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除了乖乖待在家,也將購買大餐或零食的錢捐助飢餓三十吧!幫助弱勢又能減肥,一舉多得😂😉😎
👉🏻 義購公益口罩「救援Ener橘」 https://www.shop8vd.com
👉🏻 響應Rescue Now!守護難民兒童手環 https://reurl.cc/83XVMd
#飢餓三十|#王子邱勝翊|#鼓鼓呂思緯
王子 邱勝翊
鼓鼓 呂思緯
喜鵲娛樂
世界展望會-台北總會
「飢餓的蘇丹意義」的推薦目錄:
飢餓的蘇丹意義 在 鼓鼓 呂思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由於我話很多也知道很多人看不完長長的文章,
我先倒敘把重要的放前面講,拜託了。
第一
我們先撇開這是一個善行先不要想的這麼嚴肅
第二
我也是一般大眾,在最普通的單親家庭長大,爸爸媽媽都是靠勞力賺錢養活家庭白手起家,我說這些完全不是要仇富製造對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苦就算他看起來不苦。
我只是想很誠實的!用最一般的觀點
跟大家分享~
「我的飢餓30」
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參與。
第三
不要有壓力,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只是同理心的養成。
-
飢餓30這次我們探訪的南蘇丹資源非常匱乏,
經過一個下午的連線,民以食為天,媽媽要先餵飽身體才有體力照顧孩子
,孩子也要有基本的糧食才能健康長大幫助社會。
所以我們的善款資源就是要用來提供糧食以及營養中心的健康檢測,
一個中心可以幫助方圓5公里左右的村落,是很多的!
以我自己來舉例,抱歉我也很常浪費糧食,肚子一餓就點一堆吃不完⋯
我也有不環保的時候,一直忘記帶水壺,
我跟大家一樣。
我都沒有做得很好也很常偷懶,所以我也沒有資格去說什麼大義。
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什麼 ?
培養一個小小的善念,一個念頭,保持同理心常常去感同身受,面對所有事都會有幫助的。
那麼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可以怎麼跟飢餓30做聯結?
舉例我今天心血來潮我想吃一波大餐 一手啤酒犒賞自己的辛勞,突然看到飢餓30的活動,
念頭一轉,我把慰勞自己的能量轉換成幫助更多人,今天就簡單吃,多出來的費用就把它專換成資源,飛過大海變成南蘇丹小嬰兒跟媽媽手上的糧食包,可能可以讓他們吃好幾餐,
這樣一想,我今天的滷肉飯也吃得心滿意足,需要幫助的人們也能維繫寶貴生命!
就這麼簡單,完全沒有壓力,是隨時都可以做到的事。
生日大餐、週年紀念日、其實都可以 想到就去做,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善念延伸。
好,我跟一般人一樣也會想,那為什麼我不幫助台灣的弱勢家庭和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就好?甚至像我會捐飼料等等,世界展望會也一直在照顧台灣弱勢家庭兒童請放心,而且善念是沒有界線的。
所以這些其實都是可以的~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善舉都是一個簡單的念頭。
我覺得善良也是自私的一種表現之一 ,表現善良會讓自我感覺良好,算是蠻健康的事吧。
所以我們就一起保持善良吧!
雖然不容易~因為我們都不是聖人,
我們是來自各種不同家庭有各種不同價值觀,獨一無二的個體。
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存在的價值。
今天我是飢餓30的代言人 我也會以身作則先求不浪費糧食(讓我想到藍隊的刀哥 君侖平常都會盡力把桌上食物吃光 ),然後把多出來的部分變成善款資源,分送到需要幫助的家庭。
想像一下一個人把一餐的資源分享出來,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的能量有多大 。
從今天開始跟我一起!
響應飢餓30 搶救最脆弱兒童!
-
首先要真的很感謝世界展望會的信任 讓我有這個機會可以參與第32屆飢餓30,
以及成為代言人,
這件事某個層面來說意義是很大的。
從學生時期就知道的活動,
經過了這麼多年在社會上的打拼奮鬥 以及藝人的生涯,終於機會擔任代言人為弱勢族群盡一點小小的心力,這也是我從沒想過卻出現在我眼前的好事。
做音樂也是想撫慰人心,因為自己也是被音樂照顧的人,
當你有一點點的力量可以用別的方式 照顧到更多人更必須努力去做!
這次另一位代言人王子也認識很久,相信跟一直都保持善良的他一定可以合作的很好!
