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喜歡吃烤牛肉嗎? 🙋🏻♀️🙆♂️
最近熱衷烤箱料理,發現只要火候掌握得當,烤箱就能變出一道道美味懶人料理。
搭配牛排?絕大多數人一定喜歡搭紅酒(我也是)!不過,#要搭什麼紅酒?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吃烤牛排的原味多汁,僅稍微灑點海鹽,單純喜歡享受那肉香的話。
我會建議可以搭配一支:
果香細膩優雅、單寧絲滑、不酸澀,帶有一點木桶氣息,但不要太搶戲的紅酒。(我個人不太喜歡木桶味太堅硬的紅酒,感覺像在咬木頭 )。
空說無憑,我今天幫大家挑了一款,符合以上風格,並且來自一個神秘產區的紅酒:#西西里島Etna火山特級紅酒
#這支酒的獨特之處:最佳年分的不惑荖藤
釀這支酒的葡萄樹,除了是種在高海拔的西西里島「活火山」上,而且平均樹齡是,50-100歲!
你要想喔,葡萄樹跟人一樣~年紀越大、歷練越多、越有智慧,要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生存,肯定是練就了一番堅毅刻苦的性格,產量雖不多,但串串是精華。
#義大利的勃艮地美譽
義大利的品種太多太多了!如果想認識西西里火山產區Etna,在複雜多變的義大利品種中,只需先記住一個:Nerello Mascalese (記得要用很義式口音用ㄘㄟˋ作結)。
這是個被當地人許為:有著法國勃艮地Pinot Noir花香,與北義巴羅洛Nebbiolo架構的獨特品種,而Etna產區,更有著義大利的勃艮地美譽。
如果你想挑一支酒好好慰勞2020年辛苦的你,那麼試試這支吧。
🎉 Célia的12月限定選品:https://forms.gle/bxDruuEvbo1reJ4FA
歐對了,我的烤牛肉裡,除了有放ㄧ些馬鈴薯、大蒜、香草束一起烤之外,還有放去殼栗子,稍微水煮後丟進去一起烤。
讓栗子吸飽滿滿肉汁,烤道表皮酥脆裏頭鬆軟,搭配上這支西西里島Calderara Sottana 2016紅酒,我都要學義大利人親手指了!
今年聖誕節,就來一瓶好喝、好年份的西西里島火山特級園紅酒,然後搭配一盤懶人烤牛肉吧!(想想牛肉就算不小心烤乾了,有一瓶好酒,誰還會太在意呢?)
#自己的酒推坑自己
#宵夜文無誤 #品酒筆記在照片裡
p.s
這支酒來自該酒莊特級園,Vinous酒評更是高達96+,雖然平常並不特別看酒評家的分數,但開瓶實在覺得豪好喝,一查之下才發現他居然這麼高分。
2016年一直都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年份之一,現在開瓶就已經很好喝,放冰箱甚至能維持個4-5天,實力堅強~。
但我一個人一餐一瓶喝不完, 明天再來分享同一瓶酒我還能怎麼搭😋
🌰 Célia期間限定選品傳送門:https://forms.gle/bxDruuEvbo1reJ4FA
#tastewithcelia
#celia產地小餐桌
#與你分享更多有故事的好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
歐肯紅酒桶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台灣可以成為新的世界典範 / Taiwan could set a new norm for cocoa industry
「我們在產業界是革命者、創造者,#目標是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是掠奪。這又相對地體現出台灣的價值:#這裡是一個可可革命的實驗場域_可以造成很有力的典範轉移,以後有機會成為全球巧克力發展的模型。」在屏東 34 度的驕陽下, 福灣巧克力 Fu Wan Chocolate 的創辦人許華仁先生為我們親自介紹福灣的可可園,與可可果破殼取豆、發酵、曬豆、烘豆、研磨等一路到製成巧克力的一系列過程。
在巴黎,除了在甜點廚房裡天天都會用到之外,巧克力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所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產品都唾手可得,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巧克大大展(Salon du Chocolat)更是去到不想再去。然而,在一個人人說起巧克力都頭頭是道、宛如永恆戀人的國家裡,真正看過巧克力生長環境、看過可可樹開花、長出可可果的人屈指可數;知道可可農如何種植、收割、可可如何從色澤鮮艷的果實變成濃稠褐黑的巧克力的人,也極為少數。我還記得去年採訪 Maxime Frédéric 主廚,看見他辦公室裡貼著他和同事一起去拜訪巧克力產區的照片,心裡想著:「哇,不管這是在非洲還是中南美洲,都實在太遙遠了,不知道人生裡是否真有機會去一趟?」當時的我完全忘了 #自己的家鄉就種有可可,還擁有世界極為少數能 #從可可樹到巧克力(tree to bar),都在當地完成的品牌。
