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傳奇軍神,領兵領得好,將軍當到老!
Youtube高畫質版➡ https://youtu.be/Zd7wqPr4S-8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唐太宗
#李靖
#玄武門之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ulan #花木蘭 #迪斯尼 迪斯尼花木蘭用了2億美金究竟拍了什麼東西? 我第一次會看了電影過後,忍不住會做影片來吐槽的,應該只有這一次吧! 應該從何開始呢? 不如我們先從傳說的由來開始,然後再來批評這一次迪斯尼花木蘭電影吧 花木蘭是中國的民間傳說,開始於隋唐時代,也就是唐朝之前,剛開始只是以...
隋唐 英雄 傳 2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古代中國運動史,那些有趣的古代體育運動(四)| 長知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武術摔跤,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比賽
武術,至少在商周時期就已在中華大地出現,最早的武術,是武舞,作為訓練士兵之用。春秋時期出現格鬥技術「角試」,除了徒手格鬥還有寶劍、刀具及其他武器的使用。春秋戰國時期的許多俠士、刺客,其實都是聞名當時的武術大家。楚漢爭霸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武術在當時的應用。項羽稱為霸王,不只是力氣大,他的武藝水平,也是一流的。武術是中國的特色,因為有了武術,中國古代英雄輩出,哪朝哪代都有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神醫華佗,發明瞭五禽戲,他不但是神醫,還是武術的鼻祖級人物。
到了科舉時代,不但有文舉人、文狀元,還有武舉人和武狀元,從隋唐到清代,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除了各種武術套路、各門各派的實用技巧外,徒手搏鬥的「角抵」、相撲、摔跤其實都是武術的分支。水滸傳中的燕青與任原比賽相撲,就是別類的武術比賽。岳飛槍挑小梁王,就是考武狀元時出現的「意外事故」。到了明清時期,武術在中國可說是遍地開花,門派達到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出現了許多武術之鄉。清末大家熟知的大刀王五、霍元甲、杜心五等,都是傳統的武術大家。因為武術的繁榮,受大中華圈子影響的其他國家,比如日本、朝鮮、蒙古、越南等,都出現了武林高手。
棋類比賽,圍棋、象棋高深莫測
至於棋類比賽,中國有圍棋與象棋兩種最為古老。史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早在三皇五帝時期的堯帝時,就發明瞭圍棋。國際上公認,圍棋當是中國的特產娛樂活動。孔子說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其中的弈就是指的圍棋。第一位有確切記載的圍棋高手名叫弈秋,這是孟子記載的:「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三國時的曹操、孫策、陸遜,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等都是圍棋高手。到了唐朝時,出現了專門陪皇帝下圍棋的「棋待詔」,明代時出現了圍棋流派,清朝時更是名家輩出,圍棋因為巨大的影響,傳播到了日本、越南、印尼乃至歐洲各國。
象棋的發明則撲朔迷離,有說是印度發明傳到中國,有說是中國本土發明的。但印度最早的象棋遊戲,是在公元三世紀,而中國早在戰國時期象棋就已經流行了,《楚辭·招魂》中就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的記載。可見中國象棋還是中國人發明的可靠些。當然,最早的象棋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至少在火藥發明之前,是沒有炮的。而火藥是中國發明的,所以現代的象棋,一定是中國最後完善的。象棋雖然比圍棋稍晚,但也至少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兩類象棋的體育比賽,都遠比外國時間長得多。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
隋唐 英雄 傳 2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沒有退休金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養老的?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中國現在十四億人口,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了2.5億。如何讓這兩億多老年人過上幸福生活,是擺在社會和每個家庭面前的現實問題。那麼,古代人是如何養老的?他們解決了養老問題嗎?國家又有什麼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呢?
