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7-11 的漢堡是從何時開始賣的嗎?
謝謝網友 Yang Ddr 拍攝分享他收藏的剪報,來自2003年8月4日的《蘋果日報》B1版,新聞標題為「7-ELEVEn漢堡 搶麥當勞生意」。
2003年8月5日,自稱是「全國最大漢堡連鎖店」的 7-11,一口氣推出4款漢堡。2款基本款(原味火腿蛋漢堡、辣味火腿起司漢堡)每個19元,主打早餐市場;2款仿當時麥當勞的人氣漢堡(照燒豬排漢堡、酷辣雞腿漢堡)每個39元,專攻午餐、點心、消夜。除了夾餡生菜無法和現做漢堡相比,以其定價來看,賣相和口味都具水準,至少改寫超商過去的漢堡品質。
順便一提,蘋果日報是從這一年(2003年)的5月2日開始在臺灣發行。
下面是刊登在2003年8月5日《民生報》A5版的相關報導:
終極目標 全國最大外食連鎖店
超商漢堡 單挑速食店
【記者林翠娟╱報導】就在連鎖速食店業績拉警報,紛紛轉向開發非漢堡類的產品之際,趁著市場出現缺口,7-11拉高分貝喊出「全國最大漢堡連鎖店」,鎖定市場最熱門的漢堡口味,打出半價。不僅漢堡賣相神似「麥當勞」,就連前導廣告都讓人誤以為麥當勞又要出新漢堡了。全方位進攻外食市場的7-11,要以漢堡和麥當勞等速食店大對決?
7-11今天起一口氣推出4款漢堡,2款基本款(原味火腿蛋漢堡、辣味火腿起司漢堡)各19元,主打早餐市場;另外2款照燒豬排和酷辣雞腿都是仿市場最人氣的口味,每個39元專攻午餐、點心消夜。除了夾餡生菜實在無法和現做漢堡相比,以其定價來看,賣相和口味都具水準,至少改寫超商過去的漢堡品質。
7-11此次高分貝的喊出「全國最大漢堡連鎖店」,不無塑造和麥當勞等速食對決,拉抬自家產品的聲勢。7-11行銷群總經理陳瑞堂在昨日的發表會上表示,漢堡是台灣最具代表性而且是最大眾化的西方食物,7-11推出漢堡應該可以重新凝聚消費者對漢堡食品的注意力。
對於7-11嗆聲賣漢堡,現做現賣熱騰騰漢堡的速食業者頗不以為然。但另一方面,7-11的目的倒不光是漢堡市場,以便當成為外食市場的主流之後,7-11目標是搶攻三餐市場。此次「全國最大漢堡連鎖店」的口號,「漢堡」可以換成其它即食品,7-11的終極目標是「全國最大的外食連鎖店」!
以早餐來說,7-11內部定下「能包的都是飯糰,能夾的都是調理麵包」產品策略,調理麵包繼漢堡後,將有3、4個不同麵包體的調理麵包會上市;15元低價位「福利社飯糰」是飯糰擴大市場的第一波,隨後將有一系列豪華版的飯糰要推出。午、晚餐市場以便當領軍,第三季已預定推出菜飯分離的單盒調理菜和白飯,正式問鼎新的市場--家庭晚餐。7-11 鮮食部部長蘇嘉麒說,凡是外食市場中大眾化的商品,該公司都不會缺席。
全方位拉開即食品種類之前,去年至今年初,7-11也大力整頓生產流程,加設鮮食工廠和生產線。因應愈來愈多即食食品,7-11也計畫明年在各門市增加一台鮮食櫃,擴大鮮食的陳列空間。7-11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體現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多年前談到的「剪刀取代菜刀」的外食趨勢。
以今年7-11內部目標,鮮食要達到128億的營業額,這樣的規模少有單一外食連鎖系統可以匹敵。7-11不是要和漢堡速食店對決,它只是繼國民便當後再以高分貝行銷手法擴展新的外食市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統一超 營業額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為什麼小七「感覺」不如預期 / (#周末認真文系列)
.
公平交易委員會 2020 年 8月有一篇統計結果,我讀了讀 ... 雖然沒完整報告,但我一直在猜測統一超商看了這篇報告後在想些甚麼。
.
