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部分胃切除手術英文 在 虎紋姑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
今天,我要說兩個故事。
(唔,如果你一看這個標題就想起金城武和深田恭子,那就證明你跟叔叔一樣年輕。)
~~~~~~~~~~~~~~~
(1)
何叔叔現年60歲,因為背脊痛了三日,不能行動而來求診。
「你有扭傷過、撞到過背脊嗎?」
「有呀,幾天前看不到地上有水,踩上去就滑到了。」
「這麼大意呀,不要緊,幫你照X光,收你入觀察病房住一晚,明天做點物理治療就讓你回家。」
「啊醫生,我也不想的,但最近很虛弱,胃口很差,這幾個月輕了12磅⋯⋯」
「那你有看過醫生嗎?」
「上個月我來看過,寫了封信去外科,要一年多後才可以看。」
「你上次有驗過血,糖尿病和甲狀腺哪些嗎?」
「沒有呀。」
「大便習慣有改變嗎?」
「一直都不定時的。有時一天幾次,有時幾天一次。」
「唔⋯⋯反正都留醫,驗點血看看吧。」
X 光回來,肺部很清,背脊骨也沒有甚麼問題。
初步那些驗血報告也沒有貧血和糖尿,肝腎功能也是正常。
經過一日多的物理治療很,何叔叔就出院回家了。
然而,有一份驗血報告是5日後才會回來的——癌指數CEA——高了20倍。
結合體重輕了12磅、大便習慣紊亂的病徵,我立刻寫了一封新的轉介信,要何叔叔去一趟外科把預約提早。
十天後,何叔叔見到了外科醫生。
再過一星期,大腸鏡發現了一個10厘米大的腫瘤在結腸內。
兩星期後的掃瞄,證實腫瘤尚未四周擴散。
有結果後,外科和腫瘤科醫生會診,決定先打化療把腫瘤縮小,然後再動手術切除。
距離那次背痛入院,大概過了一個多月。
(2)
35歲的Amy Gurung 因下腹疼痛和陰道出血,而被分流至婦產科檢查室。
在香港的尼泊爾人,大部分都是啹喀兵(Gurkha)或其的後代,跟隨英軍駐守香港。
1997年之後,就選擇定居在此,不回家鄉了。
雖然我的英文算不上是很了得,但Amy和丈夫的英語也實在是有限公司。
「那你上一次月經是何時啊?」
「12月25日。」
「那你何時開始出血呢?」
「1月8日,斷斷續續的。」
「但那出血量有多少?一天要換多少塊?」
「一點點而已,就是去小便時換到一些啡色的。」
「唔,那你最近有過身孕嗎?」
「很久之前了。」
「我意思是:最近一兩個月呢?」
「沒有,沒有啊。」
「因為你發燒39度,所以要直接的問你,有沒有試過小產或者墮胎呢?」
「不不不,這些都沒有。」
「那你小便頻密嗎?有痛嗎?有血嗎?」
「沒有。」
「那你有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嗎?」
「都沒有。醫生我沒有胃口,不想吃,反胃呀。」
「唔⋯⋯你先躺到床上去。」
直覺已經嗅到有一陣「腥味」(Fishy)。
我小心地檢查Amy 的肚子,軟軟的,上腹、小腹、腎位都都沒大礙,但右下腹有強烈壓痛。
「嗯?真的假的?」
然後,我再把Amy的右腳提起,她的腹痛加劇。
「唔⋯⋯這不是婦科病了。」
我再為Amy照超音波:子宮無懷孕的現象,也無殘留物,腹腔和腎臟都無積水⋯⋯
再加上小便無尿道炎、驗孕陰性,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盲腸炎。
~~~~~~~~~~~~~~~
故事說完了。
我不是要「認屎認屁」、吹噓自己往臉上貼金,因為找到正確的診斷,是作為醫生應該要負的責任。
我想借此說明一個道理:急症室是危機四伏的。
對,何叔叔和Amy 是兩個我成功捉得住的例子,但我相信自己也試過讓漏網之魚跑掉,然後害其他同事為我收拾殘局。
即使是醫護學生、又或者是學識較多的市民,見到上述何叔叔和Amy的症狀,我相信也能夠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斷。
因此,對於醫生來說,若然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聆聽,我相信也可以輕鬆地找到答案,減少誤診的機會。
我再說三次,只要有:
足夠的時間
足夠的時時間間
足夠的時時時間間間
當然,我可以每位病人都問夠15分鐘,但眾所週知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後面的病人會等不及,會惡化的。
在急症室工作,考功夫的,就是要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做最能幫助到病人的事。
記住,是「最能」,而不是「全能」。
媽媽是拜黃大仙的。
每年還神,她都會口中唸唸有詞的說:「求神明保佑,孩子不要斷錯症。」
媽呀,難道連你都覺得我會斷錯症?
