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節展覽結束,謝謝有來找我玩的浪粉跟朋友們,我們接下來還會在明年1月策劃一個眼鏡展,到時候再邀請大家來玩。趁深夜時段,想聊聊關於最近設計界這些紛紛擾擾,以及我的真心話。
.
有陣子我對於一些反覆出現在檯面上的人事物感到很膩。不管是案子找來找去就是那幾個團隊或創作者,或是媒體也都找一些本來就已經成名的人事物,用不同面向、專題報導,就算切入點很有趣但光是看到名字我就覺得很解,想說「對啦對啦我知道台灣觀眾也是喜歡買帳名人效應,但台灣是無能人可採訪或發案了嗎?還是主事者太懶惰、太沒有勇氣跟別人不一樣?」
.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李惠貞的文章談了小圈圈的狀況我很有感。自古以來不管群體大小,不管是不是女高中生,有人就有圈圈,圈圈是同溫層,讓人找到被認同的需求,企業家說這叫人脈,上班族說我只是想要有倒垃圾話的對象。只是當島上的猴子王不小心從花果山頭滑下,山坡上成群結黨的猴子們沒有跟著踢一腳讓猴王落海,隔壁山頭的猴子就吱吱叫說「這整個山坡都是共犯結構!」
.
我認為台灣業主的確不夠勇敢,一味相信名牌效應,內容還沒做就希望有保障KPI,有了流量就秋嗨嗨。如果這個現象無法改變,那我會希望台灣出現更多明星設計師、策展單位,撐高製作規格的天花板,增加業主的選擇,打開業主對設計在商業的想像與眼界。
.
但這些已然握有流量與被標籤的明星創作者們也需要對自己有更多嚴格的審視與自律,如果你能做到國家級的案子,那你自然不能用太便宜的價格去做這些案子,因為會壓縮到新人的收費空間,同時如果你有發包的需求,更應該要在選擇合作對象上審慎評估其目的性,要給知名設計師、還是要給新人機會,如果在一開始的提案無法合作需要換人,那就要使用全新的想法,如果要沿用前一個創作者的創意,那就在應該要在取得合作同意的共識上標示好 credit。
.
台灣標案結構一直都很有問題。首先,預算越高的案子,為了降低搞砸的可能性,承辦人員傾向找比較「有經驗 aka 有名」的公司承包,參與競標的承包公司為了讓自己拿到案子,在一開始沒什麼實績的情況下,有可能就在自己的實績裡「灌水」,等慢慢累積出好的案例成果後,才可能用新的案例再去拿更大的案子。此外,標案的時間雖然開標的時間不見得晚,但很多時候真正確定得標後,能執行的時間都不長,加上市府承辦人員要揣摩上意跟平衡其他局處單位要求,總是會要求得標者在內容上東改西改,這樣層層關卡累積下來的壓力,就會促使得標者去壓迫另外發包的對象,得標者為了減低自己出包的可能,也減輕市府承辦人員擔心無法對長官交代的焦慮,就會找有合作默契、又有經驗的人發包,所謂的「共犯結構」,其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
台灣設計展在新竹的後續爭議,我認為就是無法聚焦出前後參與者的共識,在這些一環扣一環的細節上不斷出現落差,最後才滾出一個大爭議,甚至引爆了策展人劉真蓉過去在經歷灌水的業障,這些都是她責無旁貸必須要面對的事情,需要向相關的人事物,致上最真誠的歉意與補救。但我也必須說一句肯定她的話,至少她在策展內容上,比起一些策展單位來說求新求變,不是一直找同一組人做設計,而是不斷找新的藝術家、表演團體等人合作,變相給自己製作壓力,但仍一直給予新人空間這件事很棒,不該因為她的爭議而抹滅。不然之後別的策展單位或許更害怕找新人或藝術家合作,也不是我樂於看見的現象。
.
.
.
至於接下來各地可能會接續發生的城市設計展,我個人是樂見其成。我一直認為,城市舉辦大型展會,是一個可以藉機讓設計進入市政建設、也能讓居民對城市產生榮耀感的方式之一。1964年東京奧運舉辦,留下很多知名建築至今仍被使用,當初參與的設計師們,都成為現今支撐日本商業市場的設計力,也持續影響下一個世代對設計的看法與參與度。
.