站在福灣的巧克力農莊裡,看著技工快速用手從剖開的可可果莢中取出可可豆,看到剪成小片的芭蕉葉、發酵室內排列整齊的發酵桶、曬豆室裡躺著大批做日光浴的豆子、溫控室裡藏著陳年的可可豆,鼻腔裡縈繞著溫暖甜蜜的發酵香氣,再想起可可從南美洲發源,經過千百年的旅行來到台灣,現在甚至的福灣發酵室內牆上,有個小小的神壇供奉著可可果實,除了讓人莞爾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展現,更感嘆這「眾神的食物」果然能超越時空、疆界與文化,征服全世界的味蕾。不過可可樹可以移植異地,歷史卻不需重複中南美洲與非洲可可產業發展的悲慘。
比任何人都有感於可可產業過去的血汗故事,華仁堅定自己要創造一個 #讓可可農也能和歐洲紅酒莊主一樣的有尊嚴的工作環境,「福灣以良好的價格向可可農收購果實、目前也幾乎是來者不拒地收豆,讓可可農有信心繼續種下去。」再加上 #台灣農民與加工業者幾乎傲視全球的高知識水準,「甚至農改場不教,農民們也會知道要用哪一種肥料、哪一種植株、土質如何調整。台灣的後端製作者從小飲食文化多元、對風味掌握度高,很敢嚐新」,這是台灣巧克力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中在國際比賽傲視群雄、甚至掠了可可來源國和傳統產地鋒芒之故。
可可的製程中每一步都極度勞力密集,台灣可可的產量少,更用高科技與技術小批量生產,控制發酵過程中的各種變因,也因此價格極為昂貴,無法和傳統歐美大廠商生產的精品巧克力相比,更不用提一般商業巧克力。「#台灣巧克力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高,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需要走『創造價值』這條路」,#以加值的方式向後端溝通、而非向前掠奪。ICA( 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世界巧克力大賽)大獎的認可,讓華仁更有信心能和消費者溝通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的價值。他非常肯定屏東縣政府爭取 ICA 來台辦理亞太區比賽,讓消費者重視可可產業、業者也有表現的舞台,但他更期許將來台灣能建立自己的系統、分類與有份量的比賽,在世界巧克力產業建立自己的話語權。
上回訪問 九日風主廚 Danny,談到「#台灣人熟悉的台灣味不見得也能有國際認同」的挑戰,華仁從另外一個角度積極且自信地回應:「就像我們去法國、義大利、南美洲吃東西,也不見得能吃得懂他們的料理,這是很自然的。料理本來就跟人的生活飲食文化、成長經驗有絕對的關連」。先定好目標,「看目標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到新奇、有趣,認識這個地方,還是要讓他/她感動、跟這個風味有記憶聯結,不同的目標可以可以做不同的事。假如我找到炭焙烏龍茶是法國人有記憶連結的風味,那我可以用炭焙烏龍茶為基底,做出讓他們感動的東西,這就是主廚必須要做的功課。」
當天下午,我們品嚐了十餘種由台灣可可做成的巧克力,除去各種有著豐富台灣印象的調味如柴燒黑糖、天皇咖啡、鹽花白胡椒、馬告、玫瑰荔枝、櫻花蝦等等不談,從 70% 台灣一號屏東、70% 台灣八號、70% 台灣九號、53% 台灣十號等原味巧克力濃郁、卻姿態各異的焦糖、堅果、牛奶、葡萄乾、果香等不同的向度中,我們品嚐到的不僅是這塊土地的淳厚、善良、豐富,還有自信。華仁說他把福灣正在做的事定義為「當代」:「我不是印象派、也不是野獸派;#我也不是台味或是亞洲味_而是當代。所以我可以很勇敢、很自信的說,經由這個土地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和養分,我做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是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會不需要苦苦掙扎於「定義」什麼是台灣味,只要能夠自信地做自己樂在其中的事,就能呈現這塊土地給我們的滋養,不僅能說「#我的甜點_我的巧克力說明我是誰」,還能更進一步,為世界帶來新的價值。