養兒防老,國家一直在大力宣傳「孝子」
中國是一個「孝」的國度,國家一直在宣傳孝道,宣傳孝子,《詩經·大雅·既醉》裡說:「孝不匱,永不爾類」,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國家靠無窮無盡的孝道影響每個家庭,進而影響整個民族、整個國家。這就是所謂的以孝治國。中國之所以幾千年文明未斷,與孝道文化的傳承有很大關係。
除了《孝經》與《養老奉親書》這些理論著作,古代還注意收集孝子故事在社會大力宣傳,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著《孝子傳》,中國化的佛教經典亦有《二十四孝押座文》,南宋畫家趙子固創作「二十四孝書畫合璧」,元代郭居敬編錄《二十四孝》,清朝張之洞擴編《百孝圖說》,以及《日記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勸孝書籍風行社會,尤其是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影響深遠。在這些孝道榜樣人物的影響下,古代孝子曾出不窮,隋唐的英雄好漢秦瓊就號稱「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幾乎凡是古代英雄人物,無不打上孝的標籤。
鼓勵孝道,國家配以輔助養老措施
不只在宣傳上,在制度上古代各朝各代也有許多措施鼓勵孝道,早在周朝時,國家就規定各地要每年舉行一次「鄉飲酒禮」,這個「鄉飲酒禮」由地方官主持,請六十歲的長者上坐,以達到「正齒位、序人倫、敬老重賢、息事端、惇睦鄉里」的目的。可別看這小小的一頓酒,由國家有關部門出面,會給每個家庭、每個宗族起到影響巨大的示範作用,以教導他們孝老敬親。
既便是戰亂頻仍、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也沒有忘了鼓勵孝道。這從各國的徵兵制可窺一斑。當時各國大多有「70歲以上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老人免二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免全家賦役」的規定。家有一老,如藏一寶。春秋戰國時期在戰場上死亡率極高,數百萬人死於戰爭,但諸侯國君們卻規定家中有老人,一定要給老人留下兒子養老,可見在那種條件下也還是有「人性化」的一面。孝在國家制度中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西漢時,國家給七十歲及以上的老人發放「王杖」,「高年賜王杖,上有鳥,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吏民有敢罵詈、毆辱者,逆不道」,持「王杖」的老年人,可以便利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在市場上做買賣可以不收稅,觸犯刑律如不是首犯可以不起訴。這個規定就像現在的老年人乘車可以憑老年卡不買票、去公園景區不買票一樣異曲同工。漢文帝是一位有名的孝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規定全國80歲以上老人由國家每月供給一定量的大米、肉和酒,「凡孝於親者人帛五匹」,對於孝子國家還獎勵布匹。
南北朝時,國家陷入混亂狀態,戰爭成為常態。但北魏卻首創「存留養親」制度,且此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達一千多年。什麼叫「存留養親」呢,就是子女犯了罪,但他的家中有年老的祖父母、父母,或者這些長輩有病沒有其他男丁贍養,國家規定對該罪犯停止或免除刑罰,讓他回家贍養老人,給老人養老送終後再服刑。南朝梁武帝更先一步,在南京首建「孤獨園」,專門收留贍養孤苦老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老人是不收費的,完全由國家供給,比之現代的收費養老院更人道。
