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遺傳疾病的快問快答
來函照登
=======================
蘇醫師 早安
想問一個在蘇醫師版上都搜尋不到相關的問題
因為我和先生都是海洋性貧血 剛好又同是甲型
目前懷孕13週 要到17週抽羊水檢驗才知道寶寶結果
覺得在等待的過程真的很煎熬
因為也看著肚子一天比一天大
想著若是那1/4的重症 那就要引產了 想到都傷心
醫師有遇過這樣的孕婦嗎?
雖然知道目前好像什麼都幫不上寶寶
但就是一股無助感
有時候都不知道這樣懷孕是否很自私
因為都在賭的感覺 對寶寶也很不好
這樣以後是否都要做試管來避免掉那1/4重症了呢?
謝謝蘇醫師耐心看完..
=======================
好的
今天來回答專業問題
關於隱性遺傳疾病
記得之前有跟大家聊過(其實我自己也忘了有沒有如果沒有我以後再說)
遺傳疾病模式大概可以分成顯性,隱性,跟性聯遺傳
其中隱性遺傳疾病大概不容易發現有家族史
簡單說就是
如果父母親兩位都是同一種疾病的帶因
因為你只是帶因
你不會發病所以你也不會知道你帶因
當你生兒育女的時候每一胎就有¼的機會會有重症的可能
至於重症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那就得要看那個疾病的狀況了
說實話有點複雜耶
為了把事情簡單化跟通俗化
我決定了
之後來寫一系列的文章好了
因為你不必期望我用一篇文章就可以把你教懂
你知道我學了一輩子嗎
但不能逼我喔
畢竟每天意想不到的奇怪問題實在太多我有太多的牽絆
今天
就先來個快問快答好了
之後再針對各點來分別說明嘍
大家也可以先測試一下你對遺傳疾病的了解有多少喔
就當作是個熱身賽好了
如果有任何的問題也可以在下面提出來我之後再來統一寫文章回答
快問快答時間
👉我沒有家族史就不會有特殊的遺傳疾病嗎?
🗣不是
👉寶寶得到某種遺傳疾病的機率有多高?
🗣要看這種疾病的遺傳模式
一般來說隱性遺傳疾病是¼
顯性遺傳疾病是½
👉遺傳疾病的機率跟男生女生有關係嗎
🗣要看遺傳模式是哪一種
👉我做了大家都知道的羊膜穿刺就可以避免這些疾病嗎?
🗣並不是
大家熟悉的羊膜穿刺其實只是一種拿到胎兒細胞的手段
一般只是做染色體檢查
即便你做了基因晶片最主要也是在偵測微缺失疾病不是單一基因疾病
基因遺傳疾病的檢查並無法透過染色體檢查得知
👉如果我知道我家有人有某種特殊的遺傳疾病我的寶寶有機會得到嗎?
🗣有的會有的不會
這必須透過家族的分析經由專業的醫師來幫你判斷
👉如果我已經知道我們已經有某種特定的遺傳疾病可以幫寶寶做產前診斷嗎?
🗣如果已經知道基因的突變序列
你可以16週做羊膜穿刺
或是
10週做絨毛取樣(但已經很少醫師會做了不過我會)
或是
現在可以更早配合生殖科技做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這個我專門)
👉我該如何得知我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的遺傳疾病帶因?
🗣我們現在有帶因篩檢
你可以選擇檢查其中某一種也可以一次檢查好幾百種
慧智帶因篩檢 SOFIVA Carrier Scan v1.0 / v2.0 / v3.0
https://www.sofivagenomics.com.tw/zh-tw/Product/1/2/item/70
各位同學先複習一下好了👇👇👇
關於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
https://drsu.blog/category/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
我希望下次可以很快回來找你
https://drsu.blog/2019/03/17/super190317/
今天來聊聊近親結婚和隱性遺傳疾病篩檢
https://drsu.blog/2019/04/24/super090423/
關於基因診斷的小細節大不同
https://drsu.blog/2021/01/11/super210111-2/
關於SMA 脊髓肌肉萎縮症
https://drsu.blog/2018/09/17/super180917/
破風
https://drsu.blog/2018/05/28/super180528/
擺脫隱性遺傳疾病夢靨
https://drsu.blog/2016/06/30/super-201606/
『親子天下』擺脫隱性遺傳疾病夢魘-親子天下Baby14期
https://drsu.blog/2016/06/30/super-201606/
再來聊聊同姓真的不適合結婚嗎?