🔖 延伸閱讀: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https://tinyurl.com/ybbk9ymm
受到可可之神眷顧的台灣——來自屏東的福灣巧克力 Fu Wan Chocolate 勇奪世界冠軍:https://tinyurl.com/y9gqa8j8
「不設限 巧克力」專題:https://tinyurl.com/ydfwqqvh
前進巴黎、回歸初心-畬室主廚鄭畬軒的無盡修煉之旅(上):https://tinyurl.com/sr65479
2019 年巴黎巧克力大展:https://tinyurl.com/y63fo3u4
👉🏻👉🏻 更多台灣參訪相關影音,記得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3bsa73z
歐肯紅酒桶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山屋與你】
首先要問大家的是:臺灣的山屋對你來說,是登山活動中良好體驗的一環嗎?還是你寧願搭帳棚,也不想住在山屋裡面?山屋對你來說,只是過夜、搭伙的所在,還是能在山旅的美好回憶中佔有一席之地呢?
在美國的管理體制之中,這個被稱呼為「訪客體驗」,步道上的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風景、聲音、氣味、地形、行走、攀爬、設施等等,都是決定體驗的因素。
同理,山屋與營地也是體驗中決定性的一環,南湖溪山屋/中央尖溪山屋的鼠患、天池山莊的吉他晚會、嘉明湖避難山屋的景觀雅座、天空營地的絕景,通通都會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至於回憶是好還是不好,就因人而異了。
.
一位首次登山的人,可能會被蒼蠅漫天飛舞的糞坑嚇到以後不敢再來;一位身經百戰的老鳥,可能會因為不願意住進擁擠的山屋,而選擇露營或是無山屋的路線。這一切,都跟我們的體驗與期望有關。
我國的山屋被分為兩種不同類型:避難型山屋與服務型山屋。前者雖然確實有避難用途,實際上在假日時卻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一位難求;服務型山屋則可以想像是登山服務站,除了食宿之外還要發揮救護、教育、環保功能,降低山難發生機率之餘,還要透過集中管理來減輕對周遭環境的衝擊。
目前可稱為本土服務型山屋的範例有:排雲山莊、天池山莊、向陽山屋、嘉明湖避難山屋等,可以注意到都是位於最熱門的登山步道之上,因為越是可能有登山觀光客前來的地方,越是需要這類設施。但至於兩個類型的差異在法規上有沒有明確定義,就要打個問號了。
.
臺灣雖然防疫有成,但其他國家卻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比如說是日本。
還記得之前清明連假的時候,臺灣民眾大舉出遊,讓政府十分擔心會爆發大規模感染嗎?是的,由於山屋是個狹小、壅擠的環境,日本不少地方政府都在這非常時期下令,就算是能夠持續經營的山屋,也必須採取減額和縮短營業時間的措施,對於他們營收的影響非常巨大。
於是日本一著名老牌雜誌社「山與溪谷」於近期發起了一項計畫:「山小屋援助基金(Yamagoya Aid Fund)」,目的是在疫情期間幫助經營困難的民營山屋度過難關。截至5月27日為止,這個眾籌計畫吸引了4600人以上的贊助,募得4千多萬日幣(相當於台幣1千1百多萬),遠超過目標的3百萬日幣,能資助60間山小屋。
什麼?日本山友竟然會為了幫助山屋,一下子出這麼多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由於臺灣的服務型山屋模式只是粗具雛型,避難型山屋又是稱不上舒適的棲身之所,所以對於臺灣山友來說,確實是不容易理解的事情。
其實啊,日本的山屋和歐洲阿爾卑斯山區相似,營業期間大多都有人駐守並提供各種服務,住宿環境、餐點、販賣商品、廁所等基本設施皆有一定品質,某方面來說更像是「山旅館」。
只要有錢,供餐時間可以點餐,飯後買罐麒麟啤酒、當地的特產紅酒、限定紀念徽章都不成問題。雪季忘了帶裝備?部分山莊還提供租借技術裝備的服務。內急?廁所裡有免治馬桶配加熱坐墊,一旁還有專用拖鞋、芳香劑、衛生紙和垃圾桶,包準來者滿意。
.
