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您的健康<鎂>中不足‼️
疫情期間大家情緒緊繃
照顧身體,也別忘了照顧心理健康💕
📒文章轉貼自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5479
🇩🇪德國原裝 Sanct Bernhard
高單位鎂400 快速補充包
容量:60包/盒(兩個月份)
🉐️特價💰590元 含國際運費
(原價$790)
國內運費65-80元可併運
➕1、私訊 或 Line:@miu6833e
✈️空運約4週到貨
✨鎂在人體中至關重要,一天一包鎂,日子舒坦美麗。
✨鎂礦物質,主要存骨骼、肌肉細胞和血液中,維持正常的肌肉功能,尤其是在運動和體育鍛煉期間。
✨鎂可鬆弛放鬆的肌肉,保持骨骼和牙齒牢固健康。
✨幫助健康能量代謝,緩解疲勞。
✨提高神經系統和心理的穩定。
✨良好的睡眠品質。
🍇宜人覆盆子味,精緻細粉,無需配水直接食用即可。
⭐️鎂對人體的重要性
🔺礦物質「鎂」很可能是除了水分、氧氣與基本食物營養之外,
人體所需的最重要元素。
🔺鎂與人體內350多種代謝運作功能有關,主要包括消化、能量
產生、肌肉功能、造骨、新細胞製造、活化維他命B群,並且
輔助心臟、腎臟、腎上腺、腦神經系統的運作。若體內缺乏足
夠量的鎂,就會影響這些身體功能。
🔺鎂為多種酵素的主要成份,有利於蛋白質的製造、脂肪代謝、以及遺傳物質DNA的組成,並可活化酵素,幫助強化心臟肌肉的收縮力。
💔鎂的缺乏與流失
🔹心理壓力、咖啡因、糖、酒精、香煙、各式藥物與毒品、大量
流汗、甲狀腺功能低落、糖尿病、慢性疼痛、利尿劑、以及高
碳水化合物、高鹽或高鈣的飲食。
🔹90~95%的人口的體內鎂含量皆不到應有的健康程度。即使有
在補充礦物質或甚至鎂劑的人,仍然可能不足,因為體內需要
鎂的量其實相當高,而且一般的錠劑式的鎂不易為人體吸收。
🔹鈣需要鎂方能為人體良好吸收運用。但是當體內有太多鈣質
時,卻會導致鎂的不足。
⚡️⚡️鎂不足的症狀
❄️缺乏活力、疲累、嚴重的更年期症狀、失眠或睡眠品質不好
、身體緊繃、 經常頭痛、肌肉無法放鬆、腰酸背痛、 器官鈣
化現象、 骨質疏鬆、 心肌疾病與心率問題、 莫名焦慮擔心、
緊張、躁動。
❄️鎂對於身體能量儲存的維持扮演著重要角色。鎂不足時,細胞
的能量產生會受到抑制,結果會讓人覺得疲累與虛弱。鎂也同
時會影響體內鉀含量與腎上腺功能,這兩者都與維持身體活力
有關。
❄️失眠、肌肉酸痛、緊繃與起床時全身不適等現象與缺乏礦物質
有關,特別是鎂。這些問題都可以藉由補充足夠的鎂而獲得大
幅改善。很建議有睡眠問題的人多補充鎂, 會有明顯改善.
