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蕾]
今天香港有宗小新聞,《蘋果日報》位於將軍澳的壹集團總部大樓,內有很多綠色植物,自公司停業後擔心沒人打理,有心人聯絡過負責人,安排周日免費公開派發。
如此新聞,令人想起蘋果日報接待大堂,除了有漂亮的室內植物,還有一個巨型鳥籠,內裡的各式雀鳥吱吱喳喳叫個不停。據說,壹集團停業,有人已經把鳥兒也安頓好。
信奉自由市場的黎老闆,還在大堂展示了三個經濟學者的頭像和說話:分別為殖民地時代前財政司郭伯偉、學者佛利文和海耶克的話。早年我到訪過,逐一細看金屬板鑲起的話,大概是說,政府干預市場越少越好,市場無形之手是最好的。後來我去美國芝加哥,特意也到訪芝大看看這些學者的主張。
在傳媒大堂養鳥竪像,實在是非一般傳媒老闆的作風。一位前輩記者記得,她年輕時在香港任英文傳媒,曾經採訪過一單奇怪的新聞。原來黎氏大宅裡養了一頭黑熊,後來被有關當局帶走這只受保護動物。
這些作風,令我想起被譽為美國最偉大電影《大國民》的主角Charles Foster Kane. 這套1941由Orson Welles拍攝的黑白電影,以美國報業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為藍本。
Kane自小窮困,被富翁收為養子後,收購一份紐約報紙,以大膽的手法做新聞,發達後與歌女再婚。被影射的美國傳媒大亨特別因為戲中描繪其愛情生活不滿,傳聞Hearst曾派人花錢購下底片準備銷毁,最終電影順利上影。多年以後,Hearst後人在大宅放映《大國民》,替這段歷史來個closure.
《大國民》其中一幕,寫Kane年少氣盛,進駐一間老牌報紙編輯室,他把自己藝術藏品搬來,連牀也搬進來。
原來的老報人表示側目,Kane反駁:「你們以前做新聞是運作12小時,我們的新聞是24小時運作。」Kane拿着別張報紙問為何我們的標題那麼小,別人的那麼大,老報人答,那個新聞根本不大,Kane答:「只要標題夠大,新聞就夠大。」還請「狗仔隊」到失踪婦人的家追問那位丈夫是否把妻子藏起來。
這種氣焰氣魄,小報做法,讓Kane的報紙迅即大賣。但Kane自命不只是個生意人,他出身寒微,永遠記得蟻民的苦況。夜深,他把氣油燈關掉,說出一句志氣話:「我要這份報紙,對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好比氣油對紐約那麼不可或缺。」
一張報紙,讓一個城市的人感到有所歸屬,也是蘋果日報於1995年創刊號,社論寫過的話。當年的社論題為〈《蘋果日報》:我們屬於香港〉,內文這樣寫:「我們要辦的是一份香港人的報紙。」
「不怕九七後情況有變嗎?我們怕。但我們不願意被恐懼所威嚇。我們更不願意被悲觀所蒙蔽。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因為我們是香港人!」
「我們深信,習慣了自由的香港人,對不合理的禁制,不公平的對待一定不會啞忍,因為天生下來香港人便對自由熱烈追求。」結語寫道:「我們將忠誠地去緊守工作崗位,老老實實地做個驕傲的香港人。」
說回《大國民》,此電影不只是說報業,其戲名「Citizen Kane」,說明的就是一位報人不只是一個普通人,而是象徵了美國精神的國民。他的善與惡,好與醜,完美與瑕疵,也就是說明美國精神的衝撞、破格、探索。
在漆黑的房間,燈光師讓Kane的臉落入完全暗黑的當中,新穎的打燈法,說明了Kane內心的不可理解。他用筆於紙上寫了幾句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我們的原則。大意是,要為人民發聲,讓他們不會被有錢人的聲音淹沒。Kane的兄弟調侃道,「你好像寫的是美國憲法?不要把人民掛在嘴邊,口口聲聲。」
但雄心壯志的Kane當然聽不入耳,他喚了印刷小子進來,「第四次改版。」令我想起蘋果日報打破了一般報紙印刷規範,過去廿六年,每個清晨,它是最早應市的報紙,凌晨二時於九龍旺角已經可買;新聞只要夠大,隨時加印特集號外也可以。
這一天,香港也有一單不大也不小的新聞。有一間政府官方運作的康文署圖書館,早前被發現「館長推介」一欄,擺放了多本關於黎智英的自傳,究竟是館長知道,還是被戲弄不得而知,但事又引起一陣騷動。作為一個傳奇人物,多年來出版過多本傳奇,有些是由本人授權,有些是別人撰寫的。
香港的出版業從來頗自由,禁書進出口的聖地。自國安法一出,今年七月中辦的香港書展,營運方說,若有人舉報書籍涉違國安法,會召警方處理。而亦有人發現,於官方在全港的圖書館搜索系統,黎智英的多本自傳已經消失了,或不准借閱。