我猜:統一來客數的平均消費金額很有可能非常接近這個數字。看地區,很可能甚至超過一點。我更相信的是統一不需要等公平會的數字,光是看「自家銷售」的狀況就能得到差不多的結果。畢竟統一可是全省有 6,000 家門市的巨獸啊!我猜他很有條件建立起預測銷售模式的模型。
.
依照十年前的猜想:台灣應該被 7-11 統治才是。至於說其他的三間:OK, Hi-Life 或 Family ,都應該只能吃吃社區店或者沒有對應競爭優勢的地點。
.
但 Family 居然爬起來了 ... 。我不禁想:如果 7-11 用同樣力道成長,這個市場還有另三家,甚至一些更小型連鎖店的市場嗎?
.
這應該是所謂「第一名的詛咒」。公司究竟是要賭一下:「值得投資新業務,市場的消費人次 or 單次消費金額還有成長空間?」或者是「這個市場成長已趨平穩,不再有可視的成長空間。」我猜測, 7-11 應該判斷市場已逐漸飽和,所以在五六年前吧?才會大量推出自有品牌。這是要讓營業額差不多的前提下,加大集團獲利的空間。
.
相反的,我記得差不多的時候,全家用了差不多相反的策略:「仍然持續有新品 (例如說飲料)」,我沒記錯的話是優先開賣霜淇淋、有一些海外的電商遞送服務 ... 完全就是要搶客人忠誠的心情。
.
第二名畢竟是比較好做的。他只要針對式的打著第一名沒做好的地方就可以;相較之下,第一名更只能自己和自己賽跑,因為去打二、三、四名的利基市場,很可能弄得自己一身腥還沒得到對應的利益。
.
其實,有一陣子我對 7-11 的好奇心挺大的。不管是藥妝的異業整合、或者是電器銷售,我覺得都挺有新零售喊得震天價響的氣魄 ... 但這幾年過去,好像一直沒看到 7-11 有「厲害的服務。」出世。今年他買了 foodmo ... 害我又有點期待,整天在看他新聞 ...
.
但我現在對羅大掌櫃沒甚麼信心啦。就姑且看看囉?
.
超商雙雄展店強 去年營收雙創新高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1110290.aspx
.
source:
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26&docid=16398
統一超 營業額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台灣「疫情下實體零售數位對策」
3個台灣「疫情下實體零售數位對策」新情報news!
💡「行動數位應用」&「聯手外送平台」成為實體零售數位對策重點
💡 Line關聯應用異軍突起,「個人化」行動數位零售生態圈快速成形
💡 疫情下無人零售話題捲土重來,由「進攻型方案」轉為「對策型方案」
==============================
台灣實體零售業在走過2020上半年的艱鉅挑戰後,下半年迎來顯著反彈。整體產業Q3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5.6%,10月與11月也分別年增4.7%與2.7%,有效彌補了上半年的營收虧損。總計2020年前11個月合計銷售額已突破新台幣3兆元,與去年同期相較甚至出現0.5%的微幅成長。
2020下半年至2021年期間,由於海外觀光遊客尚未回流,但同期間台灣民眾生活與工作型態已普遍恢復正常,形成觀測台灣純內需消費變化與偏好的重要時機點。
我們可以看到,支撐實體零售業下半年順利迎來銷售成長的主因,除了疫情控制得宜與遞延的報復性消費潮外,「第3支柱」則是來自於實體零售業於疫情期間針對變動的消費模式而採取的數位對策取得成效。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2020-2021年疫情影響期間內,台灣主要實體零售企業採取的數位對策內容,區分為以線上應用情境為主的「數位應用對策」、以及結合線下門店空間的「實體活化對策」進行說明分析。
📣我們盤點台灣主要實體零售企業採取的數位對策類型後發現到,涵蓋支付app、線上購物、以及Line關聯應用的「數位應用對策」獲業者採用比例較高。尤其是在台灣高智慧型手機滲透率的基礎上,以行動數位應用為中心延伸出的多元線上服務相當受到企業青睞,例如購物、支付、行銷、集點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聯、全家等實體零售業者開始跨界搶進電子支付服務,一舉將支付app由防守型數位對策推進為強勢的進攻型戰略。
📣此外,我們也同步觀察到,圍繞國民軟體Line的各項關聯應用正在異軍突起,尤其是Line購物(導購型行動電商)、Line Pay(行動支付)、以及Line官方帳號(行銷、會員)3大功能,在打造數位生活與商務基礎設施的功能上取得成效,加上Line在台灣擁有超過90%的滲透率、高達2,100萬用戶數的龐大基礎,成為許多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對策布局中的關鍵拼圖。