盡力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
-
接下來是那天線上跟南蘇丹 營養中心Nutrition Center 連線 :
請當地的志工帶著我們了解 中心平常的工作內容、服務的對象、當地的狀況。
大概用了兩個半小時,其實不太夠,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飛過去當地雖然可惜,就算透過鏡頭也多少可以感受一些衝擊。
帶我們參觀的志工名字我不太會念,但我後來幫他取了綽號叫做come & catch 因為唸起來很像,感覺也很像能量很滿的志工朋友。
唸起來就像:來吧!我會盡力幫助你們!把手借我,我就會抓住你們!
志工也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這趟視訊訪問我的問題非常多,像是志工們都是從哪裡來的,一星期會來幾次等等的。
我是會不停發問的人,有機會還想要了解更多,畢竟代言人跟參與活動已經完全不同了。
南蘇丹因為長期戰亂很多難民會一直搬家、移動村落,
第一他們沒有乾淨的水源,現在疫情期間也不像我們可以隨時洗手,洗手這件事在他們生活中是奢侈的。
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媽媽會背著孩子到中心報到開始做營養檢測,最快速的方式是量臂圍,觀測營養不足的程度 來分配食糧,孩子都是五歲以下,嚴重一點的上臂圍比我們比一個ok的圈圈還細,其實蠻不ok。
還必須檢測瘧疾,很像快篩,
需要約莫五分鐘跟測量血糖很像,要拿針插一下手指,小朋友被插一下當然爆哭,哭完就繼續拿著手裡的糧食包開始吃,吃了一口吞下去又哭,然後停下來再吃一口再哭。
我後來有請世界展望會 分送各一包糧食給我和王子,我在想這個糧食口感和味道應該不一定很好,可能沒有味道小孩子才會一直哭,我真的不知道 。我無法以我所經歷過的生活去想像南蘇丹的小孩,我沒有這個對等的資格。
但我覺得我們必須體驗看看!
最後面有一個媽媽也跟我們分享他來中心幾週有被幫助到的部分,謝謝台灣的朋友,一樣的我也沒有對等的資格去喘側他的心境,但是眼神裡還是有無奈的,只不過那個無奈感覺是一種無限期的。
至少!至少!此刻他與孩子暫時不會被飢餓打倒,我也在鏡頭前謝謝他的勇氣,願意跟大家說謝謝他幫當地無數需要幫助的家庭發聲,我們會盡力宣傳,讓其他需要的人也可以跟他一樣受到幫助。
謝謝之後願意跟我一起努力的所有人!
今年一起努力吧!
晚安
https://linkin.bio/worldvisiontaiwan
飢餓的蘇丹意義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絕命大平台》:他人的地獄,與我何干?
.
圖文好讀版: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54192
.
「這世上有三種人:在頂端的、在底端的,還有注定沉淪的人......」
.
男子葛蘭簽了一紙合約,自願前往絕命坑待半年,離開後便能獲得一張合格證書。絕命坑是個垂直天井式的建築物,沒人知道絕命坑共有幾層,食物會從上層開始往下傳遞,越下層的人吃到食物的機會越少。為能活命,殺人食人時有所聞。絕命坑的「住客」每一個月會都更換一次住所,有些日子衣食無虞,有些日子飢餓難耐......
.
《絕命大平台》令人想起《末日列車》或《摩天樓》,關於階級差異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但它又不僅僅只是如此,影片最厲害的設計在於對人性的探討,每個月的樓層替換(階級的流動),究竟是讓人們變得更懂得體諒不同階層的人的辛苦與無奈,或是因為吃過虧受過苦,反而變得更加自私與殘暴?但它同時也在提問,到底是誰在分配樓層?是誰在掌管這一切?最高階層的人設計垂直管理中心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玩有趣,而是藉由不同樓層者的相互牽制與對立,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
.
「崔馬加西先生,你知道絕命坑是怎麼一回事嗎?」
「很明顯,重點是進食。有時候很簡單,有時候很困難,取決於你的位置,幸虧第48層很不錯。」
.
(#第48層)
.
電影開場,葛蘭在第48層醒來,他的室友崔馬加西跟他說:「#這個樓層最好。」不高不低,不至於吃太飽又不會餓到,可以自給自足。葛蘭一開始還對「吃他人剩下的食物」感到噁心與抗拒,但接受了「現狀」之後,他在這一層的時光便顯得自在而愉悅。
.