但服務型山屋的功能還不只如此,由於訪客的安全和體驗品質會直接影響到營收,經營者還要負責維護步道(割草、清落石、搬倒木)、提供避難場所、充當救援前線基地、清運垃圾等等。所以對於日本山友來說,山屋不只是登山體驗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保障登山安全的關鍵角色。
如果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倒閉,日後誰來維護步道?誰來清理洗手間?山難發生時又該由誰在現場策應?支持者皆認為,山小屋的危機,就是登山活動的危機:支持山小屋,登山活動與文化才能繼續發展。
然而以上只是客觀因素,山小屋在日本山友心中的「情感價值」,才是募款成功的關鍵所在。情感是怎麼產生的呢?讓我們看看一些資助者的留言 (日文略譯,可能有點錯誤):
-----
「我在夏天是一位山屋僱員,冬天是一位登山者。我同時擁有兩面,但是這次我想從個人的角度讚許此事。我覺得山是人們見面和思考的地方,我們在一起彼此幫助、分享快樂 … 當我在山屋的時候,我想為登山者盡一份心力,如果我在相反的位置,我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人們不論在山屋或山區之中,都可以與彼此邂逅──我重視這種感覺,並希望能克服這場危機。」
──大和惠子 (《山和旅行》的插畫家)
.
「每當我感覺到新鮮的綠色植物氣息時,我對山的深情就從心底溢出。感謝所有山屋為保護和管理山域所做的不懈努力。我衷心支持那些因疫情災難而陷入困境的山屋,也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再見到擠滿山友的山屋。」
──香由美子(演員)
.
「我喜歡在山屋裡度過時間。無論是小屋外的開放空間,或陽光明媚的餐廳裡,是時候該喝點飲料與啤酒了吧,是時候在晚餐中和彼此相鄰的人談論山的事情了吧,是時候在休息室裡閱讀舊的登山雜誌了吧 … 我認為山屋除了『停留』之外,還有其他東西,山屋的存在將使我們的攀登更加豐富多彩、令人難忘。」
──西野善子(自由作家)
-----
至於臺灣的山屋能否催生這樣的情感,現階段的答案大家心裡有數,而且無論是民間共識、政府法規或自然環境上的挑戰都還很多,但日本的模式──乃至於歐洲阿爾卑斯山的模式,是我們未來考慮服務型山屋設計時的絕佳借鑑 (假設要認真做的話)。
當然這不是說日本的山屋模式一定適合我們,但一個山域的基礎設施可以如此受民眾喜愛,乃至於自掏腰包支持經營者度過難關,無論怎麼說,都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我自己在三個不同的日本山區住過這樣的山屋,所以完全能理解他們的心情。
如果有朝一日,我們也能在臺灣的某山屋掏錢買杯現泡拿鐵,信手翻閱不知多少年前的《台灣山岳》雜誌,舒適地與夥伴們談論著各種山的話題、有趣的岳界八卦,再一同遠眺遠山疊翠如含笑 … 那我們會不會願意捍衛這個體驗和環境呢?
肯定的,就跟他們一樣。
.
.
.
