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絕對要吃的理由—以減脂增肌的角度]
有臉友私訊我,說很多醫師在鼓吹不吃早餐的好處,想問我是否認同這樣的想法?
當然 #百分百不認同啊‼️來我這裡的肥胖學員多的是skip掉早餐,睡到中午才吃第一餐或是一天只吃晚餐的人,完全沒有因為這樣就比較健康還更胖啊!我答應她會寫一篇文章來說明,為什麼我覺得早餐(早上的蛋白質補充)#絕對是一整天最重要的一餐!
過去的研究很多,我直接拿今年最新的兩篇出來:
✅關於減脂
今年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一個關於進食的時間跟代謝和致胖因子的關係「Late eating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metabolic risk traits, obesogenic behaviors, and impaired weight loss」
這個在西班牙的研究招募3362名成年人參與減肥療程,並根據早餐和晚餐時間的中間點(以14:54為界)分為早食組和晚食組;(例如,早餐8:00吃、晚餐17:00吃,那中間點是12:30所以是早食組)
結果發現:兩組在能量攝入、運動鍛煉的總量上沒有差異,但是 #晚食組比早食組具有更高的BMI和三酸甘油脂,以及 #較差的胰島素敏感性,晚食者 #減重成功率比早食者低17%,每周平均減重重量低80g。
晚食者出現 #減肥卡關的機率更高,減肥動機降低,且出現 #壓力性進食、 #夜晚過量進食、 #看電視進食的機率更高。晚食組也跟 #較高的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有關。
✅關於增肌
你知道有所謂的「 #肌肉時鐘」嗎?
《Cell report》今年七月有一篇日本早稻田大學探討一天蛋白質分佈在不同時間對增肌的影響「Distribution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in daily meals influences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 via the muscle clock」,這個研究動物跟人類都有做。
人類部分,在60位65歲以上的年長女性身上發現,當一天總蛋白質攝取 #集中在早餐比例最高的女性,不管是肌肉質量指數(SMI)和握力測試都有比較好的結果。早餐攝取高蛋白質和高齡健康女性的肌肉質量跟肌力都呈現正相關。
而老鼠實驗進一步驗證機轉,發現當每天餵食兩餐,一餐蛋白質濃度11.5%一餐8.5%,雖然一整天蛋白質總量一樣,但早餐攝取高蛋白質濃度的小鼠,比晚餐攝取高蛋白質的小鼠出現更明顯的腿部肌肉成長,肌肉成長比率上升17%。
#表示蛋白質在早餐吃利用率遠大於晚餐
這跟肌肉生長基因🧬(myogenic genes)有關的生理時鐘,在白天特別活躍有關。
這也就是為何我所有的學員,我都鼓勵他們早起吃早餐,而且一天四餐當中,早餐的蛋白質一定要吃到一天的最高比例(40-50克),而臨床也發現,那些睡到快中午才吃早餐的人,的確在減肥中保留肌肉的效率比較差。
總結以上,說不吃早餐比較健康的人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研究可以拿出來佐證,醫學並不是固著信仰,或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看數據對照臨床說話的科學,不用打口水戰,一切看實證。
#早餐是補充蛋白質最好最重要的時間
#早餐不吃變胖變肌少
#早餐低碳高蛋白質穩定一天血糖
Reference:
1.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1, 113.1: 154-161.
2. Aoyama, Shinya et al.Cell Reports, Volume 36, Issue 1, 109336
smi指數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哪一種人有機會靠吃高蛋白質來增肌?]
