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未來仍有夢想:在MIT 遇見一個12歲的孩子 歷經十八次手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個月左右訪問學者之行,我得到最大的啟示之一:美國如何看待教育的內容,特別重視人格的養成。
過去隔海看著川普,我們逐漸忘記美國社會最美好、最值得學習的一面,尤其如何教育及善待孩子。
在MIT的重鎮Media Lab當然聚集各方項尖人物。我第一天走進,發現一個才十二歲的小朋友,叫做Chille。他來自明尼蘇達州,多數時刻著裝NASA夏令營的服裝。
我初起以為他是一個智力發展特殊的小天才,之後Media Lab的City Science 主任Kent Larson 告訴我,這個孩子經歷許多次的手術,但他始終好奇,對未來充滿想像。事實上他隨時都可能走掉,沒有一個醫生認為他可以活超過二十歲。
Media Lab讓他可以每天來實驗室逛逛,參與課程,不是基於同情。同樣的,之前美國國際太空總署NASA接受他,也不是憐憫,他們都是是佩服他的勇氣,佩服他驚人的意志力。
Media Lab 希望由於Chille的加入,研究生或是教職人員不會因為計劃失敗,或是研究成果沒有得到稱許即陷入憂鬱挫折。一個人的生命態度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勇氣,和他的智力創意同等重要。
過去林書豪的室友曾經在《茜問》節目中談到為什麼哈佛大學各科系總會特別接受一至二位傑出運動員成為哈佛大學學子。校方希望藉由運動員的精神,告訴每一個哈佛學生,輸或贏,只是一時。每一個賽局都會歸零:上一局嬴了,不必也不可以傲氣,一切從頭開始。上一局輸了,不要氣餒,振作起來,你在那裡跌倒在那裡爬起來!而所謂人生,就是由不同及不斷的賽局舖陳的過程。它包含了事業、情感、家庭、健康。
在Media Lab我親眼看到多數人如何對待Chille。有一回我們一群人正在討論Slum Project ,包括來自南非、希臘、以色列、西班牙的科學家,結果City Science 的主任祕書Maggie走進來,很客氣地表示抱歉,然後説:這裡有一個Emergency.
什麼危機?Chille的手機壞了,他很沮喪。而我們討論組中的南非科學家被公認是手機天材,Apple店、各方人馬修不好的手機,他碰兩下,即OK。Maggie已經試圖關機,再開機,並且上網查詢如何處理,無效之後,才來請求支援。結果這位南非科學家,果然摸一摸,喬喬又拉拉,不到一分鐘,搞定。我注意到這個手機殻有點損傷,螢幕已經出現裂痕,而且可能是個有些過時的iPhone。但沒有一個人抱怨,為什麼我們要被一個小孩的破手機打斷討論,每個人都認為就該這麼做。
Chille有一回很沮喪😦,他急著和美國太空總署連缐,但始終失敗。最後幾位媒體實驗室的哥哥姐姐們,幫他連上了。另一端和他説話的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幾位準備登陸火星或是正在進行火星探測的太空人,他們煞有其事的和Chille整整開了四十分鐘的會議。Chille還告訴他們,在MIT他碰到一個可愛的大姊姊(Chille的措詞),她也想登陸火星,可是她身體有病,從小就有太空夢,而且年紀不小,你們可以和她說話嗎?
他指的就是我。結果我在Chille協助下,和這些太空人互相揮手,彼此致意。
其中一個太空人還提供Chille 一塊北卡老家的地,支持他在那裡某天圓夢,蓋一個火星主題樂園。
每一個人的態度都很自然,沒有誰流淚,也沒誰刻意看不起Chille。眾人皆欽佩他面對人生無望,卻仍積極向上的態度!
什麼叫天才?
那裡只是數據運算!那裡只是創意發明!
