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尋找克里斯汀生!
#在萬變的時代裡有什麼是不變的呢?
很多人抱怨環境變化快, 計劃趕不上變化,亞馬遜的貝佐斯卻不這麼認為。貝佐斯說:「我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有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貝佐斯認為電子商務未來10年不會改變的事物是:「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體驗」,具體來說可以在三個方面落實:
1. 更多的選擇
2. 更低的價格
3. 更棒的體驗
這種不會改變的基本定理,我們把它叫做「第一性原理」。任何企業如果掌握了企業成長的第一性原理(基本原理),就不會被外在環境趨勢的改變所迷惑,直指核心、不斷創新!
#尋找企業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在商業世界裡的企業,許多人認為「盈利」就是企業的第一性原理。賺了錢才能發薪水、研發新產品、回報股東、以及善盡社會責任。但是只要盈利,企業就能長治久安?如果不是,就表示盈利這件事還不是企業最核心的第一性原理。
也有企業認為「創新」是企業的第一性原理。但有些企業號稱「創新」,但盲目創新的結果最後卻落得失敗退場。所以如果沒有認真找到創新的第一性原理,創新依舊不能帶來企業的盈利和成長。
哈佛大學創新大師克萊頓·克里斯汀生採用了一種「Job-to-be-Done 創新的用途」作為創新的第一性原理。當你的創新是幫助顧客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的「最適方案」,顧客才會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公司才能盈利、其餘的照顧員工、回報股東、和善盡社會責任才有可能實現。也就是當你要創新的時候,你必須思考「每次創新都成功」的基本原理,才算找到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你的企業是忙著推出產品,還是花時間深入了解顧客想要解決的問題和任務呢?你的企業創新成功機率和報酬率高嗎?找到顧客持續購買的核心關鍵因素,企業才可能永續成長!
#尋找克里斯汀生
自從1995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學習創新與科技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轉眼已經過了24年。研讀了不少創新經典和研究,哈佛大學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教授的理論是最有解釋性(解釋現象和過去)和預測性(預測未來和擬定策略)。
2019年我希望萃取克里斯汀生教授最重要的30個創新觀點與你分享,希望能夠賦能你的創新能力,讓你找到創新背後的第一性原理。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希望能夠找到5位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一個內容製作團隊、協助我一起打磨「克里斯汀生30個創新觀點」。
—————————
#主要的工作內容:
1. 篩選30個關鍵創新觀點
2. 協助撰寫播音稿
3. 試聽、反饋、及修正文稿
4. 協助回覆留言問題
#需要投注的心力
1. 籌備期間五次全天的籌備會議(1/20,1/26,2/3,2/10,2/16)
2. 3月至12月每月一天的專案會議(原則上是週六或週日,由團隊決定)
3. 可能會有無止境的線上討論及爭辯
#你的收穫
1. 成為全台灣最熟悉克里斯汀生創新理論的牛人之一!
2. 免費訂閱「克里斯汀生關鍵的30個創新觀點」
3. 實際運用創新理論來打磨產品的機會
4. 和我及其他四位牛人激盪智慧的機會
5. 至兩岸各大企業演講或顧問的機會
6. 會有,但為數不多的財務報酬
#我要的人
1. 曾任規模100人以上的企業中高階主管,或
2. 胸懷世界的新創企業家/創業者/營運長,或
3. 主修創新或企業管理的博士或博士生,或
4. 閱讀三本以上克里斯汀生教授著作,而且有獨特洞見者
》歡迎你毛遂自薦,請在這裡 https://goo.gl/forms/csyWx1Ev1GThstsU2 填寫報名表。錄取5名,錄取與否都會以Line或email通知!
》也歡迎你推薦適當人選,你可以在留言處Tag你的朋友,他就會看到這一則訊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學老師張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摘要】 今天這集一口氣講了不少東西,從韓信點兵到同餘符號的介紹,再到中國餘式定理,然後再到 RSA 密碼系統的介紹,最後再以中國餘式定理在 RSA 上的應用。這集一開始很輕鬆,但後面很陡,這也是我做這個系列的主要精神之一,短時間內把基本到進階甚至值得研究的課題串起來。 【本系列其他影片】 上集 ...
費馬大定理用途 在 周碩倫老師的創新學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尋找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尋找克里斯汀生!
#在萬變的時代裡有什麼是不變的呢?
