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繼續突襲封區,看來,她很享受這個疫情。
衛生署公布的確診數字,每天都有幾十宗;但很神秘,林鄭的突襲,十多天來,各區都是零確診!
兩組數字對照,不是很玄妙麼?
她要香港人習慣,你沒有判斷能力。如何對自己好,你不懂,這是由政權決定的。
為了公眾健康,政府限制了你的基本人權,你只能接受。抗命者會受到警察的拘捕,最後送上法庭判罪。
慢慢香港人會失去基本判斷能力,起居飲食,只需要聽命政府「為你好」的安排。
我們每天都在上課。
孔門心法,學問都是從生活來的。
古人的基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來自六個字:
洒掃、應對、進退。
洒掃,字面上是搞清潔,搞衛生。人從懂事開始,每天要處理自己的洗臉擦牙,大小便,洗澡梳頭,收拾床鋪……,反正,要處理自己的個人衛生。
進一步的引伸,任何由你引致的問題,都要有一種習慣,要自己處理好,不能影響別人。
日本皇室的小公主,開始上學,也要帶午餐便當,一班同學吃完,排隊清潔自己的飯盒餐具。
這變成人人每日的生活日常,慢慢整個社會,用完的洗手間,坐過的飛機座位,都不會出現一絲髒亂;在地鐵、火車,背囊掛在胸前,不會講電話等騷擾別人的行為……
日本人做得到,就是儒家文化這兩個字:洒掃。一生中,自己引致的問題,自己處理,不帶給別人麻煩。這成為習慣,由未懂字開始,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去做。
應對,最原始,由回應家人的早晨、晚安開始,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和物,需要你應對。
時代來了,向你打招呼,我們如何應對?
十八萬公務員,要應對入職前沒有的宣誓效忠「特區政府」和《基本法》。
醫生護士要應對林鄭「很有決心」打破醫療防線,引進不懂英語,不懂廣東話的大陸醫生。
學校老師,無論教什麼科目,都要扣上,配合《國安法》的教育,化學、數學、生物、物理的老師,要靈活的引伸教育了。
學生佩戴政治飾物,叫口號,拉人鏈,貼文宣,教師要立即報警,由警察對付學生。
學生上課時,發覺老師說話內容與學科無直接關係,應向家長舉報老師,校長要立即處理。教署會取消該老師的註冊,終身不得進入學校。我們的社會在變,每個人都要應對。
人生本是一個習坎卦,福無重至,禍不單行,大事小事,每天都要應對。
進退。每天都要考量的,也就是這兩個字了。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
《易經》說: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人的一生,不外乎行止。我們只有一個駕駛盤,下有兩個腳掣:油門和剎車。用得當啱就可以到達目的地,用得不對就車毀人亡。
四九年、六七年、八四年、八九年、九七年、零三年、今日……人啊人,一生都在進退去留的抉擇中。
沒有書本,沒有學校可以教你。洒掃、應對、進退,六個字,是生活磨練出來的習慣,來面對這個現實的血肉人生。
火雷噬嗑說的,就是現實的弱肉強食,森林規律的血肉人生;但它包裝成一個多彩多姿,目不暇給的花花世界。那便是山火賁卦。
《周易》第廿一卦,火雷噬嗑卦;廿二卦,山火賁卦。
噬嗑和賁,兩卦相綜,互為一體。我們現實人生的一體兩面。
偏偏今年,2021年,辛丑牛年的值年卦,就是山火賁卦。
過了立春,現在就是賁卦了。
包相包裝背後的血淋淋吞噬現況。
賁卦六爻,訴說著我們的一生。
第一支爻,初九:
賁其趾,舍車而徒。
賁卦的初爻,和噬嗑卦的初爻,互相呼應。
噬嗑卦的初爻,訴說著初生之犢,初出茅廬,走進人吃人的現實世界。「屢校滅趾,無咎」。穿著木屐亂咁行,踢傷腳趾。孔子說,這是好事,因為是人生的學習曲線,以後就懂得走路小心了,所以,無咎。
賁卦的初爻,也用腳趾取象。初爻走入社會,要從根本做起,打穩腳步。
賁,是色相包裝。從最根本做起,賁其趾,從學校走入社會,要站穩腳步,不要靠外力。奮鬥、學習,取得一席之地,就要下一番賁的工夫。先美化最基本的,腳趾,站穩腳步,然後穿制服上班,順應公司文化。這種賁的過程,就是從俗,接受社會規範和組織要求。
