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學習中 上週參加了2場主題講座,聽到不同產業目前的數位轉型趨勢及挑戰,小編R覺得很有收穫,以下筆記✍️分享給大家參考~
【7/7 講座小記:低接觸消費型態的零售轉型】
👉👉 針對零售產業的數位轉型趨勢,學界專家臺大國企系連勇智系主任舉了一個實例,為什麼台灣的消費者會對於日本的唐吉軻德商店趨之若鶩呢?
不外乎是他們提供了能滿足消費者的新產品跟服務。當品牌來台灣設店,依此瞭解海外消費者對產品的喜好、偏好,接著回饋給日本的生產者,並提高製造的水準,像這樣的正向循環讓產品更加發光發熱🌟,也鞏固了品牌的競爭優勢,變成大者恆大。
當然,要跨足海外並建置有效能的零售通路,要耗費的成本不小,除了要對當地生活型態、消費行為有所瞭解,過往甚至可能需要派人到當地做市場研究,不是每個中小企業都負擔得起。
不過現在隨著科技進步,有許多新穎的平臺、工具都可以幫得上忙!例如在網路論壇、社群媒體等平臺上,利用爬蟲技術掌握特定族群的消費偏好🌏;又或者在出口的產品都印上QRcode,搭配誘因,讓消費者填答問卷、提供資訊,依此直接和消費者溝通,降低對經銷商的依賴,也能直接獲取第一手的消息🤝。
【7/9 講座小記:前進卓越的智慧製造轉型關鍵】
👉👉 針對製造業數位轉型的重點,學界專家東海大學王立志副校長認為,首先可以加強數據蒐集及分析的能力,採用數據驅動的策略,協助改善未來工廠的藍圖,甚至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企業領導人可從這5個方面思考,面對邁向智慧製造過程中的挑戰💪
● 主題:需要連結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清楚展開轉型藍圖,讓效益最大化
● 專案:以專案形式來推動,讓員工認知其重要程度,也能框定目標範圍並激勵團隊達成🔥
● 人才:需要培訓員工或外聘相應人才來推動公司內部的改革,並且展現領導者的決心,獎勵帶來改變的員工🥰
● 基礎建設:新的數位科技已經帶來新的機會,尋找到合適的助力,能讓企業更省力甚至節約成本👏
● 資料:廠區的知識經驗需要仰賴完善的流程或系統協助留存,並建立機制與方法來善用資料👍
---------------------
如果對其他產業數位轉型經驗、策略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報名7/16和7/21場次活動,聽聽各領域專家還有產業菁英分享!
活動報名傳送門👀 :https://bit.ly/3kg50kP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環球晶大錢砸併購德商世創,併購案背後祕辛大解析! 還有什麼你沒看到的內幕?矽晶圓產業將產生重大變化? 🔴 併購案內幕大解密! 🔴 併購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 🔴 不同於併購大王的桃樂絲 🔴 坐二望一以後掌握話語權? 🔴 矽晶圓產業台日對決開打 ⭐️本集提到的個股:環球晶(6488)、合晶(6182...
