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泡泡 談到台灣飲食史的研究,中研院的曾品滄老師、師大的陳玉箴老師跟成大的謝仕淵老師都是這方面的專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公娼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
「陳玉箴」的推薦目錄:
陳玉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食況轉播 #做菜的手感
身邊好多朋友回到餐廳了,我還沒。一方面是想確定第一劑疫苗發生保護力,二方面是,還不太想打破現在的生活節奏。
一直對陳玉箴老師《台灣菜的文化史》一書中的一個圖表印象深刻。她引述學者Richard Wilk:「食物研究裡經常有公共展演與生活實踐兩個面向」,並畫了一個表列舉:cooking屬於生活實踐,cuisine屬於公共展演;家中餐食屬於生活實踐,公共宴席屬於公共展演;古老傳統屬於生活實踐,現代創作屬於公共展演。
疫情升級前,我十之八九在追求美食的公共展演(上餐館、談主廚的創作、談餐飲評鑑),疫情升級後,這段居家的時間,總算補了補生活實踐的部分。之前總會覺得做飯麻煩,沒有想法,三個月以來則漸入佳境,手感不錯。都不是什麼精細困難的菜色,但至少,現在我吃自己煮的東西,能吃得滿意。
-酸菜炒豆干肉絲(很香很下飯!)
-絲瓜米粉(午間快手一餐)
-味噌滷肉魚、清炒黑葉白菜、酸菜排骨湯
-鮪魚鯷魚檸檬蒜辣義麵(簡單好吃!索艾克的配方讚讚!)
-蝦仁百合根炊飯(可惜蝦仁烹調時間沒拿捏好,太熟縮太小了)、小松菜拌豆干(馬蘭頭拌豆干的變形)、花椒油拌黃豆芽、龍舌蘭酒鹹蛤仔(來自王嘉平主廚)
-日本大蔥親子丼(叫好叫座的一道,不過觀眾只有先生一人)
-雞絲涼麵(從香料鹽水泡雞胸開始煮)
-檸檬魚露涼拌雞絲(雞絲涼麵剩料再利用)
-四寶雞絲麵(火鍋料再利用,偽八寶冬粉的概念)
-滑蛋蝦仁(冷凍胭脂蝦仁棒!我對蛋有愛,很滑!)
陳玉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假期讀書,讀近期大熱新作《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筆好情真,寫吃食、寫廚事、寫家人,觀點光亮,心意棉厚,文字的韻律鼓動出滿滿感染力,不經意間,已跟隨她的腳步,來到蘆洲吃切仔麵。
書中提到的切仔麵店有好幾間,我們的首選,自然是作者的首選,她全家大小開車陪外公去吃的「大廟口切仔麵」。原本擔心外地人會受怠慢,實是杞人憂天,招呼的大姐十分親切,聽聲點單,二碗湯麵,以及豬心、豬肺、肝連、生腸、三層肉,青菜隨招隨有,卻漏了豬肺與三層肉,多了嘴邊肉,沒關係啦。麵來,先喝湯,無鹽卻潤香,奶白似霧,那是從透早浸煮豬各部位累積而來的滋味。黑白切都清淨樸美,唯獨欠點鮮甜,是我愚見,生腸則最出色,無腥無臭,滑脆爽彈;先嚐原味,僅醬油膏與薑絲,再從一旁陶甕中舀出豆醬,據洪愛珠所述,是以粗味噌、豆瓣、辣椒製成,每樣肉或內臟拿來蘸一蘸,鮮鹹甘美,再配淡雅的麵吃,恰好。
—
此書的感染力,除了促人覓食,促人購物(真想去大稻埕好好採買),還促人思考自己與家庭的關係。如果家庭的養成形塑一個人飲食的品味與審美,我的家庭之於我,意義是什麼?賦予我一切的父親,對於我的飲食教養是什麼?
不是下廚,我欠缺手作的天份與學習的動力;不是祖傳數代的家族傳統,高家祖厝在南京,歷經二戰動盪,流轉於重慶、台北、香港,父親在香港成長,去美國、法國求學,來台灣做生意,才定居下來。我的真實身份,是移民二代。原本無根,根是我這世才在台灣紮下的,我最近才意識到這件事情。
那麼,父親影響了我什麼?