賁其趾。,就是打好基礎,重視基本功,不要急於往上爬。
方法是:
舍車而徒。
不要走捷徑,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路都未走好,有車都不要坐。即放棄他力的幫助,快速升遷的機會。寧願安步徒行,這是守本分的做法。
《小象傳》說:
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捨棄坐車的機會,一步一腳印,是理所當然的。基礎紮實後,才會晉升,便自然有坐車的機會了。徙步走路的工夫,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歷練。義弗乘也,這是天經地義的。初入江湖,要腳踏實地,懂得拒絕不正的門路,勿想走後門,攀關係,好好體會基層奮鬥的意義。
初九爻變為艮為山,為止。
基層歷練不足,但用其他方法,人事往上擠,即是人生敗壞的開始,權力會污染人性,使專業訓練不足,發展就行人止步了。我們節制一步登天的想法。
第二爻,六二:
賁其須。
三個字,沒有說吉凶。
須字,有三重意思。
首先,是鬍鬚。賁卦的六二,對上四支爻,九三和上九為陽,中間六四六五為陰,形成一個頤卦,嘴巴之象。六二在口之下,便有鬍鬚的意象。
古代男子束鬚,尤其官場,是外表,也是身分象徵。
尤其在賁卦的花花世界,過了賁其趾的基礎工夫,六二便要修飾儀容,這是現實社會,晉身高層,入頤卦搵食的生態前必須做好的要求。
賁是色相包裝的文明社會,衣裝舉措,要符合世俗的要求。
第二層意義,是必須的須。
六二得位得中,上承九三。《彖傳》解釋過,六二純柔來文飾純剛的九三,「柔來而文剛,故亨。」搞好和九三的關係,成為他的必須,他好你也好。
《小象傳》說:
賁其須,與上興也。
只要九三順,這支陽爻剛位,六二在他背後,做很多賁的工夫,九三是檯面人物,六二在背後用力,他們在現實人生,是互相需要的,是賁卦強調的剛柔組合。
與上興也,六二明白自己能令老闆更漂亮,不能沒有的背後助力。無論轉到那裡,都必須六二這位陰爻柔位的協助,沒有了六二,九三自己的陽爻剛位便會過剛了。六二便成為他包裝形象,賁的必須品。
第三層意義是等待。
水天需卦的需,《說文》說:
需,䇓也。立著等的必須品。
六二陰爻柔位,得位得中,應予的六五也是陰爻,唯一和他有關係的陽爻,就是九三。要選定九三,他是命中唯一的陽剛力量。
剛才說,九三以上四支爻,形成一個小頤卦,即六二修飾儀容之外,要走入上層社會,搵食的圈子,只有靠九三這支陽爻剛位卦頂的鋒頭人物。
這支爻說明,六二的純陰柔,是無法靠自己爬上去的,必須耐心等待。只要他美化的九三有境,他才會水漲船高。
這爻不說吉凶,所以,吉凶未定。是吉是凶,就看六二如何利用和九三的承乘關係。等待機會是必須階段,沒有善惡是非可言。爻變為山天大畜卦,在各方面的儲備自己,過了這層門檻就海闊天空了。
第三支爻,九三:
賁如,濡如,永貞吉。
九三,是賁卦的主角之一,在下卦頂,是民間的鋒頭人物,背後有六二的文飾;另一個主角是六五,有上九的文飾,在上卦,即政府權力層了。
賁卦中間四支爻,只有九三是陽爻,在下互卦坎卦的中心,資源所在,危險所在。坎為險,九三浸在象徵坎險的社會大染缸裡,在民間的下卦頂,光鮮亮麗,但習染也是最深,最墮落的深淵。
九三在賁卦的花花世界,眾所觸目,是社會的焦點。賁如,濡如。賁是色相包裝,美化亮麗;但濡如,濕了,沾染最多。
在社會,風雲人物便自然的染上顏色。香港有黃藍,台灣有藍綠,美國也分紅藍。你的鋒頭,也代表了一個山頭顏色,要改換顏色就很難。
這便是賁如濡如。出人頭地,也就標籤了。浸染其中,也許很過癮,但這個大染缸的濡如,會傷害性情,沾染習氣。
《易經》最後兩個卦,既濟和未濟,都用濡字。小孤狸過河,一個濡其尾,一個濡其首。濡其尾,尾大不掉;濡其首,是滅頂之災。既濟未濟,涉及人生最禦的悟道,有沒有渡過彼岸。人生在追求成功,涉大川的過程,隨時都會濡,濕身,受影響,受傷,而且傷痕明顯。
賁如,像白紙染上色彩,代表事業達上巔峰;但同時又濡如,被社會浸染,傷害了真我性情,開始作假,演戲,計算。
賁如愈深,濡如就愈深。社會是大染缸,難免會沾惹諸多習氣,但這是必然過程,只要貞,永貞,就吉。
面臨社會種種色相引誘,但能夠永遠堅守大原則,經得起種種考驗,就會吉。九三在下卦卦頂,萬方觸目站在台上,如何面對六四、六五這些政府高層中央人物的誘惑考驗呢?
