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形」的隋唐大運河,為何到後來被「拉直」成京杭大運河
歷史春秋網
作者:計白當黑
唐朝詩人皮日休留有「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的詩句,詩中的「此河」指的就是大運河。人們通常認為隋煬帝楊廣修建了現在依然發揮作用的大運河。
其實大運河分為隋唐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前者南北走向,兼顧東西,是「人字形」的,後者縱穿南北,橫臥東南,呈「一字形」,到底是什麼原因拉直了大運河呢?
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大業元年(605年)三月,隋煬帝組織上百萬民夫,開挖連通黃河和淮河的永濟渠,拉開了修建隋唐大運河的序幕。整條運河全長2700公里,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抵餘杭(今浙江杭州),地跨京、津、冀、魯、豫、皖、蘇、浙等8個省市,綴連黃河、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5大水系,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隋唐大運河縱貫華北平原、淮河平原、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是隋、唐、宋時期的重要經濟命脈,它以漕運為主兼及其它商品運輸,不僅節省了巨大的物流成本,還帶動了運河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時,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的交融,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
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對隋唐大運河實行局部修鑿,京杭大運河由此登上歷史舞台。儘管起止點相同,但它全長1797公里,途經京、津、冀、魯、皖、蘇等6個省市,主要水源由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組成的「南四湖」補充。與隋唐大運河相比,京杭大運河縮短了903公里。至今,它仍然是重要的航運水道,與長城、坎兒井並稱「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
政治重心偏移,隋唐大運河命運堪憂
隋唐大運河惠及隋、唐、宋三朝,輻射長安、洛陽、開封、杭州、揚州等世界級大城市,奠定了唐朝的開元盛世和宋朝的經濟繁榮。可以說,在隋唐大運河的滋養下,奠定了唐宋數百年的長治久安、豐衣足食。
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大都後,隋唐大運河愈發顯得不合時宜。當時的政治中心在大都,並非唐宋時期的中原腹地。隨著政治中心的東移,迫切需要江南輸送的錢糧物資。受到隋唐大運河走向的限制,物資經過多次水陸轉載才能到達目的地,運輸效率低下,增加物流成本。而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總量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隋唐大運河難以適應社會經濟交流的要求,必須進行升級改造,截彎取直。
中統三年(公元1262年),著名科學家郭守敬因「習水利,巧思絕人」,引起了忽必烈的重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監,成為當時興修水利的骨幹成員。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郭守敬受命考察河北、山東山川地形。經過考察,他提出了拉直隋唐大運河的初步方案,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上報朝廷。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身為都水監的郭守敬開始主持運河改道工程。在十年間,工程以江蘇清江為基點,在其南北兩南岸分別施工。清江北岸開挖「洛州河」和「會通河」,沿河的天然湖泊補充了巨額水量,船隻可直航天津,同時,開鑿大運河最北端的「通惠河」,運河從通州至大都積水潭,清江南岸鑿通邗溝和江南運河,抵達終點杭州。如此一來,京杭大運河初具雛形。清朝中期名臣朱軾稱讚郭守敬「所陳水利,言未盡從,然功烈赫赫」。
黃河水患頻發,隋唐大運河陣痛不止
從走勢來看,隋唐大運河分為「一撇一捺」兩部分。一撇是運河的下半部,自揚州始,運河向西北延伸,斜穿安徽,進入淮河流域,再經河南,接通黃河,到達洛陽。一捺是運河的上半部,運河從黃河轉向東北,流經河北,穿越海河,終至涿郡。
由於與黃河連接,給隋唐大運河帶來了不穩定因素。黃河中游穿行於黃土高原之間,河水中夾雜著大量泥沙,有「斗水七沙」之稱。據統計,黃河年輸沙量最多時達39.1億噸,年均輸沙量為16億噸。最高含沙量為920千克/m³,年均含沙量達37.8公斤/m³,因此,黃河是世界是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黃河裹脅大量泥沙,導致河道變窄、河床抬高、水利設施淤塞,形成地上河奇觀。出現洪水時,在巨大水量和泥沙的衝擊下,黃河下游堤壩極易發生潰堤,嚴重威脅兩岸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黃河在2540年中,有543年發生決溢事件,總共決溢達1590次。隋唐大運河受到黃河水患的影響,下半部絕大部分故道已經埋入地下,唯有考古發掘才能證明它的存在。
地緣政治變化,隋唐大運河難挽狂瀾
隋文帝楊堅實現了南北統一後,在江南地區推行諸多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造成當地門閥士族和關隴貴族之間的矛盾。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江南地區降而復叛,暴露出隋朝內部的裂痕和不穩定。