黎智英的歷史,有那麼令人害怕嗎?他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香港人經歷過。那些年,大量人口為逃避政治運動,或追求更好生活,從中國內地逃難到港。在廣州,這段歷史叫「大逃港」。南中國的人民,抱着一只籃球或車呔,穿一條底褲,或爬山或游水,南來香港,尋找自由和生存的機會。
黎智英在廣州出生,父親很早來港,母親被抓往勞改,自小和輕微智障的姐姐及攣生妹妹一起求生,甚麼低下層的工作也做過,能夠有一口豬油撈飯吃已經很快樂。據說,今日黎氏能受得了香港監獄的狀況,部份原因,也因為出身寒微,捱得苦。
《大國民》始終是一套美國電影,說的是,發了達的Kane,無論多奢華的日子,也沒法滿足他,從政失敗,人民不愛他,他卻嘗試從一個失意歌女身上找真愛。然而Kane想操控歌女,兩人最後亦不歡而散,歌女離他而去。Kane在大屋Xanadu中孤獨終老,畢生追尋的是甚麼?
Kane在病榻上呢喃了幾次:「Rosebud」(玫瑰花蕾),一位記者於是展開偵查這名傳媒大亨死前的遺言究竟是指甚麼?是名是利?是兄弟情?是愛情?
電影最終幕,大堆官僚在點算Kane財產,在豪宅裡把已逝主人的藏品分類,值錢的放一邊準備變賣,不值錢的一概扔進火爐即場銷毁。其中一個木製雪橇玩具被指為「便宜貨」,被扔進火爐。
鏡頭大特寫雪橇的圖案,正是一朵人手畫的玫瑰花圖案。回帶電影開場,貧窮的Kane在冰天雪地的美國小鎮,被逼離開親生父母,到富翁家作養子,母子別離之前,少年Kane正在小屋門外的積雪上玩樂,伴着他離家的只有那只雪橇玩具。即使富甲天下,死前一刻,他還是想起自己那個寒微的家和父母。
我們的大國民,又有沒有他的玫瑰花蕾呢?黎智英坐囚前,不只一次接受訪問,說得哽咽,「香港的自由社會給了我這一切,為了回報這份自由,或許是時候我要為它付出。」“I came here with nothing, the freedom of this place has given me everything. Maybe it’s time I paid back for that freedom by fighting for it,” (法新社,2020)
12歲的黎,游水來香港後,由工廠散工做起,之後矢志要當老闆,開了製衣廠,佐丹奴曾是八十年代非常成功的成衣品牌,其推銷手法新穎,讓黎氏擁有強大資本,進軍傳媒業。
在傳媒業,由《壹週刊》到《蘋果日報》,他以優厚的薪酬招兵買馬,然而要忍受高壓工作環境也讓不少傳媒人又愛又恨。《壹週刊》聞名的「鋤書會」讓人聞風喪膽,公司競爭激烈,黎老闆炒人也手起刀落,如此管理風格和一般文人辦報相去甚遠。但香港曾經有一種精神,就是雅俗混雜,創意爆發,沒有界線的創新,也讓整個香港傳媒界風起雲湧。
在壹傳媒工作過的人,被該公司解僱過的,或會擁有深深的恨,但我也認識不少同業,對公司,對黎老闆,又恨又愛。尤其在香港如此風雨飄搖之日,黎氏本有機會脫身,但他卻一步一步走進牢獄。一位生意人,由擁抱自由市場,到擁抱自己相信的理念,不能自拔。
壹集團至今,有多位高級管理層及主筆以國安法被捕。公司資金被凍結,向員工出糧也有困難。有員工卻說,寧可自動辭職也不願被解僱,「不想公司蝕錢」。
黎老闆在囚車出入法院,原來追着囚車喊「老闆!加油!」的壹集團高層,現在自己身在囚車中,換成其他暫且獲保釋,或暫時安好的同事追着囚車大喊:「羅生,加油!張生,加油!」採訪法庭的《蘋果日報》記者,由寫抗爭者的故事,變成寫老闆的法庭新聞,變成寫上司成為被告的採訪筆記。
一位在《蘋果日報》打工的攝影記者說,在法庭第一排旁聽後,被公司派往「上山」去拍攝羅偉光總編被收押荔枝角收柙所的照片。由於那個山坡偏僻,要爬好一段路寄身樹叢以超長鏡才可以拍攝得到。「幸好你下囚車時沒有回頭,否則我應該會崩潰了。」平日在公司撞口碰面的上司,這一天,成為了照片新聞裡的主角。零距離的痛楚。
在香港,被關押的抗爭者,包括黎智英本人,在香港監獄有權訂閱一份報紙閱報,當中包括蘋果日報。這是牆外人們不明白的狀況。沒有了蘋果,就如切斷了關柙者對外資訊的一個重要選擇。很多記者或作家繼續寫實體報,也是抱着這種「文字可以進牆」的原因,奮力揮筆下去。總有一些東西,網絡不可取代。
說回我們的「大國民」,他沒有孤獨終老,因為他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黎老闆的妻子,在壹集團運作的最後一晚,受同事擁簇,在最後一份《蘋果日報》付印的時候,她獲員工們的深深擁抱。
或許,黎老闆也有他的「玫瑰花蕾」。據說,黎智英還未偷渡來港時,只有八、九歲的他,替別人在廣州車站開車門托行李,獲得小小打賞,有時是錢,有時是禮物,有時甚麼也沒有。
但他很記得,有人給了他一片巧克力:「我那時完全不知道香港是怎樣,但把巧克力放在口中,天下間有這麼美味的東西,來自一個地方叫香港,那時我便認定,香港就是天堂,我要去那個地方。」