路 科 德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ealKit版矽谷群瞎傳
(這篇文章是昨天發表的〈 #獨立餐廳做MealKit有優勢嗎?〉 的補充,對於美國meal kit業者的發展過程有更詳細的介紹,歡迎大家一起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437269572/posts/343162000508373/?d=n
#BlueApron的暴起狂飆
曾經,meal kit是矽谷創投最看好的項目,皇冠上的那顆寶石。它被期待能改變消費習慣,撼動飲食產業,進軍全世界,the next big thing。這一切,卻在Blue Apron災難性的IPO後,大夢初醒。
Blue Apron是美國meal kit產業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但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始終走在前面。如果新創事業能像明星一夕爆紅,其成名時刻,就是有人拿大量的錢砸你。Blue Apron成立不到二年,就獲得三輪募資,估值5億美元。
活生生的《矽谷群瞎傳》劇情是這樣:Matt Salzberg從事投資業,畢業於哈佛商學院,曾任職於知名投資機構Blackstone與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Ilia Papas是一位軟體工程師,有十年的軟體工作經驗。二人想創業,原本的構想是給科學家使用的群眾募資平台,卻因為Papas某天花了大量時間買菜備料只為做一頓經典的牛排晚餐,而靈機一動:做飯這件事,一定有更好的方法。他們想到了meal kit,參考的對象是瑞典業者「Linas Matkasse」,但二人都不會做菜,於是找來Salzberg的家族友人、專業廚師Matt Wadiak一起合夥。
Blue Apron的第一份餐點在2012年8月送出。當時,三人在租來的商業廚房裡,親自烹煮、包裝餐點,如果臨時欠缺食材,其中一人還得跑去超市買。募資計畫也快速展開,2013年2月,Blue Apron從Bessemer、First Round等創投機構與其他投資人募得3百萬美元,公司估值9百萬美元;六個月後,他們又募得5百萬美元,公司估值3千萬美元;2014年4月,他們進一步募得5千萬美元,公司估值飆漲到5億美元,是一年二個月前的17倍。可以看出Matt Salzberg的學經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銀彈多到滿出來,Blue Apron進入一段瘋狂成長期。2014年,其營收是7千8百萬美元,至2016年,營收已衝破7.95億美元,員工人數擴增到5千人。然而,公司始終不賺錢,虧損隨同營收逐年擴大,2014年的營運成本與費用共1.08億美元,其中有 1千4百萬美元花在行銷上;至2016年,營運成本與費用已來到8.5億美元,行銷費用更飆漲到1.44億美元。
#MealKit賺錢嗎?
Blue Apron飆速成長的同時,美國meal kit產業也蓬勃發展。除了HelloFresh、Plated,其他競爭者如Sun Basket、Home Chef也積極搶市,Marley Spoon更找來美國生活產業教母Martha Stewart聯名,另也開始出現專攻某類飲食的meal kit公司,例如植物性飲食的Purple Carrot。2016年,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
Meal kit也成為創投鍾愛的項目。2011年,全世界只有一間得到創投支持的meal kit公司(應是德國的HelloFresh);2015年,創投業者投了25個meal kit業者,總金額3.08億美元。
然而,也就在這段時間,眾人發現meal kit的商業模式很難賺錢。從Blue Apron連級跳的行銷費用就可得知,開發新客非常花錢,而一旦客人上門,留住他們也很困難。2017年,Emory University的行銷學助理教授Daniel McCarthy就曾估算,Blue Apron有72%的用戶在頭六個月內取消訂閱。
Meal kit的供應鏈也暗藏許多風險。料理懶人包的設計天生複雜,一道菜的零組件很多,主食材、配料、醬汁都要分開包裝,有生鮮有調理,每樣零件要放進正確的地方,而消費者只要拿到一次裝箱有缺陷的meal kit,可能就沒有下次了;包裝也要小心,必須在低溫環境下,盒子要經過冷藏;從農場運食材到包裝中心,再從包裝中心運meal kit到消費者家,稍有不慎,也都有食安風險。
加總各項環節,你會得出這項結論:meal kit是一種資本密集的行業。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導致業者必須燒錢才開得下去。
#零售巨擘加入戰局
2015年6月,Blue Apron取得最後一輪創投募資,挹注資金高達1.35億美元,使公司估值來到20億美元,晉升獨角獸俱樂部。
然而,2016年、2017年,正是整個行業競爭加劇、創投開始收手的時期,幾間較大規模的meal kit業者都在尋求出場機會。Blue Apron並不求售,他們選擇的路是公開上市,向大眾募集資金。2017年6月1日,Blue Apron向紐約證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計畫以每股15美元至17美元的價格銷售3千萬股。
好巧不巧,就在Blue Apron申請上市二週後,Amazon宣布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震撼彈炸開來,Amazon積極擴展生鮮雜貨事業,新創業者還要玩嗎?