因為媽媽深明白我的工作是很危險的,危險在一個錯的決定,就會影響到病人和整個家庭的命運。
我相信來求診的病人,不論宗教信仰,也祈求自己能夠遇到一位能夠醫好自己的醫生。
行內有句黑色幽默:「醫好了,榮耀是歸於神明的;醫死了,責任是追究醫生的。」
或者,醫生也應該求神拜佛去說:「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吧!」
醫生應該要有科學的頭腦,要講實證的啊,為甚麼要這樣迷信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為官在位者是不會聽我們這個訴求的,所以醫生也只能去問神了。
部分胃切除手術英文 在 Dr. Ray 的急症室迎送生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
今天,我要說兩個故事。
(唔,如果你一看這個標題就想起金城武和深田恭子,那就證明你跟叔叔一樣年輕。)
~~~~~~~~~~~~~~~
(1)
何叔叔現年60歲,因為背脊痛了三日,不能行動而來求診。
「你有扭傷過、撞到過背脊嗎?」
「有呀,幾天前看不到地上有水,踩上去就滑到了。」
「這麼大意呀,不要緊,幫你照X光,收你入觀察病房住一晚,明天做點物理治療就讓你回家。」
「啊醫生,我也不想的,但最近很虛弱,胃口很差,這幾個月輕了12磅⋯⋯」
「那你有看過醫生嗎?」
「上個月我來看過,寫了封信去外科,要一年多後才可以看。」
「你上次有驗過血,糖尿病和甲狀腺哪些嗎?」
「沒有呀。」
「大便習慣有改變嗎?」
「一直都不定時的。有時一天幾次,有時幾天一次。」
「唔⋯⋯反正都留醫,驗點血看看吧。」
X 光回來,肺部很清,背脊骨也沒有甚麼問題。
初步那些驗血報告也沒有貧血和糖尿,肝腎功能也是正常。
經過一日多的物理治療很,何叔叔就出院回家了。
然而,有一份驗血報告是5日後才會回來的——癌指數CEA——高了20倍。
結合體重輕了12磅、大便習慣紊亂的病徵,我立刻寫了一封新的轉介信,要何叔叔去一趟外科把預約提早。
十天後,何叔叔見到了外科醫生。
再過一星期,大腸鏡發現了一個10厘米大的腫瘤在結腸內。
兩星期後的掃瞄,證實腫瘤尚未四周擴散。
有結果後,外科和腫瘤科醫生會診,決定先打化療把腫瘤縮小,然後再動手術切除。
距離那次背痛入院,大概過了一個多月。
(2)
35歲的Amy Gurung 因下腹疼痛和陰道出血,而被分流至婦產科檢查室。
在香港的尼泊爾人,大部分都是啹喀兵(Gurkha)或其的後代,跟隨英軍駐守香港。
1997年之後,就選擇定居在此,不回家鄉了。
雖然我的英文算不上是很了得,但Amy和丈夫的英語也實在是有限公司。
「那你上一次月經是何時啊?」
「12月25日。」
「那你何時開始出血呢?」
「1月8日,斷斷續續的。」
「但那出血量有多少?一天要換多少塊?」
「一點點而已,就是去小便時換到一些啡色的。」
「唔,那你最近有過身孕嗎?」
「很久之前了。」
「我意思是:最近一兩個月呢?」
「沒有,沒有啊。」
「因為你發燒39度,所以要直接的問你,有沒有試過小產或者墮胎呢?」
「不不不,這些都沒有。」
「那你小便頻密嗎?有痛嗎?有血嗎?」
「沒有。」
「那你有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嗎?」
「都沒有。醫生我沒有胃口,不想吃,反胃呀。」
「唔⋯⋯你先躺到床上去。」
直覺已經嗅到有一陣「腥味」(Fishy)。
我小心地檢查Amy 的肚子,軟軟的,上腹、小腹、腎位都都沒大礙,但右下腹有強烈壓痛。
「嗯?真的假的?」
然後,我再把Amy的右腳提起,她的腹痛加劇。
「唔⋯⋯這不是婦科病了。」
我再為Amy照超音波:子宮無懷孕的現象,也無殘留物,腹腔和腎臟都無積水⋯⋯
再加上小便無尿道炎、驗孕陰性,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盲腸炎。
~~~~~~~~~~~~~~~
故事說完了。
我不是要「認屎認屁」、吹噓自己往臉上貼金,因為找到正確的診斷,是作為醫生應該要負的責任。
我想借此說明一個道理:急症室是危機四伏的。
對,何叔叔和Amy 是兩個我成功捉得住的例子,但我相信自己也試過讓漏網之魚跑掉,然後害其他同事為我收拾殘局。
即使是醫護學生、又或者是學識較多的市民,見到上述何叔叔和Amy的症狀,我相信也能夠作出一些合理的推斷。
因此,對於醫生來說,若然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去聆聽,我相信也可以輕鬆地找到答案,減少誤診的機會。
我再說三次,只要有:
足夠的時間
足夠的時時間間
足夠的時時時間間間
當然,我可以每位病人都問夠15分鐘,但眾所週知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後面的病人會等不及,會惡化的。
在急症室工作,考功夫的,就是要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做最能幫助到病人的事。
記住,是「最能」,而不是「全能」。
媽媽是拜黃大仙的。
每年還神,她都會口中唸唸有詞的說:「求神明保佑,孩子不要斷錯症。」
媽呀,難道連你都覺得我會斷錯症?
因為媽媽深明白我的工作是很危險的,危險在一個錯的決定,就會影響到病人和整個家庭的命運。
我相信來求診的病人,不論宗教信仰,也祈求自己能夠遇到一位能夠醫好自己的醫生。
行內有句黑色幽默:「醫好了,榮耀是歸於神明的;醫死了,責任是追究醫生的。」
或者,醫生也應該求神拜佛去說:「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吧!」
醫生應該要有科學的頭腦,要講實證的啊,為甚麼要這樣迷信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為官在位者是不會聽我們這個訴求的,所以醫生也只能去問神了。
部分胃切除手術英文 在 腹腔鏡胃袖狀切除手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的推薦與評價
即俗稱的胃縮小手術,在加拿大的腹腔鏡外科權威Michel Gagner教授,正式將胃袖狀切除手術獨立成單一的減重手術治療方式後,有著不錯的減重成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