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藝 把藝術帶回家🏠 宅家的日子,房子就是我的美術館,科技讓博物館、美術館『藝』點就直通🖱️感覺在家也能學富五車 😊 才高八斗 📣臺灣熱門10大線上展覽一次報你知:
🖼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用照片與文字介紹當期展覽,配合語音導覽,讓藝術愛好者彷彿親臨現場
🥬 國立故宮博物院:#線上故宮 #故宮電影院 #精選文物一次看#720°VR走進故宮等專區帶你探訪故宮文物之美;與Google Arts&Culture平台合作,與全球共享數位典藏資源,讓世界看到故宮。
🎨 國立台灣美術館:#線上展覽專區,在家飽覽近200位藝術大師的傑作
🐬 屏東國立海生館:#360度環景導覽#解說影片#每週海洋小學堂直播,寓教又於樂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3D文物檢索 #線上互動式歷史特展,穿越時空了解更多歷史文物
🌹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線上逛水道,體驗一場古色古香的「古蹟巡禮」
📖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虛擬博物館 #城市解謎小遊戲,用更活潑的方式學習新知
🏞 @國立臺灣博物館:#環景VR720,透過不同主題特展親近自然
🕍 國立臺灣博物館:#線上藝廊 #ARVR體驗 #線上說故事,沉浸式互動,更認識藝術作品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720度環景虛擬導覽 #科博揪咪秀Podcast,配合生動有趣的解說,吸收吸收地球環境、人類文化等新知
#在家抗疫的藝想世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0469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市政府進行數位典藏桃園文化資材,包括「眷村學」、「大溪學」、「埤塘」、「文學與文獻」及「桃園美學」等主題,盤點並多面向蒐集各類主題。108年已數位公開化2500筆資材,這些知識庫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什麼管道取得?需要付費嗎? 2020040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
美術館 數位典藏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專欄解鎖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 #陳禹先
當我們在討論「#數位典藏」時,究竟是指數位是典藏(#archive)的途徑,或數位是被典藏(#collect)的文化資產?我常笑稱 #原生數位物件 的漸次普及至今也不過近五、六十年的歷史,怎麼和存在了上千年的物質媒材相比?所以只好借用「數位典藏」這股自出現以來忽強忽弱的東風,潛藏在物質 #媒材轉譯 為數位媒材的功能下,並改稱為數位(物件)的數位典藏,只是在此「collect」不再具備轉譯的意圖,而是以原汁原味的保存與呈現為目標。我依然想倡議,若認真正名這門專業,還是應該稱呼為「#數位藝術保存」(digital art preservation),將「典藏」這在中文語境中曖昧不清的流行用語暫時捨去。
#專欄介紹
自本篇開始的共六篇專欄,將僅關注作為「#collection」的原生數位物件數位蒐藏,特別是美術館中的 #數位藝術作品典藏。這門學問實際上隸屬於文物保存維護與修復的範疇。我想在這六篇中,帶領讀者將 #文化資產 領域的範疇,擴展到你我身邊無處不在卻又稍縱即逝的 #數位文化;而類比實體與數位分身、數位實體與類比分身,將平行存在於線上與線下;數位典藏、文化資產保存,將不再只是古蹟維護、書卷修復、廟宇補色等,古色古香的專屬領域。
美術館 數位典藏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還記得前陣子在北師美術館造成排隊人潮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嗎?
這兩天,新竹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在民富國小發現疑似 #石川欽一郎 的兩幅畫作,其中一幅為罕見的大型油畫,目前已移至市府典藏室,並委託南藝大調查。若為真跡,將是石川欽一郎繼《河畔》失蹤90年再現,又一重大發現。
我在今年一月底,有幸和台大藝史所的邱函妮教授、文資保存學者蕭文杰老師,以及典藏雜誌的編輯,一起探訪散於新竹市的珍貴畫作,其中也拜訪了民富國小,近距離觀賞石川的兩幅作品。校長更分享了民富國小自大正五年創立以降的「學校沿革誌」,我也當場要求文化局承辦儘速就此做數位典藏。
.
