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只有益於生理健康,也有助於提升思考和記憶能力,甚至能夠減少失智症風險。即使是相當少量的運動,例如一週散步幾次,都能改變大腦功能,以期發揮更好的認知能力。
運動能夠減輕壓力對人體造成的負面生理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規律運動的人比較少生病。
光是每30分鐘左右起身動一動,不要長時間坐著,都能降低早死的風險。總之,講到運動,幾乎任何事都算數,只要開始動就對了。
取自《正向轉變》
***********************
最近剛好跟一位朋友談到散步,因為他以為我常要坐在電腦前面,寫文章或回留言,所以很少運動。我跟他說,我很少激烈運動,但是那種緩和的運動,像是散步,那是我的最愛—我在獨處的時候,常會走來走去。
尤其想不到要寫什麼,或者一下子卡住的時候,我就會起來走一走,有時候順手會做點事情。所以我是常常坐在電腦前,但不算久坐,我中間起來走動的頻率不低。
各位不管是辦公或者寫作,大概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就是起來走動之後,腦筋會轉得比較快,靈感會比較容易來,或者想不通的事,可能在活動的時候想通。
對家裡有使用3C過度的孩子來說,一下子要根除也許不易,但偶爾起來走動那是容易得多。
起來走動不需要多大的空間,我散步的時候,有時會閉上眼睛,調整呼吸,讓意識回到身體裡。所以走路的速度可以極慢,本來短短幾步的路程,可能走上一兩分鐘或更久。
我也喜歡快走,出門在外,也常會在安全無虞的時候,稍微閉一下眼睛,感受身體在快走時的變化。有時候心緒不寧,我會在腦中簡單喊「左、右、左、右、左、右」,左腳落地就喊左,右腳落地就喊右,紛飛的念頭就能慢慢清空。
我通常會充分感受腳掌落地的感覺,踏在不同高低材質的地板,感覺都不同。我跟不同朋友同行的時候,我發現我相對少踢到東西或跌倒,有時候腳的小指撞到東西真的很痛。
我在走路的時候,如果能量夠,我會再感受我的身體姿勢。我們常常因為打電腦或用手機,導致姿勢不正確,像是駝背或山羊肩。感受身體姿勢,就能慢慢調整它,姿勢對一個人的身心也會有影響。
我一向不是陽光男孩的形象,甚至有時看起來很累或病懨懨的樣子。可是我很愛運動,都是很緩和的,像公園裡的老人家的運動,所以不太有運動傷害。
我們常講身、心、靈,但「身」的部分,我們真的不太去注意。這兩天提到睡眠與運動,我都相當重視,那能長養我們內在的能量,讓我們更有力去突破困境。
祝福您,要活就要動,讓運動幫助我們生活!
***********************
好好散個步
【文/ 凱瑟琳・珊德森】
我們都已經知道,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有益。運動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的體重、強化肌肉和骨骼,並且能夠降低心跳速率和血壓。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夠減輕壓力對人體造成的負面生理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規律運動的人比較少生病。
但是,運動不只有益於生理健康,也有助於提升思考和記憶能力,甚至能夠減少失智症風險。即使是相當少量的運動,例如一週散步幾次,都能改變大腦功能,以期發揮更好的認知能力。
運動對心智敏銳度的好處,也表現在顯現失智症早期徵兆的人身上。有一項研究以被診斷出輕微認知障礙的年長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一週散步三次,每次一小時;另一組人每週參加營養與健康教學講座。在研究開始之前,這些參與者都沒有從事規律運動的習慣。六個月後,散步組的參與者血壓較低,而且令人好奇的是,認知測試的分數變得較好。