勇敢和善良,才是人最重要的本質。
離開波士頓的前一晚。我和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Daniela 及同學們吃涮涮鍋,特別邀請了Chille一起加入。Daniela 一看到Chille,穿著NASA Commander的衣服立即説:哇,這是那來的大人物?接著鼓勵他好好努力,未來也可以申請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為正式學生。
Chille直接回她:哇!但我可能活不了那麼久!而且我的醫療費用太高,我媽媽可能也快沒有錢了。
Chille説這些話時,臉色平靜,語氣如聊天,沒有流淚,而且還有一絲微笑。
他得了罕見疾病,難以想像他的心臟共開刀18次。
是的,18次大手術:一個才12歲的孩子。
我曾告訴他:我的肺也開刀,我們是鄰居Neighborhood ,而你是我的大老師,因為我只有一次開刀🔪經驗,我遠不如你!
説罷,彎腰,向他鞠一個西式臣禮。
他好開心,立即哈哈大笑。
冬天到了,Chille也必須離開Boston ,他的母親正在為Chille尋找下一個驚喜旅程。我們彼此道別的時候,Chille 知道我們此生再聚的機會不多,他抱著我說:Sisy , I will miss you. 有點傷感。
此外,Chille特別喜歡💕我家的丘吉爾。慧眼果然識英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寶博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賓:李婷婷 VRemix_x 資工少女】錄音時間2020.09.10 本集包含:「秘密的秘密、寫信給名人、申請名校心法」! 🔆李婷婷 Facebook:https://fb.com/lee.ting.ting.tina/ Instagram:https://instagr.am/tinaaaaa...
「mit media lab申請」的推薦目錄: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寶博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錄取] MIT Media Lab Biomechatronics Group - 看板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問題] 更*要怎麼進MIT, Harvard? - studyabroad - PTT旅遊 ...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情報] 一位MIT Media Lab學生的SOP - 看板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錄取] Berkeley CS, Ph.D. - studyabroad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逢甲建築系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情報] 一位MIT Media Lab學生的SOP - studyabroad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問題] 更*要怎麼進MIT, Harvard?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問題] 更*要怎麼進MIT, Harvard? - studyabroad - PTT生活 ... 的評價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麻省理工台灣學生共同研發以RFID檢測食安,讓貼紙變身頻譜儀
2019/03/06
原文刊登於MIT News,由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徐子旻翻譯投稿,徐子旻目前就讀 MIT 麻省理工電機工程博士班,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次要的興趣廣泛但是一點深度都沒有,包括戲劇、音樂、咖啡、調酒、滑板。