我想,或許是踏查餐廳吧。回顧自己一直以來的書寫,沒有錯,主角從來都是餐廳,以及與餐廳相關的人士。我熱愛餐廳,熱愛餐廳施予的款待,以及所有身處其中度過的時光。在foodie一詞尚未出現的許久以前,父親就愛上館子,海內海外,攜家帶眷,菜該做成麽樣子,和主廚該怎麼交誼,他針砭指點,親身示範。當用餐還不要求劇場效果時,出去吃飯老早就是我家的娛樂活動。
—
原以為寫餐廳理所當然,這一思量後,卻又讓我想起先前讀書的另一次震動。
陳玉箴老師的大作《台灣菜的文化史》中,第一章末尾提到學者威爾克(Richard Wilk)指出,「在食物研究裡經常有公共展演(public performance)與生活實踐(lived practice)兩個面向」,後附一表,詳列公共展演與生活實踐的各項內容。我一看莞爾。
公共展演,涉及:佳餚(cuisine)、公眾宴席(public banquet)、現代創作(modern artifice)、菁英階級(elite class)、國家的(national)、大都會的(cosmopolitan)。
生活實踐,涉及:烹飪(cooking)、家中餐食(meals at home)、古老傳統(ancient tradition)、勞工階級(working class)、地區的(regional)、地方的(local)。
我寫餐廳、訪談主廚、論餐飲評鑑,百分百屬於公共展演;生活實踐,我幾乎沒有。
該怎麼把生活實踐這一塊補起來?
只希望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陳玉箴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公娼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2 台灣的性產業從何開始?
01:52 性產業的法制化?
03:18 屹立不搖的「性產業」
05:23 「女權運動」與「公娼」
06:22 廢除公娼的爭議
08:06 公娼的消失
09:22 我們的觀點
10:58 提問
11:23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召喚法力:法律白話文小學堂
→ 鄭俊彬,〈性產業工作者與基隆社會的互動(終戰前後)〉
→ 張曉旻,〈日治時期臺灣性病防治政策的展開〉
→ 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 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
→ 洪婉琦,〈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之研究(1967~1999)〉
→ 張秀卿,〈戰後臺灣婦女史研究回顧—以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學位論文為中心(1987-2011)〉
→ 吳雅琪,〈評介Doris T. Chang《二十世紀臺灣婦女運動》〉
→ 公娼/性工作者-臺灣女人:http://bit.ly/2q0f4o7
→ 圖書資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http://bit.ly/2p4LBc2
→ 公娼歷史年表|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http://bit.ly/2IAIzn0
→ 廢公娼20年後,「小姐」們都怎麼了?合法淪為非法,她們道盡底層求生絕望:http://bit.ly/2nvzUuF
→ 陽明橙報|臉書貼文:http://bit.ly/2VpalYy
→ 台灣性產業|維基百科:http://bit.ly/2IA0wC0
→ 張哲生|臉書貼文:http://bit.ly/2ATI0QD
→ 女性主義起點站-性交易的禁制與除罪:台灣婦女運動的性政治:http://bit.ly/31ZqLtn
→ 女性主義起點站-誰的身體,誰的香火——身體自主權的艱苦奮戰:http://bit.ly/2ODScoq
→ 王芳萍:反廢娼運動的苦難 是社會不面對結構:http://bit.ly/310YJw9
→ 台灣婦運及其政治意涵(李元貞):http://bit.ly/2AX320W
→ 50 年前《時代雜誌》的裸女照讓蔣中正氣炸!解密這段課本不能教的台灣外交秘史:http://bit.ly/2IPE3RJ
→ 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http://bit.ly/2MtE8eu
→ 官秀琴|維基百科:http://bit.ly/2ohTpY7
→ 高睿甫|性交易面面觀:法制沿革中的性別意識:http://bit.ly/2oqWi8V
→ 誓死捍衛生存權─臺北市廢除公娼事件(1997.09-1999.03)-臺灣女人:http://bit.ly/2Oy9TG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陳玉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蕭秀琴
內容簡介:
臺菜文化脈絡大解析!
