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停課期間?幼兒園能不能強制幼教人員放無薪假?
簡單說:不行❌
因為停課期間,幼兒園退給家長的費用,僅有「餐費」及「交通費」等代辦費;屬於老師薪資的學費沒有退,怎麼可以讓老師停薪呢
而且,請雇主注意,#這是違法的!
勞動部在5/21正式公告:「雇主不得藉故要求教職員排定其他不論是否給薪之假別。」
意思就是:園方不能 #片面要求 幼教人員放無薪假!
教育部國教署亦同步5/21發函各級政府教育局,表示「幼兒園退還家長之費用,包括午餐、點心及交通費,學費及雜費無須退還」「此段停止到園期間,各園仍應支應教職員工薪資,#不得要求其請無薪假」
因此,幼兒園既然沒有退還學費及雜費,就不可以強制員工放無薪假,
如果您任職的教保服務機構有發生這樣的情形,請向于凱反應!
可以私訊粉專 or 致電林于凱服務處07-395-2550
#萬事找阿凱
#停課不停學
代辦費 意思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把善意留給有需要的人]
下面分享的這則原始PO文在這兩天已經被分享近50次,截圖上的資訊簡單來說,就是某人打著「只為熟人」做的藝文紓困經費申請的旗幟,上限10名,實際上要「對分」文化部給音樂家們的紓困金。
—
換言之,就是政府這次善意給音樂家們一個非常便捷的申請方式,快速簡單的審核機制,以便所有人能夠共體時艱度過這個難關;但卻被有心人士打算鑽漏洞,而且還是懂法律的相關人士惡意利用,想大撈一筆國難財。
從3/18藝文紓困方案啟動到今天尚未滿7天,自從澳洲音樂家確診事件後,所有的藝文活動瞬間被疫情攪亂的亂七八糟,取消的取消、延期的延期,我的演出到5月也被砍到只剩1場,學校授課費用本就不高,每週也只有一次一小時,生活已經陷入經濟困難。
好不容易盼到鄭麗君部長為我們爭取而來的「4億紓困經費」,當所有人都在蒐集因演出延期或停辦音樂會所需的紓困資料時,有人腦筋動得特別快,想用它來謀利、賺錢,而且很貪婪,想抽紓困下來的經費「50%」作為代辦手續費。
也就是說,如果個人申請上限6萬元,他一個人可以穩賺3萬,他要做的只是請音樂家「自行」截圖,「自行」找主辦方簽附件4的活動證明書,「自行」把整理好的資料寄給代辦人,代辦人幫你送件,如果代辦人辦理10個人的業務就可以穩穩「賺」至少15-30萬元不等的紓困金。
—
有人可能會覺得,反正有人代辦,收這個錢又有什麼關係?我不要給他弄就好啦!
如果今天只是1v1的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大可盡量做沒人有立場可以講什麼。但現今的問題是:
1.《心態 與 信用》
第一次的藝文紓困申請到4/10,倘若疫情持續延燒,還將會有第2次、第3次,先不說整個弄下來會「賺」多少錢、發多少財,然後呢?
—
請注意關鍵詞「第一次」和「賺錢」
- 「第一次」 因應疫情給藝文界的藝文團體及個人的紓困美意和方便性,因為真的生活有困難所以艱難的三讀通過,卻被有心人士鑽了方便之宜的美意而利用了之後,審核機制可能因此更嚴格;可能更多獨立音樂工作者因為接案時業主大多只用電話聯絡,沒有文字紀錄,更沒有合約保障,如果連“附件4”主辦單位也沒有心幫助音樂家們填寫,那麼音樂家們將會有60%以上的演出case非常有可能拿不到紓困金。
- 上一篇由 聽寫 L’Harmonie 統整出來的「音樂工作者因應疫情損失調查報告」顯示有87%的獨立音樂工作者,實際上並沒有正職,這當中僅僅只有34%的人有辦法找其他工作維持收入,有27%的音樂人並不知道在疫情結束前該怎麼做,有21%的人選擇借錢,僅僅只有14%的人選擇找政府補助。
—
請注意,「僅僅只有14%的人選擇政府輔助方案」,也就是現在的藝文紓困金。
為什麼只有14%?在無疫情的日常日子裡,小型藝文團體或個人通常都拿不到什麼贊助或補助,即便有,也要進行一堆行政文件的審核和充滿各種細項的核銷,申請者幾乎都要先墊所有費用,等到半年至一年後拿到補助金或幸運有一場完售的演出才能先回收一部份的開銷金額等等。
說回正題,真正需要紓困金的這14%獨立音樂工作者(在調查以外的比例還有更多),正為通過法案振奮人心之時,有個人決定鑽漏洞,到處在群組貼文和私賴相關業界人士打算以此賺取高額的佣金。
如果如他所願,下禮拜一此事真的發生,他用這樣的方式遞件了10位熟人的資料,音樂朋友們,想想看,值得驕傲?