規律從事體能活動也有益精神健康。你曾有在心情不好時去運動,運動完心情變好的經驗嗎?運動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好,部分是因為我們在運動時,會把我們面臨的任何難題都先拋諸腦後。它讓我們因應生活的壓力事件,卻不會變得暴躁或不安。
運動也能帶來人體的生理變化,讓我們感覺更好。我們從事體能活動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這種能夠減輕痛感的化學物質,因此讓我們的感覺變好。
運動甚至有助於治療憂鬱症,至少某些例子顯示,效果和心理治療或抗憂鬱藥物一樣好。在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想檢驗運動能否幫助憂鬱者感覺較好。為了測試這項假設,他們找了156個重度憂鬱症成人患者(憂鬱程度已經會干擾日常生活),把他們分成三組:
• 第一組從事有氧運動(每週三堂課,每堂課45分鐘,共四個月)。他們沒有服用任何抗憂鬱症藥物。
• 第二組服用憂鬱症的緩解藥物(也長達四個月),但是不從事任何有氧運動。
• 第三組從事有氧運動,也接受藥物治療(一樣為期四個月)。
研究人員在這段期間檢查三組人員的憂鬱症程度是否有變化。他們發現,從事有氧運動的人,即使沒有憂鬱症緩解藥物的輔助,在長達四個月的期間,心情也有改善。事實上,三組人員顯現相同的改善速度。這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顯示中度費力的運動,在治療憂鬱症上,可能和藥物一樣有效。
雖然運動的好處顯而易見,要挪出時間運動,卻可能是一件難事。不過,改變你對運動的思維,可以幫助你開始規律運動,並且持之以恆。具體來說,不要著眼於運動改善心血管能力、維持健康體重、預防憂鬱等的長期益處;相反地,把焦點放在短期而立即的運動樂趣上。或許把上瑜伽課當成你在忙碌一天之後清空大腦、放鬆一下的時段。或許把和朋友一起散個步,當成聊聊彼此近況的好機會。在運動之後,或許你會睡得更好,第二天更覺得神清氣爽。以這種立即滿足為關注的焦點,運動更容易保持動力,因為你不必等那麼久才得到回報。
此外,不要為了在一天裡多擠出幾個小時、甚或多幾分鐘給運動課程而倍感壓力。從在行為上做點小變化開始,例如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把車停在離商店門口遠一點的地方。最近甚至有項研究發現,光是每30分鐘左右起身動一動,不要長時間坐著,都能降低早死的風險。總之,講到運動,幾乎任何事都算數,只要開始動就對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向轉變:365日快樂實踐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07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費力呼吸呼吸輔助肌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兒急回憶錄之致命的哮吼】
哮吼大多可以藉由給予吸入型腎上腺素輔以類固醇得到良好的治療成效,但曾經遇過讓我進退兩難致命的哮吼,最後靠著前所未有的治療手段讓孩子免於劫難,多年後回想起來仍然令我冷汗直流,當時,除了病情極度嚴重外,幾乎所有不利條件同時間發生,判斷稍有偏差,只能眼睜睜著一條生命在我眼前消逝,這段經歷是我極度不願回想的恐怖回憶。
那天是最忙的星期日,約下午兩點時,檢傷抱著一個一歲男童衝進兒科診療區,大叫說這個病人很喘,請我先看,我衝上前幫男童檢查,發現他面色泛黑、全身無力、呼吸不但喘而且費力,觀察胸廓的呼吸模式,呈現大幅度胸骨上凹陷和肋骨間凹陷,可怕的是吸氣時甚至整個胸骨都往內凹和下陷,聽診時呼吸聲微弱,似乎有喘鳴聲但聲音太小無法清楚分辨,血氧濃度只剩下約 70% 左右 (90% 以下即為缺氧),初步評估是呼吸衰竭合併缺氧狀態。