很多人抱怨環境變化快, 計劃趕不上變化,亞馬遜的貝佐斯卻不這麼認為。貝佐斯說:「我常被問一個問題: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有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貝佐斯認為電子商務未來10年不會改變的事物是:「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體驗」,具體來說可以在三個方面落實:
1. 更多的選擇
2. 更低的價格
3. 更棒的體驗
這種不會改變的基本定理,我們把它叫做「第一性原理」。任何企業如果掌握了企業成長的第一性原理(基本原理),就不會被外在環境趨勢的改變所迷惑,直指核心、不斷創新!
#尋找企業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在商業世界裡的企業,許多人認為「盈利」就是企業的第一性原理。賺了錢才能發薪水、研發新產品、回報股東、以及善盡社會責任。但是只要盈利,企業就能長治久安?如果不是,就表示盈利這件事還不是企業最核心的第一性原理。
也有企業認為「創新」是企業的第一性原理。但有些企業號稱「創新」,但盲目創新的結果最後卻落得失敗退場。所以如果沒有認真找到創新的第一性原理,創新依舊不能帶來企業的盈利和成長。
哈佛大學創新大師克萊頓·克里斯汀生採用了一種「Job-to-be-Done 創新的用途」作為創新的第一性原理。當你的創新是幫助顧客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的「最適方案」,顧客才會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公司才能盈利、其餘的照顧員工、回報股東、和善盡社會責任才有可能實現。也就是當你要創新的時候,你必須思考「每次創新都成功」的基本原理,才算找到創新的第一性原理。
你的企業是忙著推出產品,還是花時間深入了解顧客想要解決的問題和任務呢?你的企業創新成功機率和報酬率高嗎?找到顧客持續購買的核心關鍵因素,企業才可能永續成長!
#尋找克里斯汀生
自從1995年赴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學習創新與科技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轉眼已經過了24年。研讀了不少創新經典和研究,哈佛大學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教授的理論是最有解釋性(解釋現象和過去)和預測性(預測未來和擬定策略)。
2019年我希望萃取克里斯汀生教授最重要的30個創新觀點與你分享,希望能夠賦能你的創新能力,讓你找到創新背後的第一性原理。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希望能夠找到5位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一個內容製作團隊、協助我一起打磨「克里斯汀生30個創新觀點」。
—————————
#主要的工作內容:
1. 篩選30個關鍵創新觀點
2. 協助撰寫播音稿
3. 試聽、反饋、及修正文稿
4. 協助回覆留言問題
#需要投注的心力
1. 籌備期間五次全天的籌備會議(1/20,1/26,2/3,2/10,2/16)
2. 3月至12月每月一天的專案會議(原則上是週六或週日,由團隊決定)
3. 可能會有無止境的線上討論及爭辯
#你的收穫
1. 成為全台灣最熟悉克里斯汀生創新理論的牛人之一!
2. 免費訂閱「克里斯汀生關鍵的30個創新觀點」
3. 實際運用創新理論來打磨產品的機會
4. 和我及其他四位牛人激盪智慧的機會
5. 至兩岸各大企業演講或顧問的機會
6. 會有,但為數不多的財務報酬
#我要的人
1. 曾任規模100人以上的企業中高階主管,或
2. 胸懷世界的新創企業家/創業者/營運長,或
3. 主修創新或企業管理的博士或博士生,或
4. 閱讀三本以上克里斯汀生教授著作,而且有獨特洞見者
》歡迎你毛遂自薦,請在這裡 https://goo.gl/forms/csyWx1Ev1GThstsU2 填寫報名表。錄取5名,錄取與否都會以Line或email通知!
》也歡迎你推薦適當人選,你可以在留言處Tag你的朋友,他就會看到這一則訊息!
費馬大定理用途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我前天在《香港投資日報》刊登的文章,可說是相當應境
//所以不要以為政府儲起的錢會在關鍵的時刻起作用,因為累積太多財富而衍生的安全感,加上儲錢的人對花錢的人所能作出的監察非常有限,大量浪費是必然發生的結果。其實香港政府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持有相當於18個月政府開支的自由儲備(約6600億)經已相當足夠;至於剩下來的,逐年派錢又好、減稅增加投資又好、搞全民退保又好、甚至研究搞負入息稅都好。反正錢在市民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必然比政府更大;而就算由政府幫你起儲,分別只在於是你花掉這筆錢,還是由建築商替你花了而已。//
談基建的沈沒成本:一切都是儲備太多的錯?
