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入手了一個 鈦 餐具/鍋具 後,
你不該問:它安全嗎?它好用嗎?它好清潔嗎?
其實你最該擔心它「不見」
所以本篇貼文獻給從未買過鈦製品,
或時常擁有,確時常不見的你,
(這個邏輯同時可延伸至"營釘")
而如果舉辦一個最容易不見的裝備票選,
我個人一定把票投給:筷子、湯匙,還有營釘。
好的,進入正題
本次入鏡的朋友是:VARGO / 鈦製品品牌
-
線上購買連結
https://outdoorman.co/brand/vargo
#超商取貨付款 #線上刷卡 #LINEPAY
-
鈦製品實在是戶外界裡面最被關注的材質之一了,
極輕、強度低密度、耐腐蝕、材料安全性等等,
也是因為這些特性在戶外裝備上它最常被應用在
鍋具、餐具以及各種調理器具上。
-
然後以下容我小小科普以下「鈦」的金屬特性以及應用
鈦金屬表面快速生成的氧化層有著極佳的穩定性,
在食品安全上作為接觸面,也是相當令人放心的金屬材質,
而鈦在不同溫度加熱過後,表面的氧化物會因為堆積的差異,
令光線產生不同的反射,因此產生不同的顏色。
這也是仿間「彩鈦」的由來。
這個現象常被應用於排氣管中前段,或是燒製的彩鈦螺絲。
輕量化又夠炫砲。
以上是題外話
另外有使用過鈦金屬的朋友應該有感覺到它的表面氧化層有著良好的親水性,
所以用衛生紙簡單的濕潤擦拭後,就能快速地做基礎的清潔。
但鈦金屬對於餐廚具來說,卻也不是一個完美的存在,
這些缺點也讓它在登山鍋具最常見的三種金屬:不鏽鋼、鋁合金、鈦,
這三者中被不段反覆比較以及取捨。
缺點
1.導熱係數低
沒錯,鈦是一種導熱相當差的金屬,
如果我在門市遇到你的話,我一定阻止你買去煎蛋或是煎虱目魚。
別問我為什麼是虱目魚,因為我在台南,謝謝。
導熱差會導致熱點集中,鍋面溫度不均勻,嚴重營銷你的廚藝水平,有夠難煎!
因此它最適合的就是拿來搞湯湯水水的東西,
加上它對酸鹼的耐受度又好,
拿來煮一些酸辣基底的菜色尤為適合,
#鈦式料理。
而因為相同重量硬度強於鋁合金的特性,
所以厚薄度可以加工製更輕薄,
拿來煮水的熱傳遞會更好,
這個算是建立在硬度上產生的間接優點。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個品牌叫做 EVERNEW,它真的做的有夠薄、有夠輕,那個加工技藝真是令人吃驚,
所以也有夠貴,錢很多的同學可以跟攤主說,攤主會快速幫您結帳)
2.貴
對的,比起鋁合金它貴了一截,比起不鏽鋼則是貴了好多,
不差錢的同學請自動忽略本段。
-
技術總結:
1.如果不在意導熱,也不想在山上搞太多乾煎花式料理的煮水、煮湯狂人,選鈦。
2.想要偶爾煎虱目魚的台南風味愛好者,考慮一下鋁合金。
3.餐具選鈦相當不錯。
4.談錢傷感情,有預算考量的朋友綜合以上優缺點自行判定啦。
-
info
營業時間:12:30-21:30
|| Tainan
「Add」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125號
「Tel」+886-6-289-0728
|| Taichung
「Add」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巷80弄10號
「Tel」+886-4-2301-9152
「mail」customer@outdoorman.co
「網路商店」https://outdoorman.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utdoorman.co/
質化量化優缺點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府智庫資深總監易思安:中國擬用民間大型船艦運輸軍隊,最可能登陸台中港】
3Q辦公室編譯,同步刊載於 沃草 Watchout
《中共攻台大解密》作者、美國華府智庫「2049 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資深總監易思安( Ian Easton )近期發表 “Hostile Harbors: Taiwan’s Ports and PLA Invasion Plans” 一文,表示若解放軍要在侵臺戰爭中取得優勢,至少要讓 225 萬的軍隊登陸臺灣。為了實現這個戰史上從無前例的「超大型」登陸作戰,解放軍正積極研擬動用民用大型船艦運輸軍隊,以及奪取、佔領臺灣港口讓攻臺需要的超大規模登陸可能實現。高雄港、台北港等大型港口都可能是解放軍亟欲拿下的目標,但如果以港口設施及周邊地形地貌能為登陸帶來最大效益為考量,台中港最有可能是解放軍奪取與嘗試登陸的地點。
#超大型規模的侵略行動
易思安認為,中國對臺可能的侵略行動將是「超大型」規模,即便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兩棲作戰如諾曼第登陸、沖繩島戰役,都無法和中國侵臺相比,因為前兩者的地形環境條件都相較臺灣容易登陸。臺灣的沿海地形除了易於防守外,全島僅有14個小型的海灘適合登陸,且都與懸崖或人口密集的城市接壤,況且由於長年受颱風、地震襲擊,臺灣的建物和橋樑都設計得足夠承受劇烈震動。