守住大原則,做該做的事,退休後洗手江湖,仍能保持自我,這樣的結果,就是永貞吉。
九三到上九,是一個頤卦的嘴巴,搵食生態。九三剛剛走進去,聽到的是掌聲,奉承,這時,濡如就開始了,只有永貞,守得住,在世不染,才能吉。
《小象傳》說:
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陵,是大山。花花世界,你人在台上,種種誘惑,就像大山一樣壓過來。
終莫之陵,就是終能抗拒,不被威脅利誘壓垮。
爻變為山雷頤卦,自求口實,靠自己能力,拒絕誘惑。
第四爻,六四:
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六四得位不中,承乘不吉,乘剛,人際關係差,所以要小心在意人事。
六四已在上卦,是在朝執政的大官。高層的習染才可怕,因為愈是位高權重,誘惑便愈大,導致墮落的危機便愈深。
隨著位高權重,來討好的人便多了,都想用金權交易來買方便之門。
能不能守住,是關鍵;但不同流合污又會得罪各方利益,當你妨礙到他人生存時,別人就會誣陷你,剷除你。如何兼顧兩面的原則,就是六四的考驗。
賁如皤如,在社會的大染缸,泡呀泡,在職場上爬呀爬。皤如,頭髮白了,年紀大了。向上爬的人特別易老,勞心勞神,身體都被利害人謀淘空了,出現衰老之態。
白馬翰如,白馬象徵清廉自持,一塵不染。馬代表乾,乾為心。白馬說你能保持一塵不染,便沒有包袱,沒有欲望所求,沒有顛倒夢想罣礙,跑起來,翰如,像鳥兒飛一樣。
如果你拿了別人好處,欠了人情,有包袱,有弱點,便卡在共犯結構裡,馬不是白的,跑起來便絆手絆腳了。
到了上卦第四爻,爬上高位,久歷江湖,在賁如皤如的老態中,仍能保持白馬翰如的清新,確實不易。但因而樹敵太多也不成,要廣結善緣,就要匪寇婚媾。不要輕易樹敵,否則,寇會來惹你的命。如何平衡清廉,又不樹敵,這便考工夫。
公門好修行,廣結善緣別樹敵。能夠兼顧,爻變為離卦繼明,上離下離,持續光明。
離,又是網絡之象,人際網絡四通八達之象,官場修行,最難平衡,一般是各走極端。有人一心匪寇婚媾,到處和稀泥,但不是白馬了。
《小象傳》說:
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當位,陰爻柔位,在君位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一個「疑」的位置。你疑人,人疑你,很多事能做不能說。方法是匪寇婚媾,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終無尤也,不會給自己惹來怨尤。
什麼是尤。
女人太漂亮是尤物,漂亮人人歡迎,太漂亮便成眾失之的。情廉是好,太過便凸顯別人的不潔。九三說永貞吉,還要六四的圓融處事,不結怨,也不表現特殊。當你不斷標榜自己的白馬翰如,便成為尤了,怨尤便生了。
第五支爻,六五:
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六五是賁卦的君位,承乘俱吉,是《彖傳》強調的,剛上而文柔,他是檯面上的君,但背後由上九這個退休大老來文,美化。像拜登,表面上已達權力頂峰,但承上九,聽從上九方意見和美化。
血肉人生中已經爬到頂峰,下一步便退休了。
賁于丘園,就是希望退休後有一個美輪美奐,安享晚年的安樂窩,像曾蔭權。
想著退休,又驚晚年不夠錢,明明隱退山林,回歸自然,卻偏偏想著如何賁于丘園,花錢豪裝自己隱世位宅。這種晚年失節,香港也好,外國也好,因為退休,便想到錢不足,這時,便容易出事,晚節不保了。
這爻提醒你,束帛戔戔。帛,是玉帛,錢;束,折疊整齊。戔戔,一點點,很少的樣子。
意思是退休後,用不了多少錢的。當你擔心退休錢不夠,聲氣出去,各式奇怪的優惠饋贈便出現了。
退休後,住平常民居,做回平凡的人,看起來,很吝,難睇;但這樣才能終吉。
《小象傳》說:
六五之吉,有喜也。
什麼是喜?