以台灣來說,2003年第一屆台灣設計博覽會,應該是讓台灣民眾第一次稍微意識到所謂「設計」的存在,十幾年來,台灣設計師週、台灣文博會等展會舉辦都在聚焦這股能量,2016年的設計之都把這股設計能量緊密與台北市政結合,加上蔡英文以一個最高層級的政治人物身份,率先與台灣最知名的年輕設計師合作,一舉將設計界的能見度抬到最高。只要是她執政的期間,政治人物會一直跟設計界靠攏是意料中事,可以換選票跟支持率嘛,設計師、插畫家、動態設計、整合策展單位等會有很多案子可以做,設計產業將會很活絡。
.
這樣的活絡在疫情中算是好事,但不是一種健康的現象。過去我也支持「翻轉公部門美學」的風潮,但現在其實不需要設計師推波助瀾,政治人物為了選票跟支持率就會主動來做美美的視覺。設計師如果還是想做跟公部門有關的案子,那要思考的應該是更進一步的事情——如何讓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進入政治人物的施政策略,讓設計軟實力與硬體建設能雙管齊下進行,才有可能打造出更宜居的未來城市,而不是還在聚焦美學這種淺層的表面。
.
如果還想翻轉什麼美學,現在最應該翻轉的是社會上中小企業老闆們的審美眼光。我個人認為,如果問如何讓設計能真正進入一般常民的日常生活裡,想辦法多跟中小企業老闆們進行商業合作,才是目前我覺得設計界應該要做的事情。日本設計大家都知道很強,但這些很強的設計卻有很高的比例出現在他們的商業市場,我認為是因為他們的商業非常非常競爭,如果你的設計或視覺不夠在貨架上搶眼,可能一下就會淹沒在商品海當中。台灣相對來說可能商業還不夠競爭,所以業主們通常對於設計不太有需求,反正不需要變化也是會賣。反而是因為頂新假油事件被連坐抵制的林鳳營鮮乳為了求生存,幾乎每三個月就變一次商業包裝,也算是創下國內市場紀錄,可以拿來寫設計研究論文了。
.
沒有人是局外人。看到這裡的你,我希望你不要對整個環境失望,還是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試著繼續做些什麼努力。精力善用,自他共榮。
.
至於隔壁山頭吱吱叫的猴子們,送你們一句今天流量最高的 Anna Wintour 的名言
——
「擁抱社群媒體,但是別讓它取代你真實的生活!」
希望你們能看懂人話,還有我對你們的愛。❤️
自律名人名言 在 林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本書我已經買了幾年。原本是因為有睡眠問題,又或者說就是白天做不夠事情導致不夠忙所以晚上睡不著。很多名人都是5點睡醒,例如我偶像特朗普。我想成功,所以儘管看看這種我不欣賞的心靈雞湯書。
這本書用所謂小說形式寫的,本來應該算是頗為新鮮,講男女主角被一個億萬富翁和一個導師訓練成5點起床的強人。但就如網上一些書評講的,它只不過是為了更容易地讓蠢人看懂。基本上就是整本書都在不停在不同人的衣服上、手臂上、牆上等列出不同名人的名言去轟炸你。這本書的實際盤算,是將這些名言塞爆你腦袋,希望可以mo爆你,雖然它說是要transform你不僅僅mo。而它的重複性和強度,能夠讓你被洗腦。
但這是給蠢人的做法。看完是打了針強心針,但寫法上我是很抗拒的。也因此不太想作過多內容分享。
至於它最大的問題,是它的過份對於日常安排的理想化。本書其實和我的追女仔書一樣,是掛狼頭賣狗肉 - 根本沒有好好講如何5點起床。而且要求10點睡覺,然後又說要睡7.5 小時,然後叫你一起床就做劇烈運動,5-6每20分鐘都有許多細節安排,根本是軍人般生活,不實際也太無趣。
我不喜歡這個作者的作風,所以我只會在這裡截圖給大家看看,我就不深究了。但他的價值觀,我已經早已學會了 - 痛苦是成長的土壤。想改變世界就要做最好的自己,成長是人生最大目標。基本上就是我秉持的六大信念而已。#林作保險軍團 的人被我訓練過一定懂。
早上早起是最能夠利用到沒人安靜的時間去思考和進行深度腦力工作,所以要5點起。單獨行動、多自己一個才能夠想得夠深入。你的外在反映的只是你的內在。consistency (一致性)才是mastery的方法。