而這個擁有極端地理環境的島國,也充滿著武裝防禦的力量。文中指出,臺灣於戰時可以動員至少45萬反入侵部隊,雖然只有19萬的常備軍力,但擁有龐大後備軍力,並且在國家後備系統中有著大量民間機構和公司的人員,包括航空公司人員、推土機操作員、司機、船員等。同時,臺灣和中國分別擁有的籌碼,例如遠程導彈、網路及電子戰武器、無人機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生物、化學、放射物質)以及削弱對方經濟的能力,都讓臺海可能發生的衝突充滿難以量化的複雜因素,遑論雙方都有大量的公民居住在對方的領土上。
可以預期的是,在侵略臺灣的戰役中,中國將動員數以百萬計的武裝力量。為維持進攻的優勢(攻方比守方多3到5倍的人數)並考量臺灣的地形因素,假設臺灣有45萬守軍,中國可能要出動接近 225 萬人的軍隊,這便需要規模龐大的船艦數量來運輸作戰部隊穿越臺灣海峽,而這也是中國近年透過制定法律、催生國有企業主導的全球海運集團,以推進軍民融合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的關鍵所在——掌握大量民用艦船,為支持對臺動武做準備。
#侵臺關鍵和解放軍戰略
根據解放軍內部研究分析,港口將是侵略臺灣的核心支點,因此中國投入大量資源研究並計畫如何佔領臺灣的港口,並評估臺灣防禦港口的計畫及能力。而解放軍研究人員判斷,臺灣軍方將把保衛本島的港口視為重中之重,除了在戰時將港口設為防禦據點、以射擊陣地網絡包圍港口外,若解放軍突破臺灣軍方設下的屏障,臺灣會採取非常措施確保港口的安全,包括以封鎖港口、摧毀碼頭等手段阻絕入侵者。
而中國也計畫了6種奪取臺灣港口的戰術,並評估其優缺點,包括:直接兩棲攻擊(Direct Amphibious Attacks)、間接兩棲攻擊(Indirect Amphibious Attacks)、掠海突襲(Sea-Skimming Raids)、空襲(Air Assaults)、橫向攻擊(Horizon Attacks)以及特種部隊滲透(Special Forces Infiltration)。根據各項戰術的優劣,中國軍事研究將其組合成一個綜合作戰方針,而其目標不僅在於奪取和佔領臺灣大型港口,更要盡快開放和使用港口以支持全面的侵略行動。
#解放軍在臺灣的準備和佔領目標
易思安指出,過去20年來中共在臺灣的主要港口設立代表辦公室、投資臺灣的港口建設項目、並獲得部分臺灣港口基礎建設的直接使用權,例如:在 2018 年中國中遠海運(COSCO Shipping)收購東方海外(Orient Overseas)後,取得了高雄「高明貨櫃碼頭」的控制權,高明貨櫃碼頭更使用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的上海振華重工(ZPMC)製造的自動化智慧型起重機。除此之外,其他臺灣的港口,也大量使用來自中國中央直屬企業——中國交通建設集團(CCCC)子公司振華重工的起重機,去年夏天,CCCC 因其和解放軍的關係而被美國國防部列入黑名單。
易思安也示警,振華重工採用的自動化指揮和控制系統、卡車和貨櫃位置追蹤系統等自動監視數據,可能會被傳回中國,使中國軍方能持續收集臺灣港口的即時情報,中國官員和代理人在臺灣主要港口和當地商界建立關係,更可用於情報搜集和心理戰行動。
而臺灣有哪些港口可能成為解放軍的主要佔領目標呢?易思安評估,由於中國軍方會將目標擺在可以快速卸載主戰坦克和其他重型裝備的港口,並考量周遭相對平坦、輕度城市化的海灘及三角洲地形,「台中港」似乎會成為解放軍主要嘗試登陸的地點,而高雄港、麥寮港、台北港和安平港也在潛在目標之列。另外,由於臺灣的軍港基礎設施非常適合佔領後的推進行動,因此即便防禦嚴密,包含左營港在內的軍港也會成為解放軍全面攻擊、佔領的目標。
#臺灣的因應之道
從這份報告檢閱的研究和文件素材中,可以發現中國對侵略臺灣行動持有高度的重視和準備;對臺灣而言,則凸顯了保護自身免於中國脅迫的各項挑戰。易思安在文末提到,臺灣政府可以關閉中國控制的代表辦公室、檢視關鍵港口基礎設施、並為可能的解放軍港口入侵計畫做好準備,這包括部隊的訓練、後備戰力的改革、對公眾的教育等等,讓公民能識別、抵制解放軍的政治作戰,並在戰時做出貢獻。
易思安認為,美臺安全關係是兩岸領導人決策中最重要的戰略考量,美國和臺灣應該朝著正常、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努力,美方可以派遣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部隊到臺灣執行長期訓練、聯絡任務,派遣高級將領參與和規劃港口的防禦演習。他也呼籲,美國應該持續擺脫過去在外交上孤立臺灣的政策——就像臺灣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國際重要性的獨立國家一樣。
圖片為漢光36號演習臺中港防反特攻操演,軍聞社拍攝。