電影裡有位名叫光美的女子,她會搭乘食物平台前往不同樓層,想要找尋失蹤孩子的下落。當光美進入第49層,並被該樓層的兩名男子強行拉走(準備侵害光美),站在48層的葛蘭目睹一切,即便心慌與憤怒,卻沒有跳下樓幫助光美,說明位於中產階級的人,或許有意識到「社會結構不太對勁」,但畢竟沒有切身之痛,也就不會(不敢)想要做出重大的改變(例如分配更多食物給下層的人)。
.
(#第171層)
.
每個進入到絕命坑的人都可以帶一個隨身物件。崔馬加西帶了把「終極武士」(利刃),葛蘭帶了一本書《聰明絕頂的紳士唐吉軻德》(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小說)。物件說明了兩人性格的差異,崔馬加西相信並接受「弱肉強食」的命運/設定,所以他在絕命坑的日子,不會想對上層的人做出反抗,而是想盡辦法活下來,等待自己「脫坑」日子的到來。至於帶著書的葛蘭,既是點出葛蘭的不知人間疾苦,卻也暗示葛蘭與他的小說主角唐吉軻德一樣,帶有理想(浪漫)性格,在他人眼中或許是個瘋子,但卻可能對一成不變的生活(體制)做出改變。
.
「飢餓會把人逼瘋,吃人總比被吃好。」
.
一個月後,葛蘭被分配到第171層,當他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被崔馬加西給五花大綁起來,在絕命坑待過無數日子的崔馬加西知道食物平台大概分到百層左右就會被搶光,171層的人們該如何熬過這一個月?答案是:吃人肉。崔馬加西說他很喜歡葛蘭的陪伴,但為了活下去也只能慢慢地吃掉他。
.
「我們的友情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開始淡薄,然後彼此猜忌,最後引發衝突和罪行,我很清楚,因為我有經驗。」崔馬加西。
「你就是個該死的殺人兇手!」葛蘭。
「不,我只是很害怕,我也不想這麼做,我的小蝸牛。」
「我不是蝸牛。」
「對不起,把你當成一隻正在淨化雜質的蝸牛,對我來說比較容易。」
「你得對我的死負全責。」
「不,是上面的人逼我的,這應該怪罪在我之前的340個人。」
.
從48層一下子掉到171層的葛蘭,終於見識到「底層生活」的恐怖,而之前吃過虧的崔馬加西早已學會在困境中求生存,而且懂得把自己的罪孽合理化(這樣才不用受到良心的譴責),對崔馬加西來說,他的行徑或許可怕,但不能忘記他之所以會淪落到這個地步(綁人、殺人、吃人),不單是因為他很野蠻,還有前面171層的人們都太貪得無厭,沒有想過要幫助下層者,放任他們自生自滅,才迫使他出此下策。
.
(#第33層)
.
就在崔馬加西切下葛蘭的大腿肉時,搭乘食物平台的光美剛好抵達他們所在的樓層,光美意外救了葛蘭一命。葛蘭靠著吞食崔馬加西的身體順利活了下來,一個月後,他在第33層醒來。在那裡,他碰到了新的室友:伊美莉。
.
「這裏有幾層?」葛蘭。
「兩百層。」伊美莉。
「兩百層?食物根本不夠兩百層的人吃。」
「若每個人都只吃自己所需的量,食物就能抵達底端的樓層。」
「不,在這裡沒那麼簡單。」
「對,是不簡單,外面也一樣,但垂直中心遲早會發生某件事,某件能激起自發性團結的事情。」
「垂直中心?自發性團結?這是他們發明絕命坑的原因嗎?改變是不會自然發生的。」
「也許這就是你在這裡的原因。」
.
伊美莉曾是管理階層的一員,她想要證明人類可以被救贖,不斷跟下層的人宣導,希望每一樓層的人都可以做好食物分配,這樣後面樓層的人也就可以活下去。但底下居民當然不願乖乖聽話,他們不顧伊美莉的勸說,依然大吃特吃,想要充分享受自己身在高階層的好日子。
.
這像不像之前的「口罩、酒精、衛生紙」之亂?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只買自己夠用的份量,都懂得替下一個人留一條出路,照道理說物資應該會是人人都有得使用。但人類很容易對危機感到焦慮,進而出現私心:反正每個人都在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不如我們也來囤積貨物吧...
.
眼見伊美莉的勸說不被眾人接受,葛蘭對下樓層的人威脅說:「如果你們不懂分配,那麼我要把大便塗在食物上,讓你們每個人每天都吃大便作為懲罰!」要促使人類團結,就得在他們的腦袋中製造危機意識:「假如不合作就會危害到自己。」哈,好無奈喔,沒有人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幫助他者,而只是不希望自身成為被報復的對象,才開始聽命做事(我們面對氣候變遷也是類似的態度)。
.