我倒覺得,音樂人的信用會因為僥倖、怠惰(懶得搜集資料申請或辦理行政業務只守在琴房專心練琴,往往是很多古典音樂人的陋習)和小確幸的心態,而搞到信用破產。
2. 《紓困與賺錢(需要與貪婪)》
以我自己為例,從2020年開始原本每個月有2-4場演出,疫情延燒以來我只演了一場。現在剩下「有收入」的工作只剩珍貴的學校授課費用,萬幸在3/19之前回台避難的留學生們總算抵台,出國旅遊的也總算有心回來,雖然讓台灣暴增至100位病例,但已經導向至最小範圍的傷害承受了,非常感謝一線防疫人員與醫護的專業判斷和守護,目前我的學校主修課程暫時尚未受影響。
所以在此公開這兩個月的收入狀況,這樣大家會比較清楚我想表達的意思。
—
$575是音樂班授課費,$300是分部課授課費,音樂班主修課每週一次50分鐘,分部課隔週一次50分鐘,我有2個學校學生及2個分部班
575*4週*1小時*2學生 = 4600
300*2週*1小時*2班 = 1200
加上還願意來上私人課的寶貴學生,這就是目前我的月收入。
而且學校以學期結算,以去年的經驗,4-6月份才(有可能)會拿到一次性的下學期的薪水。
所以,我需要紓困,很需要。
—
個人紓困上限最多只到6萬,不能保證有辦法舉證的延期或取消的音樂會一定能夠獲得該有的補助,獨立音樂工作者做的事情遠超過可以舉證的事項,而下一次還會不會有、在什麼時候,能不能通關,都還是未知數。
而有人想用「紓困金」來「賺錢」,而非收取正當合理的「代辦費」來輔助有困難的音樂工作者代辦,這樣你知道差別在哪了嗎?兩者心態天壤之別,更可能使下一次的紓困無望、信用破產、遙遙無期。
3. 《權益》
文化部4億藝文紓困補助,足以均分給所有在疫情這段期間內沒有收入的藝文團體以及獨立音樂工作者,讓大家「足以安心討生活」、「繼續安排未來更優質的音樂會」、「持續創作與培育人才」。
請注意,是「4億」紓困金,並非這位抽一半佣金人士所說的「400億」,連基本經費多少錢都有誤,逗號從頭逗到尾,句子沒有起承轉合,國文老師要打屁股,波特王的撩妹語句都比他順理成章,你真的想給他抽3萬塊辦理這麼簡便的藝文紓困補助方案?
—
撇除這樣的少數案例,其實大多協會或單位都很願意協助音樂工作者辦理申請手續,手續費正當合理而且大多會有各自的懶人包以協助大家釐清所需的程序和資料。
然而,這次的紓困申請真的幾乎只要你截圖證明你真的受邀、受委託但很不幸的被疫情影響,和填一些自己就可以填的基本資料就可以遞件,為了自己的權益研究一下相關條件和各方或文化部出的懶人包,很多東西其實一目了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懂的就多問問,好好研究說話的技巧,找到對的人幫忙這是無論哪個行業都應該明白的生活技能。
連最知名的法國太陽馬戲團和紐約大都會交響樂團都紛紛裁減95%的員工,總計裁員將近5000名以進行紓困的程序,我也只是舉這兩個例子,音樂家們沒有了音樂會,還有多少人能繼續音樂?
台灣僅爭取到珍貴的4億藝文紓困金,政治鬥爭之下使得爭取紓困方案已經很難,還一直不斷的被質疑、被議員打壓,好不容易通過三讀上路,雖然僅僅只有4億,但你真的願意讓第一次的藝文紓困成為我們的最後一次嗎?
—
國家給你的善意,你不要是你的權益,若被有心人士佔據你的一半權利,未來後果是一個共業,所有人都得承擔。
你如果覺得不想申請可以不去申請,如果覺得存款足夠過日子、足夠養家糊口可以不去申請,如果覺得沒有紓困金也沒差的音樂工作者可以不去申請,但請你把紓困金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藝文紓困補助
#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守護好藝文產業的信用
#因為你的現在很有可能是你家孩子的未來夢想
#請以身作則
註:上面提到的4億經網友提供為後續振興經費,11億才是短期紓困補助,而2天前已增加到15億!
