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創作者,100年後,你希望你的作品如何被看待?】
日本求職網站 #PasonaCarrer 的老闆,#渡邊尚,為他們的特別企劃示範了「什麼是最佳的面試」,其中面試官有個問題:#請問你的夢想是什麼?老闆回答,「希望自己未來對日本社會能做出貢獻,而貴公司就是實現我這個夢想最好的平台。」看起來感覺有點假、但又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答案,但真的每一個日本人都這樣想嗎?我想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過我卻經常在採訪設計師的時候聽到類似的說法。
比如說為了311大地震而成立的「#石卷工房」,工房長 #千葉隆博 曾提到,「如果有一間專屬的木工房的話,復興工作可以更順暢地進行,因此工房就很順利地建起來了。很希望藉由石卷工房的力量漸漸地讓居民回復原本的生活。」職人們以一個救災的心情跳出來開始做事,現在這個品牌不僅幫助了災民,甚至也能到米蘭家具展展出,是個很成功的社會設計。《#東京防災》的設計師 #nosigner #太刀川英輔 認為,「社會設計就是由同理心而來的設計」,甚至說:「#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唯有同理心,能讓我們集結更多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知名職人產品選物店——#中川政七商店 社長中川淳在創社300年週年慶記者會上,向眾人深深一鞠躬說,「接下來的100年也請多多指教了。」#原研哉 說:「我建議大家不要把『未來』看做『不久的將來』。五年?如果你是用這樣短淺的時間在思考,氣量未免太小了。……就算我再懂得養生,100年後肯定已經作古。但是,倘若我能把眼光放在我死後的未來,讓我的思想能延續,#而不是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所成就,那麼,自然會對未來有所堅持,掌握自己的核心。」
藝術家 #山本雄基 Yuki Yamamoto 在一次跟我的私人聚會上曾對我說:「身為創作者必須要有往前走向未來的意識。因為作品留到未來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變成某個藏家的寶物,一個是垃圾。而藝術家到底會做出寶物還是垃圾?完全取決於自己的眼光與想法,當越來越多人做作品不再只是為了自我成就,而能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作品對於當下的社會有什麼意義、甚至能有意識地希望自己的想法能留到未來,#那麼整個藝術界就能持續不斷進步!」我聽完當下真的淚灑當場,被他的熱情感動。
建築師 #隈研吾 在 #2020東京奧運 主場館設計提案勝出後,面對媒體採訪曾說,「希望這棟建築可以成為世界遺產」,藝術家 #杉本博司 窮盡畢生之力打造了 #江之浦測候所,卻覺得後世遺忘了這個場域的藝術家名字也沒關係,只要這個場域一直流傳到後世就好。#安藤忠雄 在自己的個展《挑戰》的專訪上則是說,「最希望小孩來看展覽,讓他們看看做了50年建築的我們之後,思考一下要怎麼活出自己的未來?」
不管是日本哪個業界、哪個創作者,幾乎每個人思考的都是:「如何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對這個社會留下正面的影響、甚至可以流傳後世,#為眾人一起存在的未來打拼。」
「#影響」、「#未來」,一些比較大我的目標,但我卻很少在台灣的創作者訪談中聽到這些,大家聚焦的方向通常都是自己。創作精神啊、概念手法什麼,很少有人會去談這種未來的大目標。我想,#或許是創作者在台灣社會的生存比較艱難,自己能撐過幾年都不知道了,當然更別說創作是否有想留到後世的念頭(東西做完尾款隔天馬上可以入帳還比較實在一點),所以希望多談談自己的事情吧。
我成立設計發浪這個平台就是希望能一步步改變這些現狀,而幸虧有眾網友的支持,這件事正慢慢地被我推上來,可以給創作者比較好的酬勞與空間,甚至可以帶他們到日本闖蕩,再回台灣發表作品。#當創作者有比較舒服的創作舞台時,自然就會想談論關於自己的、或是台灣的未來。
讓我們立足台灣,胸懷亞洲,展望世界。希望之後當有媒體採訪台灣的品牌或是創作者時,我們都能有自信的說出,自己對台灣未來的想像與期待!
#你對台灣100年後的想像是什麼?
#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做一點事情
#這就是社會設計
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府發行的防災手冊,經過設計,竟變得如此有趣易懂!
「社會設計就是由同理心而來的設計,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 日本設計師太刀川英輔如何思考設計?對他來說社會設計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政府刊物的美感學 #好想擁有這本防災手冊
★更多設計靈感,加我們LINE好友吧!>> https://goo.gl/cwpwqM
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 在 簡單好懂的「東京防災手冊」出自他手!太刀川英輔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對我來說,社會設計就是由同理心而來的設計,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唯有同理心,能讓我們集結更多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看更多>
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 在 【災難創新案例分享】 『對我來說,社會設計就是由同理心而來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對我來說,社會設計就是由同理心而來的設計,這才是未來100年值得追尋的設計,唯有同理心,能讓我們集結更多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未來是一個重視想像大於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