隔空不能取藥,但可以檢測食物化學成分!
麻省理工學院(MIT)Media Lab的台灣學生徐子旻與其就讀博士班的實驗室研究團隊開發的無線感測系統,利用量測無線射頻辨識(RFID)貼紙的反射訊號來判定食物的化學成分以及是否包含有害物質。
成本低廉的 RFID 貼紙早已受到業界大量採用,用來管理物流的利器。就連我們錢包中的悠遊卡應用的也是這種技術,才能不需要接觸刷卡,嗶一下就能夠進出站。eTag 更是使用了高頻率的信號,使得貼在車窗上的貼紙距離門閘數公尺的遠距離還能偵測成功。
如今,RFID 這個傳統的技術在研究人員手上,更多了判斷容器內容物的新功能!這套系統在辨別普通奶粉與三聚氰胺能達到 96% 準確率,分辨酒精 (乙醇) 及假酒 (甲醇) 更有 97% 準確度。此研究成果已在 2018 年發表在無線網路領域研討會,正在申請美國專利。
食安一直是台灣人非常擔心的事情,危機層出不窮,往往民眾也無法掌握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只有台灣,還記得 2008 年中國的毒奶粉事件嗎?不肖商人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塑膠原料三聚氰胺 (Melamine) ,造成五萬個嬰幼兒中毒。去年 (2018) 四月在印尼一樁酒精污染事件也使得近百位民眾喝下了以後身亡。而甲醇因其在工業廣泛使用,價格低廉,也變成假酒常用的添加物之一,飲用者失明也是常有的事。
徐子旻及與研究團隊所研發的系統 (如上示意圖) 名為 RFIQ,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外部信號發射機,發射無線射頻訊號到貼在容器外的 RFID 貼紙上,RFID 貼紙上面有晶片以及天線,可以被動的反射信號。貼紙反射信號同時會與容器中物質有電磁交互作用,而透過比對收集反射回來的訊號便可以知道容器內有什麼物質。
與一般化學方式檢定食物內容不同,此方法不需要接觸物體本身,甚至不需要打開容器就可以偵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容器上貼一張 RFID 貼紙。
這種貼紙優點是成本極低,一張只要台幣一元左右。貼紙上面的晶片跟天線在收到掃描信號的時候會啟動並反射獨特的序列,使得工廠能在貨物上面貼上 RFID 來追蹤每批貨物的流向。貼紙上面沒有任何電源,只是被動反射的這個特質,也使得其容易被環境影響。但正好就是這個跟環境「弱耦合」的特性,使得接收機收到的信號能夠告訴我們信號經過了什麼物體。
原本共振頻率 950 MHz 的貼紙,貼在了裝滿水容器上,因為水吸收了部分此波長的能量,馬上改變對 720 MHz 的頻率最有響應。隨著水裡面慢慢加入雜質,反射訊號的強度、相位都會慢慢變化到另一個頻譜。透過量測大量不同物質、不同濃度的頻譜,研究人員建立了機器學習的模型來判斷未知的溶液到底是什麼?這等於把一張張小小的、便宜的 RFID 貼紙變成了一個個頻譜儀。
雖然只是初期的研究,但這項研究成果隱含的意義可能很重大:我們可以用非化學性的方式來偵測污染的物體。未來家家戶戶在物聯網時代,可能都會有智慧冰箱能夠管理冰箱裡各種不同的品項,當食物含有有害成分,抑或是開始變質的時候,都可以提前知道,至少不用等到臭酸腐敗了,再用鼻子聞看看來折磨自己。
附圖:系統示意圖:左為無線訊號源,右為貼著 RFID 貼紙的容器。利用反射回來的訊號跟物體交互作用以後的改變,判斷容器內容物與成分。
資料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15744-food-safety-rfid-detection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麻省理工台灣學生共同研發以RFID檢測食安,讓貼紙變身頻譜儀
2019/03/06
原文刊登於MIT News,由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徐子旻翻譯投稿,徐子旻目前就讀 MIT 麻省理工電機工程博士班,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次要的興趣廣泛但是一點深度都沒有,包括戲劇、音樂、咖啡、調酒、滑板。
隔空不能取藥,但可以檢測食物化學成分!