個人紀律是肌肉,越鍛鍊越強。鍛鍊了早起就會讓你能夠給你在其他領域都有自我控制能力。但究竟怎麼能早起呢,靠的是一響鬧鐘就在大腦理性叫你收皮前跳起,並獎勵自己能夠起床 - 例如買件衫獎勵自己。容易的生命沒有意義,具挑戰性的才有,因為這樣才能鍛鍊意志、品格。
努力不是成功的方法。成功靠的是做失敗者不喜歡的習慣。講的都是自律、規律。
重要的事情在越早時間做越好,千萬不能讓自己筋疲力盡因為會做錯誤決定。
生命的意義在於成長。完成一座山的攀爬,那你就是身處在下一座山的山腳了。
人生最後看的是你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產生了什麼的工藝,幫了多少人,笑了多少,活得多好。
一個習慣需要66日,分別是22日摧毀舊習、22日安裝、22日融入。
Haters的問題是他們自己其實就是在痛苦中。傷害別人的人其實是討厭自己的人。在痛苦裡的人才會創造痛苦給別人。只說他們是很差的人太表面。
碩果累累的成就需要被社會大部份唾棄,即使被很多人視為瘋狂。怪人、不合群的才是改變世界的人。不同是一個很cool的事情。
一睡醒要做20分鐘的劇烈運動喚醒整個人。每九十分鐘一個循環,每晚要睡5個,也就是7個半小時,不多不少以免短命。
要狂工作然後狂休息去平衡。狂工作但內心不平靜、沒有愉悅、心靈只會是被困在籠裡。休息、給營養自己,去走走、閱讀,你會更有創造力、生產力。少點工作多點樂趣反而能做得更多。
壓力是好事,在最不想做某件事情時就是最佳去做的時候,因為這是磨練意志最佳機會,而磨練了一方面就會幫助所有方面的意志。
信任人生就是你的靠山 - 即使你不明白正在發生什麼事。很少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是意外,所有一切都是為了你的成長,為你好。
要有一個正面的心態 - 錢總會經常從十分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對別人要比對你自己是否會讓人覺得是個有趣的人更感興趣(抄Dale Carnegie)。
所有最成功的人都有個共同點 - 極端的受難。成功只是因為他們選擇了利用情況治癒、潔淨、提昇自己。
但這本書真的太複雜、太瑣碎、太凌亂,仿佛就是把所有東西lump在一起,其實讀者看完只會覺得很混淆。而且由於我看書多,不難發現此偽君子明顯是周圍借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內容,例如講作息用的是一本叫 the Sleep School 的書,還有 Adam Grant 的 Deep Work、Happiness by Design 等,根本不是original。
#作哥哥閱讀報告
#RobinSharma
#the5amClub
自律名人名言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路霸凌這件事,就靠言論管制處理好嗎?】
▌故事是這樣的
上個禮拜,一個需要你我關注的事件發生在台中。
–
台中市北區一名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疑似不堪同儕長期的言語霸凌、惡作劇,其中更曾有此言論:「你爸爸有愛滋病、才會生出你這個愛滋病同性戀!」等語,因此想要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目前全身多處骨折,仍在醫院治療,是否會產生後遺症也還不確定。而據新聞報導,這位同學也多次向班導請求協助,老師卻未給予正面回應。目前老師、校方和這名同學的母親對此有不同說法。
–
事情的前因後果大致是這樣,這也勾起小編小五的時候也曾經被排擠的回憶(雖然只有一個禮拜XD但還是很痛苦)。那今天也想來跟大家談談校園霸凌外,近年來特別常見的關於 #網路霸凌 的相關問題。
▌網路霸凌與言論自由的界線怎麼劃✏️?