照片就決定選用日本的山屋餐點了,對於貪吃的我們來說,或許沒有東西能比食物更有說服力吧 😂😂
看起來太墮落?起碼經營者會自行清運垃圾下山,廚餘也不會被倒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等著動物來翻,這就是妥善管理能發揮的力量。
歐肯紅酒桶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老萊子,為了逗樂雙親,穿上彩衣,扮作小孩跳舞。戲綵娛親,有力又有心,於古於今都是一種幸福。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以前打冷講求快,他謂求求其其放鹽放糖去吃就算;現在打冷高級了,講求醬料和調味。磨豉醬、普寧豆醬他選最靚最高級的,蝦醬從大澳入貨,連豆瓣醬買貨回來也再加工;豆腐雞腳自家炸好或炆或滷,保證新鮮。
「我們做事,最緊要放一個心下去。」南哥說。這裏的滷水鵝注重濃郁肉味,藥材只是添香。大廚黃師傅透露,一煲滷汁歷史悠久,他03年從老闆手上接過來一直保養至今。凍魚鮮甜不柴,也是沿用傳統方法在魚水中慢慢浸熟。所謂「魚水」,即用浸過魚的水,加鹽加薑,魚就不會浸淡了。
炸蠔餅、蠔仔粥人人讚好。蠔肥量足,有的大似鵪鶉蛋;因着水域和品質,貨源經常改來改去。蠔仔粥鮮甜無比,靈魂在於湯底,用大地魚老雞豬骨螺片黃豆,熬足五小時出味來。
鹹雜仍是南哥親自調味,譬如生鹹菜,啤水兩小時,搓透撈糖,加入南薑粉、麻油添香;指甲大小的蜆仔肉工夫最多,女工逐粒逐粒揀,啤水啤到無沙無泥,南哥方入味,少有店家肯去做了。鹹雜或鮮香或爽脆,送一碗綿稠的潮州白粥,其味無窮,絕不比豐腴鬆香的鵝片遜色。
父親 大牌檔起家
70歲的南哥,四歲起就在檔口「掹人衫尾」幫父母招徠客人。話說父親魏林盛和平後由鄉下潮陽來港,最初給大牌檔運煤炭,又賣過經濟飯,1955年來到新填地街尾浴德池旁邊做起大牌檔,檔名「陵發」取「零舍發」諧音。最初兩枱八凳賣魚蛋粉麵;未幾在旁多開一檔「陵記」,開始打冷。
89年,陵發入鋪浴德池後面,多了「潮州白粥」四字,「冷字我們潮州話是人,打人打人比較粗俗,不如說食白粥,踏實些。」南哥解釋。05年,浴德池舊樓拆卸,搬到隔鄰三間自置地鋪。今天,陵發和陵記兩個字號依舊掛在店前,由他這個大哥和二弟魏鎮坤(Martin)、三弟魏鎮輝合力經營。
「阿爸在大牌檔賺了第一桶金就去了做物業投資,供樓供鋪。」Martin回憶。人稱「六叔」的父親,買下不少物業。「阿爸45歲已經退休,無做幾十年了,看着你們做。」南哥笑。當年在店,父親的角色是和事佬,夥計扭計、想不通,由他疏導勸解;店務全落在妻子和兒子們身上。
兒子 陸續回歸
73年,南哥和鄉里在父親佐敦道上兩個鋪位搞潮州菜館,間中返陵發幫手。為了子女升學,他87年移居加拿大,照樣做潮州菜。接着老二Martin 89年也移民去了,父親召回在匯豐做文職的老三來接力,舅仔負責廚房。
「媽媽那時是檔口的主力人物,洗切,整大腸,樣樣都是她做。阿爸只是深夜夥計收工去麵檔企三句鐘淥麵。」南哥說。96年,母親因腦瘤做手術,他返港陪伴,頂替母親在店幫手。幫着幫着,父親要求他留下來。一留,就到今天。
「阿媽最辛苦,永不退休。潮州女人又慳又勤力。」Martin也很疼惜母親,母親08年健康惡化,他回港侍奉在側。「我本擬阿媽百年歸老就返回加拿大,我老婆仔女全部在那邊。阿爸叫我留下,說:『阿媽走了,還有我你要照顧噃!』自小,阿爸都好疼惜我,我永遠不會逆他意思。」
事實上,父親心清目明,起居有家傭照顧,Martin還是回鋪了。「阿爸教我們做生意,今日生意好,明日生意不好,唔緊要,顧好出品,保持水準就得喇。」當年,他覺察有出品要改善,忍不住出手。從13歲起,他就在檔口幫父親,主力到街市入貨。回歸陵發後,他也負責早上收貨備料,在廚房幫廚,而最撚手的滷大腸至今仍親自炮製;傍晚開市他轉看樓面,做到凌晨才收工。