麻省理工學院(MIT)Media Lab的台灣學生徐子旻與其就讀博士班的實驗室研究團隊開發的無線感測系統,利用量測無線射頻辨識(RFID)貼紙的反射訊號來判定食物的化學成分以及是否包含有害物質。
成本低廉的 RFID 貼紙早已受到業界大量採用,用來管理物流的利器。就連我們錢包中的悠遊卡應用的也是這種技術,才能不需要接觸刷卡,嗶一下就能夠進出站。eTag 更是使用了高頻率的信號,使得貼在車窗上的貼紙距離門閘數公尺的遠距離還能偵測成功。
如今,RFID 這個傳統的技術在研究人員手上,更多了判斷容器內容物的新功能!這套系統在辨別普通奶粉與三聚氰胺能達到 96% 準確率,分辨酒精 (乙醇) 及假酒 (甲醇) 更有 97% 準確度。此研究成果已在 2018 年發表在無線網路領域研討會,正在申請美國專利。
食安一直是台灣人非常擔心的事情,危機層出不窮,往往民眾也無法掌握吃下肚的到底是什麼。也不只有台灣,還記得 2008 年中國的毒奶粉事件嗎?不肖商人在嬰幼兒奶粉中添加塑膠原料三聚氰胺 (Melamine) ,造成五萬個嬰幼兒中毒。去年 (2018) 四月在印尼一樁酒精污染事件也使得近百位民眾喝下了以後身亡。而甲醇因其在工業廣泛使用,價格低廉,也變成假酒常用的添加物之一,飲用者失明也是常有的事。
徐子旻及與研究團隊所研發的系統 (如上示意圖) 名為 RFIQ,其原理是利用一個外部信號發射機,發射無線射頻訊號到貼在容器外的 RFID 貼紙上,RFID 貼紙上面有晶片以及天線,可以被動的反射信號。貼紙反射信號同時會與容器中物質有電磁交互作用,而透過比對收集反射回來的訊號便可以知道容器內有什麼物質。
與一般化學方式檢定食物內容不同,此方法不需要接觸物體本身,甚至不需要打開容器就可以偵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容器上貼一張 RFID 貼紙。
這種貼紙優點是成本極低,一張只要台幣一元左右。貼紙上面的晶片跟天線在收到掃描信號的時候會啟動並反射獨特的序列,使得工廠能在貨物上面貼上 RFID 來追蹤每批貨物的流向。貼紙上面沒有任何電源,只是被動反射的這個特質,也使得其容易被環境影響。但正好就是這個跟環境「弱耦合」的特性,使得接收機收到的信號能夠告訴我們信號經過了什麼物體。
原本共振頻率 950 MHz 的貼紙,貼在了裝滿水容器上,因為水吸收了部分此波長的能量,馬上改變對 720 MHz 的頻率最有響應。隨著水裡面慢慢加入雜質,反射訊號的強度、相位都會慢慢變化到另一個頻譜。透過量測大量不同物質、不同濃度的頻譜,研究人員建立了機器學習的模型來判斷未知的溶液到底是什麼?這等於把一張張小小的、便宜的 RFID 貼紙變成了一個個頻譜儀。
雖然只是初期的研究,但這項研究成果隱含的意義可能很重大:我們可以用非化學性的方式來偵測污染的物體。未來家家戶戶在物聯網時代,可能都會有智慧冰箱能夠管理冰箱裡各種不同的品項,當食物含有有害成分,抑或是開始變質的時候,都可以提前知道,至少不用等到臭酸腐敗了,再用鼻子聞看看來折磨自己。
附圖:系統示意圖:左為無線訊號源,右為貼著 RFID 貼紙的容器。利用反射回來的訊號跟物體交互作用以後的改變,判斷容器內容物與成分。
資料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15744-food-safety-rfid-detection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寶博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來賓:李婷婷 VRemix_x 資工少女】錄音時間2020.09.10
本集包含:「秘密的秘密、寫信給名人、申請名校心法」!