📣實體活化對策方面,最多零售業者選擇的做法為與外送平台合作,將能夠延伸觸及消費者的配送到宅服務納入成為實體門店銷售、線上電商平台以外的「第3通路」。例如率先於2019年底與外送平台合作的家樂福,外送訂單占整體電商營業額貢獻度已達17%;超市龍頭全聯亦於2021年宣布啟動外送服務;統一超則是直接藉由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的方式,更深度的將外送服務與本業介接。
📣實體活化對策另一項注目議題在於「無人零售」的捲土重來,但不同點在於由以往強調先進技術的「進攻型方案」,轉為更符合現階段消費特性的「對策型方案」。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更重視廉宜的投入建置成本、易於複製的店態配置、與母店通用的供應鏈運作、以及較低的消費者使用門檻。營運目標也並非拓展出全新的營收來源,而是藉由較低的成本投入與輕巧的店型,突破既有展店限制,補充強化原有店點的營收規模。
完整圖解分析全文下載請前往:https://reurl.cc/9ZER8j
註記說明:
* 因版面空間有限,僅呈現2020-2021年疫情期間明顯採用數位對策或數位服務顯著成長之代表性企業,未列入所有實體零售企業,若有遺漏,敬請見諒。
* 圖中「台灣實體零售銷售額」為整體零售業合計銷售額扣除非店面零售業&燃料零售業後計算所得。
-----------------------------------------------------
關聯閱讀:
2020【商業數據圖解】台灣實體零售業的網路銷售大追擊:https://reurl.cc/nnzV8e
2020【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外送平台產業版圖:https://reurl.cc/3ND1z9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https://reurl.cc/ZQOnKA
2020【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通路地殼變動:https://reurl.cc/GdVk8v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統一超 營業額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繼鮮奶之後,公平會今天上午又做出重罰。公平會認定國內四大連鎖便利商店,從十月四號起同一個禮拜內,聯合一致調漲含乳現煮咖啡價格,依照違反公平交易法:
各處統一超商1600萬元、全家250萬元、萊爾富100萬元、及OK50萬元,四大超商共開罰兩千萬。
公平會表示,四家業者不論經營成本或營業規模都不同,卻能在同一時間內,同步調漲五塊錢的含乳現煮咖啡。因此認定已傷害市場競爭機能。
但針對公平會開罰,挨罰最多的統一表示,7年來推出現煮咖啡,價格從沒調整,這次調整純粹是成本結構考量.
至於統一和全家都說將會提行政訴願,萊爾富和OK則回應,等收到公文後再決定後續的處理方式,這四大超商因為含乳現煮咖啡被罰,不僅是史上最高罰鍰,同時也是國內第一起超商聯合漲價被罰的案例.
記者陳曉卿 謝其文 台北報導
聽到4大超商因聯合漲價含乳現煮咖啡,被公平會重罰共2千萬,消費者大都能贊同支持.
根據公平會提供的資料顯示:
今年1到9月,4大超商現煮咖啡營業額共65億,其中統一超商平均單日營業全台40萬杯以上,市佔率8成,全家單日全台則為9萬杯、萊爾富3萬杯,OK則是不到1萬杯,4大超商加起來單日就可賣出53萬杯,當中含乳咖啡就佔7成。
消基會認為,公平會的開罰的確會有嚇阻的效果,但對於超商光9個月營業額就高達65億來說,這次只共罰2千萬,兩個數據比較之下,罰鍰真的是太低了.
公平會表示,站在政府立場,只能針對聯合行為開罰。但由於外界質疑政府罰得太少,因此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參考美日等國家的作法,在上個月24號初審通過公平法第41條有關違反聯合行為者,罰緩上限由2500萬元修正為業者上一年會計年度銷售金額的1/10,因此,消基會希望,立法院這次會期能三讀通過,如此一來,才能以重罰來有效禁止業者間的聯合漲價行為.
記者陳曉卿 謝其文 台北報導
統一超 營業額 在 全家「年增3.3%」 三商家購、寶雅4月營收表現佳|台股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本土疫情延燒,不少超商、超市等實體通路開賣快篩試劑,帶動每日來客數與客單價同步成長,包含超商雙雄 統一超 、全家以及美廉社、寶雅等,4月營收都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