想通了便是喜。
人為了退休打算,要置業,買山頭隱居,原則要簡單、樸實、自然,不要被欲望,拍馬屁的人,葬送你半生清廉。
爻變為風火家人卦,就是要過平常的家人生活。
一生位高權重,謀求退休後生活舒適好像理所當然,但錢從何來呢?爻辭說,束帛戔戔便是出路了。
第六支爻,上九:
白賁,無咎。
賁卦六爻,全有賁字,這是全賁之局。從初爻到上爻,由內卦到外卦,在社會由下到上,從職場到官場,染於紅則紅,染於黃則黃。
由賁其趾開始,賁其須,賁如濡如,賁如皤如,賁于丘園,無一不賁。在社會上,無論如何都會社會化,講話總保留三分,總有文飾包裝。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給人家看,把不好的藏得很深。從賁卦初爻到五爻,無一例外,但到了最後,最高境界,在賁字之前,有個更重要的字,白字,白賁,才無咎。
白賁,是反璞歸真的象。就是說,離開第五爻君位,又回歸自然,做回自己,不再需要說掩飾真意的門面話。
這時,五顏六色,多彩多姿的人生都歷練過了,飽歷賁的歷練,最後統統消融在白色之中。
光譜中,紅橙黃綠青藍紫,都是賁。但白,卻是沒有顏色。人生多彩多姿,可是最後,反璞歸真的成德境界,是所有色彩渾融而成的白色的光。
摘下假面具,不用再虛偽客套,這便叫白賁,無咎。
白賁,是用白,去統攝賁的五顏六色,是飽經歷練,色相全收,歸於中和平淡,但平淡中自有力量。因所有顏色都被消化吸收,呈現勻稱的結構,應有盡有,發掘不完。
《小象傳》說:
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無咎,這是《易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上的爻,上九得志,也表示人生歷練的最後歸宿。
上九是外卦艮山的巔峰,最高的境界。爻變為地火明夷,光芒盡歛,由文的極又返回質。平易自然見真章,回歸真實的生命本質,這樣才是上得志也。
一個人在社會打混半生,經歷了種種歷練,退休後,可以全身而退,保持真性情不受污染,不在噬嗑卦賁卦的權錢交易,世俗人生中喪失本性,保持白璧無瑕,當然是無咎。
現實是噬嗑的殘酷鬥爭,偏偏又有各種文飾美化,人生道路上埋藏許多陷阱,危機四伏。賁卦提醒這是沒有贏家的人生,只有白賁,才得以自由自在。
職前教師意思 在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點長,慢慢看!
成熟就是接納父母對我們的傷害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會伴隨終生。我們的親密關係、與子女的關係,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我們與父母關係的投射作用。孩童時期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多愛的人,內心深處會感到匱乏和不安;長大後,這些陰影也會投射到此人的家庭生活裡。然而,我們還要為了父母無心的傷害責備他們多久?誰來為我們的幸福負責?如果一直處於受害者模式,你注定餘生都要活在仇恨和痛苦的牢籠裡。所以,請放下傷害,提高自己的覺察力,做一些事情去贏得父母的尊重,這樣才是對自己負責。
與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會決定我們的人生嗎?
問:很多書上都說,和父母的關係會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更會影響到我們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所以,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非常重大。是這樣嗎?
德芬:走上心靈成長的道路之後,最讓我驚奇的就是發現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對我們的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大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步。這主要與我們的內在小孩有關。
和父親之間的關係會影響我們對物質世界的看法。我的父親非常愛我,雖然他年輕的時候愛玩,很少花時間在家裡,但在我的印像中,父親總是一回來就對我又抱又親,而且始終無條件地支持我、愛我。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很安全,即使是害我的人,最後也會幫我。
果然,這個世界呈現在我眼前的就是這樣的面貌,而且我對金錢沒什麼匱乏感,雖然從小家境算得上清貧,出國留學時連保證金都拿不出來,可是我一直覺得錢不是問題,只要我想要,就會有。果然,我跟金錢的關係總是很順暢,這都得力於我父親的愛與支持,讓我對物質世界很有安全感。
我後來注意到,有些朋友可能因為父親早逝或離家,或者即使在家卻毫不關心孩子,或不知道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從而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對金錢的匱乏感也比較強烈,而且跟金錢的關係不太順暢(即使賺了很多錢也會揮霍掉,或是把到手的錢往外推)。
至於母親,則會影響我們和所有人的相處模式,也就是“人際關係”。我觀察到我和人相處時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源自我和母親的互動關係。我更注意到,太強勢且佔有欲很強的母親特別容易養出內在懦弱的兒子,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母親奪取了他的能量,沒有尊重他應有的成長歷程。
這種內在懦弱的男人找對象時還偏偏喜歡強勢的女人。結婚之後,有些人當然過得幸福愉快,因為他們找到與自己母親相似的女人,所以很有安全感,相處起來也很容易——如果對方可以提供這些有戀母情結的男人所要的東西的話。但有些人的結局卻不是很好,因為有的“小男人”會不自覺地把對母親的憤怒髮洩在伴侶身上。
所以,當你嫁給這種男人時,就要覺知到你可能不幸成了代罪羔羊。請記住,每個人都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緒和反應,不要指著丈夫的鼻子罵他:“我又不是你媽,你那麼氣我幹嗎!”(為了孩子,關注兒童心理學微信: haizijiaoyu )
其實,你永遠不是因為你認定的理由而生氣。每一件讓我們憤怒的事情都有淵源,都是因為內在的舊傷痛被觸動了。所以,每個人都要處理好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在心裡真誠地對父母說:“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
請把生命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用最大的愛與包容去對待自己的父母,然後你會發現,你的福報會增加很多!