🔆李婷婷
Facebook:https://fb.com/lee.ting.ting.tina/
Instagram:https://instagr.am/tinaaaaalee/
YouTube: @VRemix_x 資工少女 李婷婷
📍番茄鐘工作法:專注20分鐘,5分鐘休息,每次以25分鐘為單位。
📍格柵效應、格柵數據
📍Oculus Quest
介紹:https://youtu.be/r4EPMxJiJRQ
官網:https://www.oculus.com/quest/?locale=zh_TW
📍VR遊戲:Beat Saber
⭐Blocto
文章:https://bit.ly/2YEmH1J
APP :https://bit.ly/3hxpT6S
- - - - - -- - - - - -
⭐葛如鈞(寶博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dAAAb
YouTube▶️https://youtube.com/c/dAAAb
- - - - - -- - - - - -
📣訂閱SoundOn
APP▶️http://www.soundon.fm/download
Facebook⏩https://reurl.cc/1QxXzQ
官網▶️https://www.soundon.fm
Instagram▶️ https://reurl.cc/XX6Z3j
- - - - - -- - - - - -
🎵片頭: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savvier Fame Inc by SAVVIER
🎵片尾:Music from https://icons8.com/music/author/nordgroove by NORDGROOVE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問題] 更*要怎麼進MIT, Harvard? - studyabroad - PTT旅遊 ...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更新-------- 原則上如果不特別轉領域的話,會再申請MIT BA, Harvard DS, ... 72 F 推windxx: 飛去Boston 找個MIT Media Lab 待著當RA 06/13 03:38. ... <看更多>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情報] 一位MIT Media Lab學生的SOP - 看板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抱歉標題好像有一點鐘子偉... 一位MIT Media Lab今年的新生跟大家分享了去年他申請時的SOP(SOO) 這篇文章是Media Lab官方帳號發的所以估計也是老師心目中理想的SOP ... ... <看更多>
mit media lab申請 在 [錄取] MIT Media Lab Biomechatronics Group - 看板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會是一篇很長的錄取心得文...主要是想要分享我一路以來的經驗與心得,給大家參考
這將是我在美國的第二個學位,我在2015年自CMU Robotics Institute 畢業
Program 是 MS in Robotic Systems Development
關於這個 program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我在IOH的分享(搜尋IOH CMU MRSD)
而我個人的 background 可以參考我的網站: https://robinhsieh.com/
我這次只有申請 MIT Media Lab 以及 CMU RI PhD,其中 RI 被拒絕。
MIT Media Lab 目前有27 個組,每個組都做非常不同的研究,有教育、神經科學、攝影
光學 都市計畫、表演藝術、社會研究、社群網路...等等。由於每個組都很不一樣,所以
在申請的時候是針對實驗室申請,不是先經由招生委員會篩選錄取後再選老師 而老師可以
直接決定要不要收人。只要申請上了就是全額獎學金,不過也是因為這樣,他們不直接收
博士生 所有人都要從碩士開始念,已經有其他學校碩士的人經過一年後可以在老師同意下
轉博士,這也是我之後的目標。
我錄取的生物機電組主要研究是仿生義肢、輔具、生物力學、肌肉骨骼系統以及神經科學
而我之後的指導老師是 Hugh Herr。
He is my hero.
Hugh Herr 年經時是一位運動員,是個攀岩好手,他對攀岩有極大的熱情,年紀輕輕就已
經有許多紀錄,頗負盛名。然而在他18歲那年冬天,他與好友在攀登華盛頓峰的時候遇到
暴風雪,在-29度的低溫中被困了三天,當他們被救下來時,他因為嚴重凍傷所以雙腿膝
蓋以下被截肢。然而,因為他實在太喜歡攀岩了,而他覺得當時的義肢都無法讓他重回山
嶺,於是在出院後他就開始幫他自己設計特製的義肢,這些義肢可以卡住岩縫,提升抓地
力,還可以讓他隨心所欲改變身高。所以在山難後數月,他就又開始攀岩,甚至還有了更
好的成績。但是這樣還不夠,他希望功能更強更好的義肢,他希望做出貢獻- 當初救出他
與朋友的搜救隊在途中遇到雪崩,其中一人因此不幸喪生,因此Hugh 覺得自己有很重大
的使命感。他從一個完全沒在念書,全部都拿D的高中生開始奮發向上,在唸完大學後先
後進入MIT 以及Harvard 完成碩士與博士,並在後來成為MIT 的教授。他的團隊設計的義
肢是世界上唯一有商品化的主動式義肢,由他創辦的公司BionX 負責商品化。
我周遭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個特別天才的人,我大學前幾年的成績奇差無比,不是「好煩
喔怎麼只有90分好爛喔,不過我都沒念拉呵呵」那種差,是,呃,真的很差。我被當了十
次,其中九科是系上必修。我是一個要有明確目標才會好好努力的人。因為樂高機器人的
關係,我很早就知道我喜歡機器人,不過那時候對大學科系沒甚麼概念,只知道反正盡力
考高分上台大就對了。好在台大生機系跟機器人也真的是蠻有關係的,所以也沒有選錯。
然而,我一開始對學校的東西真的是提不起興趣,也沒甚麼動力,更沒有出國念書
的打算,只要是我覺得無趣的科目我就完全放棄。那時候 CAVE教育團隊
(https://www.cavedu.com/) 草創,在團隊創辦人阿吉(我國中的社團老師)的邀請下我加
入了團隊 開始了不歸路(?)