https://drsu.blog/2020/01/15/super200115/
救命寶寶
https://drsu.blog/2019/09/23/super190922/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Com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浩然教授 #漸凍人 #小腦萎縮症 小腦萎縮症是遺傳疾病,主要由遺傳基因突變引致的。如果一個人有顯性小腦萎縮症的基因,他的下一代就有50%的機會患上小腦萎縮症。利用基因測試技術,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帶有顯性小腦萎縮症基因。...
顯性遺傳疾病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要能找到治療方式,任何人都可切割我的肉體!」台大醫師謝松蒼:「他是人間菩薩」
「我要捐出這即將成空的破骨爛肉…,只要有助後人找到疾病的治療方式,任何地球人甚至太陽系的外星人,都可以切割我的肉體。」這是台灣腦庫首位大腦捐贈者范武生前的遺言。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表示:「台灣腦庫2019底正式運作以來,包括范武先生在內,至今已收到3位大愛者的大腦捐贈,他們都是生前備受罕病類澱粉神經病變(FAP)及漸凍症(MND)折磨的病友;這對全台乃至於全球病友來說,他們不但是希望、天使,更是人間菩薩。」(資料來源:【註1】)
■為何落後國際60年的台灣腦庫勢在必行?
數萬年來,人類因擁有其他生物望塵莫的複雜大腦而獨占鰲頭,卻也深受許多只有人類才有的腦病所苦。從「失智」、「小腦萎縮」等功能性疾病,到「思覺失調」、「人格分裂」等精神疾病,其實都是大腦生病的結果。
為取得治癒腦病的鑰匙,1960年起先進國家陸續建置腦庫,至今已有逾150國有本土腦庫的建立。反觀台灣,雖多年前即有病友自願身後捐腦,卻因國家腦庫遲未建立而難以如願。
為此,民間團體自發性創立的「台灣腦庫」自2019底正式運作至今,也只收到3名大愛者的捐贈,以及23份身後捐腦同意書。(資料來源:【註2】)
■FAP屬顯性遺傳 范武兒女幸未遺傳變異基因
范武生前的主治醫師謝松蒼說,經過繁複的基因檢測,最後證實范武罹患的全球病友僅1萬人、國內約400人的罕見疾病類澱粉神經病變(FAP),但因確切病因至今不明,此病尚無有效治療方式,病友及家屬更是唯有分分秒秒在痛苦中煎熬。更無奈的是,FAP屬於顯性遺傳疾病,即只要父或母之中1人帶因,每胎子女都有約2分之1遺傳帶因的機率。
同樣也是FAP的病友,台灣腦庫第3位大愛捐贈者吳先生(家屬保留姓名)往生之前,最掛心的不是個人的生死,而是一雙兒女是否因為自己遺傳了帶病的基因。當吳先生從醫師口中得到證實,他的孩子與首位大腦捐贈者范武的兒女,同樣都未遺傳到變異基因時,當場就激動的喜極而泣,天下父母心,令人動容。
■「生命傳承是喜悅,不該是悲劇的延伸!」
扮演照顧者50年,人稱「企鵝媽媽」小腦萎縮病友協會創會會長朱穗萍所說:「生命傳承是喜悅,不該是悲劇的延伸!」話雖如此,若FAP、小腦萎縮症、漸凍症,乃至隨著高齡社會而來遽增的失智症人口,若醫學遲遲無法透過更具體的病理解剖獲得突破,不能找出確切的病因及治療方式,又如何阻止病變基因一代傳一代的悲劇呢?