夜檔的艱難
雖說64年老字號,除了位處近70年歷史的舊樓,陵發鋪內完全不見殘舊痕迹,磁磚白牆異常光潔。「清潔那方面,阿輝夜晚就算夥計做完,他仍會再做兩三個鐘,夥計抹了他都用乾布捽過。」南哥很欣賞弟弟的勤快。
「用過的東西都爛掉了,現在最舊的是人,我自己都70了,兩個弟弟也六十幾。」南哥哈哈笑。當初,他帶領夥計做廚房,教會夥計就退出來。
每天傍晚,他五點半返鋪開檔,八點左右三弟阿輝回來接手開檔,他就跟樓面,在街上時站時坐,一眼關七。三兄弟各司其職,一埋位就無停手,整晚也沒交談一句。「三兄弟做事一定有摩擦,通常今日鬧完,明天就無事。也沒空去理,沒空去記,明天又開始了。」
這頭新填地街尾,也曾有過霓虹不夜天,陵發不乏江湖捧場客。「回歸前,六幾年七幾年那時代的人很複雜,有時他們打打殺殺,周圍『吹雞』去哪裏哪裏打架,通常有好多在這裏傾大佬指示去做事,他們辦完事回來吃,吃完就走,又不會托你水龍(走數),打架出去打。」南哥在新填地喊打聲中打長大,只記住人家的好。「我們做夜檔好辛苦的,大佬知道我們搵食艱難,也會叫細路仔不要來搞事。」
沙士一役,百業蕭條;自從深圳24小時通關,才是夜檔的真正難關,「跳舞場客、卡拉OK,那些人一班班來消夜,現在都無了。」以前陵發開到凌晨五點;現在兩點已沒甚麼客人,不得不打烊了。
為父 心事
「如果不是阿爸,這裏散了。」嚴肅的老三阿輝提起父親,開始有點笑容,「阿爸對我好好,我傷風感冒看醫生看不好,他就拿藥給我。」
當年兩個哥哥移民,阿輝臨危受命,除了煮、切,甚麼都做,「阿爸教我做人做生意都要老實,兄弟間不要計較。」過去整整30年,除了農曆新年店休6日和每月例假,他不曾放心走開一天,「做飲食要親力親為,我病假一日都無請過;62歲了,歐洲都沒去過。」
「舊老闆六叔日日在窗口同我們打招呼。他眼和耳仔都好好,只是腳行不到。」做了近20年樓面的阿鄭指一指對面大廈說。原來92歲的六叔就住在店鋪對面,雖然要爬一層樓梯才有升降機,也不肯搬走。Martin替他找了一部爬樓梯輪椅回來,圓他的心願。
「阿爸好和善,講理由。以前我在店鋪跟人吵,他就會拉開我去飲杯茶,傾偈緩和一下,回來我就不覺一回事了。」Martin指,父親從八十年代已不過問店鋪事,現在每日望鋪,只是一種懷念、關心。
「看着兒子在做生意,他從樓上望下來都很開心。所以我們有煩惱事都不敢跟他說,只說開心事給他聽。」南哥補充。陵發生意上軌道多年了,客人常回頭,就算市道淡靜,來打冷的仍然絡繹不絕。「現在不做好似好可惜,阿爸又在,他那麼開心,惟有維持下去啦!做得幾耐得幾耐。」南哥身體大不如前,最近才入過醫院;但老父的心,他明白。
Martin和阿輝不約而同希望多做幾年退休去,一個想返加拿大享受晚年;一個想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而三兄弟的子女都無人想接手,南哥了解:「以前十五六小時我們一樣捱,回家只是一張床,睡下去,起身就出來鋪頭了。有了錢好像沒了家庭,我不想他們翻版像我一樣。」從前多辛苦他也甘心,「就是想仔女多讀書,到外面找好工作。」
潮州人出名慳儉,「賣花姑娘插竹葉,好嘢、滷水鵝自己捨不得食,要賣出去的。就算鹹蛋一隻都只食半邊,有時花生送粥,自己都是食粗嘢。」南哥一生習慣,吃飯「求其要快」,每晚夥計吃甚麼他就吃甚麼。這夜,他為自己加餸一碗「魚凍」,「即是結凍的魚,汁好似啫喱膏。鯇魚用豬肉汁煮了,又甜又鮮。我由細到大最鍾意食。」
珍饈不及家常菜,最堪咀嚼的,還是親情滋味。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陵發潮州白粥
地址:太子新填地街625-627號地下
營業時間:從缺
電話:6440 7169
詳情: http://bit.ly/2Llve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