質化量化優缺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
質化量化優缺點 在 質性研究L1-3質性研究的優缺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質性研究L2-2 現象學方法論特性 · 一夜。統計學:一小時學會 量化 研究之觀念 · 質性研究L1-4質性研究的特點 · 質性研究L1-1質性研究是什麼 · 20220321陳一郎師 ... ... <看更多>
質化量化優缺點 在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質化量化思想基礎與後設哲學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 /自然主義(naturalistic) /解釋 ... ... <看更多>
質化量化優缺點 在 Re: [分享] 質化和量化研究比較- 看板Master_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整理量化(/定量)和質化(/定性)研究的分別時,找到了這篇PO文,消費者行為也算是一個社會科學?想以業界做市場研究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樣本數
量化:上百到上萬個受訪者。考慮樣本數時,除了考量誤差(樣本數越少,誤差越大),也要考量次族群分析的組數,為了讓每一次族群都有統計上的代表意義(至少30個樣本數,但業界會高出這數字許多),若要分析很多次族群,那麼整體樣本就較多。
質化:個位數到二、三十個受訪者。通常最少有6位,能有比較足夠的意見做分析。
執行形式:
量化:電話訪問(主要用來接觸較常待在家、較少使用手機的族群,如年長者)、街頭訪問、網路問卷
質化:1對1或1對2深度訪談、6-8人座談會(小型為3-4人)、伴隨購物(觀察消費者購物過程)、日誌法(受訪者自行紀錄每日行為)、工作坊(發想新點子的探討會議)
設計題目的方向:
量化:「廣納」考慮各種情境、列出各種問題和選項,主要為封閉式問題。
質化:「聚焦」針對議題、深入追問,開放式發問。
分析:
量化:「統計分析」、比較數字、觀察數字趨勢、做檢定找出顯著差異、做迴歸分析、集群分析、象限分析觀察不同面向之間的關係,主要就是讓數字說話,分析時,除了呈現數字上的意義外,也要有邏輯地呈現出整份研究,讓整份問卷的結果呈現出一個故事,而不是一個題目一個數據分析。
質化:「觀察與歸納」在訪談中便開始分析,觀察受訪的回答、反應,了解受訪者真實意見並懂得追問。在撰寫報告時整理、歸納大量受訪者回答/語料,重視什麼樣的背景/動機,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因此著重在解釋受訪者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基於什麼樣的特質、背景和動機,找到背後的原因後,便能做出較明確的結論和建議了。
如何避免偏誤?
量化:問卷「有邏輯且容易回答」,若不易回答,可能讓受訪者誤會或沒耐心而亂答。正式上線之前,會試做各種可能的答題路徑、測試邏輯。身為業界人士,有時候幫忙朋友填碩士論文問卷都能找出許多問題呀><
質化:訪問者「開放地發問」、訪問者必須意識到自己也是研究工具之一,若帶有偏見或引導式發問就會影響研究。除了做確認以外,不引導受訪者回答。
採用範例:
量化:「了解趨勢和組成」,例如年度生育率、知名度成長趨勢、使用族群性別年齡分佈
質化:「深入挖掘或探索」,例如了解Z世代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一開始較難量化研究,需要透過質化去瞭解)、對於創新商品概念的想法(需要先開放地了解消費者的瞭解和認知是什麼?)
在商業上,都會採用到量化和質化研究(先質再量、先量再質都有可能),去研究不同議題,更全面了解市場面貌和目標族群!
我在我的IG帳號@cindyanalyst也分享許多研究分析的想法,歡迎大家來交流!
※ 引述《newman168 (謝謝提供資訊)》之銘言:
: 質化做到後來還是覺得量化研究比較好
: 或許是我還不太懂質化研究的要點在哪
: 量化研究我也太懂
: 但我總覺得質化研究做到最後很難去做一個收斂
: 是我還沒有得到質化研究的要點在哪嗎
: 有可能吧
: 量化比較有數據可以參考
: 1就是1,100就是100
: 這不是說哪一種研究方法比較好
: 只是好奇想知道有哪個研究者可以在質化跟量化兩個研究方法跑來跑去的
: 特別在社會科學領域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26.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ster_D/M.1631286873.A.22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