香氣翻騰的臺灣文化事典,烹調島國的情感記憶與政經版圖輪替, 融合食材的撞擊和對話,蒸潤出獨樹一格的「臺灣味」。
空間交織美食,臺菜館的空氣裡除了飄散著氣味,也營造出了特殊的飲食氛圍。飲食在臺灣可以大致分出客家菜、閩南菜或其他各種移民的菜餚,尤其在匯集了從各地方移入居民的都會地區,地方菜餐館更是體現不同種族細微差異的地方。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是「臺灣料理」?當中藏著什麼故事?
飲食文化與風土歷史息息相關,也能看出臺灣的寬廣與包容性。隨著時代的演進,臺灣菜融合了閩粵料理、北京菜、江浙菜、上海菜、臺灣眷村獨特的小吃等;但又因本島的風俗習慣、氣候與材料的影響下,最後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特色料理。
◆臺菜文化脈絡大解析!
飲食最能透露出一地的風土人情、文化樣貌,是人類社群文明的指標。
本書兼以資料爬梳、論述、田野來描摹臺灣料理,定義臺灣料理。書中談及的「臺灣料理」以國宴的脈絡來架構,從日本時代大稻埕四大酒樓的宴席菜出發,除了看見飲食文化的豐富性,也是窺看地域歷史轉變的重要窗口……
◆畫說臺菜 澎湃百年!
本書除取材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料理之琹》、以及中研院「臺灣日記知識庫」裡林獻堂、吳新榮、黃旺成等文化人的日記和出版品;參考學者曾品滄、陳玉箴的學術研究;也親自近身採訪餐廳主廚、經營者;綜覽網路食記、食譜、當代出版品的飲宴記述……更輔以原創插畫,呈現澎湃鮮活的臺菜文化。
◆正港臺灣人吃些什麼?在哪裡吃?
龍蝦盤、日式汽鍋、八寶鴨、五柳居、水晶鴿蛋、金錢火雞、八寶飯、蔥蒜蒸龍蝦、鯧魚米粉、荷葉粥、紅燒牛肉麵、小籠包、獅子頭、翅參鮑肚、魷魚螺肉蒜鍋……江山樓、東薈芳、春風得意樓、蓬萊閣、山水亭、鐵道飯店、黑美人大酒家、慈聖宮廟口、鳳梨大樓……
從日治時期至近年總統國宴,從庶民日常的臺灣味到高級食材的臺灣料理。那些挑動你味蕾的菜色,都隱含著與各個時代的深刻連結。
◆日本裕仁皇太子也曾到臺灣,
品嚐了一場華麗的盛宴。
一九二三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行啟臺灣,總督府官邸設宴,宴席由東薈芳及江山樓合辦。當時《臺灣日日新報》以〈御宴與臺灣料理江山樓之光榮〉大幅報導,並把當日菜單十三道料理刊載報上。其中皇太子殿下每道菜皆有食用,特別喜歡八寶飯,宴後皇太子傳旨褒嘉。此後日本皇室來臺,所有的臺灣料理會席都由江山樓包辦。
一九二五年江山樓再度承辦秩父宮雍仁親王來臺料理,以及,一九二六年北白川宮能久妃富子、一九二七年朝香宮鳩彥王、一九二八年久彌宮朝融王都由江山樓外燴臺灣料理,此時皇太子已成了昭和天皇(一九二六年)幾乎每年都承辦日本皇室成員來臺的宴席,臺灣料理的地位也由此確定。
作者簡介:蕭秀琴
目前住在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從事文字工作。
希望以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完成小說、報導,劇本,翻譯作品。
已出版作品
著作
1)《精油全書》,商周出版,2003
2)《2005年占星年曆》,商周出版,2005
3)《芳香療法》,麥田出版,2006
4)《精油與星座》,商周出版,2007
5)《輕芳療,愛情的靈藥:30篇戀愛小說與60種情緒療癒配方》,自由之丘,2013
6)《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蔚藍文化,2018
陳玉箴 在 陳玉箴-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陳玉箴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修煉陳郁如、陳玉婷、仙靈傳奇陳郁如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陳玉箴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陳玉箴 在 陳玉箴-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陳玉箴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修煉陳郁如、陳玉婷、仙靈傳奇陳郁如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陳玉箴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陳玉箴 在 [活動] 舌尖上的繆思 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 看板TW-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
國家圖書館今年夏季與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將於5月18日至
7月20日,利用週六下午規劃辦理6場「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專題講座,
邀請6位知名學者與作家,從文學中探討臺灣飲食文學系譜與流變,透過臺灣古早味中的情
感、戰爭中的飲食、女性飲食、詩中飲食到客家飲食,邀請民眾一同參與這場臺灣飲食文
學的饗宴,從文學中品嚐飲食文化的美味。
第一場 5/18
講者:陳玉箴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講題:臺灣飲食文學系譜與流變