❄️鎂不足會使神經細胞無法良好傳遞與接收訊息,會變得很紊
亂,而且會過度敏感。當經常感到緊張、躁動不安或無法放鬆
時,就表示身體需要鎂了。
❄️肌肉痙攣抽筋、不自主跳動、打嗝都是缺乏鎂導致的。鈣與鎂
協同控制肌肉功能,鎂能使肌肉放鬆。補充鎂之後這些症狀就
會消失。
❄️婦女停經後的更年期症狀會因為體內鎂不足而使得症狀更明顯
或惡化。單獨服用太多的鈣質反而對更年期症狀不利,因為這
導致體內礦物質失去平衡。補充鎂可以很快緩解更年期症狀。
❄️骨頭需要鎂方能良好地吸收鈣以增加骨質密度。在補充鈣時應
該要同時配合鎂。
❄️鎂對血壓的平穩很重要的影響。並能改善血糖代謝的控制。
🌟使用方式:1天1包。
👌🏻適合人群
1️⃣骨質疏鬆,需要鞏固骨骼和牙齒的人士。
2️⃣需要舒緩神經,維持心臟、肌肉、神經正常功能的人士。
3️⃣需要減少肝、膽、腎結石形成,以及軟組織的鈣化機會的人士。
4️⃣“三高”一群人。
📍[鈣、D3、OMG-3]保健看這裡
#sanctBernhrd 鈣
https://www.facebook.com/315062612190510/posts/1339165429780218/?d=n
#sanctBernhrd D3
https://www.facebook.com/315062612190510/posts/1229513674078728/?d=n
#sanctBernhrd OMG-3
https://www.facebook.com/315062612190510/posts/1383631988666895/?d=n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SBD怪獸講堂 S1: E8】 🔥你是不是操過頭了?如何自我察覺過度訓練?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認真埋頭地訓練,如果開始出現影片裡所提到的症狀,可能要小心過度訓...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慢·慢·慢生活|#自律神經失調後一篇
昨天有關注動態的朋友們,看到我預約到門診,順利看完醫生了。
醫生是個花甲之年伯伯,掛號時就聽到他從診間傳來的爽朗笑聲。
「好!妹妹妳坐~來怎麼樣啊!」(兩個小孩的媽被叫妹妹,開心到都快要痊癒了⋯🤣 )真容易滿足,哈哈哈!
我這次症狀是「頭暈腦脹、筋肉緊繃、腸胃不舒服、胸悶易喘。」
醫生蘇伯伯複誦我的主訴「急性子、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高、常常用腦~用腦過度睡不好啊!」
太幽默也太中肯了!聽得我哈哈哈大笑。
「沒事!沒事~我年輕也跟妳一樣!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啊!有責任感嘛!但不要逼得太緊~」他指指地板「我以前很龜毛喔!地上都不能有頭髮,現在喔!你看~幾天沒掃也不會怎樣啊!哈哈哈。」
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暫時壓力太大,休息不夠累過頭了,為了讓目前處於緊繃狀態的我,能舒服一點,他開了焦慮藥與肌肉鬆弛劑。
「這會讓妳的不舒服減緩一點,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放鬆喔!」然後,再度打趣地提醒我「記得,不掃地幾天也不會怎樣啦!哈哈。」
·
藥品只是輔助,#生活才是重點。
昨晚確實好睡多了,一覺醒來頭暈,痠痛舒坦了不少。
這幾天送小朋友上課後,老公也用心地帶我去吃個氣氛早午餐!
我將手機關上,放在一旁!好好享受早晨輕快的時光,而不是起床就忙著要回覆訊息😆
這幾天收到不少有類似經驗朋友的分享,或是提供我建議,實在是超級溫暖的啦!(謝謝大家的關心,蕾可真的很感激~朋友們的心路歷程,也帶給我許多啟發。
寫出來將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經歷。
我把它想像成身體出了狀況,就像感冒一樣~
吃藥後,最重要的還是調整步調,於是放慢腳步,適時提醒自己「慢·慢·來」。
·
順利的話,下週就可以評估是否可斷藥。
(醫生認為心態調整更重要⋯)
我的症狀屬於累過頭,身心緊繃產生的不舒服,充足休息一段時間後,大致可以回覆正常~
主要睡眠品質變好,感覺就有差了!肌肉緊繃,腰痠背痛與腿部肌肉抽痛,讓我翻來覆去,輾轉難眠,隔日體力就不太好~
昨夜好眠一覺,頭暈減少了!腦袋也輕盈不少,真是太神奇了!#睡得好很重要 長期累積的慢性疲勞,就是小毛病不斷主因啦~
知道問題起源,接下來~要解決就容易多!🥰
·
[#來個題外話]
嗯~這週日是我們家「啾吉」的三歲生日。
思考要送什麼禮物,我已經有計劃了🤔
反問老公想好了沒?他老神在在跟我說。
「帶他去玩具店讓他自己挑啊!」嗯⋯真沒意思,他一定不是選恐龍就是蜘蛛人。
同一時間,盤算要給壽星啾吉驚喜的,還有他的老師哩~老師傳給我的訊息寫著:
「啾吉是本月壽星,問他生日願望是什麼?