(圖片來源:By RKO Radio Pictures, still photographer Alexander Kahle -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Volume XII, Number 12, January 1941 (front cover),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6766797)
「負責接待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應該什麼也找不到其實「櫃檯小姐」的英文就是"receptionist ... 的評價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Attending to Guests 接待外國客戶Part A」biz全應用速效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接待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EDU.TW、PTT.CC 的評價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接待英文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EDU.TW、PTT.CC 的評價
- 關於負責接待英文 在 [新聞] 侯友宜批中央要為疫情負責柯P意外順時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負責接待英文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年前,我應邀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去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二月天,日夜溫差極大,中午居然也有三十幾度的高溫,差點曬昏了。我問負責接待我的警官,現在冬天就這麼熱了,夏天怎麼辦?最高幾度?
「就攝氏40幾度吧!」攝氏40幾度?怎麼可能?我心裡浮現大大的問號。連續問了幾人,都是一樣的答案。
後來,我國駐杜拜的一位大學長跟我說,也只能40幾度,因為「溫度計最高就攝氏50度!」
原來如此。
去年Covid 19剛剛爆發時,我們對這個病毒充滿無知,但是因為在蔡英文就任總統後開始緊縮的兩岸關係,讓我們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禍得福,因為沒有太多陸客在台,立即封閉的兩岸往來,也因為17年前的SARS教訓,讓我們沒有太多懸念,每個人把口罩戴好,也服從指揮中心告訴我們的台灣真的很安全,不要普篩,也不必快篩。
但是這一年半以來,我們目睹世界其他角落死去又活來,卻很少關心注意他們是如何做到自救與重生。我們仍然很有信心:台灣是世界防疫的模範生,我們可以分享我們的經驗,可以就世界,就像陳時中2/26在立法院時大放厥辭: 「以現在的情況應該是說,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啦」
台灣目前高居世界第一的致死率,肇因於我們的惜篩如金,PCR篩檢量能太低,以致確診病例數太少。在創造出貽笑國際的回歸校正,我們的PCR篩檢數,從原有的一萬,五月初的一萬七、二萬,到六月的每日三萬,才能讓積壓的快篩通報案件逐漸消化殆盡。
台大公衛學院前院長詹長權說快篩是人權,不能當作控制疫情的權力,他認為對抗社區大流行,檢測和疫苗是兩大工具,可惜台灣一年來沒好好部署。
美國、韓國、英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都用快篩搭配快速的PCR檢測,成功撲滅社區傳染,德國近兩個月來,已經在小學實施自我快篩,小學生在老師的監督下每周篩檢兩次,大人們更是快篩加上疫苗,就能逐步解除管制開始恢復正常生活。這一個多星期來,我兩度建議陳時中要法規鬆綁,讓家用快篩劑盡快在台灣的超商藥妝店上架,陳時中部長顯然完全沒有時間去參考國外的經驗,仍然停留在快篩劑的失誤率有三成,會浪費醫療資源。其實所有使用過驗孕篩檢的女性、或血糖檢測的病友們一定會知道,快篩只是個warning, 當然與確診還有段距離。但是快篩+疫苗已經是絕大多數民意的歸向時,還需要惜篩如金,徒然讓我們的確診病例總數少到讓台灣的死亡率直衝世界第一嗎?