隋朝時,為了加強家庭孝順管理,不准祖父母、父母在世時子女「另立門戶、分割財產、供養有缺」,所以那個時候,會出現幾世同堂的家庭,因為不准分家。唐朝時出現「色養」的概念,對於老人不但物質生活上要有保證,精神上也要和顏悅色;唐、宋、明、清基本上繼承了前朝的各項養老措施,唐朝有普救病坊,宋朝有養濟院,明、清亦有類似機構,「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官為存恤」,也就是說,那時候是有官辦免費養老院的。除此之外,宋、元、明、清皆有「旌表孝行」之法,對於孝子賢婦予以重獎。明朝的一項規定更為奇葩,「令僧道有父兄見存無人侍養者,不問有無度牒,令還俗養親」。家有老人夫人奉養,既便是你是出家的和尚、道士,也要被勒令還俗。清朝時康、乾幾次「千叟宴」,在國家層面上將養老、敬老的提倡推向了高潮。
處罰不肖,讓不孝子受到必要的懲罰
在獎勵孝子的同時,古代列朝列代都對不孝子加以處罰。古代對於不肖子處罰是非常厲害的,嚴重者不孝子將被處以死刑。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法律規定對不贍養老人、毆打辱罵老人、不給老人吃飽穿暖、老人生病不細心照料的不肖之子給予臉上刺字、割鼻子、斬腳、死刑等處罰。不孝被判死刑,開重罰不孝之先河。以後的法律,大多繼承了夏朝的「優良傳統」,既便到了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律》中還有「凡是毆打、虐待60歲以上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子孫,將被判流放或死刑」的規定。
漢朝繼承了《秦律》中的一些做法,對不贍養老人的不孝之徒,嚴重者也是處以死刑,並懸屍體街頭示眾,以儆傚尤。隋朝時,「不孝」被列為「十惡」不赦之罪,死罪難免。既便遇到朝廷大赦,也難逃活命。
家庭窮困,往往是不肖子逃避孝順的理由。清朝將推行孝道發展到極致,《大清律》規定:兒子再窮也必須設法贍養父母,如果因貧困導致父母自縊身亡,要按照過失殺父(母)罪被杖責100下,流放1500公里。也就是說,家庭窮困,你可以窮你自己,但你必須保證長輩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你凍死、餓死也就罷了,但如果父母或祖父母被凍死、餓死,你可是要被判刑的。罪名是「過失殺人罪」。我們看到「二十四孝」有許多不可思議的舉動,如郭巨埋兒,為了孝母寧願把兒子殺了。其實這不只是他個人的一時衝動,客觀上有社會對孝道的嚴格要求和法律上對不肖的嚴厲處罰,迫使他這樣做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隋唐 英雄 傳 2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ulan #花木蘭 #迪斯尼
迪斯尼花木蘭用了2億美金究竟拍了什麼東西?
我第一次會看了電影過後,忍不住會做影片來吐槽的,應該只有這一次吧!
應該從何開始呢?
不如我們先從傳說的由來開始,然後再來批評這一次迪斯尼花木蘭電影吧
花木蘭是中國的民間傳說,開始於隋唐時代,也就是唐朝之前,剛開始只是以口述的方式在民間傳開,到了唐朝,才正式有了書面的描述,由唐初的國師李藥師,根據北朝民歌的傳說特徵,以完整的文字作了【木蘭辭】,用38句短詩描述了木蘭從軍的故事。
其中一段就是:昨晚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兄長,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那這裡大家有看到,他寫的是可汗,不是皇帝,因為裡面就是Khan,現在變成了很多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姓。
在古代北方的民族對於君主的稱呼,所以故事背景應該是在北魏時代,大概是公元402年,而最早把君主的名字從‘單于‘改成’可汗,就是柔然汗國,
由於故事的背景是中國少數民族鮮卑族所建立的北魏,因此他們稱他們的君主為可汗。詩句裡面也有講述,木蘭從軍超過十年,由於北方的人常年穿著比較厚的衣服,北方寒冬也鮮少沖涼,加上如果她真的混進軍中十年應該是有可能的。
首先她必須非常的平。。。那麼鬍子怎麼辦?月經來的時候怎樣辦呢?我們就當以前的男生都沒有看過女人啦~也或許北方的女生長得和男生一樣壯,也或許他們看過從軍的女生,已經見怪不怪了。
大概講解了歷史背景,現在開始吐槽了,
我真的不知道他們用了兩億美金來拍了什麼東西,只覺得就是請了一大堆中國演員來講英文,我都不介意啦~但是也不要那麼的離譜啦!