他回答:是哥哥 🤣🤣🤣🤣🤣 」
嗯,青蛙哥啊!難為你了!會想到許這個願望還真是 「#傑出的一手 」(媽媽內心暗自慶幸:還好這回沒被指名寵幸。)
·
👨🏻「沒關係啦!3個月後哥哥生日,他再許願說他不是弟弟的,那就有解了啊!」身為長子,如是說道。
#童言童用你還當真哩 #那我知道的生日願望知道要選什麼願了😏
好啦,來來來,大家準備迎接中秋假期了!
預祝大家吃飽飽、吃好好~減重什麼的,收假後再說吧!哈哈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後疫時代:除了「戴口罩」成為一個新常態,你更需要「運動」▣
歷史洪流中始終帶不走疫情陰霾,當提到 SARS 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和平醫院封院,如果二十年後講起「新冠肺炎」你會想起什麼呢?
奧運不可能延期、不可能不讓別的國家的人進出國門、不可能只在家辦公、不可能封城,如今太多的不可能都發生了,而且是在全世界發生。中研院賴明詔院士形容:「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過往很難想像街上的人全都戴起口罩,也很難想不管到哪都要量體溫,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說:「新冠給我們的一個事情,就是人要改變思維!」如同有可能口罩就成為「日常」,甚至成為一種裝飾品,這些都是一種新的常態,但長怎樣我們正在創造當中,也還不知道[1]。
疫情的擴散著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地旅遊、聚餐、逛街,連運動習慣也被迫改變。因為學校、運動中心、球場、健身房的關閉,讓原本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突然無法運動。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更長時間的宅在家會導致更多因為缺乏運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後疫時代:你更需要的是運動:沒運動習慣,若染疫死亡率多2.49倍
免疫系統在預防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避免病情惡化至關重要。要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就要從改善整體健康開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改善整體健康包括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營養、心理健康、行為和個人的健康應對策略。
2021年4月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有一篇針對不運動和新冠病毒病情嚴重度的研究,研究者針對4萬8,440位美國南加州的新冠病毒染病者做回溯性調查,結果發現:不運動的人如果罹患新冠病毒,其住院機率比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增加了2.26倍,進入加護病房比率增加了1.73倍,死亡比率增加了2.49倍。研究還指出,除了高齡和器官移植史外,不運動是導致嚴重新冠病毒病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這比吸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的影響度都還高!
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已經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共識,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人是做到的比說到的少太多!這個研究結果對這個時間的我們有更大的啟示,你不運動,如果你不幸染疫,你住院的機會、進加護病房的機會、死亡的機會就會比有固定運動的人多好幾倍[3]!
■運動讓你防疫更有力
2021 年 7 月南韓團隊發表涵蓋了 20 萬人的研究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較低,即使染疫,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也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原因可能是運動使免疫系統調控更好,減少過度的發炎反應、並且增加 T 細胞及抗體的活性,此外也有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減少肺部發炎及病原體在呼吸道增生。
針對運動的方式,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一週做到累積 150 ~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簡單的判斷法是跑步還能夠簡短對話交談的狀態;此外還要有至少 2 個時段肌力訓練[4]。
■隨著美國進入後疫情時代,想與口罩「和平分手」、重新拉近與他人的距離,似乎沒想像中容易: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是過去15個月生活在全球最大疫區美國的保命口訣。
Delta變種病毒入侵美國,最新統計每5例新確診就有一例是感染Delta病毒。儘管已經解封,洛杉磯郡衛生局仍公告,建議居民只要進入室內就要戴口罩[5]。
■接種疫苗後不能鬆懈,持續戴口罩2個主要原因、5大重要理由
接種了疫苗,不是應該受到疫苗的保護嗎?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