負責接待英文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臺北市宣布進入三級戒備一個星期,「防疫視同作戰」的感受非常深刻。
星期一晚上收到投訴,發現臺北市某防疫旅館,不僅同時收容快篩陽性和一般旅客,而且還繼續開放一般人訂房。
經營階層沒有告訴全體員工要接待快篩陽性入住,反而語焉不詳地說「特別的客人」,引起員工集體人心惶惶。
星期二一整天,都在忙著聯繫各方,不斷協調處理此案。
最後在觀傳局的配合努力之下,有顯著的改善。
星期三成功將所有一般旅客移出,要求飯店對員工召開說明會,還為飯店員工全體爭取到施打疫苗。
今天,爆發台北市立大學違背教育部疫情配套措施指引,把學生驅離宿舍,送回外縣市的問題。
雖然一樣投入心力關注處理,北市大還是堅持己見,堅持不改。
還有好多件事,一直在想辦法協調改善。雖然延會,卻比開會還忙。
其實,防疫工作就是這樣。
執政黨不是完美的,一直往前跑,一定會掉東掉西、有錯漏。
而我認為,在防疫作戰,在野監督的工作,就是跟在緊跟在後,撿東西、補漏洞、協防。
一年半以來,國民黨打著「監督」的旗號,一直把指揮中心當成騎在胯下的驢子,拉著韁繩,指東指西,不時鞭打、叫罵。
零確診就罵「蓋牌、沒有普篩都是假的,指揮官下台」;確診多了就罵「大爆發,指揮官下台」。
洽購疫苗就說罵「黑箱有弊案」;簽約就罵「數量不夠」;真的進口了就罵「爛疫苗、副作用多」;施打率低落就罵「過期疫苗沒人要」;疫情出現破口時自己偷偷去預約施打,接著再罵「疫苗進太少」。
當然,如果去年指揮中心就用比別人高很多的價格去搶購尚在研發中的歐美疫苗,一定會被罵「黑箱有弊案浪費錢」了。
總之「監督」了半天,不知道到底要做什麼,訴求結合起來好像無限迴圈,只知道最後都指向「指揮官下台」。
指揮中心對抗病毒,在野黨把攻擊指揮中心當病毒打,防疫能撐五百多天,真的是奇蹟。
坦白說,臺北市進三級只不過一星期,我所看到的大問題,就有好幾個。
而一年半以來的防疫整備,臺北市也不是每件事都做得到位。
如果用國民黨那套,每個問題都第一時間開記者會,火力全開砲打市府,北市府就算不被罵死、笑死,也被煩死。
但我沒有選擇攻擊台北市指揮中心。只要各單位願意改進,我都用協調的方式解決問題。
原因很簡單。
柯文哲在記者會說「要打柯文哲,等疫後再來」
其實,不管把名字換成陳時中、蔡英文、蘇貞昌,道理都是一樣的。
COVID-19對世界各國都是史無前例的挑戰,就算各黨派團結一心為國,都不一定能搞定。
更何況,執政黨在前面拚命打仗,在野黨在後方拚命打執政黨,這仗還要怎麼打呢?
以我的了解,許多地方政府的防疫措施,都有中央共同的討論和資源支持。
中央和地方應該是合作,而非較勁。地方首長更不需要用政治秀來突顯自己的個人魅力。
仗打完了,要算帳有很多時間可以算。
仗還在打,在野黨就認真補位、協防,把可能的漏洞都找出來,盡力補起來。
如果在野黨出一張嘴,拿不出解決方案,只會要政府父子騎驢,那不是監督,是來亂的。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我們共同要負責的對象,是人民。
認真付出,人民終究會給肯定。
負責接待英文 在 「Attending to Guests 接待外國客戶Part A」biz全應用速效學習 ... 的推薦與評價
: · 商务系列第五课:见客户Business English Lesson 5: Meeting Clients · Etalking 英語小教室– 超實用辦公室電話英語, 5步驟學會商務電話 英文 ft. @ ... ... <看更多>
負責接待英文 在 [新聞] 侯友宜批中央要為疫情負責柯P意外順時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新聞標題:侯友宜批中央要為疫情負責柯P意外順時中:表現及格、解封 ... 黃珊珊表示,昨天代表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北市民去台北榮總接待總統,也趁著 ... ... <看更多>
負責接待英文 在 應該什麼也找不到其實「櫃檯小姐」的英文就是"receptionist ... 的推薦與評價
「櫃檯小姐」的英文怎麼講呢? ... Gavin職場英文, profile picture ... 不管是「前台接待」、「接待員」、「櫃檯小姐」,只要是負責接待你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