然而,葛蘭的做法只能威脅到33層以下的人,33層以上的人依舊不為所動。這邊倒是可以用政治來作為解釋,如果有心要改變世界,身處底層的人,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或說影響範圍很小),但若能投身政治,獲取更高的權力(而且沒有被權力慾望沖昏頭),才有做出更大程度改變的可能性。
.
回看伊美莉這個角色,她在絕命坑(垂直自我管理中心)公司服務25年,自願進入絕命坑,想要改善絕命坑的體制。她剛跟葛蘭接觸時,葛蘭責罵管理階層無良,伊美莉反駁說她替對方工作25年,沒有葛蘭想像的那麼壞。但在度過一段時間後,伊美莉才改口說:「我為他們工作了25年,8年以來,我不斷把人送進這地獄,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因為我對這裡一無所知,我發誓我真的一無所知。」伊美莉是高層體制的一員,被洗腦,認定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問題,但真正在絕命坑走一遭,才發現這個場域如何把人給逼成了恐怖份子。伊美莉會讓我想起凱特溫絲蕾在《為愛朗讀》中飾演的角色,即便意識到自身的惡,但又在自我催眠與自我諒解的心態下,讓她得以在納粹底下繼續執行殺人任務。
.
(#第202層)
.
葛蘭從33層被換到第202層,伊美莉選擇自殺,把自己的肉身獻給了葛蘭。那是她的自我救贖,也是她對葛蘭的期望,希望這名帶著書來到絕命坑的男子,可以為這個人間地獄做些什麼。
.
(#第6層)
.
「我在第7層我有權利大吃大喝。上個月我在第114層差點餓死,那時候你們那些混蛋在哪?」
.
葛蘭從第202層回到第6層,我們已經熟知管理階層的「用心/算計」,不變的是最上層(控制一切),其他樓層會不斷變動,目的是要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紛爭。享受過高層優渥生活的住客,如果淪入底層,吃過苦受過難,當他們再次回到上層,內心想的或許不是如何讓掉到低層的人好好活下去,而是如何讓自己吃得更飽些,如何享受在高樓層的好日子。
.
「合作就有存活的機會。」
.
回看我們生活的社會,有多少人在發了財之後,真心回饋社會,幫助弱勢者?葛蘭在這個樓層認識了巴拉特,一個想要逃出絕命坑的男子。他跟巴拉特達成協議,決心改變絕命坑的運作方式,葛蘭對巴拉特說:「如果能讓最下層的人吃到東西,我們就有機會破壞這個運作機制。」他們攜手合作,搭乘食物平台一層一層往下去,強制分配食物份量,希望每個樓層的人都能吃到食物,如果碰到反抗者,便以暴力的方式捍衛自身的理念(共產制度的暴力面)。
.
葛蘭和巴拉特在某一樓層遇見一名智者,智者要他們以德服人,也告誡他們:「要怎麼讓上面的人知道我們成功了?給他們一個象徵,我們需要的是一道秀色可餐的美味料理,把一道珍饈原封不動地送回第0層,想像一下他們看到絕命坑把那樣一道料理送回去,會是什麼表情?他們便會明白你們的訊息。」一個象徵,一個上下一心攜手合作的成果。要讓管理階層明白不同階層的人民是有可能達成共識,有可能撼動固有僵化的體系。
.
兩人決定將奶酪給原封不動地送回最上層。
.
(#第333層)
.
葛蘭和巴拉特一路向下,途中遭遇許多的反抗,他們也一一撐了下來,只是絕命坑遠比他們想像的更深(暗示底層階級者的數量與困境遠超過人們的想像)。當他們下到333層,巴拉特和葛蘭已經傷痕累累,而在那一層他們遇見了光美的女兒,一個倖存者。
.
巴拉特和葛蘭此時要面臨一個抉擇,把奶酪送給飢腸轆轆的女孩,或是為了完成自身理想,決定犧牲女孩?看到這一幕我其實想到知名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事件,1993年蘇丹戰亂頻繁,且發生大飢荒,兩名攝影師看見一名飢餓的孩子在地上匍匐前進,身後有一隻禿鷹等著啃食孩子,攝影師為了取得一幅好作品,決定先拍照再來拯救孩子。這幅照片發表後引發震撼,讓全世界的人知道蘇丹的悲慘狀況,並贏得攝影大獎。然而攝影師受到大眾輿論的批評與攻擊,說他太過冷血無情,導致攝影師在獲獎數個月後自殺身亡的悲劇。人們從攝影師留下的遺書中,得知攝影師同樣有經濟困境...