馬丁納:每一段關係都是靈性上的關係。首先,我們選擇了某兩個人作為父母,父母也選擇我們作為子女,這是雙向的。第二,我們父母的角色是為了這一世而選的(也就是說,你面對的是在今生扮演你父母的靈性存有),也許上一世你是他們的父母,現在你們的角色變了。而最糟糕的業力是你和今生扮演你父母的人之間在上一世有很大的問題——比如他們是你最痛恨的敵人——但你並沒有把問題解決,這一世他們成了你的父親或母親,你還是要處理好這段關係;如果這一世依然沒有解決,問題就會被帶到下一世。
一旦了解這一點,至少對我來說,我會有較多動力在這一世更努力地解決我的問題,因為永恆之中無處可逃。有人會說“下一世再解決這個問題吧”,不過也許下一世這個問題會變得更糟。所以,如果你和父母之間真的有問題,例如你痛恨父母,可能就是你從前世帶來的,希望你能從中學習、成長,並把這個問題解決。
你和父母之間也許有衝突,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問自己:“我要如何處理這些衝突?我能從衝突中學到什麼嗎?我是不是要想辦法聊一聊和父母之間的衝突?我需不需要找到接受父母的方法,並且不要讓他們的所作所為觸發我的情緒?”
我從我母親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不應該讓她所做的任何事影響我。比方說,我母親非常愛抱怨,是扮演受害者的專家,非常善於讓人產生罪惡感。我愛她、尊敬她,但不會被她影響。這不僅對我和她的關係,也對我和其他人的關係有幫助,因為她是我遇見的其他受害者的原型。當我因為母親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憎恨她時,我也對其他自認是受害者的人抱持批判的態度;而當我接受母親本來的面目、接受她是由業力和教育等因素所造就的一個人時,我也能接受其他有同樣受害者心態的人了。
因此,想辦法利用你和父母的關係來讓自己成長並變得更強大,是很重要的事。此外,要為了父母親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父母的角色而尊敬他們。有時候,你必須原諒他們對你所做的事——或你認為他們對你所做的事;有時候,你得為你加在他們身上的事尋求原諒。這些事情很重要。
德芬:我覺得沒有人打從心底真正恨父母,潛意識裡,每個人都非常愛自己的父母親,這是我們的本性,你無法否認。如果你說你恨自己的父母,或者不喜歡他們,那是因為你受的傷多到讓你感覺不到對他們的愛。每個人小時候都迫切需要父母的愛,如果得不到,我們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畢竟我們那麼弱小、無助,如果被丟到外面的世界,是無法靠自己生存下去的。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沒有被要求必須考取執照才能為人父母?這很有意思。在當今社會,做什麼事都需要執照,有駕駛執照、行醫執照、會計師執照等等,要從事某項專業工作就需要執照。但為人父母如此重要,是影響下一代命運的大事,竟然不需要執照,甚至連“職前教育”都沒有!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都可以成為父母,擔負起養育下一代的責任,這真是太草率了!
世上的確有很多不稱職的父母,那我們無疑就是受害者了。但事情已經是這樣了,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已經形成,抱怨會改變這一切嗎?重要的是,你想以受害者的身份度過餘生嗎?想要快樂,就必須改變自己,放棄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這是唯一的路;如果處於受害者模式,你注定餘生都要活在受害者的牢籠裡。然而,你是可以走出受害者模式的,就像馬丁納一樣,雖然他的父親很冷漠,從不表達對他的愛,母親則在情緒上虐待他,他幾乎肯定會成為受害者,但他還是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自問:“我能從中學到什麼?我要改變什麼?我必須處理哪些事情?”這就是負責任的態度。
如何放下父母對我的傷害?
問:我小時候父母離異,母親將我寄養在外婆家。我從沒見過父親,母親也經常不在家,雖然外婆很愛我,但我心裡依然有無法彌補的缺憾。長大以後,我和母親的關係非常疏離,她再婚,有了其他的孩子。我覺得母親根本不愛我,也痛恨她。我知道應該孝順父母,可是我的父母這樣對我,叫我如何愛他們,原諒他們對我的傷害呢?
