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神〉
作者:陳韋安
看見神(visio Dei)是教會靈修傳統的屬靈高峰。
當然,從來沒有人見過神(約一18、約壹四12)。不過,教會的靈修傳統卻強調,「看見那不能看見的神」是靈修傳統的核心課題。遠於第二世紀的亞歷山太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他的著作《雜記》(Stromateis)已探討這靈性的看見(theōria)。他寫道:「靈魂一直往高處行,直至他不再以鏡像遇見神(林前十二13),卻以純潔愛慕之心毫無阻隔地、透徹地、永不止息地觀看神。」(《雜記》7.3.13)
如何看見那不可看見的神呢?靈修傳統強調,不是藉著肉眼,而是憑著信心靈魂的看見——這是奧古斯丁(Augustinus)在《登山寶訓講論》、《懺悔錄》與《論三位一體》中的教導:「我用我靈魂的眼睛——雖然還是很模糊的——瞻望著我靈魂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這光,不是肉眼可見的、普通的光……這光在我之上,因為它創造了我,我在其下,因為我是它創造的。」(《懺悔錄》XII,10)
後來,東方教父僞丟尼修(Pseudo-Dionysius)在《神祕神學》中強調上帝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並且強調「看見神」要衝破一切可見的光明,並在這不可知的黑暗中看見上帝。沒錯,上帝不在光明中,而是黑暗中。他引用摩西於西乃山遇見神的例子:「摩西衝破了它們(神聖之地),離開了看與被看者,進入到不知(無知)之真正神祕的黑暗之中……我祈禱我們能來到這遠遠高於光之上的黑暗!我希望我們能沒有視力和知識,以便在不看不知之中,觀看和認知那超出一切視覺和知識之上者。」
因此,上帝「不可見的可見性」(invisible visiblity)成為了中世紀靈修的重要課題。
本文其實想介紹中世紀後期的德國哲學神學家尼古拉庫薩(Nicholas of Cusa,1401–1464)於一四五三年寫的《論上帝的觀看》(De Visione Dei)。這作品正正仔細探討「看見神」這課題。書的名字很有意義,所謂「上帝的觀看」,不只是「看見上帝」(objective genitive),更同時指著「上帝的看見」(subjective genitive)。庫薩在書的引言邀請讀者進行一個活動:
一、首先,掛一幅耶穌畫像在牆上,各人於不同地方觀看畫像。
二、此時,大家都有同樣經驗:覺得只有畫像凝視著自己——站在東邊的人覺得畫像凝視著東邊;西邊的人覺得畫像凝視著西邊。
三、然後,東邊的人走到西邊,西邊的人走到東邊。他們仍會發現,畫像的目光不間斷地隨著他們移動。
四、雖然畫像沒有移動,但它的目光卻同時在每一個角落,凝視著不同的人。
五、弔詭地,各人此時只能彼此相信,相信大家都是被畫像注視的對象。
庫薩用這畫像的活動,帶出一個深奧的神學道理:上帝從來都不是看見的對象,反之,祂一直都是永恆的凝視主體。「由於你(上帝)觀看我,你也使自己被我觀看。」(De Visione Dei,5)所謂「看見神」,其實是「看見我們被上帝看見」。對於庫薩來說,上帝的看見不僅是視野,更是上帝的創造、愛與永恆。因此,我們活在上帝的全視(omnivoyant)之中——上帝不只是全知、全能、全在,更是永恆地、一直地看見。無限的上帝凝視萬物,世上每一件事物都被上帝仔細、獨有、具體地凝視著。
因此,所謂「看見神」,對庫薩來說,也就是「看見自己被上帝看見」(seeing being seen)。默想:你看見上帝嗎?或,你看見自己被上帝看見嗎?
這概念對我們有何意義呢?下回繼續。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凝視主體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認真想 ] 身為觀光客的我們究竟想看到什麼:觀光客凝視的交互關係 / 黃温庭
.
福熊黃溫庭針對周大頭觀點的延伸反思非常有意思啊~在當代的觀光行為裡,搜集「符號」已經成為一種供需系統,我們透過非觀光時期的符號框架建構(旅遊節目、時尚雜誌、觀光廣告),來去培養我們的視覺慾望。所以,是否我們最後也只是看到我們想看到的?
.
而這些符號進入到象徵交換的商品關係之後,便是無止盡的地方異化?
.
#觀光客凝視 #客家花布 #圖騰
.
______以下福熊原文______
.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我跟春日廚房Kasuga's Kitchen的經營管理階層也討論過這個話題,因為長官也給過相同的建議。(可見得爬到長官的位置,頭腦都長得類似)
.
在原住民地區的餐廳就一定要在牆上掛傳統服飾、獸皮、獸牙,盤子上擺葉子,弄成風味餐的樣貌,才算是呈現「#原味」嗎?開在客家鄉鎮的麵包店就要天花板掛滿花布,麵包裡塞福菜、菜脯,才算是有「#客家感」嗎?
.
長官給予這樣的建議,背後是基於傳統文化保存的理由,還是要再現「#刻板印象」給觀光客看?
.
英國學者John Urry指出觀光經驗的建構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觀光客的凝視是符號化的凝視,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面向,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社會權力關係的操作與展演。
.
原住民傳統服飾、獸皮、獸牙、葉子、花布、福菜、菜脯......等等源出於傳統,但現在都已經成為「符號」。觀光客要「凝視」到他們預期的東西,集滿「符號」才能得到滿足時,業者就只好給予。
.
但這就是觀光客想要的「#真實」嗎?
.
客家人吃福菜、菜脯吃到膩吃到怕了,麵包裏頭還塞同樣的東西,當地人會想買嗎?原住民家中有傳統服飾,屋外就有滿山的葉子,就不能跳脫原有模式,嘗一嘗何謂「都市人」的食物嗎?
.
#當地風情變成千篇一律的時候,是好事嗎?能不能百花齊放,能不能豐富多元?當原住民文化與客家文化保持著包容性、開放性,以核心精神浸染外來的,久而久之就收納進來變成傳統文化了。當只聚焦在特定符號時,傳統文化只會越縮越小,越來越狹隘。
.
而且話說回來,台灣福佬人所開的店,所消費的場所,多以東洋、西洋為時尚,他們(也是「我們」,因為「我」也是)為自身傳統文化做了多少努力?又有什麼資格去指著要求別人?
.
凝視主體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凝視主體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凝視主體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凝視主體 在 辣台妹聊性別- 【男人看妹有什麼錯嗎,你們還不是會看帥哥!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所謂的男性凝視,並不是說男生看女生就是錯的,而是男性並沒有把女性 ... 女性形象成為父權建構的影像「觀看者透過『凝視』,使觀看主體掌握凝視 ... ... <看更多>