一般來說,我們對於霸凌的核心概念是包含以下內涵:持續(#重複性)、#處於敵意不友善的環境、難以抗拒(#權力不對等)。
–
這些在傳統中的校園霸凌已是難以忍受,但是在現代人中,是不是一個合格的Instagramer、Facebooker已經幾乎可以說是發展人際關係的關鍵因素。而在網路世界裡,因為可以完全 #匿名 所導致的 #解放效應(也就是因為匿名,人們會比較沒有顧忌的闖蕩,比較情緒性的字眼也會更容易出現),以及它的 #快速擴散性,且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連結上網路,因此它的傷害風險便具有 #無限性。
–
常常很多人都會用「台灣就是言論太自由才這麼亂」來指責仇恨言論,那我們就依序來討論吧!的確目前在美國有些州對於網路霸凌是有用刑罰加以制裁的,但對於何謂「霸凌言論」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概念,如果過度用嚴厲的手段去制裁,可能導致 #寒蟬效應,因此對於明確性的要求就應該嚴格,政府所做的管制都會先被推定違憲。
–
而對於「權力不對等」這個概念,在網路的世界裡如果有不對等的情況,如果有全面性壓倒性的言論發生,充其量也只是因為弱勢的言論在這個自由的市場裡被淘汰,所以如果要符合這個要件,也應該限於一方完全沒有抵抗的能力才可以被叫做「霸凌」。否則,如果只是站在多數輿論的那邊即構成網路霸凌,不難想像之後被界定成霸凌的網路案件會有多少。
–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發現在言論自由的世界裡應該我們常常需要衡量到會不會對言論造成過大的箝制在做利益衡量,因為我們很害怕會造成寒蟬效應,但要怎麼選擇其實沒有絕對的對跟錯,只是我們的價值決定。只是 #你願意讓政府的手介入的多深?也有人在提倡由社群媒體去負自律責任,卻有批評認為這等於是將言論審查的權力交給民間業者,不過也有人跳出來說:「私人網站會有自己的商業利益,他們的判斷可能也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但交由一個中立的第三方機構去促使社群媒體自律,似乎仍是一個比較妥當的做法。
-
當然不是說政府在這裡可以無為而治,只是不應該是透過管制言論的方式,這件事的本質還是應該回到教育去處理!
▌支持性平教育,我們都責無旁貸!
如果你稍微了解了這個案子,你可能會想起多年前屏東的一名國中生。他叫 #葉永鋕。
–
我們擁有自由說話的權利,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為我們所說的話負責。今天這件事也與性別平等教育高度相關,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不是第一件,如果能讓這件事就此能是最後一次發生,讓我們可以不用再去定義男生應該要是怎樣、女生應該要是怎樣,你所擁有的特質就只是你的特色,去尊重你跟我間不一樣的差異,讓曾經徬徨的小朋友們可以自信、健康、快樂的長大。
–
最後,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曾經當過霸凌的旁觀者,因為擔心自己會變成下一個人,但唯有從自己開始拒絕霸凌,只要你像正常同學一樣去與受霸凌的孩子交流,你就正在做對的事。有一個就會有下一個,一個帶一個,給所有人一個安心的學校。希望看到這裡的你能鼓起勇氣!
▌讓我們一起去看文章!
📍匿名|是誰決定了我是誰——性傾向認同的追尋
https://buff.ly/2CRUJr3
📍王鼎棫|兩好三壞:對15號性平教育公投投下同意票(辯論發言稿)
https://buff.ly/2XR4ew7
📍李柏翰|兒少的性與情感教育——要不要教?怎麼教?
https://buff.ly/2D3VUE2
📍除了死亡不能解決問題以外,我們是不是可以想得更多?淺談言論自由與匿名言論
https://buff.ly/2GOjPHg
📍微思客|今天,我們更應為言論自由辯護(上)——言論自由的誤解、含義、價值
https://buff.ly/2IPTavJ
📍微思客|今天,我們更應為言論自由辯護(下)——仇恨言論、政治正確與言論自由
https://buff.ly/2PzGfi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本篇主要也參考自黃銘輝,網路霸凌法律規制的規範取向之研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80期,2018年9月。
最後雙手供上新聞稿連結🔗:
https://buff.ly/2GPRE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