2017年6月29日,Blue Apron正式在紐約公開上市,開盤價是每股10美元,比原先希望的15至17美元低上許多,公司估值也低於2015年最後一輪募資時的20億美元。市場信心明顯不足,除了質疑Blue Apron本身的獲利能力,Amazon併購Whole Foods也有影響。
2017年11月,HelloFresh在德國上市了,也發生公司估值低於最後一輪創投募資的情形。Plated則採取另一條出場路徑:被美國超市Albertsons收購,價格據傳為2億美元(有趣的是,Plated的二位創辦人其實是Matt Salzberg在哈佛商學院的同學!);2018年6月,則換Home Chef被另一美國超市Kroger收購。
你應該看出來了,meal kit新創業者的一條出路是傳統雜貨零售商。超市有完整的基礎建設,成熟的供應鏈,可以解決meal kit一部分營運成本的問題,若在實體門店販售,也沒有線上綁定訂閱的沈重感。對於超市而言,它們獲得一種新產品,也打進一種新業態。
2018年3月,Walmart推出自己的meal kit,起初在美國250間門市上架,後推行到2000間門市。也曾與另一meal kit業者Gobble合作,在Walmart線上商店販售Gobble的產品。
Amazon則在2017年7月推出meal kit服務,原限定於芝加哥地區,2019年擴展至某些Whole Foods門市與Amazon Go無人超市,2020年才真正將線上訂購擴展至全美國。線上訂購,用戶必須是有訂閱Amazon Fresh(月費14.99美元)的Amazon Prime會員(年費99美元),訂閱的費用算在這裡,即便Amazon的meal kit定價比較便宜,加上這些訂閱費用,就沒有省到;原即Amazon Fresh的會員就有利了,等於新增一種產品可以買,繼續享受當日到貨的便利性。
#疫情推了一把
Blue Apron上市後,命運多舛。股價起不來,裁員頻頻,IPO 後不到四個月就裁了6%的員工(約300名),2018年11月又裁了4%的員工(約100名),同年12月,股價探到1美元以下。2019年5月,紐約證交所通知Blue Apron可能下市的危機,Blue Apron只好進行反向股票分割,減少股數、提高股價。
侵襲全球的COVID-19,卻像一場及時雨,灌溉了Blue Apron的業績。
2020年第二季,Blue Apron 新增2萬名客戶,IPO後首度轉虧為盈,獲利110萬美元,前一年同期可是虧損770萬美元。不過,2020年Blue Apron全年營收為4.6億美元,和2019年相比,僅有微幅增長。
疫情下,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的德商HelloFresh則表現傑出許多。HelloFresh視美國為主要市場,從2018年起就超越Blue Apron,現為美國市占最高的meal kit業者,其2020年第四季營收為7億美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成長了99.3%,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送餐數也倍增,來到278萬份,更有260萬名活躍客戶。相較之下,同為2020年第四季數據,Blue Apron的活躍客戶只有35.3萬名。
不過,市場分析預期,美國疫苗施打普及、全面解封後,疫情推升的meal kit銷售熱潮,將會逐漸回穩。
#TheNextBigThing?
繼meal kit之後,下一個熱門的食物外送網路新創是什麼呢?我看到科技商業策略作者 Manny Li 分享 #生鮮雜貨10分鐘外送 的新創募資浪潮。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74418342970627&set=a.214707742275030
他提到歐洲多家生鮮雜貨外送新創的募資成績,包括英國的Dija,主打10至20分鐘內到貨,2020年12月完成2000萬美元種子輪募資;英國的Weezy,同樣訴求,今年完成2000萬英鎊的A輪募資;德國的Gorillas,成立不到一年,今年3月完成2.9億美元B輪募資;德國的Flink,同樣成立不到一年,今年6月完成2.4億美元的A輪募資。
以後,當我們準備晚餐臨時欠一把蔥時,是否能按按手機就在10分鐘後開門取貨呢?