—
截圖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basspow/posts/3106977969346329
代辦費 意思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轉經轉山轉寺,談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西藏(四之二)
文:薯伯伯
我自己轉過的聖地不少,岡仁波齊、納木措(部份)、卡瓦格博、拉姆拉措,當然還有西藏大大小小的轉經道,不過自己走著時的感覺,總覺跟西藏信眾的想法有些差異。台灣導演李安在 2005 年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但其實西藏詩人及作家唯色早在 2002 年就寫過一句很類似的話:「當我和他們(來自藏區各地的朝拜者)都環繞著岡仁波欽轉圈,但他們心中的岡日(雪山)絕對比我心中的岡日更接近本質意義上的岡日。雖然從根本上說,其實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岡日,它和那真實的岡仁波欽形似而神各似。」(唯色這篇文章,後來收錄在 2004 年出版的《絳紅色的地圖》,然後迅速成了禁書)。
行走在路上的人,都有屬於自己宗教信仰或價值取態裡的聖山或聖湖,舉個例子,你到底把「轉」這件事,說成是朝聖、徒步或是有點浮跨的「登上」,各種用詞之間的分野,剛好就能看出不同人之間態度上的差異。
岡仁波齊轉山道全長 54 公里,西藏的朝拜者,包括一些老人家,晨早兩三時出發,晚上就能走完。但在我出發之前,唯色跟我說,當年她與活佛及政府官員同行,最後悔的,就是只花了一天就把整條轉山路段走完,沒法當中仔細感受。她千叮萬囑地跟我說,去轉山,不用趕,不必急,按著自己的步伐慢慢走就最有意義。這種「佛系」的建議本來就符合我的胃口,所以我便全盤接納。我分了三天行走,每天早上八九時起床,正值冬季,天還沒全亮,獨自一人走到下一個寺廟休息點,就當是一天的行程。
* * *
傳說岡仁波齊是須彌山,也就是苯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宇宙論中最高的神山,最高的意思是超世的心中高度,而非現世的物離測量。馬年是釋迦牟尼誕生之年,於是不少信徒就會趕在馬年轉經,因為馬年轉一圈,等如平時的十三轉。在金剛乘的佛教裡有所謂「方便法門」,不知道這種比起「倫敦金」更吸引的 1300% 投資回報,是不是也屬於方便法門之一種。據說鼎盛之時,馬年甚至會有三萬多人一起轉經,場面甚為壯觀。
不過我去轉的時候,剛好是猴年,轉經道上,人影稀疏。我冬天時去轉山,信眾本來就少,但整段路上,我看到不足三十名藏人信眾,少得離奇。倒不是猴年有何忌諱,只是轉山這項活動,對不少藏人卻有一層額外難度,就是辦不了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的邊防證,不同藏區的人想來,也是不敢亂來了。
至於我的邊防證如何辦理呢?很簡單,就是透過旅行社代辦,費用也不高。大多西藏人辦不了護照,這應該是人所皆知但很多人卻其實不知道或不關心的實況。每次我去外國旅遊,中國的朋友說:「真羨慕你們香港人的護照,去哪裡都不用簽證。」西藏的朋友卻會說:「真羨慕你們有護照。」
來到西藏才發覺,原來身為外地人的我,去外國較藏人方便,連在本屬藏人的土地上,外地人居然也較藏人有更多行動自由。有次我跟西藏的朋友經過布達拉宮廣場,忽然有遊客放了個三腳架拍攝,就不容許路人在前方經過。我的藏人朋友忍不住說:「怎麼我們西藏人,去外國不行,去阿里不行,現在連去布達拉宮前面也不行呢?」
~ 待續 ~
———
照片:在崗仁波齊的轉經道上,因為政策原因,遇到的朝拜者數目不多。拍攝日期為 2017 年 11 月 9 日。
———
原載於《虛詞》: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posts/489316378178763
———
#跟著薯伯去旅行 (當是廣告時間吧,但是由我帶團的)
在 9 月及 10 月,我還有兩個西藏遊的團隊,分別與輕背包及 GLO 合辦,兩團均已成團,有興趣的朋友,請看看相關日期及資料:
西藏珠峰輕GLO團
#已經成團 #GLO
日期:9 月 21 日 - 9 月 31 日
詳情:https://glotravel.hk/tibet-sep
行程重點:珠峰大本營
西藏阿里轉山(對體力有要求)
#已經成團 #輕背包
日期:10 月 13 日 - 10 月 27 日
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sherpas.hk/posts/2023559884625347
行程重點:珠峰大本營、神山崗仁波齊
———
感謝閱讀此文!
如果一篇文章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加印第二版,並且在香港各大書屋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a.200788675944…/220384461651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