事實上,江南地區經濟發達,「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關中地區作為首都,是全國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隋煬帝通過隋唐大運河溝通南北,調動東南地區的錢糧,供養西北地區軍需消耗,雙方各取所需,達成戰略平衡,實現南北和諧共處。
隨著政治中心的東移,產生了新的地緣政治。南宋詩人辛棄疾曾坦言:「夫守江而喪淮,吳、陳、南唐之事可見也。」足見淮河流域對江南的重要性。明朝地理學家顧祖禹強調:「南直以江淮為險,而守江者莫如守淮」也就是說軍事上守江不如守淮。他還提出:「淮甸者國之唇,江南者國之齒。」由此確立了淮河和江南唇齒相依的戰略關係。
故此,將東西走向的隋唐大運河改建為南北走向的京杭大運河,無疑是一筆性價比極高的投資,不但可以利用高效的航運,進行戰略機動、兵員調配、物資供給等軍事行動,還能為南方提供軍事戰略屏障,使北方政治軍事重鎮和南方經濟重心有機結合,形成統一的整體。
不論隋唐大運河還是京杭大運河,是封建王朝保持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動脈,產生了特有而豐富的自然景色和人文資源。隋唐大運河被拉直,順應了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對時代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如果說隋唐大運河是弓臂,那麼京杭大運河就是弓弦,兩者合力,射出了中華民族偉大繁榮之箭。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糕點 #點心 #茶點 #豚皮餅 #酥黃獨 #古剌赤 #翠縷面 #帶骨鮑螺 #水粉湯圓
黃河洲物流 在 我要做股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紀經濟火車頭-中國
*一帶一路的覆蓋範圍
*佔全球三成經濟規模
*全球新的里程碑
*Premium:止賺?不止賺?達標後部署跟進!
(請參加Premium,每天都可觀看內容)
*“一帶一路”的覆蓋範圍
每次經濟衰退後,新科技會帶領新的需求出現。現時環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此時推出新的經濟發展概念,範圍之廣會否帶領歐亞進入新的經濟週期呢?一帶一路是中國近年提出的合作發展模式,迅速成為全球焦點,本週的博鰲論壇習近平總書記會發表講話,一帶一路的內容成為焦點。“一帶一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上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中國西部各大城市如重慶、青海等,另外還有中國東北方的俄羅斯和哈薩克等,而海上絲綢之路連接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和歐洲各國經濟合作。可見“一帶一路”接駁了歐亞的經濟體,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當中的成員也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澳洲等國家。由以上可見,這個概念包含了全球經濟合作模式和基本建設。
*佔三成世界經濟規模
根據中國經濟網顯示,一帶一路覆蓋人口達44億,佔全球63%、產生的經濟規模達21萬億美元、連接歐亞運輸的鐵路長達8.1萬公里,建設由絲路基金和亞投行共同承擔,代表歐亞共經濟共同建設。這次的發展對中國有更深遠的影響 - 西部大開發,從歷史和地理情況來看,國家經濟發展以東南沿海發展為先,中國更沿長江黃河一帶成為成為歷史以來的經濟發展區域。然而,中國不斷發展,以致地區性發展不平衡和資源分配不均,所以由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的出現。現時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概念,經濟發展可以由東部擴展至西部。雖然計劃規模龐大,實現時間較長,但計劃可以幫助中國內部建設和內需之餘,又可以為日後貿易增加效率,對中國未來發展和歐洲經濟發展同樣得到經濟效益。
*全球新的里程碑
習近平總總記會在本週的博鰲論壇演說,大家都期待有關一帶一路的具體內容。不乏熱門追捧的相信是一些內銀基建股,甚至一些港口股也會受惠,浩大的工程短期來說對多數板塊利好,長遠來說對貿易發展同樣受惠,故此一帶一路的概念對中國和全球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從概念來看,促成一路一帶的是物流發展,無論是陸地還是海上,通通需要建設增加物流效率,故此基建運輸板塊和建築材料應該會再炒一輪。
*Premium:止賺?不止賺?達標後部署跟進!
(請參加Premium,每天都可觀看內容)
撰文:施凌、黎權昌
對「施凌部署」有興趣朋友可以:
1) 亦可透過「施凌課室」、「茶敘」及「分享會」等活動施凌親身分享、交流及探討市況
2) 在這裡可以認識更多「施凌部署」的應用:
a) http://www.youtube.com/sylinghim (施凌教學)
b) 手機APP:「施凌部署」iOS/Android(即時notification)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shi-ling-bu-shu/id785210897…
c) Facebook我要做股神(留言發表)
d) 經濟日報全資出版:「負翁也能變富翁」、「施凌部署五十式」- 平民投資致勝解碼 」、「施凌部署進擊招式-平民投資升級解碼 」
e) http://www.sylinghim.com/education(「施凌部署」網站)
f) http://weibo.com/sylinghim(新浪微博「施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