石川欽一郎,致力台灣現代美術文化運動發展,和鹽月桃甫、鄉原古統等人一起推動 #臺灣美術展覽會(台展)的創立,台展作為台灣畫家的舞台,對台灣近代美術發展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石川除了曾教導倪蔣懷、陳澄波、李石樵等近代著名畫家外,出身新竹地區的兩位藝術家——知名水彩畫家李澤藩和曾任日本皇室攝影師的彭瑞麟亦為其學生。石川更在1926年起連續7年暑假,受邀到新竹,教導新竹學校教員繪畫技能,深化並提升新竹地區美術風氣,是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關鍵人物。
.
我以「不朽的傳承——校園文資再發現」為題,除了向日前引發熱潮與討論的展覽致敬外,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過去常常認為學校東西老舊就需要換新或改建,認為新的才是最好的,對於文資和古物保存都沒有概念,加上往往沒列入財產,古物就非常可能被當成廢棄物或被輕易轉送。一月的探訪中,就有學校(非民富)曾發生將李澤藩的畫作給職員帶回家的狀況,所幸後來有追回。
近年,全台各地啟動 #百年學校文物普查計畫,許多古物或畫作在校方與學者溝通後,才驚覺其重要性,光是「這件古物或是這幅畫是怎麼到學校的?」就有許多可以研究之處,除了建構校史,更能探討地方發展史的脈絡,加深孩子們對成長土地的興趣和認同。
然而,這些因為歷史脈絡應該被留在學校的文資,學校往往苦於無經費修復以及沒有設備做保存。我也立即向教育處和文化局表達這些文資留校的意義,並要求文化局給予更多協助。
期許透過校園文物普查和調查研究,讓過去沒被觸及的校園文資可以被進一步挖掘和認識,讓文化能夠融入校園,進而內化成校園中孩子們的養分,讓這些過去一片片的累積,建構出城市的共同記憶。
新竹是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只是這片土地的故事需要被更溫柔的傾聽和認真的發掘。
————
新聞連結🔗
疑石川欽一郎2畫作新竹市現蹤 文化局委託南藝大調查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103010023.aspx
美術館 數位典藏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桃園市政府進行數位典藏桃園文化資材,包括「眷村學」、「大溪學」、「埤塘」、「文學與文獻」及「桃園美學」等主題,盤點並多面向蒐集各類主題。108年已數位公開化2500筆資材,這些知識庫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什麼管道取得?需要付費嗎?
2020040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質詢【文化局】
今天文化局工作報告,美英提出三點問題:
一、從工作報告看到,桃園市政府已著手進行數位典藏我們桃園的文化資材,這是非常重要且珍貴的工作,包括「眷村學」、「大溪學」、「埤塘」、「文學與文獻」及「桃園美學」等主題,盤點並多面向蒐集相關主題。
這些數位化的建置,108年已數位公開化2500筆資材,成為文創產業取材的知識庫。
這些知識庫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什麼管道取得?需要付費嗎?有沒有載具使用上的限制?
二、2020桃園管樂嘉年華,官網已公告延期。
有沒有預計延到何時?會取消嗎?相關場館是否趁這個時期大規模消毒?如何進行?
三、桃園市立美術館目前進度為何?
