糖測試之前沒
有兌現承諾(不可靠的測試組),第二組在他們的棉花糖測試(可靠的測試人員組)之前
有一個兌現的承諾。結果發現可靠測試組等待第二個棉花糖出現的時間是不可靠測試組的
四倍(12 分鐘)。研究者認為,這是對最初的解釋提出了挑戰:華特‧米歇爾將「自我
控制」(self-control) 作為兒童表現的關鍵因素,但如果是這樣,我們測試自我控制應
該預測等待的能力,而不是有意義的戰略等待的結果。研究者們質疑在斯坦福大學的棉花
糖實驗之前,沃爾特·米歇爾其實已經有證明,孩子相信承諾的延遲獎勵實際上會兌現是
延遲選擇的重要決定因素,但他後來的實驗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也沒有控制個人在報告
與生活成功的相關性時,關於可靠性的信念的變化。
2018年,更有學者重新研究小時候的延遲等待和長大後的學業表現的相關性,他們指出這
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小 (Tyler W. Watts, Greg J. Duncan, and Haonan Quan, 2018)。
他們的研究發現對那些在4 歲時多等一分鐘的小孩,預測其在 15 歲時的成就會增加大約
十分之一標準差。但這種雙變量相關性,在對家庭背景、早期認知能力和家庭環境進行控
制的情況下,比原始研究減少了三分之二,僅為原本報告的一半。他們的結論是青少年成
就的大部分變化來自能夠等待至少 20 秒。 而延遲時間與 15 歲時行為結果測量之間的
關聯要小得多,而且很少具有統計學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cFoVCcEzM&t=441s
我認為在一般情況下,雙曲貼現確實是一種思考錯誤。當我們愈有能力控制衝動,就愈能
避免這樣的錯誤。但是我們也不該固守總是延遲享樂,有些事情還是要立即兌現才好,尤
其是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至於何時該兌現,這就是人生的考驗。
10. 泳將身材的錯覺 The Swimmer's Body Illusion
在這一章裡,杜伯里說了一個故事。股市交易員塔雷伯有天想奮發圖強甩掉身上的贅肉,
所以他四處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他看到游泳選手們的身材個個都像是雕像般完美,所以
他決定也來每週兩次到泳池的魔鬼訓練。經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了解到,過去的那段魔
鬼訓練期間,他根本就是處於某種陷阱當中。「泳將身材的錯覺」就是以為泳將的完美身
材是因為他們進行了大量訓練的結果,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有了好身材,所以才能成
為職業級的泳將。換句話說,他們的身材其實是某種「篩選的標準」,不是他們運動的「
結果」。接著他說類似的錯覺也出現在化妝品代言上,並不是化妝品讓那些女人美到變成
了模特兒,而是她們天生麗質。這都是倒果為因的錯覺。同樣地,哈佛大學真的是一所好
學校嗎?確實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這所學校本身很糟糕,但它卻網羅了全球最聰明
的學生。最後作者結論,實際上,幸運大多與生俱來,並且會在人生過程中穩定地持續著
。但是那些成功的人似乎並不接受「他們天生就是比較幸運」這樣的說法,反倒傾向於將
這一切解釋成他們總是正面看待萬事萬物的結果。因此,奉勸我們最好遠離那些高唱天助
自助者,因為他們是百分百地擁有天生的幸運傾向,而這些幸運秘訣在其他數以億的小人
物身上根本無效。
看到這裡,我不知道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論點,我個人是充滿問號。因為這其中明顯和我個
人經驗不符。然後我就去搜尋所謂泳將身材的錯覺的相關,我發現所有提到泳將身材錯覺
的文章都是因為看了杜伯里的這本書,而在其他認真討論認知偏誤的教科書或網站裡,根
本也沒有泳將身材錯覺這一項,有的是「倒果為因謬誤」。即便在倒果為因的謬誤裡,也
沒有說泳將身材是其中一個例子。因此,我認為「泳將身材錯覺」是杜伯里自己創的,他
想要說明倒果為因的偏誤,但是他的論證是有問題的,他正好犯下了我前一篇文章 《邏
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 裡提到的「合理的當作是正確的」
謬誤、「以偏概全」、「輕率地否定一個因果連結」謬誤。篇幅關係,我會另外寫一篇文
章「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來說明清楚。
讀後心得: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整理了52個人們容易犯的思考錯誤,涵蓋了心理學、經濟
學、行為認知等層面。但是我也發現裡面有些論點是有爭議的,像是棉花糖實驗,在這實
驗問世的50年後就得到了翻轉。這也凸顯了為什麼哲學家時時在提醒大眾對所謂的科學研
究和實驗報告要小心他們的推論過程。不要盲目地相信所有的研究,但也不是說要你當完
全的懷疑論者。多多訓練你的偵錯神經讓自己能避免掉入這些思考誤區才是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更多的認知偏誤列表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81%8F%E8%AA%A4%E5%88%97%E8%A1%A8
「泳將身材的錯覺」這個認知偏誤成立嗎?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10/whats-wrong-with-the-swimmers-body-illusion/
《邏輯謬誤鑑識班》從偵查謬誤來強化你的批判性思考力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7/01/detecting-logic-fallacy/
--
「哲思饗宴」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
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hilosymposium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加一場閱讀與思考的饗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8.169.127.83 (法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7456481.A.3C7.html
※ 編輯: vivina (88.169.127.83 法國), 07/10/2022 20:38: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