朱穗萍說:「我們家9個人中有就7個人是小腦萎縮症病友,所以,我今年70多歲了,人生中卻有超過50年都在扮演照顧者的角色,那種既酸又苦的滋味,真的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 (資料來源:【註1】)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
對疾病的防治而言,正確的診斷是首要的工作,有了正確的診斷,醫師才能給予患者適切的處置與治療。在政府公告的205種罕見疾病當中,許多的症狀是以神經學的表現為主。然而,神經學的診斷除了依據患者表現的行為、感官或認知功能進行檢測之外,時常需要病理解剖的結果,確認診斷。
病理解剖可以提供醫師除了身體評估功能檢測結果之外的診斷證據,進而提升對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此外,透過病理組織切片還可能可以找出疾病病變的機制,有助日後疾病的治療發展。
目前全球各地已經有超過150個腦組織庫,收集各年齡、性別與狀況的腦與相關組織以及體液,其中有許多可做為我們師法的對象。然而可惜的是,在目前眾多這些資料庫中,沒有關於台灣人的相關資料。
在當代精準醫學的洪流之中,族群基因與疾病面貌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因此我們強力主張:建立台灣腦庫對疾病的診斷,甚至疾病的治療異常重要。(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臺灣腦庫)】:https://bit.ly/2ZyOq4w)
■如何加入腦庫計劃
採集之腦神經組織除了來自病友,亦需要來自健康的捐贈者,因為病理診斷時,有健康與患病組織互相比對,才能釐清病灶
■腦庫計劃常見問題
Q1.:甚麼是腦庫?
Q2.:捐出的大腦會被如何處理?
Q3.:誰可以捐贈?
Q4.:我一定要有神經疾病才能捐腦嗎?
Q5.:捐贈之後,我有任何資料會被公開嗎?
Q6.:想成為捐贈者需要先登記嗎?
Q7.:我有同意器官捐贈的註記,是否能視為同意捐腦?
Q8.:捐腦之後是否能再捐身體?
Q9.:過世後多久之內還能捐腦嗎?
Q10.:捐贈者本人或家屬是需自費捐腦?
Q11.:捐腦能得到任何獎勵嗎?
Q12.:捐贈者辦喪禮時是否能瞻仰遺容?
Q13.:捐贈腦是否會影響喪禮舉辦?
➜相關解答,詳: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snerdtaiwan :https://bit.ly/32bF6FX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風傳媒 -「只要能找到治療方式,任何人都可切割我的肉體!」台大醫:他是人間菩薩:https://bit.ly/3bWZv4t
∎【註2】:
(Yahoo 新聞)(風傳媒)「往生者才能捐、捐了僅供研究,為何落後國際60年的台灣腦庫勢在必行?」:https://bit.ly/3hsuSoJ
➤➤照片
∎照片來源: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 :https://bit.ly/32bF6F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臺灣腦組織資源聯盟 #臺灣腦庫 #台灣腦庫 #謝松蒼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神經部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顯性遺傳疾病 在 洪千惠心理師-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大象共舞-即使跌倒也要帶著正念 (Dancing with Elephants)》試閱分享 #文末贈書活動
謝謝@一中心出版的邀請,很開心可以分享正念的書籍。在看這本書時,雖然內容淺顯易懂,卻讓我慢慢地閱讀,不時停下往回翻看。
(本書這裡買:https://reurl.cc/d0KWXq)
作者#Jarem Sawatsky是一位亨丁頓舞蹈症*的患者,從小因為家族基因有高風險患病機率,帶著恐懼、憤怒與不確定生活,中年基因檢測及後續確診後,試著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正念,讓生命即是正念的體現。他分享著自己是幸運的,在十六歲時就能運用正念冥想幫助自己,減少許多痛苦。像是他會一邊想像著自己的手在某一天會因為症狀顫抖不已,直到自己接受人生的這個可能性。「#我不再執著於自己沒有機會擁有的未來。透過冥想,我學會輕鬆看待工作,不要把自我認同與工作過度重疊,因為工作隨時可能結束。」
在看的過程中不時會感動泛淚,他用生命經驗在傳達著,#正念是極度的愛,把所害怕的事物當成工具與老師,#用愛來取代恐懼;#在每一個當下關注自己,#以開放的心胸,#把不同的當下串在一起。這多麼不容易呀!
