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教會的背叛
“聽說瑜萍上次在長榮大學,跟好幾個男生發生性行為。”
“她寢室長有作證,瑜萍一整個晚上都沒回寢室!”
“好扯喔~跟四個男生搞多P,她才幾歲啊?”
“好噁心,身為上帝的兒女竟然做出這種事!”
“所以她已經不是處女了誒!”
“她還已經受洗過了呢!”
這些流言蜚語,在經過不知道幾手、被加油添醋了多少之後,終於傳進了我的耳朵。
原來大家看到我的出現就會馬上停止聊天;總是欲言又止地用那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或是旁敲側擊,假裝無意地試探我「夏令營好玩嗎?」、「有沒有認識新朋友?」這些變化,都是因為他們以為我在夏令營中,跟那四個男孩幹了什麼齷齪事嗎?
流言是始於教會裡的哪一位成員根本無從查證,而我也不可能去向牧師告狀,教會裡有人在散播不實的謠言。因為這樣不就等於承認自己,在該回寢室的時間沒有回去,而且沒有跟異性保持適當距離,輕易就答應邀約進入男生的寢室嗎。
說不定自己嘗試去解釋的話還會被越描越黑,畢竟男生邀請女生去寢室,誰會不知道這擺明就是暗示;少在那邊假裝自己很清純了,我們早就知道妳平常在學校裡都在偷看哪一類的小說,而且還會自己寫男男之間的色情小說;平常在教會裡面裝得一副自己什麼都不懂的單純樣,不覺得這樣的妳很噁心嗎?
我無法停止自己腦海裡不斷出現的聲音,也分不清楚哪一些是真的、哪一些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每一次上教會聚會,我都覺得成員們看我的眼神充滿了鄙夷與厭惡。我分辨不出來,教會成員對我微笑時,那笑容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他們對我說著「平安」的時候,心裡面想的會不會其實是「妳怎麼還敢來啊?」。
小組聚會唱詩歌時,唱到了我最愛的那一首《在耶穌裡》
“在耶穌裡”
“我們是一家人”
“從今直到永永遠遠”
我很常在敬拜期間唱詩歌時受到感動而落淚,可能是因為樂團的優秀表現,加上主唱製造的氣氛;那些種種逼哭的元素,好像不大哭一場的話,實在對不起一直壓抑的自己。
但在小組唱詩歌中哭泣,那是唯一一次。那是我深深感受到,原來慈悲與憐憫的一直都只有上帝,而我眼前的弟兄姊妹們,都只是披著聖潔的教徒外袍。他們也跟那些傷害我的人一樣,會勾心鬥角、會挑撥離間;會愛富嫌貧、會倚強凌弱。
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留在教會,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向他們解釋;我既不認為自己是潔淨的,同時我也無法反駁「她已經不是處女了」這句指控。嚴格說起來,我真的已經不能算是處女了,即便那不是我願意的。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三十一節:「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完整著作內容請加入社團觀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支持花花業配的產品,讓花花可以安心照顧孩子並持續寫作,與大家分享個體心理學❤️
最順暢的益生菌👉🏻 https://reurl.cc/AgZmpE
耶穌受試探的意義 在 作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耶穌禁食40日後在曠野受到魔鬼的試探,是新約必讀的故事之一,但若然你也讀上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版本,理解就可能大為不同。
聖經的版本較為簡單,魔鬼有三個提議:
1. 你餓了,就把石變成麵包吧。
2. 若你是神的兒子,你在聖殿上跳下來也必不死。
3. 你若跪拜我,我就將萬國的榮耀都給你。
由此可見,魔鬼確實是一個在世的掌權者。杜斯妥也夫斯基以此為起點,引伸魔鬼的三個應許正是現世掌權者向大眾給出的三大應許。讀過的人會知道,耶穌總共用了三段經文來回絕:
1.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而是靠神口裡所出的每一句話。
2. 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3. 敬拜主——你的神,唯獨事奉祂。