德芬:無法放下對父母的怨恨,對你和父母來說,尤其是對你自己,沒有一點兒好處。你是否曾經承諾或承擔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卻做得很糟糕呢?考慮到你父母當時的生活狀況和知識能力,你覺得你會是一個比他們更好的父母嗎?你這一輩子都不會犯下和他們同樣的錯誤嗎?天下的確有不夠格的父母,但你要相信,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最大的努力,很多人自顧不暇,甚至完全無力顧及他人,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如果你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你的父母,就會了然於心。
你說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其實是違反天性的。我並不是說你不對,而是你壓抑了對父母的愛。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不愛自己的父母,愛父母是人類的天性。不過,小孩子並不知道如何愛自己,通過與他人(通常是父母和小時候照顧他們的人)的互動,才漸漸學會看待自己、對待自己和愛自己。這方面你可能有所欠缺,所以潛意識中,你不知道如何愛自己。而由於失望,你否認了對父母天生的愛慕和渴望——在這種壓抑和否定的情緒中,你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內在的平安喜悅要由自己負責,你還是可以在內心平靜理解的情況下知道父母當年的所作所為對你是不好的,在這種狀態下與他們互動,會比心裡帶著怨恨去盡義務好得多;也就是說,區分是非不必和負面情緒摻雜在一起。然而人生的秘密是,你越是能與自己的源頭和睦相處、就越能愛他們,你的人生就會越順遂。做不到沒關係,但要察覺自己沒做到。不要以別人的作為當藉口,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
你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渴望父母呵護的孩子,而是個成熟的大人了,但你內心深處還住著一個缺乏關愛、非常不滿足、不快樂的內在小孩。請你在每次察覺到他的時候安撫他——你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父母,關愛、接納並包容你的內在小孩。
而面對父母,你要知道,他們怎麼對待你是他們的事,但你如何對待他們則取決於你。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因為是他們把你帶到這個世界,光是為了這一點,你就該感激他們。追本溯源,尊重自己的源頭,會為你的生命帶來意想不到的豐富。試試看吧!
馬丁納:認為自己的父母很糟糕是一種舒適區,一種你賴以生存的心理模式。你在內心編造了一出父母害你受苦的戲,這樣你就能不停地重複播放,然後利用它作為藉口,說你的生命被困住了。你到底還要為了自己的不快樂怪罪父母多久?這一切必須有個停止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回顧過去,為自己現在的不幸找個藉口:如果過去一切都好,如果我接受適當的教育,我就會很快樂;如果我沒有遭受情緒上的虐待,一切都會很完美。我不認為世界上有很多人接受過完美的教養,因此,也許這種養育環境上的不完美、父母的不完美和你的不完美,對靈性而言正是完美的設計。
至於父母的問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父母的愛,而這種對父母的愛的需求,最終必須被愛自己的需求取代。如果把對於父母的愛的需求,替換成對孩子、伴侶、家人或朋友的愛的需求,我們就把力量移到自己之外,交給其他人了。即使面對神,如果你只要神愛你,卻忘記尋找讓自己更愛自己的方法,你依然在尋求外部力量。所以在某一刻,你必須開始成為自己的父母,成為你想要的那種父母。
事實上,我們是自己的壞父母,所以別再責備父母親了,你應該看看我們是怎麼批判自己、打擊自己、說自己壞話的。即使在大庭廣眾之下,我們也會貶低自己、愚弄自己、不尊重自己,變成自己的壞父母,這樣更糟。你可以怪罪父母不完美,但你沒有藉口不成為自己的完美父母,不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那個始終愛你、給你忠告、安慰你、支持你的好朋友。我從我父母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不能依賴他們,而必須依靠自己,成為自己的父母。因此,我停止怪罪他們,不再當個受害者。我原諒了我的父母親,因為我從靈修中了解到,父母對我的生命目的而言是完美的,我選擇了這兩個靈性存有,而基本上,他們就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所以,我最終能夠找到自己的生命道路,而父母是我計劃中完美的一部分。我認為大多數人都要充分地了解到,我們現在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了。此外,當我們為人父母時,要接受自己不可能完美,也不該完美,沒有任何事物應該完美——死的時候你就完美了,而在那之前,你必須找到方法持續練習。
德芬:小時候我們弱小無力,所以覺得父母無所不能,“應該”有能力對我們好——我們的怨恨就是從這裡來的:“既然生了我,就應該對我好(這句話是真的嗎?);你有能力對我好,卻不這麼做(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我們都太高估父母了)。”我們必須看見自己內在有個無辜、柔弱、幼稚的小孩,這個孩子一直想得到愛,然而,他總是會失望,因為他將希望寄託在一對無法付出愛的父母身上。
所以,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成長負責。正如馬丁納所說,而我在《活出全新的自己》這本書裡也提過,我們會將父母的聲音內化,變成自己內在的批評者。如果仔細听就會發現,那些批判自己的聲音,和父親或母親在批評我們、指使我們的聲音很像,連語氣和用詞都一樣。因此,我們必須培養內在成人,也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父母,如此一來,每當感覺很糟時,內在成人就會出現。我們的內在父母會批判我們,內在成人則會出來調解。別忘了,我們還有個受傷的內在小孩,他一撒野,內在父母就會出來管教,於是我們會因為內在的衝突而感覺很糟。這時,內在成人會出來調解,要內在小孩別無理取鬧,要內在父母別那麼嚴厲,這樣就能確保內心的和諧。所以,我們要試著成為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培養內在成人。方法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最愛的孩子在哭泣,而你處於自己最好的狀態,你會如何安慰他?請你就用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做自己的父母。
父母身上的缺點讓人難以接受,怎麼辦?