為了解決以港珠澳大橋與高鐵為首的各項基建超支問題,政府基本上已到了扭盡六壬的地步:一方面馬時亨透過讓人嘆為觀止的財技,讓港鐵先借錢、再派息而解決了接近二百億的高鐵開支裂口,然後又透過屢次在立法會「剪布」、繞過工務小組直上財委會進行表決,誓要在他們自定的撥款死線三月底前通過議案──而張炳良的說法正正表達了政府的擔憂:「高鐵工程經已興建達七成,經已『洗濕個頭』,不能輕言放棄。」
不少時事評論都指出,張炳良的「洗濕個頭」論是無視了沈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意即香港政府無論個頭「洗不洗濕」,之前已付出的六百多億成本已是不能收回,所以是否停建的決定,理應考慮到「一地兩檢不能實行」、「中國經濟現衰退,乘客將遠比預計少」等負面因素對日後高鐵運行的效益影響,甚至立刻停工止蝕,對香港發展可能還更具效益。
可是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假若我們秉承SUNK COST的概念,亦即無視之前投入的六百多億的成本投入的話,那反過來說也可以看成是政府只需要再多付差不多200億就能把高鐵工程完成了,這不是很化算的一回事嗎?假若再認真一點去玩這個邏輯遊戲的話,那其實政府每多犯一次錯(即再追加多一次撥款),就更應該把高鐵工程完成(因為完成工程所需的撥款又減少了),這就好像日本那句「永遠射不中人的箭」的諺語一樣,雖然箭永遠比人跑得快;但假若將時間拆到無限細,那理論上也可看成是「箭與人的相對距離只是不停在縮短」。
基於目前興建成本已是一筆糊塗賬,我認為兩方面可以較實在去決定高鐵的價值:首先是日後經營的盈虧問題。雖然特區政府一再保證在他們的EBITA(營運表現指標)計算下高鐵能夠獲得相當不錯的毛利,但我認為最公道的做法應該是將高鐵的營運權,在預設的條件下(例如控制票價機制、津貼利息支出等)進行招標,用市場的力量去決定價格:假若真的如政府所言不單能永續經營還有利可圖的話,那各企業自然就會踴躍投標,否則的話高鐵營運前景就連普通人也看得出不容樂觀了。
至於另一個判斷為,究竟把高鐵建成所發揮的效益大,還是將高鐵工程已開拓的建設轉為其他用途的效益大?其實坊間已有建議將平整的土地轉為住宅區、又或在地洞興建生態城等;雖然這也是一個很難說得清楚的部份,但至少會是一個正確的討論方向。
很多人批評特區政府大興土木之餘、最後卻大幅超支這個不斷重覆的錯誤,但為何政府總會在控制基建開支的方面總是那麼拙劣呢?箇中的原因卻沒有甚麼人去想。其實有關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題目所寫:一切都是儲備太多的錯。很多人都理所當然地以為,一個政府的儲備自然是愈多愈好(當中不括不少經濟金融學者,例如蘇偉文);可是政府官員眼中,財政儲備愈多,卻只代表了施行政策時能夠出錯的空間愈大。
雖然有人說曾俊華每年將政府的財政盈餘撥入這個那個基金來限制政府開支,然而這只是掩耳盜聆的做法:一來沒有限制使用的金額仍然很大,二來施工開支可攤分數年,制肘似有若無。但你試想像一下,假若特區政府可動用的自由儲備只剩下數千億而非目前接近二萬三千億,他們會在基建計劃上那麼進取,高鐵與港珠澳大橋嚴重超支之際,還堅持要把中部水域人工島、蓮堂口干、蓮塘香園圍口岸、欣澳填海等大大小小接近三十項工程、牽涉超過六千億的開支同時上馬嗎?