不過在杜氏的版本,對三大試探的描述便詳盡得多。首先是麵包的試探:
「你會進入這個世界的,帶著自由的應許。人是很單純的,他們甚至無法理解他們的所恐所慄。的確,沒有甚麼能比自由更能得到一個人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支持了,但是,你看到荒蕪曠野上的這些石頭嗎?只要把它們變成麵包,人類就會像一群羊那樣追隨你。」
不過,《群魔》的審判官卻主張耶穌應該接納魔鬼的試探:
「人們確實渴望意義,但是他們永遠無法確定如何將真正意義和假冒品分開……沒有人可以懷疑的只有一件事:物質力量。當我們遭受巨大痛苦時,至少這是不可迴避的。換句話說,唯物主義的吸引力是精神上的!人們接受它是因為它是可以確定的。難道您忘記在善惡的知識中,人更喜歡和平甚至死亡,而不是選擇自由嗎?對人而言,沒有甚麼比他的良心自由更為誘人、更能造成苦難的原因。」
杜氏的意思是:耶穌所受的試探其實不是麵包,而是自由;而他「竟然」寧願選擇可懷疑的精神,而放棄了可確信的物質。這種思想正正構成了當時共產主義者(即群魔)的信仰,唯物主義才是精神上唯一值得信賴的東西,也如同今時今日的當權者所宣稱的那樣:「人民需要的是麵包,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自由!」
因此,要吸引人們追隨,政府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將石頭變成麵包。
來到第二個試探,審判官認可了耶穌的決定,因為信仰是不可以倚靠奇蹟。文士要求耶穌顯幾個神蹟給他們看,以及魔鬼叫耶穌跳下來給他看,表面上是見到我就信了,實際卻是想摧毀對方的信仰。沒有懷疑就沒有信仰,人的矛盾在於他希望相信一件東西是真的,但當他科學地證明到那件東西是真的話,當中便沒有任何信仰可言,因為信仰只有在不可證的情況下才可發揮效力。群魔的理想,是創造一個所有東西都可以確立相信的世界,手段便是從聖殿上跳下來,不斷向人類顯現奇蹟。
最後,對於第三個試探,審判官卻主張耶穌已經接受了萬國——一個優秀的社會主義者接管萬國的方式就是拒絕接受萬國。審判官的解釋是,只有少數強大的自由人才有能力更正這一切,這一切由奇蹟、權威和信仰建起來的萬千帝國。共產主義者便是以消滅國與國為己任,從而達到他們的理想。
杜氏在玩一個更高階的悖論,在第一試探中他否定了「自由的誘惑」,強調選擇麵包,卻在第三試探中高舉只有少數強大地支配自由的人才可以克服這些苦難,揭示了極權的最終模樣:偉大的理想背後,只有一小撮人有自由控制萬國,利用奇蹟和麵包,消滅「造成苦難」的自由,締造一個唯物的幸福社會。
這種統治一大特色,是所有東西都已經被確立,沒有東西可以被懷疑的,但選擇體現了自由,提供了異數。在群魔眼中,只有完全的公式化這個世界才是答案,而杜氏無緣見證到,未來社會的大數據系統正在實現了群魔的理想,所有的人類行為都可以用代數形式寫入複雜的公式裡面推算出所有行為的結果,而當每個人的每一步都可以被預測的話,誰又可以堪稱自己是自由地生活?
所以,杜斯妥也夫斯基真的很厲害,100年前就剖析過這個問題,並用一條很簡單的公式來解答:2×2=4。
「人類努力在地上追求的唯一目標在於不斷實現的過程,換句話說,是生命本身,而不是個別結果,例如2乘2必須永遠等於4、這樣的一個公式。畢竟,2×2=4不再是生活,先生們,而是死亡的開端。當你將2乘以2,結果永遠是一樣的,那裡沒有懸念,沒有不確定,沒有驚奇。你連等也不需要等就會知道下次加乘也會是這樣。如果生命是這樣的話,這是毫無意義的……在我看來,2×2=4簡直是無禮,是一個雙手交叉向你吐痰的攔路狗。我承認2×2=4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若然我們是賦予所有事物結果的人,那麼2×2=5有時是一件頗為迷人的小事。」
群魔卻說:「這些是錯誤的,需要被我們更正。」
作者
耶穌受試探的意義 在 蝸牛媽媽育兒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孩子的問題—信仰討論(家庭祭壇剪影)
一個早上,我正看著教會擘餅聚會直播,二哥突然大聲問:媽媽你又煲劇呀?
我不禁滴汗:你看清楚,哪裡是劇集?螢幕裡的地方是教會來的,你認得裡面的人麼?
大哥問:他們在做什麼?
媽媽心想:我已看連續數星期週日看直播,你們現在才發現麼?(滴汗X2)
這是擘餅聚會啊!我回答。
大哥追問:什麼是擘餅聚會?為什麼要有擘餅聚會?為什麼受浸肢體才參加?什麼叫受浸?
擘餅聚會是⋯⋯(下刪千文解釋)
大哥裝著敷衍地聽,突然又冒出一個問題:做基督徒有什麼好處?