問:我的母親是個想法非常負面、總是愛抱怨的人,我覺得自己很難愛她,她身上的許多缺點都讓我難以接受,因此我很容易和她吵架。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嗎?我該怎麼做?
德芬:我常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你只要隨時管好自己就行,可是這真的不容易。下次再和母親共處時,你可以試著保持高度警覺,如果她又說了一句負面的話,讓你想發火,請把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感受一下究竟是哪個身體部位不舒服,再把呼吸帶到那個部位,輕輕地安撫它。這樣做可以幫助你回歸自己的中心,而不會隨他人的腳步起舞。然後,你可以平靜地告訴母親:“謝謝,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如果你既溫柔又堅定,對方通常會給你留點餘地,也就是空間,這是你在這段母子關係中最需要的。
我們永遠不可能改變對方,可是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只看到對方該如何,卻很少問自己能做什麼。一味容忍是沒有用的,最終還是會爆發,只有把注意力從他人那裡移回自己身上,並作出改變,你們的雙人舞才有可能發生變化,跳出不同的舞步。一段關係的維持不需要兩個人,只要一方有所改變,另一方原有的舞步就跳不下去了。我建議可以多看看個人成長與靈性發展的書,逐步改變自己,到時你就會發現,當你的內在改變時,外在的人事物也會跟著產生變化;原來很費力的事,現在也可以輕鬆過關了。
馬丁納:不必強迫自己去愛父母。你一心希望擁有一對完美的父母,卻沒有意識到父母對你的生命目的而言,其實已經很完美了。如果可以了解這一點,一切都會發生變化。對我來說,是父親改變了我。當我明白是我自己同意父親扮演冷漠的角色,同意他不表達愛、不觸摸妻兒、不散發溫暖時,我就學會愛他那些特質,愛他堅守和我的靈性約定,愛他堅持做自己,愛他讓我從他身上學到的功課及美好事物。我們偶爾會忘記,即使不喜歡父母,也不代表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壞事,還是會有些好事,有些值得感恩的事,有些從父母身上學到、對我們有益的功課,但有時我們只因為無法接受大多數的事,就把一切丟掉。以我為例,如果沒有我父親,如果他不是那麼嚴厲、那麼有紀律,我肯定會長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也許會變得很不受約束。我這種個性其實需要在嚴厲的管教下成長,否則長大後可能會去作姦犯科。小時候我因為父親的嚴厲管束而不快樂,但現在我對此覺得很滿意。
德芬:其實,父母身上讓你難以忍受的缺點,通常你自己也有,而且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我知道這很難讓人接受,而且往往是我們的盲點(陰影)所在。然而,想要成為一個健全、快樂的人,你一定要看到自己的盲點,接納自己的陰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了解到,父母身上令你討厭的特質,其實你自己都有,從而知道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會有缺點。請從父母身上收回你的投射,這樣你會快樂許多,和父母的相處也會變得更容易。當然,你的親密關係也會有所改善。
同時,針對這類問題,我們也要了解到,父母並不是完美的,而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我們人生計劃的伙伴,是來幫助我們學習生命的功課的。在頭腦層次上,我們可以接受這個道理,但在心中,我們有時仍然很痛苦,覺得成為受害者比承擔起所有責任容易得多。因此,我經常說我們要有內在力量。馬丁納,你對於鍛煉內在的“靈性肌肉”,以擁有更多空間和力量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馬丁納:對許多人來說,找到自己尊敬的榜樣是很有幫助的。比方說,許多人被甘地所鼓舞,我本人則深受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和馬丁·路德·金的激勵。榜樣不一定非得是大師,但一定有你崇拜的某些特質,而人之所以會崇拜別人的特質,表示他自身沒有。所以出於崇拜,現在你必須去做一些實際的事,並在做之前先自問:“我的榜樣(例如佛陀)會怎麼做?”