首先是劇情,花木蘭這次加進了‘氣’這個元素,感覺好像是春麗出波動拳,但是又沒有哦~~如果有還比較有看頭一些~~花木蘭還會太極拳哦~那時張三豐都還沒出生啦~Ok啦~我就當是一個虛構的中國啦~這次的花木蘭沒有了木須龍,反而加入了一個好像風箏的鳳凰,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在想誰在放風箏。。。
裡面還說鳳凰是保護皇上的守護者,拜託啦~天子是龍,而皇后是鳳,不是什麼守護者,我還以為劉亦菲要和李連杰在一起哦~~
還有那個一樣運用氣的鞏俐,變成了西方的女巫,還可以變成老鷹飛來飛去,Ok啦~我就當作是虛構的東方巫師加氣功武打飛簷走壁的去去就來,但是在怎樣創造,也麻煩你給一些合理和邏輯吧!我還以為劉亦菲到最後會變成鳳凰和鞏俐的老鷹打架呢!那還有看頭一些,對嗎?
再來就是劉亦菲,我是非常喜歡她的,她永遠是我心目中的小龍女,但是選角選中她的時候,我就開始擔心她能不能Carry到這個角色,並不是她太過仙氣,也並不是她女扮男裝說服不到人,而是打鬥場面太過多剪接,由身形魁梧的替身人員替她上陣,然後轉身就放她甩髮的鏡頭,一個兩個就還好,太多玩弄鏡頭,我也很想說服自己劉亦菲可以打贏身形魁梧的柔然兵,但是不行呢~再來就是那個氣,編輯講了這個氣過後,就沒有看花木蘭在電影裡面如何使用出來,最厲害的不就是用腳踢這個,踢那個飛去殺死敵人咯~~我還以為我在看少林足球呢?劍。。。並不是這樣踢的。。。並不是劉芳菲的錯,是導演和編輯差啦~~而且製作公司還可以通過才搞笑。。。
再來就是甄子丹,我還以為會有更多的武打場面,會教花木蘭更多的武打動作,學習詠春啊~波動拳,鳳凰拳啊~~等等
但是很多東西就用‘氣’輕輕帶過,可能那個不是氣啦~~是主角光環啦~Cincai踢兩腳,轉個筋斗就可以打贏對方的兵。
再來就是李連杰,其實你們不需要找功夫皇帝來演站在那邊不動的皇帝啊!你可以找黃秋生做的劍聖啊~反正就不用武打,不是白白浪費了他嗎?
如果你還沒看過花木蘭的電影,接下來我要劇透了,如果你不介意,那就繼續看下去。給你十秒的時間關掉這個影片。
故事就是出現在福建省的土樓,是的,不符合時間背景,他們不care啦~的確土樓是很好看啦~然後木蘭就代父從軍,偷了她爸爸的盔甲,劍和軍帖自己離開家裡了。但是那個盔甲好像可以縮小一樣,剛好變成花木蘭的size哦~Ok啦~~不care啦~
然後木蘭就迷路了,有一隻風箏般的鳳凰出現帶她去到軍營,就認識了一班兄弟,還和一個同輩的洪輝不打不相識,有點曖昧但又點到為止,由於甄子丹太年長不適合於劉亦菲拍拖,因此他們硬加入一個男主。。。。不是男主吧~應該是可有可無的角色,然後就是軍中的一些訓練,我還以為我看TVB的連續劇,小貓兩三隻的在訓練,打戰場面也是。。。Ok啦~沒有budget了,接下來就是飾演女巫的鞏俐出現要殺了劉亦菲,然後是因為厚厚的裹胸布擋了致命的飛鏢。。Ok啦~不是裹胸布,是盔甲擋了飛鏢啦~而不關硬氣功的關係,我還要劉亦菲煉成刀槍不入了。然後她就殺回去直接回复女兒身,放下飄逸的頭髮,就衝回去救他的同僚。(因為是忠,勇,真,要真嗎!不能說謊言。。。)
回到去後,只見柔然用投石器丟出火球,攻擊那些只會傻傻用盾牌來抵擋的士兵,而且還是甄子丹命令的守著原位,不是吧~感覺就好像任人宰割一樣。我們中國有多少陣法啊,但絕對不會有一種叫活活等死的。
那花木蘭就拿了幾個頭盔,繞到敵方後方,是因為有雪山嘛~所以要引敵方用投石器打向雪山引起雪崩,拜託,你可以以為你聰明,但是不要認為別人是智障好嗎?才幾個頭盔,和幾支箭就要柔然兵轉他們的投石器360度去丟你,真的是丟你咯~~找幾個士兵去殺你不是更快嗎?