雖然學校的課業幾乎完全沒有在顧,我的時間也沒有都浪費掉,在大一時就與阿吉合著了
第一本用類C語言控制樂高機器人的書,之後的幾年我幾乎是跑遍全台灣到處教樂高機器
人,從小學資優班、國中才藝班、高中老師培訓、兼職高中社團老師、四技科專研習、
全國高中師資培訓、企業贊助研習都有。我們的教學也從單純的樂高到 Arduino、
App Inventor...等等,也陸續寫了幾本入門書當作教學用途。當然學校的課業都沒顧是
一件很不負責任的事,不過這在我大三進系上405實驗室後開始有了轉變。在林達德教授以
及博班學長的帶領下,我開始找到學術上的興趣,也慢慢拾回課業的本分,從穿戴式步態
感測系統到外骨骼機器人,我開始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在大三寒假我在網路上看到了Hugh Herr的演講,是另一個重大的改變,這讓我下定決心
要出國念書,也決定要加入他的實驗室。我因此延畢一年,多做了一些研究,發表論文、
參加研討會,並去台大物理治療系修了很多課,像是生物力學、肌肉運動學、動作分析理
論、高等生物力學等等,修到有教授以為我是他們系上雙主修的學生,並也因此認識了很
多很棒的教授,得到了更多合作的機會。這讓我得到更多的自信,也累積了很好的作品集
雖然因為平均成績實在太爛連推甄生機所也上不了,我還是決定申請出國看看
當然對國外學校來講,成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量。我申請了CMU RI、Michigan ME、
MIT Media Lab,最後有幸錄取了CMU 機器人研究所。我的學位(MS in Robotic Systems
Development)是一個就業導向的學位,所以他們在選學生的時候非常重視實務經驗,對成
績相對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不會因為成績不好直接把人剔除(而且我的成績有呈現進步的
曲線)。
我們的program 資源很豐富,每個人都要做一個一年的小組專題。剛到CMU 時我本來想說
說不定可以換換方向,不一定要執著在義肢輔具或是人形機器人。沒想到題目清單中第一
個就是仿生膝蓋腳踝義肢,指導教授則是Hugh Herr 實驗室以前的postdoc 大帥哥
Hartmut Geyer,當下二話不說就選了。同時也非常幸運有三位非常好的隊友,在我們四
人合作無間下,最後順利完成了一個functional prototype。那年暑假也得到Hugh Herr
公司BionX Medical Technologies 的實習機會,我實習最大的目標,就是要跟老師碰上
一面並表明我想要跟他做研究。
然而,事情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容易。因為Hugh 是MIT 教授,平常都在演講跟做研究,只
有一個月會來公司開一次董事會,而且每次來都是非常忙碌。我在公司三個月第一個月只
有辦法看到他匆匆的背影,第二個月在我跟主管的要求下短暫碰了一下面握了個手,然後
他就在眾人擁簇下去測試公司新的義肢原型。第三個月,正值盛夏,公司辦了一個夏季沙
灘派對,我在派對上跟VP 說了我想跟老師做研究,VP 表示你就趁他來時直接把他抓住就
對了。於是在我離開前的最後幾個禮拜,第三次董事會,我趁他出來的跟VP 講話的時候
走到他們旁邊傻笑了三分鐘,好不容易他們講到一個段落,VP才幫我正式介紹給老師,並
讓我在會議結束後跟他在會議室面談...