商業世界裡,永遠不缺改變世界的野心家。
路 科 德商 在 范國威 Gary F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都城一期一座需要強檢】
衛生防護中心今日公佈,新都城一期一座被納入強制檢測範圍,最近兩星期曾在上址逗留超過 2 小時的人士都要係2月16日或之前接受檢測。
地點:新都城一期平台網球場
2月15日(一) 2pm-8pm
2月16日(二) 10am-8pm
‼️‼️提提大家‼️‼️檢測唔一定要撩鼻,除左去政府採樣站檢測,亦可自行索取樣本收集包,以唾液進行檢測。街坊請注意「強檢」不是「封區」,新都城一期一座嘅街坊可以自由出入,只需要係2日內完成檢測就可以。💪
另外亦可選擇以下檢測途徑:
於指定郵政局、港鐵站設置的自動派發機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47間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索取深喉唾液測試樣本收集包,並把樣本交回指定樣本收集點
派發點及時間,以及樣本收集點及時間見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early-testing.html
最近位置
-寶林郵政局(只提供領取樣本樽)
-將軍澳寶寧路普通科門診診所
-將軍澳賽馬會普通科門診
-調景嶺地鐵站(只提供領取樣本樽)
-將軍澳明德商場郵局(只提供領取樣本樽)
自行安排接受由衞生署認可,並可就檢測結果發出電話短訊通知的私營化驗所提供的檢測
名單見: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List_of_recognised...
於社區檢測中心接受檢測服務
名單見:
https://www.communitytest.gov.hk/zh-HK/
受檢人士如欲前往個別社區檢測中心作檢測,可先查詢中心的預約情況。
最近位置:
-坑口社區會堂
於流動採樣亭接受檢測服務(名單及服務對象
https://www.communitytest.gov.hk/_doc/pdf/mts-list.pdf
於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診所按照醫管局醫護人員的指示接受檢測,使用衞生防護中心派發到相關指明地方的樣本瓶(如適用),並按有關指示交回已採樣本的檢測樣本收集瓶。
如有病徵,請立即求醫,按照醫護人員嘅指示接受檢測,避免前往社區檢測中心。亦呼籲大家記得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亦希望大家喺檢測結果請留喺屋企或私人處所,避免去到工作地方或人多嘅地方。
路 科 德商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環球晶大錢砸併購德商世創,併購案背後祕辛大解析!
還有什麼你沒看到的內幕?矽晶圓產業將產生重大變化?
🔴 併購案內幕大解密!
🔴 併購之後才是考驗的開始?
🔴 不同於併購大王的桃樂絲
🔴 坐二望一以後掌握話語權?
🔴 矽晶圓產業台日對決開打
⭐️本集提到的個股:環球晶(6488)、合晶(6182)、台勝科(3532)
00:00 開場
00:50 細說環球晶併購案
03:39 矽晶圓廠到底長怎樣?
05:12 資深記者跟著環球晶繞著地球跑
07:59 對於被併購的抵抗?
11:23 文化上的差異?
17:18 聊聊徐秀蘭
22:22 甚麼是矽晶圓?
25:45 環球晶併購案的來龍去脈
28:15 130億併購案划算嗎?
31:13 併購資金哪裡來?
32:55 坐二望一之後 可以哄抬價格嗎?
33:44 併購案對產業會有甚麼變化
36:26 併購是唯一的路嗎?
38:01 結論
🎤主持人:
🔹MoneyDJ產業記者 慶翔
主跑路線: 半導體、電子零組件、運動用品等等
🎤來賓:
🔹MoneyDJ產業記者 萬萬
主跑路線: 矽晶圓、記憶體、文創等等
🎧收聽我們的Podcasts:
Apple https://reurl.cc/0O6Wd9
Spotify https://reurl.cc/bRGEbl
Google https://reurl.cc/8nb834
🎯訂閱我們的Telegram頻道 最新節目不漏接
https://t.me/moneydjnews
✉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跟我們聊聊哦
#環球晶 #矽晶圓 #併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