➤打完疫苗仍需要配戴口罩的2個主要原因
台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指出,主要不是變異病毒的問題,施打疫苗仍要配戴口罩的主要原因有兩項:
1、接種疫苗仍然會感染,只是感染率較低。
2、疫苗接種後,對於無症狀感染的保護效果較低,會有短時間的帶病毒狀態,仍可傳播病毒。即使再打第三劑還是一樣[6]。
➤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克里斯汀·英格蘭(Englund)博士說,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力前,疫苗是針對新冠疫情的另一層保護,但是接種疫苗並不意味能立即以前的生活,強調需要再戴一段時間的口罩。
Englund博士解釋為何已經接種疫苗,仍需要戴口罩5大重要理由:
1. 疫苗生效需要時間
第一劑後確實會獲得部分免疫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針頭進入手臂後就立即受到保護,而且接種完疫苗需要兩週以後才會產生保護力。
2. 疫苗不能提供100%保護
儘管疫苗有效果,但是只能提供某限度的保護力,就算接種疫苗後仍有感染新冠的風險。
3. 接種過疫苗的人可能是無症狀傳播者
接種疫苗意味著發病和出現症狀的可能性減少,因為接種疫苗的人可能在無症狀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將其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者,如果接種疫苗的人認為不需繼續戴口罩,他們可能會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4. 保護免疫系統受損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你完全接種疫苗,建議避開心臟病、癌症沒有接種疫苗的高風險人群。
5. 疫苗的劑量仍然有限
達到群體免疫需要50%到8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達成,因此我們必須在他人等待接種疫苗時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三級警戒(已於110年7月27日起降為二級)。我們都知道運動能帶來健康,也可以增進免疫力,甚至沒運動習慣的人有更高機率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重症。然而,這時候想要運動卻面臨了一個很大的抉擇:要在家裡甚至狹小的房間中居家鍛鍊,還是要戴起口罩到空曠戶外揮灑汗水?
■戶外運動戴口罩,汗水沾濕記得換
隨著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病毒可以透過氣溶膠漂浮在空氣當中進行傳播。在戶外不戴口罩,其實還是相當危險的。對於健康的成人,戴口罩與否並不會影響運動的表現,更不會造成大家擔心的休克或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
對於防患新冠疫情,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對於戴口罩的建議是,戶外運動仍必須戴著口罩。如果在高強度運動下,覺得呼吸困難真的戴不住,也要保持至少6英呎(約1.8公尺)的安全距離,並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運動,否則可選擇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走或瑜伽。
如果選擇在戶外跑步、騎腳踏車、快走,都務必戴著口罩。尤其是當運動的汗水沾濕了口罩時,請你換一個新的,因為口罩中的過濾層潮濕後,口罩過濾病菌的效果就會變差,降低口罩的保護力。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文獻回顧研究指出,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無論是衣服遮掩口鼻、戴著手術口罩或是隔絕效果更好的N95,所有生理指標如心跳、血壓、呼吸所需做功與主觀感覺疲勞指數其實都差不多,甚至在很高強度下的運動也是如此。因而,戴口罩對於一般健康人的運動表現來講,事實上是沒有影響的。
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由於戴口罩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因此建議在三級警戒的時刻,還是留在家中,避免外出運動。在室內單獨一人不必戴口罩,可選擇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進行如靜態拉筋伸展、固定式腳踏車/跑步機、跳繩、啞鈴肌力訓練或瑜伽等運動,並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與保持水分充足,這才是安全運動的不二法門[8]。
■#HealthyAtHome 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HealthyAtHome 的概念,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維持運動習慣,有幾個好處:
►控制體重,並且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慢性病的危險性,以上疾病都會增加染上新冠病毒的風險及嚴重度。
►增加肌肉骨骼的力量及強度、提升平衡度,並且減少老人的跌倒風險。
►維持認知心理功能,降低憂鬱症及失智症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成年人的運動建議