「所以...你想來我實驗室?」
其實那時候我腦袋有點空白,筆電也沒帶,也沒印履歷,不過在過去三個月我幾乎每天都
在想見面要講甚麼,公司所有我找得到的技術文件跟影片我也幾乎都看過了,還趁公司清
垃圾的時候在主管同意下撿了超級多零件自己組了一隻Hugh Herr 的腳。所以還是有辦法
講一些東西,他還跟我討論了一些我能做的計畫。事後主管說老師對我印像很好,覺得我
是個聰明的小朋友(smart kid),讓我心中充滿粉紅泡泡,後來在申請的過程中Hugh 有幫
我一下,且公司主管也幫我寫了超強的推薦信,讓我覺得自己一定穩上,因此馬上規劃畢
業後就直接先搬來波士頓工作,還跟公司說我只要做三個月,學校申請也只有申請MIT...
結果最後沒上。
收到拒絕信的時候我正在LA 往波士頓的飛機上,剛要起飛,整個難以動彈。立刻刷卡買
網路問老師問助理問學長問系辦。下飛機的時候下著雪,我因為從LA 來懶得穿厚外套整
個超冷,行李箱手把還斷掉...我一個人拖著超重行李在雪夜中行走,整個心灰意
冷。幾天後系辦回覆我,因為Hugh 今年特休(教授七年休一年),系上其實沒有分配名額
給他,所以他沒有收學生的名額(除非學生自己有full funding)。好在我工作的NuVu
Studio 願意收留我,讓我待久一點,所以我就決定再重新申請一次。
我工作的地方很有趣,在MIT 旁邊,是一個創新教育學校,這裡有設計師、藝術家、科學
家、建築師、音樂家。大部分都是MIT 的校友,有Media Lab 博士、協助撰寫NASA 火星
好奇號導航程式的科學家(我老闆)、葛萊美獎音樂人等等,我們團隊只有十來人,但是非
常多元,有敘利亞人、希臘人、台灣人、土耳其人、台裔、印度裔美國人等。我們教
國高中生設計以及創意思考,相對於技術,他們更重視學生如何思考,如何面對一個沒有
答案的問題,並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思考各種不同的可能性。我們有一半的學生是來自跟
我們合作的高中,一半則是獨立的學生,學生來這邊就是full time,並不是課後教育。
在這邊與各種藝術家以及設計師合作才讓我了解我過去的思考模式是多麼的僵化與貧乏。
一開始下班後我幾乎每天都跑去Media Lab,希望可以再找老師提醒他一下我是誰,不過
每次都撲空。最後在實驗室學長的通風報信(?)下,總算是趁老師meeting 時見到
他並小聊了一下。
放榜前幾個禮拜真的是非常緊張煎熬,因為老師實在是太忙了,很難聯絡到他,又在網路
上看到說有人跟他正式面試,讓我每天都睡不著,寫email 給他也都沒有回應。心中各種
揣測咬手帕捶心肝,好在最後結果是好的,應該就是他知道我是誰看過我的資料所以覺得
不用面試了(他最後收了三個學生)。
從決定要進他實驗室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年了,申請上學校其實真的不是甚麼重大的成就,
真正的挑戰之後才要開始。這個過程我在起點跟中間都自摔了好幾次,所以才特別曲折,
不過也讓我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一路上的失敗似乎也都沒甚麼了。
要感謝的人真的很多,我會慢慢私下感謝。當然最感謝的還是爸媽。沒有他們的各種支持
,我不會有任何機會。
認真生活, and be nice to others. 不管在哪裡都會左右逢源。
....然後不管做甚麼事都要記得 一定要有備案
===========================================================================
以下是 Hugh Herr 在 TED 的兩場演講 真的很值得一看!
TEDMED 2010: https://youtu.be/8AoRmlAZVTs
看過我的資料後有甚麼想要討論的可以來信: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6.30.118.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89897379.A.AA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