趕緊幫男童戴上氧氣面罩,即使氧流開到最大,血氧濃度最多上升到 80% 左右,無法回升到不缺氧狀態 90% 以上。我問站在一旁不知所錯的主要照顧者阿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說昨晚男童出現哮吼症狀,有帶到小兒急診室吸藥和打針,凌晨五點時男童症狀明顯改善,不會喘,聲音沙啞和狗吠咳嗽緩解,活力精神正常,經醫師診視後回家觀察。中午過後,阿嬤準備幫男童洗澡時,突然發現男童再度喘起來,而且越來越喘,一開始聲音沙啞,後來完全發不出聲音,她看到男童越來越痛苦、精神越來越差,趕緊將男童帶到急診室。
聽完病史描述,我診斷男童應該是嚴重哮吼發作,已經進展到呼吸衰竭,馬上請護理師給與ㄧ劑吸入型腎上腺素和肌肉注射類固醇,男童的血氧慢慢回升到 90% 附近,但呼吸依然急促且費力,胸凹到情形也沒有改善,還是處於呼吸衰竭的狀態,這時候馬上幫男童插入氣管內管和轉送加護病房是合理的急救處置,即使對自己的插管技術有信心,我陷入進退兩難的考慮:
1. 面對嚴重哮吼病人,聲門下方水腫的很厲害,呼吸道非常狹窄,插管只有一次機會,萬一插管失敗,水腫會更厲害,可能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完全無法呼吸,只能請耳鼻喉科醫師緊急手術氣切插管急救,兒童年齡太小,緊急氣切很困難,而且容易有併發證。
2. 即使我順利插上氣管內管,那天剛好兒童加護病房滿床無法收治,男童無處可去,只能待在急診,得不到最佳品質的照顧。
3· 若不插管用呼吸器輔助呼吸,男童可能會喘到肌肉無力,最後可能缺氧死在急診室。
4. 沒有加護病床,轉院是選擇之一,但男童病情極度危險和不穩定,轉院要冒極大的風險,可能會死在轉院路途中。
我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這時男童第一支腎上腺素已經吸完,只用純氧支持,血氧又漸漸掉到 80% 左右,表示沒有吸入型腎上腺素消腫呼吸道又漸漸阻塞。通常為了避免腎上腺素的副作用 (心跳加快、肌肉顫抖等),會間隔 30 分鐘再使用下一次藥物。
血氧機的警報聲大作,表示缺氧持續,缺氧時間若太長將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要插管嗎?萬一失敗怎麼辦?呼吸道完全阻塞若沒辦法即時氣切,男童將當場因為無法呼吸死在我面前。不插管?他可能在我面前慢慢喘到死。轉院好了?不穩定的生命跡象可能在路途中出事。我到底該怎麼辦?我到底該如何救這個孩子?
短短幾秒鐘,眾多意念在我腦海飛躍,書本上沒有教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情形,老師也沒教過,只能靠自己了!我深吸一口氣,緩緩跟護理師說,從現在開始,持續給男童吸腎上腺素,沒有我的命令不准停止!護理師驚訝地望著我說你確定嗎?我回答,現在首要任務是讓呼吸道消腫改善阻塞,校正缺氧,腎上腺素雖會造成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但男童以前並無心臟方面的疾病,他的心臟是健康的,應該可以承受這段時間的快速心跳,加上藥物是用吸的不是靜脈注射,真正到血液中的量並不會太多,即使持續吸入,副作用應該不會太厲害,就這麼做吧!
護理師開始執行我的醫囑,持續給予男童吸腎上腺素和氧氣,我則在一旁觀察他的呼吸模式和血氧濃度變化,在連續使用 12 支腎上腺素、連續使用時間超過 1 小時後,呼吸速率漸漸下降、胸凹的情形也逐漸改善,原本只最多只能維持血氧到 90% 左右,那時已經可以恢復到 95% 以上了,我不再持續使用吸入型腎上腺素,將它改成間歇使用,停止期間只用純氧治療,觀察血氧是否可以維持 90% 以上,再慢慢拉長給藥間隔,逐漸降低給藥次數。當給藥間隔可以拉長到兩小時以上,胸凹明顯改善,呼吸也漸漸平穩,我知道他已經脫離危險期,不需要住加護病房了!後來,男童住到普通病房接受後續的治療,幾天後平安出院。
寫到這裡,我彷彿又回到當年的情境,重新體驗當時進退兩難的糾結,感受圍繞心頭巨大的壓力,雖然是恐怖、令人冷汗直流的回憶,但最後孩子平安回家、健康長大,這一切就值得了!