所以不要以為政府儲起的錢會在關鍵的時刻起作用,因為累積太多財富而衍生的安全感,加上儲錢的人對花錢的人所能作出的監察非常有限,大量浪費是必然發生的結果。其實香港政府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持有相當於18個月政府開支的自由儲備(約6600億)經已相當足夠;至於剩下來的,逐年派錢又好、減稅增加投資又好、搞全民退保又好、甚至研究搞負入息稅都好。反正錢在市民手中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必然比政府更大;而就算由政府幫你起儲,分別只在於是你花掉這筆錢,還是由建築商替你花了而已。
費馬大定理用途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摘要】
今天這集一口氣講了不少東西,從韓信點兵到同餘符號的介紹,再到中國餘式定理,然後再到 RSA 密碼系統的介紹,最後再以中國餘式定理在 RSA 上的應用。這集一開始很輕鬆,但後面很陡,這也是我做這個系列的主要精神之一,短時間內把基本到進階甚至值得研究的課題串起來。
【本系列其他影片】
上集 👉 從高中機率抽球問題,講到大學機率論的二項分布與卜松分布,最後教你如何開除員工 (https://youtu.be/gN8TWD1hvfw)
下集 👉 從高中數學排列組合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講到大學離散數學的圖論的五色定理證明 (https://youtu.be/bhB5hubDgss)
【版權宣告】
本影片版權為張旭 (張舜為) 老師所有
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如果有學校老師在課堂使用我的影片的話
請透過以下聯絡方式通知我讓我知道,謝謝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費馬大定理用途 在 【數感生活——費馬最後定理】... - 數感實驗室Numeracy Lab 的推薦與評價
數感生活——費馬最後定理】 "研究《算數》(Arithmetica)這本書時,費馬在書的空白處寫下「a^n+b^n=c^n,當n>2 時無正整數解」,並且用拉丁文留下一句話「我發現了一個 ... ... <看更多>
費馬大定理用途 在 Re: [其他] 專門講解費馬最後定理證明的書? - 看板Math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常常回憶,我以前真的非常想念費馬最後定理,曾經被A.Wiles那種獨自
奮鬥七年的執著感動,只是以前的不知道原來費瑪最後定理有這麼艱深
微積分二個老師也是作數論的,其中一個比較小咖比較敢熟我就問他,
老師您是做數論的一定會證明費瑪最後定理吧
他就緊張的說,他不會證明,不過後來我去修他數論至少會證明n=3,4,5,XDDDD
不過到了高斯互反律,Legendre符號就已經投降了(因為已經轉系了)
還有只要是單純在數學系的東西沒應用舉例的,我真的幾乎都唸不懂呀XDDDDDD
想懂費瑪最後定理其實應該也不少人吧,這是好幾代偉大數學家一起
努力的成就,而且也同時是好幾個費爾茲獎的成果
如果懂費瑪最後定理他也同時是解析數論,代數數論,代數幾何的前沿專家了XDDD
但是我後來發現一個跟費瑪最後定理一樣偉大的定理,但是我可能可以欣賞
那就是Atiyah Singer index定理,這是跟費瑪最後定理一樣並列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定理
也是一個可以跟費爾茲獎並列的Abel獎的成就
有趣的是我在其他的領域發現,竟然有人不用念數學系懂Atiyah Singer index定理>_<
那是物理系的人做弦論的人會的,這是小時候讓我覺得弦論有趣的關係XDDD
以前我有問一個幾何的老師要怎樣同時具備分析,代數,幾何,方程,拓墣的知識呢??
他說,很簡單呀,就是懂Atiyah Singer index定理XDDDD
如果以前有人跟我說他在台灣可以懂 Atiyah Singer index定理
我會跟他說你虎爛,現在我也不會,但是我相信我應該有機會了XD
只是多麼惋惜竟然沒有人在我高中的時候告訴我
數學和其他關係的美妙,大學念數學或是物理才是有意義的呀
我在人生中精力最好的日子(高中)浪費在無意義的追逐學校及熱門科系迷思,
還有高中總是感覺無止盡的怨嘆為何讀書這麼無趣和痛苦呢?????
到了大學沒有人告訴我,念大學的時候怎麼唸書還有哲學觀,品味,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
以前我真的不知道為何上帝如此喜歡數學,為何要懂一個大自然的東西要辛苦的先學數學??
但是學完後卻能感受到數學這種奇妙的樂趣XDDD,要是我高中就知道該有多好
最慘的是甚至竟然沒有真正去學過普通物理(一個月前才真正好好把普通物理猛抄書)
當我知道的時候又似乎無止盡的追趕和折磨,也許,有時候這樣是進步的動力吧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1.231
※ 編輯: Lindemann 來自: 140.120.11.231 (03/01 19: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