講者介紹: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陳老師擅長透過學術的蹊徑,從歷史文化
的角度切入,深入淺出向我們娓娓道來臺灣菜的歷史與故事,替我們補充了更完整的臺灣
味印象。研究專長為飲食人類學、臺灣近現代飲食史、媒體與消費社會。重要著作有:〈
傳播領域的飲食文化研究:「煮吃師傅」口述史與社會記憶〉、〈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
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
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
的「臺灣菜」〉等。
第二場 5/25
講者:焦桐 (葉振富教授)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題:臺灣味道
講者介紹: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筆名焦桐,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散文佳
作,共計獲獎四次。曾任《工商時報》副刊編輯、《文訊》雜誌主編、《中國時報》執行
副主任、二魚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重要著作有:《屋簷下的風景》、《臺灣飲食文選》、
《味道福爾摩沙》等,他的成名作《完全壯陽食譜》詩集,還掀起了一場臺灣情色文學的
革命。
第三場 6/15
講者:曾品滄副所長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講題:五柳居魚的浮沉:臺灣人的食魚歷史
講者介紹:原習機械,曾在相機工廠工作,後改習歷史,現為中研院臺史所副所長,研究
專長為: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經濟史、食物文化史等。重要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
菜譜的演進與東亞食文化的跨境流動〉、〈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物
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晚清帝國邊陲的富紳生活
〉等,曾老師曾極力推薦用「蓬萊醬」煮鬼頭刀,此鮮美的兩種美味對決,每個人都應該
嚐嚐。
第四場 7/6
講者:羅秀美教授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題:在自己的廚房料理文學盛宴:當代臺灣女性飲食散文
講者介紹: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散文、飲食文學、女性文學
。重要著作有:〈漫遊者的飲食散文──試論舒國治的飲食書寫及其建構新典律的可能性
〉、〈從閨閣女詩人到公共啟蒙者--以近代女性報刊中的論說文為主要視域〉等。
第五場 7/13
講者:余美玲教授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講題:魚龍潛躍水成文:臺灣古典詩中的飲食
講者介紹:現任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主題與專長以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為主,專治臺
灣古典漢詩,亦擅長藉文本、文獻分析探究該時代書法、繪畫等文化活動的建設與傳播及
傳統文人的藝術養成與大眾思想。曾開設「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專題研究」、「臺灣
人文概論」、「臺灣文獻選讀」等課程。著有《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等。
第六場 7/20
講者:羅肇錦教授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講題:客家飲食與文學
講者介紹: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語言學家,研究領域為:上
古漢語、漢語音韻、客語詞彙音韻特徵、客畬關係、客家文化。重要著作有:〈客家人的
「山食」與「山言」〉、〈臺灣客語次方言間的語音問題〉、〈文白聲調與客家話源於南
方的論證〉,〈台灣客家文創產業的開拓與侷限〉等。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科林研發
※公務人員及教師凡任一場次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
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108_summer
活動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聯絡人: 林小姐 聯絡電話: 02-23619132轉3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25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556721556.A.E0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