#文化局 #數位 #文創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藝文展演 #梅花座 #橫山書法館
#藝文活動 #知識庫 #防疫 #載具
#眷村 #大溪 #埤塘 #文學
#文獻 #美學 #桃園 #資材
#管樂 #嘉年華 #官網 #場館
#美術館 #消毒 #產業
美術館 數位典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近韓國瑜市長開始請假認真跑選舉,一整個氣勢如虹,而且幾乎每天都有拋出震撼性的想法或政見。
他就在台南觀光政策發布記者會上面提出說『故宮的展品有九分之八在山洞裡面太可惜,要把故宮70萬件藏品一次展,才能轟動全世界。』金句一出,讓所有人聽到都大吃一驚。
故宮雖然第一時間出來澄清,指出館藏展品要展出的話,溫度濕度以及光線都有一定的規範,並不僅僅是擺出來那麼簡單,而且有很多的文物都是展一次傷一次。所以韓市長這個政見一提出來就被大肆批評。但的國政顧問張善政,馬上出來幫他善後,跳出來澄清說他們要做的是『數位故宮』。
雖然展品數位化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故宮其實早在2002年就開始「典藏數位化」的計畫了,而且做到今天整體典藏數位化完成率也才26.49%,因為數位化可不是把展品拿來掃描拍一拍上傳就好了,故宮前院長林正儀就表示,故宮有很多文物歷史久遠,數位化之前必須要先進行修復,文物修復要人、要錢、要花時間,尤其實館藏超過半數都是古籍圖書,這些都要經過專業人員重新整理、修復。所以雖然說那種一整張水墨畫那類的「書畫類」數位典藏完成率超過95%。翠玉白菜那種「器物類」完成率有85%。但「圖書文獻類」,只有18%。
而目前故宮官網上面就已經有典藏數位化的資料庫,可以讓部分古文物重見天日,民眾也可以自由使用,但是說到要展出的話,還要有策展人重新思考要怎樣運用各種數位科技,跟合適的文物結合,提升展覽品質,還有觀眾的藝術體驗。
在80、90年代以後就有「新博物館學」的概念被提出來,因為藏品數位化,博物館的角色就從很專業權威的「物件導向」,變成是觀眾為導向,民眾可以自由選擇他想要瞭解的跟參與的。所以現在國際上其實不追求很多展品,而是希望觀眾可以有更好的參觀體驗。
像現在很多國外的美術館或博物館,只要掃QRcode或是直接掃東西,手機上就會出現說明。紐約的MoMA還曾經透過app,讓民眾在美術館裡面像抓寶一樣看一些隱藏版的作品。或是讓透過AR讓畫作再多一層動畫的創作呈現。2017年的時候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還融合了body mapping的技術,讓你可以去擺出跟雕像一樣的姿勢,並幫你打分數。
這就是數位科技帶來的好處之一。
這一兩年故宮也有到台灣各地去做數位巡迴展。只要你戴上虛擬眼鏡之後,就能真的進到山水畫或走在清明上河圖裡,近距離的看那時候的野台戲或是街景人物。那今年剛好是達文西逝世 500週年,羅浮宮製作了一款虛擬實境 《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就算在家,你也可以利用虛擬實境的技術進入羅浮宮,可以看一看畫的細節、介紹、並了解達文西畫這幅畫用到的技法等等。
博物館不應該只是一個放滿藝術品的地方,現在全世界都有各種創新的策展方式,融合數位科技,讓每一個人都能輕鬆的了解藝術、並且得到更多的觀點跟靈感。
你對於博物館數位化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美術館 數位典藏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中研院長翁啟惠,林佳龍表示,中原院學者劉益昌日前對媒體表示,核能四廠下方有史前遺跡,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教授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他質疑國人究竟要相信哪一個,要求中央研究院不要拿台電承諾重啟研究,確定是該處否有文化價值,翁啟惠也承諾將重啟研究。
林佳龍並詢問翁啟惠對廢核的看法,翁啟惠坦承,政府尚不能做到「確保核能安全」,也還沒有完善的能力處理核廢料;林佳龍進步一詢問翁啟惠是否會去公投,翁啟惠表示,如果明天就舉辦核四公投,由於沒有充足的資訊,他無法下判斷,所以不會去投票。
另外,針對核能四廠位置是否有史前遺跡,林佳龍引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接受平面媒體採訪的說法,指核四所在地有距今35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應該訂為古蹟;然而,台電在1998年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核能四廠出水管線預定地砲台腳遺址發掘評估報告」(由李匡悌主持)中,卻又表示該地未達重要文化遺址保存的標準,林佳龍表示,台灣電力公司委託作調查,做出的結果又有利於台電,中研院應該避嫌,建議中研院重啟相關研究。中研院則承諾願意主動做相關之研究。
林佳龍說,由於上個會期在立院審查中研院預算時,教育文化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中央研究院應成立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再加上中研院建置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自2002年起,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預算給中研院,全台民眾可藉由網路瀏覽國寶文物及民間私人收藏外,中研院更將規劃現場展覽中心,由於人文薈萃的中部地區已具有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相關建設,中央研究院應優先設置中部中心,以供發揮「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最大效應,而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曾擔任「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主任及共同主持人,非常熟悉此項計畫,中研院必須要更積極設置中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