OK啦~~是因為花木蘭的 ‘氣’的關係,令一大堆士兵變成智障。。。然後雪崩了,花木蘭還可以騎馬去救洪輝,Ok 啦~我又當那種馬會滑雪的,是我孤陋寡聞啦~沒有看過滑雪的馬。又是氣的關係,她美人救英雄。
然後當然是因為假扮男生從軍被發現,然後就被逐出軍中,鞏俐就邀請她加入,並且還和她說Bori Khan的計劃,Ok啦~我又當鞏俐很天真的覺得可以洗劉亦菲的腦,麻煩你可以懷疑一下嗎?Ok啦~我又當這個女巫入世未深,很天真很傻。。然而花木蘭回到軍中說服將軍甄子丹,甄子丹不止原諒了她,還給她帶隊。。。你這個剛剛進入軍中的小兵,憑什麼帶隊,甚至將軍也跟著你一起瘋。。。Ok 啦~又是 ‘氣‘讓人相信並且追隨她。。
而在皇宮哪裡,皇帝李連杰還會蠢到,被bori 可汗‘邀請‘到新的皇宮裡面,他去的原因就是’要好像殺他父親一樣殺他‘,你不可以找一堆士兵去活抓他,然後抓回來你的皇宮裡面,慢慢享用嗎?
Ok啦~就當他們兩個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啦~~要相約在新的皇宮決鬥,只帶來幾個手下去,被敵人暗算,(我不暗算你,真的對不起自己哦),那Bori Khan的手下用帶有繩子的箭射他,不是要殺他,只是要活抓他,而且那些箭怎樣射,就是射不中李連杰哦~~要知道不射中來捆著他,是比射中他更難哦!!兄弟,好箭法啊!
然後又是那個風箏。。。。那隻鳳凰帶劉亦菲去到皇宮裡面,在裡面用最簡單的句子就說服了鞏俐,並且還會幫花木蘭帶路去救皇帝,當然啦~壞人一定是在等他的觀眾到來才可以殺他的。結果鞏俐還幫她擋了一支箭犧牲了。看到這裡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樣反應了,沒有半點難過。。。
然後就是Bori Khan和花木蘭打了起來,然後跳上一直中間有繩子綁著的木條上,而且白痴的,那個Bori Khan還跳了上去,拜託,你一開始飛簷走壁登上了城門,又飛刀來飛刀去,你飛刀去割斷那隻繩子就好啦!!為何那麼傻孩子。。。跳上去和人單挑啊!
然後就被人割斷繩子掉下去,還不死,還射箭去殺皇上,皇上徒手抓住了箭(可能剛開始太多箭,接不完),然後還好像打排球,不是。。。好像藤球一樣,set 高高,給劉亦菲殺球。。。
講到這裡,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反應了,這個導演和編輯除了沒有邀請中國人去做顧問,而去找一些外國導演,沒有考察真實傳說背景之下,自己覺得是這樣的自大,傲慢的態度去導演這個電影,除了這些之外,那些一大堆不合理,連騙小孩子都騙不到的三流劇情,浪費了一大堆很好的演員,一大堆金錢,還有那只好像風箏的鳳凰。。
我真的看不到有什麼優點這套電影,你們有發現的話,來留言告訴我。。
好啦!不說了,如果你還有什麼想吐槽的電影,記得給我知道,我是Tommy,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SA2lk2nFR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