媽媽:為什麼要說好處呢?做基督徒不是為了好處?做基督徒很簡單,單純因為相信天父,因為天父愛我們⋯⋯
大哥插嘴:做基督徒好麻煩,又要祈禱,又要返教會(一臉不耐煩很討厭的樣子,我都不知第幾次聽到他這樣說,又見到他這個樣子)⋯⋯
媽媽:不如這樣說,基督徒不是「必須」要祈禱返教會,這不是做基督徒的條件/義務,只是因信天父而自然想做的事。做一個基督徒只有三個條件:
1)承認你是一個犯錯的罪人
2)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並因愛我們而釘十架,洗淨我們的罪。
3)相信耶穌復活升天,為我們得永生入天家有了盼望的依據。
從前的你,兩歲的你,在老師、爸媽多次談道中,你已決志信主,我還有你決志的認信卡作證,你已經是基督徒。
大哥像忘記了昔日的認信經歷,還想爭論自己的不信時,被爸爸羅列昔日的種種而閉口不語。連二哥也忍不住說:對啊!雖然那時我很小,但我都記得爸媽會跟我們每晚與天父聊天祈禱。
我們聊了良久,只想讓孩子明白:認信是他自己作的決定,爸媽老師都沒有強迫。他今日想不認信,作爸媽的不能勉強;不想返教會祈禱,我們也不能勉強。
信仰有時是需要經歷和體會。從前的你,只是單純在知識上認識神,只是以小孩的心,想親近溫柔又厲害的神;現在長大了,會思考了,對諸多信仰問題有不解而對神有抗拒心,這是人之常情。當你真知道祈禱、返教會的意義,你才會有動力參與其中。作父母的,我只能默默守候,在你有需要時,為你解惑。
我知道你心裡仍有神的,因為你有需要時,總會想起祂,也會願意親近祂。記得有一次契媽身體不適入醫院,大哥是第一個願意為她禱告的。兩兄弟轉校之後,受學校信仰氛圍影響,在家會拿著《小羊手冊》念念有詞的背金句。因此,我對兄弟倆仍有信心啊!
聊著聊著,二哥突然又問: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犯錯,沒有罪;但耶穌變成人,又有沒有罪?
媽媽說:這又要說耶穌接受試探的故事了!撒旦與耶穌對戰的故事,聽過沒有?
二哥搖搖頭,大哥則表示聽過了,又問:為何又是這些故事?每逢聖誕節總是說耶穌降生的故事?這些故事重重複複,很悶啊!
媽媽說:其實聖經提及耶穌出生的經過還有很多細節,只是你們年紀小,主日學老師才沒提及太多,你又知不知東方三博士遠道而來朝拜耶穌很不容易?耶穌降生時也很凶險呢?
兩兄弟搖搖頭,接著我們又要查經了—家庭祭壇又築起來了。
後記:在一個主日的下午,聽麥張偉芬師母的「家庭祭壇」網上講座,其中有幾點幾深刻—
1. 「家庭祭壇」即是家庭中要親力親為的屬靈牧養功夫(親職牧養)。今日的基督教教育要回歸家庭,不能只倚賴教會或基督教學校的牧養,兒女是神所賜的寶貴產業,這是基督徒父母的信念。
2. 現代科技迅速發展,它對我們家庭產生了甚麼影響?會否減少了家人間的溝通嗎?會否減少了兒女與神的聯繫嗎?我們毋忘要作孩子們的心靈同伴,甚至要醒覺在生活中為家庭建立這個三角關係:父母、神、兒女。
3. 透過家庭祭壇,在主內與孩子建立靈裏關係,容易窺探到孩子靈裏的掙扎和困難,從而及時跟進,以免他們易被世界奪去;同時容易經歷神的同在,為未來被神使用。
4. 昔日祭壇的建造,是非常簡便的,例如:約書亞建壇於以巴路山(書八30、31) ;基甸建壇於俄弗拉(士六24) ,而且是人人隨時隨地可設立的。今日的「家庭祭壇」可不必拘泥於特定的時間,只要選擇全家人較能聚在一起的時間,就可實行;若家中只有兩位成員信主,或其中一位未信主的,只要願意,也可設立祭壇。但是築壇的目的,就是獻祭和禱告,換言之,我們不可長期使「家庭祭壇」荒涼,要常常抓着機會,例如最少一星期一次,每次半小時或以上,帶領家人與上帝溝通,不過要記住「小孩愈矮,時間就愈短。」
5. 信徒父母在「家庭祭壇」中的職份有如祭司一樣,負責安排和樹立良好的榜樣,並且持守有恆與虔敬。所以父母自己也要有良好的靈命,方能作孩子成長的動力和牽頭。
6. 「家庭祭壇」具體的操作可參考麥師母的《家庭祭壇:聖壇搬到家中實戰完全手冊》,其26個實戰建議很有趣,讓「江郎才盡」的我又多了新點子繼續試行家庭祭壇了👏🏻
7.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家庭祭壇的方式也沒有固定,不用勉強和比較。只要找到舒服的方式慢慢開始就好了。孩子漸漸長大,家庭祭壇形式也可以因時制宜作調適。
耶穌受試探的意義 在 耶穌受試探-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祂在哪裡40晝夜,面對魔鬼的試探。撒旦在耶穌人性最脆弱的部分下手,也就是以食物來引誘耶穌質疑自己身為神子的身份。“你若是神的 ... ... <看更多>
耶穌受試探的意義 在 生命智慧92 魔鬼为什么试探耶稣?耶稣为什么被称为第二个 ... 的推薦與評價
耶稣 被圣灵引到旷野去受魔鬼的 试探 ,是上帝的旨意...#装备生命# 耶稣 禁食# 耶稣 在旷野的 试探. ... 耶稣 在旷野 受试探的意义 l 装备生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