我也好欣賞Jarem Sawatsky以幽默面對生命現狀,重新為自己的生命定義,而不再被動的受疾病定義。書中一段對話,是新朋友問到自己工作在做什麼時,不想說過去曾是位大學教授、現在是位失能人士,讓話題帶往憐憫、絕望感受,讓自己被貼上疾病標籤;他在一次經驗幽默的說自己曾中過樂透,金額是114萬美元(領了25年失能給付的總金額),雖然這不是個自己最滿意的說法,但轉化了一個只能受苦的感受。
Jarem Sawatsky在書中亦提及自己思想受到一行禪師的諸多影響,這也是我很有共感的!如果大家對於正念感到有興趣,也非常推薦可以看一行禪師*的書籍或影片,無關宗教,可以單純學習日常生活運用正念的精神與實踐方式。最後分享作者一段話語:「我想要享受生命,也希望身旁的人都能享受生命。因此我必須依據我當下的想法來處理這些問題。這給我一種解惑感,因為恐懼不復存在,才有探索與享受生命的空間與自由。#我們可以把心神浪費在抱怨自己命不如人,#但我手中的生命才是我唯一的人生。我不想浪費生命,也不想傷害身邊的人。#我還要好好活著,#好好去愛,#去歡笑。」
正念一詞風行的年代,很開心可以看到多一本傳達正念真諦的書上市,正念不只是一種注意力的訓練,也不是要我們學會放鬆或正向思考,正念就是帶著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回到當下,觀察自己、觀察實相,接納、允許、關愛。
文、圖/洪千惠心理師
*註:
「 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種家族顯性遺傳疾病,因第四對染色體內DNA(去氧核醣核酸)基質之CAG三核酸重複序列過度擴張,造成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運動,特別是影響到控制協調動作神經節。患者會有不自主動作,末期則會智能減退、身體僵硬。成年或典型患者會在30~40歲發病,極少數的少年型患者20歲以前會發病。較顯著病徵為:
1. 情緒異常,變得冷漠、易怒或憂鬱。
2. 手指、腿部、臉或軀幹出現不自主動作。
3. 智能衰減,判斷力、記憶、認知能力減退。
患者會有動作的不協調、平衡問題,甚至不良於行。一般說來,末期最常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為跌倒、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目前藥物可控制、減緩情緒或動作的問題,但無法治癒。患者語言失調時,重覆患者說的話,可以幫助其知道是否被了解。許多患者智能仍相當敏銳,應做語言治療增加患者溝通能力。讓患者在安全的環境中多走路、持續運動,其食用的食物需要切碎過濾,避免患者進食時因動作不協調而噎到。有家族病史者,宜接受遺傳諮商服務,以獲得正確的醫療資訊。因此疾病為晚發型疾病,故確認診斷之基因檢驗,需年滿18歲且經過心理諮商與遺傳諮詢後,方可進行。」
資料摘自: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https://reurl.cc/V6y1z5
*同步推薦一行禪師著作《正念的奇蹟》https://reurl.cc/7X6jL5
想抽《與大象共舞-即使跌倒也要帶著正念》這本書,請完成3項任務!
1️⃣在《洪千惠心理師-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臉書專頁按讚
2️⃣按讚並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3️⃣在本篇貼文留言分享一個觀察到自己當下的體驗吧!像是看見天空的色彩雲朵、品嚐到食物的色香味、想到的念頭、身體感受、心情感覺、做出的行動。
🕗8/9(日) 22:00抽出3名幸運得主贈送此書!
❤️地址限台澎金馬地區,由出版社寄出。
🧡8/9會在貼文回覆獲獎者~再請私訊提供姓名、收件地址、連絡電話。
💛隔日23:59前未回覆者就重新抽出幸運者喔!
💚本專頁保有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專頁,請體諒不另行通知。
顯性遺傳疾病 在 Comm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陳浩然教授 #漸凍人 #小腦萎縮症
小腦萎縮症是遺傳疾病,主要由遺傳基因突變引致的。如果一個人有顯性小腦萎縮症的基因,他的下一代就有50%的機會患上小腦萎縮症。利用基因測試技術,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帶有顯性小腦萎縮症基因。
顯性遺傳疾病 在 國一下生物2-4突變(3)-遺傳性疾病-體染色體基因異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一下生物2-4突變(3)- 遺傳 性 疾病 -體染色體基因異常. nemo biology classroom. nemo biology classroom. 4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顯性遺傳疾病 在 【Gene小教室】顯性VS.隱性遺傳疾病怎麼分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遺傳疾病也有分顯性與隱性嗎? 顯性遺傳疾病 的患者會有明顯的症狀出現(像是玻璃娃娃、神經纖維瘤症),即便另一半是正常人,也會有一半的機率生下重症的小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