部落格文章網址:
http://ethan-hsieh.blogspot.com/2019/04/fetalcroup.html
費力呼吸呼吸輔助肌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中,無處不催眠--運動篇】
#喜愛運動的伙伴千萬要詳閱全文🎯
(圖片攝自今日前往的射箭場)
人生短短幾個秋~除了喝蜂蜜檸檬之外,還可以做什麼?今天刻意給自己一整個下午的休息時間,前往射箭場練習射箭!在兩小時幾乎不間斷的練箭過程裡,想起在藍海催眠沙籠中,曾經有伙伴詢問動態催眠如何進行,射箭正好是一個適合說明的例子!
許多人會以為,催眠只有閉上眼睛才可以進行,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許多催眠現象,例如吃飯、開車、聊天或聽音樂...當然也包括射箭,接下來我將會分享如何運用催眠技巧,提昇自己在運動時的效果~
【運用動態催眠技巧,深化射箭品質🎯】
在藍海催眠班第一堂課裡,學員們都會學到各種催眠能力測試,我運用了其中幾項跟身體肌肉有關的催眠技巧,強化手臂跟雙腳的肌力,這是因為雖然射箭看起來只需要用到手臂,其實還需要用到背肌,而在搭弓射箭的過程中,我慢慢感覺到,瞄準時其實還需要靠腰部庾雙腳的支撐,才能增加弓箭瞄準時的穩定性。
當我慢慢掌握到手指放開弓弦時的身體感受時,我運用NLP的技巧,在心中形成一連串流暢的影像,並將這個影像與「手感」放在身體裡:把弓箭從箭筒中取出,將箭搭在弦上,閉上雙眼做一次深呼吸,讓氣息沈入丹田,轉頭並扭轉腰身,睜開右眼,在呼吸間將弓舉起,瞄準時左手穩住弓身,右手連同背部肌肉拉滿弓弦,吐氣時鬆開輕扣弓弦的手指。
當聽到唰一聲的清脆時,無論是否有射中紅心,我都可以知道自己剛剛有確實完成每一個動態催眠裡設定好的動作,相反的如果發現箭在快射到靶紙時,忽然往下墜,或是聲音略有不同時,我就會知道剛剛只完成了表面的流程,實際上某部分的肌肉沒有完成應有的施力。
【在睜眼催眠裡,感官經驗將可以大大不同🎯】
雖然我其中一眼近視超過一千度,但對於弓身晃動造成的瞄準失誤,在有運用催眠進行輔助時,也會看得特別清楚,相反的,如果我沒有調整好呼吸,在上述流程的細節裡,無論是視覺、聽覺或身體感受都會變得微弱!
在這2小時的射箭過程裡,對我來説,是很好測試動態自我催眠能力的修練,有些時候,表面上弓箭確實有射到我瞄準的位置,然而在拔箭時卻發現弓箭射進標靶的深度太淺,相反地,當能充分運用NLP技巧輔助射箭時,要將弓箭從板子上拔起來,就會顯得特別費力!
在催眠班裡,我有時會跟學員分享催眠如何增加運動表現的例子,不過課本案例終究比不上自己的親身體驗呢~無論你/妳喜歡什麼樣的運動:慢跑、游泳、重訓、射箭、羽球....當你可以細膩的觀察自己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時,就能運用動態催眠技巧,替自己增加運動與健身的品質喔!
#催眠師的生活裡無處不催眠
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愛運動的伙伴🎯🎯🎯
費力呼吸呼吸輔助肌 在 20200828 勇敢呼吸!早產兒照護工具升級提早拔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呼吸 窘迫的情況,長期 費力呼吸 ,容易導致慢性肺病,使用 呼吸 器若不同步,同樣危險,現在有新型 輔助 儀器,讓照護工具升級,協助早產兒早日拔管。 ... <看更多>
費力呼吸呼吸輔助肌 在 Q958:費力呼吸時主要使用的呼吸輔助肌,下列何者正確?(A)腹 ... 的推薦與評價
Q958:費力呼吸時主要使用的呼吸輔助肌,下列何者正確?(A)腹肌(B)斜方肌(C)內肋間肌(D)胸鎖乳突肌A958:答案A、C為宜正常呼氣用到的是橫膈肌及內肋間肌費力呼氣則使用腹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