►一週至少做到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快走、來回上下樓梯、跳繩),或是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做到 30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會更好。
►大肌群的肌力訓練(例如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做兩次。
►工作時注意姿勢,每 30 分鐘要起身活動一下。
►年長或活動力不佳的人,要加上一週至少三次的平衡訓練(例如腳跟對腳尖走直線一字步)[4]。
運動已愈來愈被醫學界認可,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EIM)說明了運動對這些慢性患者的重要性,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能輕忽。研究也發現,各國許多慢性病患者,封城居家隔離之後,心肺相關症狀加劇,不見得是感染,許多反而是來自長期缺乏運動後的肌肉無力萎縮。
新冠肺炎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家中居家鍛鍊時,也要注意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空氣流通。在外選擇可以保持距離的戶外運動,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武器!持續的運動能帶給我們更健康的身體與快樂心情,也為疫情籠罩的黑暗帶來一絲曙光!而當疫情解封的一天,仍可保有一個健康如新的自己[8]。
疫病下人類顯得渺小、卑微,我們無法拒它於千里之外,只能更加謹慎、戰戰兢兢迎接疫情下的新生活面貌[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Heho健康) 後疫情時代的台灣!十大學者分析改變了這些事 -
https://heho.com.tw/archives/93094
[2]Sallis R, Young DR, Tartof SY, 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severe COVID-19 outcomes: a study in 48 440 adult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3 April 2021. doi: 10.1136/bjsports-2021-104080
[3](康健雜誌)「疫情當前,更需要的是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296
[4](Heho健康)抵抗新冠肺炎就靠「規律運動」WHO建議疫情期間維持運動好處多!:https://heho.com.tw/archives/184608
[5](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洛杉磯抗Delta變種病毒 重新建議室內戴口罩」: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300028.aspx
[6](媽媽經)「打完疫苗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台大醫師告訴你2個主要原因」:
https://bit.ly/3AkS2aI
[7](健康醫療網)「接種疫苗後仍要戴口罩 5 個理由 你知道為什麼嗎?」: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96
[8](康健)「新冠肺炎來襲!戴著口罩運動安全嗎?」: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76
➤➤照片
(udn.com 聯合新聞網)「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運動?」:https://udn.com/news/story/7879/551930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疾病管制署 #後疫時代 #戴口罩 #運動 #HealthyAtHome #運動即良藥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SBD怪獸講堂 S1: E8】 🔥你是不是操過頭了?如何自我察覺過度訓練?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認真埋頭地訓練,如果開始出現影片裡所提到的症狀,可能要小心過度訓練的狀況發生。
何博士為你分曉,得到足夠的向上適應刺激之後,要注意運動的劑量反應關係,不能地獄式的猛操硬鍊,要小心過度訓練的反噬。本集也用圖解的方式,描述一般適應症候群 與 體能疲勞模型的科學理論。
也跟你分享,如果遇到過度訓練的低潮,應該怎麼辦 😎?
.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過度訓練的症狀。
➤ 嚴重過度訓練,可能導致身體荷爾蒙失調。
➤ 長期過度訓練?
➤ 短期過度訓練?
➤ 功能性過負荷?
➤ 一般適應症候群模型圖解 👍
➤ 體能疲勞模型圖解 👍
➤ 如何緩解過度訓練?👍
➤ 睡眠的重要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APPAREL #SBDTaiwan #SBD台灣 #邱ger
.
🙏也請大家多多支持我們家SBD的產品喔❤️~地表最強護具~
【SBD冬季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今年的冬季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腰帶 #護膝 #護腕 #護肘