最近求診的母女檔越來越多,很多是女兒追蹤粉專後認同理念來初診,吃了一個月後覺得滿意就帶媽媽來,而目前有趣的現象,就是這些有血緣關係、人類基因🧬相似的母女,通常看到「 #媽媽減得比女兒好」。
年齡對代謝影響不大,而是 #身體組成 這件事影響代謝速度快慢,很多人自覺比年輕時代謝慢,並不是年齡的關係,而是 #妳的體脂率越來越高,而造成體脂率變高的一大因素,是各種內在外在因素造成的肌肉流失。(例如:亂減肥、熬夜、高油高糖酒精)
這位女兒從5月疫情剛發生到疫情趨緩,3個月減掉-7kg,體脂率下降10%(32.8–>22.3%)畢業🎓,她很開心的說,她過去幾年不管多認真飲食控制加上認真運動, #體脂率從來沒有低於30%過,沒想到一個疫情過去,3個月把她近10年沒達成的事做到了。
而7月才加入的媽媽更厲害, #一個月的時間減掉7kg脂肪,肌肉明顯增加2.5kg,問起來媽媽並沒有「刻意運動」,只是維持她多年以來的勞動習慣,另外她 #這輩子沒有認真減肥過,少了許多不當減肥的殘害。
表面上少了4kg體重,但因為是增肌減脂,所以基礎代謝上升48kcal,而且體內年齡少了20歲(BIA的體內年齡是用身體組成來看而非體重)。
通常在門診可以經由補充高蛋白質飲食就能長肌肉的人有兩個特質:
1️⃣起始的SMI(肌肉質量指數)就非常好,表示過去沒有亂減肥以外,在過去正常吃喝沒刻意的情況下,腸道對蛋白質的吸收跟利用是好的,因此當給予更高純度跟吸收率的蛋白質,不運動就可以增肌一點也不奇怪。
2️⃣起始的SMI很差,若原因是過去蛋白質攝取不夠造成,或是亂減肥流失,都有機會在補充高單位足量蛋白質後回到「正常該有的數值」,但也有人的情況,是 #腸道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很差,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甚至要加上重訓。
增肌的第一原則,就是身體 #蛋白質足夠到往合成作用>異化反應,也就是起碼要「正氮平衡」。破壞了半天、刺激了半天,沒給原料重組也只是流失。在正氮平衡的情況下也只有 #兩種人需要加入重訓才能增肌:
1️⃣如上所說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不夠好的人,需要一些外來刺激幫助生長,因為重訓後半小時內,血液流往肌肉比平常多,有助於肌肉對養分的利用吸收。
2️⃣肌肉的SMI指數已經是該性別該年齡標準之上,想要更「巨」,這種追求「外觀」而不是「健康」的肌肉量,當然要給予額外刺激。
以上臨床實務經驗,供想要增肌的大家參考,先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人,才能更有效率的達成目的。
#增肌不難
#蛋白質的質跟量要對
#預防肌少症真的不用重訓
#只要保持正常生活型態跟蛋白質足夠
smi指數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減脂速度太快,會不會容易復胖?]
最近很多學員在分享自己的減脂成果時,不免被其他看到的人說:「妳減這麼快,會不會很容易復胖?」
事實上, #復胖與否跟妳的速度無關, #跟妳的減脂手段和過程有關。甚至研究發現,在8週減去>8%體重以上的人,比<8%的人更容易減重成功,且更容易維持。
依我的研究加上臨床的觀察,復胖與否的關鍵在於過程:
1️⃣ 是否腸道菌相是 #往多樣性增加的方向
—>過去研究發現 #降低的腸道菌多樣性會增加從食物中的熱量吸收(reduced microbiota diversity enhances calorie harvesting)
所以你的「低熱量」減肥方式,如果是讓腸道菌多樣性下降,任憑你的體脂率再低,可能會復胖很快。
2️⃣是否保留最多的瘦肉組織(lean mass)
3️⃣是否有改善肝臟(hepatic)跟周邊(peripheral)胰島素敏感性
—>內臟脂肪跟體脂率可以判斷,所以如果一個減肥法會讓你的胰島素抗性增加,內臟脂肪上升(例如吃肉吃到飽),那還是可能復胖很快。
4️⃣是否容易融入生活變得跟呼吸一樣自然
—>適當的食量、對食物的喜好改變、對食品添加物吃了會不舒服,太鹹太油太甜覺得難吃,這些都是跟腸道菌相關,不用費力,自然改變。
分享一個疫情前回診的54歲女性畢業學員,她只花了一個月就減掉體重的11%,體脂率從30到22%,SMI肌肉質量指數維持不變,從去年9月進入維持期到今年四月的回診, #體重微幅下降 #體脂率大幅下降變成19.6%,肌肉量上升🔝
事實上,在王醫師這裡畢業後的人,追蹤半年以上,即使完全隨心所欲(在完全沒有回診的情況下)的吃,有60%以上的人在半年後維持10%以上的體重下降,而且有 #27%的人比原本體脂率更低😄
遠高於過去維持期研究的16%維持率(一年後有84%的人會復胖😿),讓我更相信維持與否的關鍵,腸道菌真的佔有一定的角色,下一篇來分享一下這兩年最新的腸道菌維持期研究。
#目前腸道菌的維持期研究很稀少
#臨床跟研究就是要相輔相成邊做邊修
#維持好壞跟減重速度無關
smi指數 在 肌少症的判定標準... - InBody Taiwan 日龍 的推薦與評價
而InBody的測量結果,若是肌肉質量指數(SMI)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即為肌肉量較不足的標準。 2️⃣肌力減弱大家有沒有使用過握力器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