另一種方法基本上是去觀察某些人,看看自己想擁有他們的哪些特質,然後就開始每天花幾分鐘去“下載”那些特質,比如“尊重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我就從特蕾莎修女下載了很多“耐心”——我視她為耐心與愛的榜樣。而下載了自己想要的特質之後,你就可以辨識它們,然後將之吸收到自己的系統中。一旦覺得自己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吸收了你下載的特質,感受到細胞和它們一起振動時,下一步就是如何運用的問題了。你可以將那些特質運用在生活中的許多情境,之後就開始活出那些特質。
對我來說,這就是信念和特質的區別。你可以有非常重要的信念,但特質卻是你行動的一部分,你會實際活出特質,還要真正想像自己生活在其中。這對於改變我的生命有極大的幫助。許多人會問:“耶穌會怎麼做?”這還是有些把焦點放在自己之外;但如果你問:“我想從耶穌那裡獲得什麼樣的特質?”然後開始下載,你會真正感受到那些特質,並開始行動,這就變得比較“內在”了。如果每天花幾分鐘練習,用不了幾個星期,你就會開始注意到不同之處,因為那些特質成了你身份的一部分、你行為的一部分。
德芬:這是一個能讓我們變強大、給我們力量的好方法,而發現人的頭腦可以做到些什麼真是太神奇了。《我們到底知道什麼?》(WhattheBleepDoWeKnow?)這部電影提到,大腦不知道現實和想像之間的區別,而我發現,道教人士在練氣功、按摩五臟時,也會運用觀想和想像的技巧。比方說,練陽氣時要想像從太陽那裡收集陽性能量、收集熱;而想要冷靜下來時,就想像從月亮那裡收集陰性能量。接著,想像氣從頭頂進入身體,經由中脈或所有脈輪一路往下,通過全身。有時候,我們會按摩五臟來平衡陰陽。這整個過程都透過觀想和想像的技巧完成。
現在,馬丁納又提出了“下載法”,利用想像和觀想來下載我們想要的特質,這真是個好主意。比方說,我有許多愛我的讀者,他們覺得我有很多美好的特質,其實我也許沒有,但只要他們非常信任我、非常愛我,就可以想像從我這裡下載了那些特質,然後,那些特質就會成為他們的,而不再是我的。
總之,找個自己可以信賴、親近的榜樣,效果會比較好。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具備了這些特質,但因為缺乏練習,便逐漸荒廢了。事實上,我們和耶穌、佛陀沒有任何區別,你的本性是平安和愛,就像太陽一樣,現在只不過被後天的許多習氣遮住了,如同雲擋住了太陽。然而,我們就是無法相信這一點,因為覺得接觸不到自己內在的力量。我們從小被訓練、制約,已經不相信自己擁有這些特質了。
馬丁納:所以,我們要練習下載這些特質,練習使用它們,然後突然間,這些特質就完全變成我們的,而不再是從耶穌或特蕾莎修女那裡來的特質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我還曾經運用在催眠治療中。
我舉個親身的例子。去年,我和兒子參加一個為期4週的訓練,課程之一是學跳拉丁舞。我兒子學得很糟,身體不受頭腦指揮。於是我為他進行催眠,並讓他從一位拉丁舞教師身上下載拉丁舞者的特質到他的腦子裡。過了5分鐘,他站起來跳拉丁舞,彷彿本來就會跳。而課程結束後,我兒子的舞技大幅提升。他的頭腦有些地方阻塞住了,而當他想像自己從拉丁舞教師那裡下載了舞者的特質時,一切都改變了。
在想像的過程中,我們能取得頭腦(特別是左腦)認為我們沒有的信息,所以下載特質是非常好的練習,對生活的改變非常大,非常有幫助,我自己就經常下載。比方說,當我開始寫作時,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於是我心想,誰是好作家呢?我想到了迪帕克?喬普拉(DeepakChopra),便開始下載他的相關信息、他的特質。後來我有機會和他碰面,就跟他說了這件事。他覺得非常有趣,便要我把這個方法告訴聽眾。之後,我們還一起開了許多工作坊。因此,這個方法絕對有效,無論是想要寫書,想變得更有耐性、更有愛心、更願意付出、更能寬恕,還是針對你想要改變的任何面向,它都能提供幫助。
下載特質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處於放鬆狀態。你可以播放一些音樂,坐在舒服的椅子上,至少花5分鐘讓身體和頭腦平靜下來,然後專注於呼吸,並告訴身體要放鬆,慢慢地吸氣、吐氣。接下來,你就可以創造一個想像的系統,某些比較有技巧的人甚至會把大腦想像成計算機。在下載特質時,我發現最好把右手抬起來,張開手指,想像這是天線,想像你正以“無線”的方式和對方聯結,並且問他:“我可以從你身上下載我想擁有的特質嗎?”記得要把那些特質說出來。而對方總是會答應你,然後你會開始感覺到指尖的振動。這時,請想像這股振動傳到了大腦細胞,又從大腦細胞傳到全身。請持續想像,直到你覺得自己所有的細胞都像海綿一樣吸收了那些特質,並和那些特質產生共振為止。一旦你的身體感受到這一切,你就可以將自己置入你想使用那些特質的情境中,並“看見”自己正在運用。第一次下載會花你20分鐘,之後你只要每天花5分鐘來想像自己在運用那些特質就行了。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你可以思考:“我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才能接受自己的父母,才能去寬恕、去愛、去包容?”然後就去下載你所需要的特質。
職前教師意思 在 關於代理教師的「敘薪」(附議只會花你一分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敘的意思是,你當代理越多年,薪水也會跟著成長。 勿將長期的剝奪視為合理。 ... 有合格教師證之代理教師,自106學年度起應比照正式教師採計職前年資敘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