-----------
😎何立安,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以前我曾經這樣寫過:「最近幾年早上看電腦眼花,我心裏說完了完了,才配的漸進眼鏡,怎麼就不靈了,但是又不敢告訴老婆,怕她擔心我『老了』。直到前幾天我想再去配一個眼鏡,店員說,『先生你的漸進眼鏡片是過時的,看電腦一定會眼花!』」
這篇文章寫完以後沒多久,我開始每個星期要寫 13篇文章,同時要處理我的電影工作,又過了不久,我一坐在電腦前就眼睛痠痛,視力模糊不用說,換了新的漸進眼鏡片也不頂用,眼皮也不停地跳,甚至於眼睛都睜不開,這是明顯用眼和用神過度的結果。要知道,經常用眼的人,比起經常用體力的人,身體更容易衰退,因為肢體在運動的時候帶動了全身的氣脈在運行,如果太疲勞了,身體肌肉痠軟,人也自然停下來休息,但是如果用腦過度、用神過度,很多時候是自己不知道的,以致疲勞過了頭,變成了神經衰弱也不知道,而且常坐着對身體氣脈的運作百害而無一利。
我想這次真的完了,每天在寫養生文章的人,連自己的眼睛也養不住,這時候我突然想一個明目的神品——枸杞子,枸杞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枸杞子又是長壽果,從枸杞子,我又聯想起一個現代史上最長壽的老人李清雲,他活了 256歲,是清末民國初年的中醫,在他 100歲時( 1777年)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清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 200歲的時候,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連《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都做了報道。李清雲一生娶過 24個妻子,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是長期素食;二是內心保持平靜、開朗;三是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老番立即對枸杞進行深入研究,還經過動物實驗,證實枸杞減肥、利肝、降低血糖及膽固醇,還 啟動新生腦細胞,增強荷爾蒙的分泌……嘩!說不完的好處。
補眼養神三寶茶:枸杞子 50克,紅棗六粒(去核),黨參 30克。
做法:食材放在保溫杯中,注入滾水,蓋好杯蓋,焗半小時,當茶喝,喝完以後,再加滾水,再泡,泡到沒有味道就把枸杞和紅棗都吃掉。
適合人群:有以上我描寫的症狀者、案頭工作久了頭昏腦脹、眼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
不適合的人群:感冒、牙肉痛、上火、濕疹患者、皮膚病患者。
還要每一小時起來走一走,休息五分鐘。
嚴浩
著名導演,名作為《似水流年》。
近年努力鑽研民間療法,又在報章撰寫專欄分享偏方,如奇異果減肥法,引爆話題。
著有《嚴浩特選秘方集》。
食譜
三寶茶
材料:
枸杞子 50克
紅棗 6粒
黨參 30克
做法:
紅棗去核,材料放入杯中,注入滾水,蓋好杯蓋,焗30分鐘,當茶喝。喝完以後,再加滾水再泡,泡到沒有味道就把枸杞和紅棗都吃掉。
適合有眼睛痠痛和視力模糊症狀者、案頭工作久了頭昏腦脹、眼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人士。
不適合感冒、牙肉痛、上火、濕疹和皮膚病患者。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一般人所知的滑鼠手,會導致手腕、手指、手掌、手臂的疼痛、遲鈍和發炎症狀。當然,輔助療法像是固定夾板或止痛藥都能減輕不適感,但從平日的飲食下手才更能解決問題!選擇正確的食物之後,或許你就會發現症狀減輕許多了。
此外,專家也建議每天做些腕隧道的伸展練習,幫助改善手腕不適的問題!
《腕隧道伸展練習》
物理治療師 簡文仁建議用簡單的伸展練習,改善腕隧道症候群。做法如下:
1) 將手臂伸直,手掌輕輕撐開來,手指間分愈開愈好。
2) 手掌輕輕往前擺動,如同招人來的動作,練習時溫和不過度。
【更多簡文仁老師軟Q健康術】
第1招 魔幻手!解手肘痠麻
https://youtu.be/w3W_XskYnGg
第2招 縮腹提臀健腿肌,坐著也能形塑下半身線條
https://youtu.be/AJU-pVOyCrs
第3招 猛男式!打開胸部、肩胛骨,就能強化上身肌肉
https://youtu.be/CNdcgC5OdXM
鬆開全身關節! 身體柔軟,痠痛疲勞全消除
https://youtu.be/ZxBKb3F-kP0
第4招 張手式!伍佰來來 手痛拜拜
https://youtu.be/flNoIlxfs00
第5招 健氣式 !深吸慢呼平衡自律神經
https://youtu.be/0Y_TtcVdNog
【相關文章】
30秒測出腕隧道症候群!這樣做不手麻避免神經壓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31
手指麻到被痛醒!薑黃香蕉6食物改善腕隧道症候群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770
手麻!每天4動作,解決神經壓迫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44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肌肉過度疲勞症狀 在 艾的世界- 🏋️♂️健康分享🏋️♂️ 過勞對身心影響甚鉅 ...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以工時判定,我們也能透過身體症狀反應出的警訊提醒自己多留意。 ... 在超長工時下維持著一定的姿勢與壓力的影響下,肌肉容易緊繃,造成頸椎疲勞、肩頸僵硬麻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