.
「我覺得其實爸爸才是那個無力爬行的孩子,而整個世界則是那隻禿鷹。」攝影師的女兒。
.
人性的多面性,道德的難題,生命歷程對人的選擇的影響...《絕命大平台》的精彩,在於它透過不同樓層的起落,探討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樣貌,同時藉由光美的女兒,述說革命者的犧牲,以及未來希望的可能性。電影最後,光美取代了奶酪(人性大過物質的價值),一路高昇衝向平台的頂端,而第0層的人們看到這名女孩,這個革命(希望)的象徵,會不會做出改變?
.
你,會不會改變?
.
(#第0層)
.
《絕命大平台》中段有一個突兀的橋段,第0層的總管(管理員)發現奶酪中有一根頭髮,他因此大發雷霆,怒斥廚房工作人員的不用心。回到電影結尾,葛蘭想要把奶酪送回第0層,想要傳遞一個訊息。這時我們得去思考:女孩是否存在?電影裡,崔馬加西說光美在尋找孩子,伊美莉卻說光美是獨自一人進入絕命坑。究竟哪個人的說法才是正確?女孩是否存在?她會否是葛蘭意識彌留中所產生的幻想?如果女孩存在,那麼葛蘭讓女孩吃掉奶酪,訴說的是他在臨死之前,維繫住自己的人性。如果女孩不存在,那麼影片中段第0層的總管斥責奶酪裡的頭髮,才是電影的結尾,意即葛蘭等人所追求的意義(改變),並未發生,#上層的人根本不懂底層者的想法還以為奶酪被退回去只是因為食物不乾淨...
.
(#補充)
.
一,崔馬加西的口頭禪是「很明顯的」,那是個反諷,一切都很明顯,但沒有人願意去改變它,視而不見,姑息容忍,人人都是共犯。諷刺的是,正因為人人是共犯,反倒化解了人們使惡的罪惡感。
.
二,葛蘭自願進入絕命坑以換取合格證書,這是利出一孔的誘因,在裡頭待上半年,明白絕命坑的可怕,日後離開此地,必定會更珍惜外在的世界,也可能會想盡辦法遺忘掉「另一個」世界的恐怖(或不擇手段地不讓自己成為「底層階級」)。
.
三,「在高樓層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大吃,但是未來一片黯淡,很容易胡思亂想。」為何會有高樓層的人選擇自殺?或許是害怕日後會被換到低樓層,不想在這階級地獄中輪迴,失去生的勇氣。也或許是看清了人性的卑劣,不願同流合污。
.
四,崔馬加西和葛蘭在睡夢中被移動,他們從48層一下子降到171層。老經驗的崔馬加西趁葛蘭還未醒來先把對方綁了起來,準備吃葛蘭的肉撐過171層的日子。他先讓葛蘭餓上一星期才吃對方,表示要淨化葛蘭的肉體。諷刺的是,葛蘭進入絕命坑前,曾經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一道菜是法式蝸牛。當時的他當然不知道一個月後,自己會成為飢餓者眼中的蝸牛。吃人比吃蝸牛更殘忍嗎?我們不會在乎蝸牛的感受,因為我們不是蝸牛。同樣的,當我們成為弱勢者時,又如何能期待他人能體會我們的感受?
.
五,某方面來說,網路世界也像是垂直自我管理中心,每個人中間都隔著距離(我們看不到電腦彼端的人),他人奈何不了我們,我們也觸碰不到對方,所以網路上的人們很容易變得暴力與自私,隨意給人貼標籤、言語霸凌他人並貶低他人的存在價值...
.
六,越往下層人類的行為模式越殘忍與瘋狂,這說明了為何貧窮地區的暴力事件如此頻傳,出路有限,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只能以暴制暴來換取自我的生存空間。
.
七,如果所有人都一起搭平台下到最底層,然後又搭食物平台一起衝上最高層,結果會是如何?
.
八,葛蘭不是救世主,他比較是理念的傳遞者,把一個種子種下,冀望它能開花結果。
飢餓的蘇丹意義 在 《飢餓的蘇丹》 這張照片教懂我記者的意義,雖然 的推薦與評價
這張照片教懂我記者的意義,雖然,我不是(亦不會是)一位記者。 ... 1993年,一位在蘇丹拍攝內戰情況的記者Kevin Carter拍了一張照片,相中的蘇丹女童瘦骨嶙峋,在大地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